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家庭事迹材料(精选1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家庭事迹材料(精选13篇)
2023家庭篇1
家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归宿;家就像一件大衣,不会提高温度,但却给予人们连火炉都不能代替的温度;家就像是一瓶陈年佳酿,融进了许多宽容和理解,包含了更多的生命内涵。
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家庭。
提起董晓亚,认识她的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
因为他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董晓亚系三公司材料科副科长,爱人在天大项目工作,他们两人在三公司工作了十八个年头。
他们夫妻结婚多年来,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
他们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婚后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质,一直聚少离多。
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们互相支持、相互勉励、相濡以沫。
董晓亚对局物资管理工作潜心钻研,被局授予物资管理“技术能手”称号。
2019年批准为中交物资招标采购专家库成员;爱人负责全局最长的隧道工程天大项目四标隧道的生产管理工作,注重团队合作,发挥群体智慧,优化了许多管理方案,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
在工作中,他们要求自己做得更优秀,在社会、家庭生活中,也是力争做好自己的角色,尽量完美的诠释父母眼中的孩子,丈夫眼中的妻子,孩子眼中的母亲。
和众多的中交人一样,他们在京购房后,把两位老人接过来,过着媳妇、公婆带着孩子的生活。
老人都是退休教师,帮他们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照顾孩子。
人说最难处的就是婆媳关系,尤其是爱人长年在工地。
在这几年中,他家的老人一直把儿媳当成自己的闺女看待,老人在家拆洗被褥、打扫卫生、做饭等能做家务活都帮着做,儿媳上班时穿着老人给她勾织得凉鞋、挎着老人亲手缝制的背包,同事见了都夸老人手巧,老人每天把饭做好,盛好饭等着儿媳一起吃。
董晓亚有时单位遇到事情也会跟老人说说,老人也能帮着出出主意。
董晓亚把两位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来孝敬,节假日陪老人聊聊天,
讲讲单位、社会发生的一些趣事。
她的婆婆有记日记的习惯,这里也记录着他们共同生活片段,在前年的日记本上她是这样记载的:今天儿子、儿媳张罗着带我去新华大街买鞋,他们告诉我不要去看价签,只要穿着舒服就行,儿媳说:‘妈平时坐车昏车,今天好不容易出来逛逛街,多买两双吧。
’这家伙一口气给我买了四双,又从里到外的买了内衣、袜子,说实话,平时我自己是舍不得花这么多钱的,儿子对我好是应该的,但娶到一个好儿媳才真是不容易,儿媳平时给自己买衣服挺舍不得的,只要一提给我们老两口买东西,没有不愿意的时候,都是头头先张罗。
我心中真是感动啊!”说实话,董晓亚一直都觉得这是她应该做得,邻居的大爷大娘都夸她是孝顺的儿媳妇,她老公也经常自豪地说:“在外边工作,最放心的就是家里媳妇和公婆相处比我这个儿子还要亲”。
在婆婆的影响下他们生活上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衣水拖地。
教育孩子一菜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在他们的教育下,她的儿子衣着朴实大方,从不大手大脚,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儿子逐渐自立,假期参加社区的社会献爱心活动。
他们家三代同堂,孝敬老人,夫妻共勉,兄妹关系融洽,2019年,孩子她姑家因买房需要资金,他们就毫无保留把当时的积蓄借给她,这也让老人很是感动。
董晓亚的爱人身为兄长给弟妹做出了榜样,每年春节全家团聚,其乐融融。
2019年春节期间,全家正安于温馨幸福的日子,坏消息泰山压顶般的袭来,正月查出公公肺癌晚期,需要住院治疗,公公病情刚刚稳定,5月份又查出婆婆得了MDS骨质增生障碍性贫血,治疗刚一疗程时,肺部又严重感染,病情危险,在无菌室24小时需要护理。
工作不能耽误,家务需要料理,孩子学习需要辅导,一时间董晓亚深感压力重大,难以接受这个现实,就在她感到心力交瘁的时候,孩子他叔自告奋勇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孩子的姑姑隔周周末从沈阳赶到这里来照顾老人。
老人也因自己生病拖累孩子思想负担很重,经常以泪洗面,但仍不愿让远在工地的儿子担心,住院期间给他儿子在电话说:“我没事,别因我们影响工作”。
在这段日子里,董晓亚每天早上,准备好早饭和午饭,公公与孩子中午热下就能吃到嘴里,晚上下班到家后再做全家的晚饭。
抽空还要去医院看看婆婆一天的状况,在那里给婆婆喂饭、洗脚、洗衣服。
有时候回到家后,董晓亚觉得浑身疲乏。
每次和老公通电话,还要互相安慰不要太悲伤,看着见老人身体一天天好转,孩子一天天成长,董晓亚的心里感到很欣慰。
