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设备电气故障的应急处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维护数控机床设备电气故障的应急处理
刘光淼
(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摘要:数控机床具有高精度、高复杂性的特点,其在柔性生产以及计算机集成制造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但是,数控机床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电气故障问题,这样就给整个设备的运行效率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应加强研究与分析数控机床设备电气故障的应急处理,以此来延长数控机床设备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数控机床设备;电气故障;应急处理
数控机床设备较其他设备不同的是:其运行效率并不完全是由自身的性能所决定的,而是由维修、保养等外在因素所决定。

加强对数控机床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就能有效避免电气故障问题的发生,进而确保数控机床设备的良好稳定运行。

因此,应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养护措施,降低电气故障的发生概率,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1常见的数控设备电气故障
1.1硬、软件故障
当数控设备的硬件出现故障时,就应对其进行修复或者更换已经损坏的器件,以此来促进数控设备的正常运行。

数控设备软件出现故障的原因大多是编程错误或者设置参数错误,因此,在对其进行故障检测时,可通过更改相应的程序内容或者修改参数的方式来解决数控设备软件出现的故障问题。

1.2系统故障与随机故障
系统故障主要是指当数控设备运行一定时间后,就会出现某种故障。

而随机故障主要是指偶然出现的故障。

因此,对数控设备所出现的系统故障以及随机故障进行检测与维修时一般难度都较大。

为了有效提高数控设备的运行效率,应加大随机故障的排除次数并进行反复试验,以此确保维修措施的有效实施。

1.3破坏性和非破坏性故障
破坏性故障是指数控设备经常出现的一种故障。

对于故障的解决,机电设备维修人员在检测与维修时是不允许再出现故障的,否则就会造成机电设备的二次损坏。

因此,对于破坏性和非破坏性故障的检测和维修,一般可以通过现场工作人员描述的方式来实现对其的检测与维修。

2数控机床设备电气故障的应急处理方法
2.1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技术人员通过肉眼观察的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出故障出现的原因,并对其进行治理。

由于观察法较为简单且不涉及较多的工具,因此,观察法是当前最常用的一种数控机床设备电气故障应急处理方法。

观察时,应向操作人员详细询问故障发生时的使用情况,并通过肉眼对整个机床设备的外观进行检查,辨别其是否出现裂缝、烧伤以及腐蚀等问题,必要时还应用鼻子去嗅机床有没有出现异味,以此来判断机电设备出现故障的部位。

2.2故障检测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现在多数数控机床设备都具备相应的自我检测性能。

在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其自身会对相应的设备参数信息进行记录,一旦出现故障问题,数控设备就会启动自我保护装置和警报,不仅给维修人员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而且还提供了必要的维修指示信息。

2.3置换备件法
置换备件法常使用于检测不出设备所出现故障原因的情况下,利用设备备用的印刷电路板、模板以及集成电路芯片等元器件来替换设备的相应部分,再对其进行检测,这样就能给维修部位的查明和检查提供判断依据。

此外,对相关元器件的置换,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其他元器件的保护,还能缩短检测时间和维修时间。

2.4核对数控参数法
数控参数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机电设备的运行性能。

当数控设备出现故障时,维修人员应在第一时间检查数控参数,观察数控参数是否出现变化,并根据变化的范围和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数控机床设备电气故障应急处理注意事项为了有效地解决数控机床设备所出现的故障问题,维修人员在对其维修与检测时,应做好电路分析工作,不能盲目地对相关器件进行拆除和运行,以翩其造成二次伤害。

谢卜,对于相关元器件的维修潍修人员还应时维修记录工作,并了解每个元器件的性能,避免使用与其性能冲突的元器件。

4结束语
做好数控机床设备电气故障的应急处理工作,对于有效促进数控机床设备的良好运行以及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应认识与了解常见的数控设备电气故障,并采用观察法、故障检测法、置换#件法以及核对数控参数法等做好应急处理,以此来提高数控机床设备的运行效率,从而提高整个工业产品的生产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金星.论述数控机床设备电气故障的应急处理[J1.
《湖北农机化》2019年第10期
使用维护
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及设备维护分析
张倩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三门峡472000)
摘要: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关系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果。

本文分析了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和设备维护的重要性;重点介绍了实施该项工作的意义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和处理策略,为提升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提供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设备维护
社会用电量持续增加,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切实有效开展变电系统的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工作,是增强整个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前提。

1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和设备维护的重要性分析
1.1工作实施意义
变电运行是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关系整个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

切实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加强变电运行各方面管理工作,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做好各项电力运行设备的全方位维护工作,及时发现设备运转中的不正常状态,并开展及时维修工作,使其始终保持较好的工作状态,最大限度地提升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整体水平,提升电力企业工作的效率和服务水平,从而增加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全方位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及时排查和解决各项安全隐患,应对电力系统实际运行的复杂环境,发挥安全管理制度的优势,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1.2工作中的问题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2点:
1.2.1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问题是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内容,是变电运行工作者重点考量的事项之一。

一旦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环节有潜在安全风险,又没有及时加以规避和控制,安全事故发生将不可避免。

电力企业需要重视安全管理工作,企业全员上下树立起安全管理的强烈意识,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很多企业对于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在日常工作环节中没有遵守安全制度。

同时一些工作细节处理不够到位,如变电运行操作票的项目繁琐,且办票工作环节存在着管理漏洞O
1.2.2缺乏完备的设备检修模式
变电设备是推进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很多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中,对于各项变电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不够到位,没有充分掌握各项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没有做好老旧设备的及时维护和更新工作,检修工作频率不够高,检修模式不够科学等,不能够适应当前电力系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导致资源浪费。

2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中的安全管理
切实强化安全管理工作,推进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稳步开展,避免安全风险的存在,有效控制各类安全隐患,提升变电运行的整体水平。

2.1积极建立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为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顺利有效实施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现有的变电运行管理制度,主要是实施“2票3制”工作制度。

“2票”即工作票和操作票制度,这是推进变电运行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电力企业值班人员需要全面记录下具体变电管理中的操作记录,严格执行工作票许可终结工作要求和标准,从各项规章制度入手落实安全管理工作。

“3制”主要是指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试验轮换制,全面落实这3项制度,可以控制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便于安全管理的监管到位。

如实施交接班制度的过程中,遵守各项管理制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交班,及时开展全面检查和签字记录工作。

结合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合理增加巡回检查次数,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工作报告之中,为后续开展检查和维护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二要在实施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细则,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避免出现不良工作行为。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电力行业作业标准等要求,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开展制度学习和培训工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1):24-27.[31张晔.数控机床常见电气故障诊断及维修[J].装备制⑵孙怀亮•浅谈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维护和故障诊断⑴.造技术,2013(11):44-45.
商品与质量,2016(24):329.(收稿日期=2019-03-01)《湖北农机化》2019年第10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