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归纳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归纳总结
【唯物论(辨证的唯物论)部分】
1、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要求我们必须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2、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求我们必须按规律办事,为人类造福.
4、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认识规律,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我们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认识论部分,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所以我们要重视实践。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所以我们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

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追求真理.
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检验和发展真理。

[辩证法部分,即唯物辩证法或辩证法]
(一)联系观
1、联系具有普遍性,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这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这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处于被支配的地位,这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②部分对整体有影响,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要求我们重视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这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二)发展观
1、发展具有普遍性。

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同时要求我们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3、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要求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道理.
4、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要注重量的积累,同时,又要求抓住时机,促成质的飞跃。

(三)矛盾观
(1)矛盾普遍性原理: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并且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要求我们坚持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

(2)矛盾特殊性原理: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要求我们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去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认识事物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还要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

(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又相互转化。

这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5)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这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同时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和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相统一。

(7)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原理:
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我们要创造条件,促进事物向好的方面转化.
(四)辩证的否定观
1、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辨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辨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这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包括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
社会历史观: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符合社会实际,又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大胆改革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方面,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大胆改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的方面,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W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这要求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

人生价值观原理: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和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这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错误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求我们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立场上。

3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要求我们在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主要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4.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要求我们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5.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要求我们正确地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自觉利用有利的社会条件,克服不利条件。

6.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主观条件,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