都说患难见真情,公司领导的体恤让董晓亚倍感温馨,在得知老人需要服侍的情况后,方便她照顾家里,尽可能减少她的外出频率,在年中效能检查及年底的双文明检查中也安排其他同事代替她出差。
老人住院期间,公司的同事亚珠、大新等纷纷去看望老人。
社区的阿姨来看望老人也络绎不绝,孙阿姨送来了八宝粥,张阿姨送来了石榴,徐阿姨送来了牛奶、面包。
,领导、同事和社区的关怀,给董晓亚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让她倍觉温暖,更能做好对老人的关怀和照顾,让爱人对家里放心。
他们这个小家庭,在众多亲朋好友、同事邻里的帮助下,经历着磨难的洗礼,全家人的心贴得更近了。
看着老人们逐渐康复,孩子快乐地成长,爱人的理解与支持,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在心中流淌,瞬间觉得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起走过艰难困苦的从容,是一种透析人生苦短的姿态,是默默无语相伴一生的美丽。
幸福不是在别人的眼里,而是在我们自己的心里。
2023家庭事迹材料篇2
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作为一名基层民政工作者,我时刻牢记“上为党政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服务宗旨。
为民解困、做灾民的贴心人。
灾害发生时,我总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害现场,及时组织群众抢险救灾,稳定其情绪,安抚灾民,并鼓励灾民生产自救,尽快争取政府对灾区群众进行救助,把救灾款、物等及时地送到灾民手中,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
尊老爱老,做老年人的暖心人。
黄道乡敬老院的房屋全是九十年代初期建设的砖瓦旧房,十分简陋,为了不影响老人的正常生活,
我想尽一切办法向上级争取资金,并得到主管部门的支持,投资30余万元对敬老院进行改扩建,新增院民住房20余间,娱乐场所80㎡,修建3个出租门面,并对院内进行美化、绿化,与此同时,每逢春节,老年节,还组织发动“敬老献爱心”活动,中小学、卫生院等单位纷纷送去慰问物品,目前,院内供养对象25人,使他们体会到“虽然没有子女,但也能享受到儿女福”,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二、互敬互爱,和谐维家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
2019年我和爱人结婚以来,我们夫妻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在家里时常交流,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
2019年爸爸因病去逝,我和老婆就把妈妈接过来和我们住在一起,对妈妈我们很既尊重又孝敬,遇到不懂的事情就向她请教,听取她的意见,交流对问题的看法。
平时从不同途径、用不同方法孝敬她,如出差在外买好吃的食物、买好的衣服给她,逢年过节给她送上礼物等。
同样的,妈妈对我们也特别的关心,经常买些我们喜欢吃的东西放在家里,有什么好东西都先留给我们;她在家做饭总是计算着时间,争取在我们下班回家后马上吃上很香的饭菜,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但它就象催化剂使我们全家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生活有滋有乐。
在日常生活中,妈妈还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
常言道:“成功人士背后一定有一个优秀的人支持”,我说应该是“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在支持。
我和老婆我都忙于工作,儿子又还小,经常加班加点,为了支持我们的工作,为了不让我们被家中事务分心,她主动承担了带孙子、做家务等责任,家里家外操持得有条不紊。
她既是家中的顶梁柱,更是我们努力工作的坚强后盾。
在我的这个家庭里,虽然各人的性格、文化、志趣等不同,但是家庭中从没出现矛盾冲突,大家能互相体谅,尊老爱幼、民主平等、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和谐家庭。
三、夫妻恩爱,同舟共济
我夫妻俩恩爱和睦,一起承载工作、生活的重压。
我们都在单位上上班,平常工作繁重,特别是我,由于工作性质有时不能回家,她
也毫无怨言,但我俩能互相理解、尊重、关心、支持。
生活上能同舟共济,事业互相鼓励,不弃不垒,下班回家后为了让劳累的妈妈多休息一会,我们共同承担家务劳动。
商量生活事情,沟通感情,如果谁的工作任务重,对方就主动承担家务事,减轻对方的工作负担。
因此,我俩因生活琐事从未吵架。
四、为国教子,以德育人。
我夫妻俩不管多忙,也抽时间教育孩子。
我们全家统一教育思想,不能娇纵、溺爱孩子,既教孩子学知识,又教他学做人,要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宁静的家庭育人环境,让孩子能健康地成长。
为了让孩子从小孝敬老人、尊敬长辈,对人有礼貌,我夫妻俩首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感染他;在日常生活中给机会让他孝敬长辈;发现他对人有不敬的行为及时教育、引导,使他学会辨明是非,改正缺点。
为了培养他的独立生活能力我们教他扫地、擦家俱等家务事,尽量给机会让他做力所能及的事,家里的事情让他参与做。
