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体育外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表明:半个多世纪以来,新中国体育外交以发展与国际奥委会关系为主线,以解决台湾问题为核心,以拓展生存、发展空间为目标,以增进国际了解、发展国际友谊、推动体育事业发展为任务,经历了曲折沧桑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1949年至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是与国际体育组织接触和争取合法权益时期;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中期是冲破国际封锁,进行“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大力发展与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体育关系的时期: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末是在“乒乓外交”带动下,与国际体育组织恢复关系时期;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是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全面走向世界时期。
在外交思想的指导下,体育外交在增进新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广泛宣传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及对外关系政策,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配合外交斗争需要,打破外交僵局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乘党十四大的东风,我国体育外交进入了开展多边体育交往,扩大国际体育交流,承办大型国际体育盛会,全面提高民族与国家声誉的新的历史时期。
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的同时,仍存在国际上结交朋友不广泛;国际组织中任职人员较少,后备人才不足;对国际体育活动缺乏重视等问题。
研究提出:2001年申奥成功,中国体育外交奏响了继“乒乓外交”之后的又一经典乐章:从秦砖汉瓦中走来的历史和五千年积淀的灿烂文明借助体育盛典的方式一展中华风貌,抓紧北京奥运会带给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机遇,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
2008年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将以北京奥运为契机,按照“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方针和“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的原则,配合国家外交政策,重视国际体育组织的政治功能,加强我国体育外事队伍的梯级建设,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与时俱进地做好新时期我国体育外交工作。
研究预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体育外交将以更强大的生命力和更强劲的发展势头,更好地为我国外交服务,为我国体育事业服务,为祖国统一大业服务,为奥林匹克大家庭服务,不断增强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为推动“和谐世界”建设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