初一下学期语文最后一课4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2、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6、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7、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8、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9、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0、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1、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2、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3、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4、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5、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6、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17、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18、××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19、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0、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21、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22、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23、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24、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小说的知识
小说:属于叙事性文学体裁,以刻画 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 节和具体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 叙事作品。
按篇幅、容量分:长篇、中篇、短篇、 微型小说
小说要素
人物——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 神态、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
环境——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自然 环境: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等,可 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情。
阅读第7~10段。
阅读、思考:
小弗郎士赶到学校后,发现学校和课 堂里出现了哪些异乎寻常的情况?这些 情况说明了什么?
读读议议:找不同,评人物
1、最后一课与平日上课有何不同; 2、小弗郎士在上最后一课前后有何不同; 3、韩麦尔先生与平时有何不同; 4、镇上的人们与平时有何不同。
平日上课 最后一课
归纳:这两个联想都很符合儿童心理。 第一个表现小弗郎士天真的热爱祖
国的深情; 第二个表现了小弗郎士对敌人强迫
法国人学德语的愤慨和讽刺。
理解第24~结尾段:
• 课文怎样描写韩麦尔先生下课时的 悲愤心情和表现的?
• 他为什么要写出“法兰西万岁”这 几个大字, 小说为什么以韩麦尔先 生的一个手势结尾?如果换成一段慷 慨激昂的语言不更激动人心吗?
奴化教育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 东北沦陷区实行奴化教育。 日语被列为各级学校的必修 课程,教科书以“中日亲 善”、“共存共荣”“大东 亚新秩序”等谬论为基本内 容。中国历史将会被人篡改, 任何易于激发爱国感情的文 字都被删除。日本侵略者企 图以此消磨和摧残民族意识。
时, 讲了哪些话?可概括为几点?
• (1).宣布“最后一课”;
(2).阿尔萨斯人的不幸; (3).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2.关于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和 “语言是钥匙”这两句, 有什么含 义?
高度的民族责任感; 对战胜侵略者的执着信念。
分析第21段
• 思考:小弗郎士在习字课上产生了哪
两个联想?这有什么意义?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1、他原来就不是一个坏孩子,尽管贪玩,但 还能管住自己。
2、有一个好老师,韩麦尔先生一言一行对他有 巨大教育作用。
3、亡国的惨痛带来的巨大的震憾。是普鲁士 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使 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
人物形象总结---韩麦尔先生
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师
热爱法语、热爱母语教育工Hale Waihona Puke 、热爱学 生、热爱法兰西的爱国志士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 注意哦。
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胳 膊底下挾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今天迟到,韩麦尔先生却温 和地叫我快坐好。 老师穿……打……戴…… (和平时不一样)
思考:课文着力表现这些不同有 什么作用?
• 这些情况说明:这堂课很不一般。 • 暗示着这是“最后一课”。
讨论第11~16段: 11~16
韩麦尔先生宣布坏消息时,连用两个 “最后”,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朗读 时语气是否应该有区别?
情节整理:
开端 上学之前(1—6)
发展
高潮 结局
上课之前(7—10) 上课过程(11—23) 宣布下课(23—29)
阅读第1~6段,思考: 1.从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的表现和心情,
阅读1~6段
看出小弗郎士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贪玩、不爱学习,不懂事,但还能管
住自己的孩子。
2.小弗郎士在上学途中见到了什么?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2).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 作用:暗示社会背景,设下伏笔,制造悬 念。
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1.最后一课,上的是什么课,又是 在什么特定的背景下上的?
在普法战争法国失败后,沦陷区阿尔萨 斯一所小学上的最后一节法语课。
2.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 “我”——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
3.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小说情节? “我”的见闻与感受是本文的线索。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学了本文后,你联想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受?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让我们记 住中国近百年来的屈辱历史,记住血 的教训!让我们记住那些为民族独立、 国家独立牺牲的人们!不要让这样的 历史再重演!!
中心
本文是一首爱国主义的交响曲。小弗 郎士和韩麦尔先生是千千万万普通法 国人民的代表。在他们身上,表现了 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的悲愤心情和 强烈的爱国精神。
思考:作者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先生写成 一个高大的“战斗英雄”,把小弗郎士 写成“少年英雄”,而让他们都以普通 人身份出现?
正因为普通,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才成 了千万法国人的代表,他们的形象才具有 普遍意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爱国情感才 成为整个法兰西民族的共同心声,这样选 择人物同时深化并凸显了主题。
提示 (1). 先写钟声、号声响了,韩麦尔 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哽咽说不 出话,再写奋笔疾书“法兰西万 岁!”呆着,头靠墙话也不说,只 能用手势,表示这“最后一课”的 结束。
(2).“法兰西万岁”是韩麦尔先 生讲完最后一课给他的学生的临 别赠言,也是这位爱国者的心声, 是所有法国人民的心声,这一悲壮 的行动,表达了一种坚定而崇高的 信念: 法兰西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因此,这几个字是这篇小说 主题的升华。
(3).小说以韩麦尔先生的一个痛 苦的表情和手势结尾,给人留下 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此时无声胜 有声,这比用语言更真实、更深 沉,更能震撼读者的心灵。
人物形象总结---小弗郎士
不爱学习,天真贪玩。 有较强的自制力。 对敌人痛恨。 有强烈的爱国心。
变化原因分析
《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时期,1870 年普鲁士入侵法国,爆发了普法战争,但 由于当时法国政治执行了一条卖国主义路 线,战争失败后,签订和约,把阿尔萨斯 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了普鲁土。普鲁土政 府占领后,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 自己好永远统治这个地方,下了一道命令: 两个州的学生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 本文写的就是韩麦尔先生给学生教最后一 堂法语课的情景。
1. 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 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小爱因斯坦。 3. 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4. 哎呀. 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四、提醒类
都德,法国小说家。1868年出 版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 获得巨大成功,以此确立了在法 国文坛上的地位。 “普法战争” 期间,他的《最后一课》《柏林 之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 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世 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他是一位 多产作家,一生写有12部长篇小 说,4部短篇小说集。
这时,小弗郎士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 化?为什么有这些变化?
(1).表现他当时的复杂心情。 (2).第一个“最后”表现他沉痛、愤慨的心情
要读出沉重的语气; 第二个“最后”表现他又充满希望的心情
读时要把语调稍微提高一点,沉重中 吐出一点希望来。
• 分析第17~20段 17~20 • 思考: 1.韩麦尔先生在上最后一课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社会环境:“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等
交待背景。 反映小弗郎士的幼稚、纯真。 渲染一种悲剧气氛。
小说这东西,人人都能读,但是,要 真的读出点韵味却又是非常之难,作家真 要说的话是从字缝里渗出来的。
—葛红兵(文学批评家)
本文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但是全 文没有写到“爱国”二字,你能从 字缝里读出来吗?(细节描写)
学校开始上课的时 一切偏安安静静地,整
气氛 候,总有一阵喧闹,就 个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 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严肃气氛。
上课前,开课桌啦, 上课前,学生们已经
学生 关课桌啦,捂着耳朵 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大声背书啦……
老师
老师拿着大铁戒 尺在桌子上紧敲, “静一点,静一 点……”平时,我 迟到,会遭到韩麦 尔先生的责骂。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