五、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我们四口之家中,我们都热爱学习,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待人热情有礼。
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严格遵纪守法,没有参与黄、赌、毒等违法活动,模范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依法行使和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是乡纪委副书记、民政办主任,带头廉洁奉公,依法行政,从来没有为了个人利益而收贿赂赂、用权谋私;家庭成员守廉、助廉、倡廉意识非常强。
六、邻里团结,互相帮助
我们住的楼栋有一半住户是退休干部,大多子女不在身边。
他们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我们都热心帮助。
下水道堵塞,我们去疏通;楼梯、煤房通道肮脏,我们去打扫……由于这样,我们与邻近住户能团结友爱、守望相助,关系非常融洽。
七、崇尚科学,倡导文明
我们的家庭生活方式文明科学,能够勤俭持家,科学理财,合理消费。
注重环保,能自觉净化、绿化、美化生活环境。
家人根据自己
的年龄、爱好、时间参加各种健康的文体活动:,我夫妻俩晚上做好家务后就去街上和广场散步,放松心情、沟通感情、探讨工作和教育孩子的方法。
节假日一家人到重庆、九龙洞、凤凰等地方游玩,增进一家人的感情,享受幸福、快乐的生活。
由于我们平时崇尚文明、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互相尊重、关爱,讲责任讲义务,培养良好的家风,因此,形成一个温馨、快乐、和谐、奉献社会的幸福家庭,夫妻敬业爱岗事业有成,老人安享晚年快乐生活、孩子认真学习健康成长。
2023家庭事迹材料篇3
罗一家是低收入家庭,但她们一家依然热心公益。
多年来只要社区一个电话,她们一家就积极投入义工工作,有求必应,有事必帮。
在交通协管、为灾民募捐、社区环境卫生清洁行动、万人行募捐、创文等活动都少了不她及家人的身影。
在20xx年罗家庭被评为**区优秀义工家庭,20xx年罗被评为**区一星级义工。
一、乐观向上,热心公益
罗,一个温暖的名字,但在她的人生历程里,伴随着她更多的是贫困和疾病。
这位20xx年就下岗的女工,到如今已经动了两次手术,入院多次,她坦言,已经成了医院的常客。
本来已经捉襟见肘的这一家,因为疾病,更是雪上加霜,罗家庭成了低保户。
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心怀感激的罗还是不忘回报社会,服务社会。
20xx年底,她成了**区首批注册义工。
罗家位于跃进路54号,一房一厅只有30多平方米,罗家庭在这里住了21年。
生活虽然贫困,但慈善的情怀、慈善的爱心和冲动还是一样在罗心中跳跃。
在浮石社区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她毫不犹豫地加入义工行列。
五年来,她以羸弱之躯,尽微薄之力,坚守在义务交通协管员岗位上,活跃在慈善万人行募捐活动中。
在罗身体力行和感召下,她的丈夫、女儿相继加入义工行列。
四川汶川发生“5•12”大地震后,罗一家也到社区捐了50元,她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每个人都应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她们一家还穿着义工服,抱着捐款箱,走向街头,走向社区,为灾民募捐。
有一次,轮到罗做交通协管员,
当时她旧病复发,躺在床上,可仍惦记着当义工的事,并叫她丈夫赶快替她去值勤……
二、夫妻和睦,邻里融洽
罗夫妻俩恩爱和睦,一起承载家庭、生活的重压。
由于罗长期患腰椎间盘突出和颈椎等疾病,身体虚弱,不能正常参加工作;女儿身体也不好,因此养家的重担就落在丈夫曾华标一个人身上。
曾华标没有稳定的工作,平时靠打散工为生,收入微薄,难以支撑家庭,但他们一家能互相理解、尊重、关心、支持。
生活上能同舟共济,共同承担家务劳动。
罗家庭还积极参加社区举办的各项活动,参与社区的各项工作,注重搞好邻里关系,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经常帮助邻居解决家庭中困难。
她们一家经常关心照顾老人,帮他们做家务,节假日主动走访邻里,街坊邻居关系融洽。
三、感恩社会,以德育人
在罗言传身教下,她的女儿自小就很懂事。
考入广东科学职业技术学院后,一家人为学费发愁,热心的社区工作人员送政策上门,提醒她们一家可以向民政部门申请助学金。
3年来,共获得8000元的补助,缓解了入学之困。
正是得到政府的关怀,罗一家内心充满感恩。
在大学期间把申请助学贷款的机会给了其他同学,自己则省吃俭用。
和她的妈妈一样,有一颗关爱他人的心。
她虽然身体瘦弱,却在学校的无偿献血活动中积极争先,她说团员就要起带头作用;在暑假,她不顾酷暑高温,义务为社区整理档案10多天,累得满嘴起泡。
罗及家人认为:我们一家也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获得快乐。
能成为为社会献爱心的义工,我们感到无比的高兴,希望能在以后的日子里,能为社会做更多的事情,将义工的真、善、美传递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为创建和谐、文明社会出一份力。
2023家庭事迹材料篇4
在舒庄镇大顾村张寨自然村,有一个和睦、温馨、幸福的家庭。
这个家庭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大,但无数点滴却汇聚成一个爱心之
家。
他们就是姜志灵、张孝侠家庭。
姜志灵,现年52岁,是舒庄镇大顾村党总支书记。
妻子张孝侠,现年50岁,他们与88岁的老母亲、三个儿子,两个儿媳,三个孙子女组成了美满幸福、四世同堂的十一口之家。
家庭成员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团结邻里、携手并肩共担生活中的风雨。
一、互敬互爱,和谐持家
由于夫妻两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但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姜志灵同志还努力做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协调好家庭事务,使整个家庭和谐融洽,和睦相处。
与别人喜欢热闹,将时间花费在喝酒打牌等娱乐活动上面相反,他把工作之余的时间都留给了家人,陪伴家人,就算只是一家人在一起聊天,那也是他心目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光。
身为一家之主,他以宽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员,做到“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怀”。
作为丈夫,他爱护妻子,与妻子互相关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从不为小事争吵;作为父亲,他以身作则,注重对子女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孩子节俭、谦逊、自强的良好品质,教育他们独立自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妻子张孝侠一直站在姜志灵的身后,扮演着贤内助的角色,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她不但独自承担起家中10余亩承包地的耕作,而且照顾着一家人的饮食起居,将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条,窗明几净,以此默默支持丈夫在外的事业。
和谐的家庭是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谐的坚实基础。
姜志灵与爱人张孝侠在生活中他们相互照顾,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结婚多年来,几乎没有因为什么事情红过脸,当意见不统一时候总是能够用理智的态度去沟通。
这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常常引来邻里、亲朋的羡慕和称赞。
父母言谈举止,一点一滴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大儿子姜伟大学毕业后进入联通公司工作,现在是界首市沙南片负责人,大儿媳在邮政储蓄银行上班。
二儿子在外务工,二儿媳在家开了一个小型超市。
三儿子尚未结婚,在外务工。
两个儿子一直没有分开另过,而是和睦
相处,婆媳间、妯娌间从未红过脸。
由于姜志灵、张孝侠夫妇平时待人接物的一言一行,感染、教育了三个儿子养成独立的品格,孝亲敬老,尊重他人,做事严谨,谦虚谨慎,有远大理想,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搞好邻里关系,热心社会公益。
姜志灵一家人能做到在生活中热心、善良,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经常帮助邻居解决家庭中困难。
村中的红白喜事,大家都会找姜志灵张罗,节假日主动走访邻里,街坊邻居关系融洽。
乐于为邻里办实事,办好事。
哪家有个大事小情,都有他们夫妇忙前忙后的身影,用一腔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该家庭能保持良好融洽的邻里关系,尊重邻居,能带头做好村里要求的有关事项。
积极参与村里的各项活动,配合村里开展相关工作,热心公益事业。
在自己的位置上,尽职尽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文明和谐家庭,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以身作则,爱岗敬业
姜志灵同志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爱岗敬业,勤奋务实。
他参加工作后,先后担任过村计划生育专干、村主任、村党总支书记,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在基层岗位埋下头、扎下根,几十年如一日,认真细致兢兢业业。
做为一名共产党员,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法令法规及本单位的各项,严格执行工作制度及流程,从未出现一次差错,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
2023家庭事迹材料篇5
龙马潭区安宁镇阳高村一个普通共产党员家庭,现有4人,我家生活、生产工作处是全村村民公认的幸福健康家庭,着重表现以上几个方面:
一、爱岗敬业、利于奉献。
作为一名在教育战线工作了20xx年的代课老师,又在村级干了20xx年的村计生专干的现任村党支部书记。
一路风雨,一路凯歌,唱足了干劲。
她在30多年的工作中,走过了一个又一个风风雨雨的日出日落。
在工作中,总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本着干一行,爱一行,
专一行的工作态度,高度负责的工作责任心,并且她是一个在农村基层干部言谈举止、非常幽默、能说会道,干事雷厉风行。
她时刻把为人民服务当着一个基层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民解困,帮助群众发家致富,做群众的贴心人。
她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组织群众抢险救灾。
特别是夏天到森林防火时,如发生了火情,一边稳定群众情绪,安抚受灾群众。
并鼓励群众生产自救,她家对门住着一位70多岁孤寡老人,只靠分散五保100多元维持生活,天干时吃水非常困难,也就几乎天天为老人挑水。
拖院坝,送被子,常常问寒问暖,并为老人向广电所争取每月免收光纤收视费及由村出资给老人安上电灯。
阳高村有几个分散五保老人,每逢春节,九九重阳节,她就组织发动“敬老献爱心”活动,让党员干部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份份捐献财物,送到他们手中,使五保老人们体会到“虽然没有子女,但也能享受到儿女福”享受到集体的温暖、享受有人间的家。
二、相互尊重、健康和谐
相互尊重是家庭和谐振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是家庭欢乐的表现。
1987年我也爱人结婚,我爱人是木工,在外面包装修活和支模活,老实本分、精明能干、心胸开阔。
我们夫妻俩在生活中相互照顾,每天不管那个先后下班。
早回家就做饭,打扫家庭卫生,从不计较谁多干活,谁少干活。
我们俩相互信任。
在当今花花世界里,从不猜疑谁有什么时候么外遇等。
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他干的是体力劳动。
我干的是磨心不磨皮的工作。
但往往群众纠纷很晚上回家,丈夫从不埋怨,他还是理解、尊重关心,支持我,我们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难困惑时相互开导、相互帮助。
我俩恩爱和睦,有时双方有怨气时。
另一方就忍让,不说话,使对方就无话可说了结婚20多年没有大吵大闹过,虽然我们俩工作性质不同,公公婆婆没和我们住在一起。
农村老人一般很勤劳,两位老人70多岁了,他们单独住,还做田土,挑水吃,平时我们众不同的途径,用不同的方法孝敬他们,说实在话,尊老爱幼,对双方老人十分尊敬和孝顺。
比如我外出考察或开会,在外买好吃的食物、好衣服,走亲戚得的烟,都给老人拿去,逢年过节给老人送上礼物。
我主动号召,哥弟们出钱给老人打了一口
50米深的水井。
今年天旱,水井的水不少父亲还主动叫邻里相亲们到他水井里挑水吃,公公婆婆虽然文化不多,他们遇到不懂的事情,就向他们请教,听取他们的意见。
我还有一个98岁的老祖婆,因年老体弱,怕寂寞。
古话说久病无孝子。
我知道公公和公叔他们也够孝敬老祖婆,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过重。
我和丈夫主动,常用常常去看望老祖婆,给她洗衣服、洗被子,晚上陪老祖婆睡觉。
每晚上几次起床端水喝,老祖婆对我们非常挂念,平常一有病就让我去和他说说话,她逢人就说,我孙媳妇好,她一来,我的病就好了。
通过公公婆婆和我们的精心照顾,老祖国婆婆还生活得很好。
我们一大家人,从没出现矛盾冲突,大家能相互凉解,尊老爱幼、民主平等、宽容谦让,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相互关爱幸福和谐的家庭。
三、少生优生、善育重教
我们夫妻俩不管多忙,都抽时间教育孩子,我们只有一个独生子,为了使孩子能够更加健康成长,夫妇俩一方面洁身自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品们,另一方面率先为孩子作榜样。
在生活上追求谈泊,不真赶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
经常教育,孩子只要一菜一饭能吃饱,美好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全家统一思想,不能娇纵,溺爱孩子、既教孩子学知识又教导他做人。
首先我们就给他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宁静的家庭育人环境,为了让孩子从小孝敬老人,尊敬长辈,对人有礼貌。
我们夫妻俩首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意默化地感染他,在生活中发现孩子对人有礼貌的行为及时教育、引导使他学会辩明是非,改正缺点,从小就培养他独立生活能力,尽量给机会做力所能力的事,孩子现在成家立业了,他不玩牌,赌博虽然他没有,但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尊重老,默默无闻地干好他的本质工作,小夫妻关系融洽,在外面没有给父母留脸。
四、遵纪守法,家里和睦相,健康快乐
我们一家人都喜欢看书报,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热爱祖,热爱社会主义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严格遵纪守法。
我们夫妻和他们都没有参加黄、赌、毒等违法活动。
模范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