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现状及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现状及建议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现状及建议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机构是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染病防制、慢性病监测管理、免疫规划、职业卫生、学校卫生、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工作任务。

近年来随着区疾控中心和区卫生监督所分设、渔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等原因,乡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面临着新的任务和要求,为掌握目前全区各乡镇疾病预防控制人员队伍及机构建设情况,我们最近组织了一次调研工作,现将调研结果及下一步工作建议如下:
一、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基本情况
(一)机构设置情况
目前承担乡镇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单位共16家,其中建制镇乡镇卫生院12家、其它卫生院2家、企业防疫站1家、监督分所1家。

以上单位一般均在单位内部设立相应科室(一般称防保科),业务上接受区疾控中心指导,承担辖区内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二)工作队伍情况
目前从事乡镇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防疫医生共计32名,其中专职20名、兼职12名;中级职称人员6名、初级职称18名、其它人员8名;16家承担疾控工作的单位中有专职人员的10家,只设兼职人员无专职人员的6家。

(详见附表1)
(三)预防接种门诊设置情况
全区目前共设置预防接种门诊16家,其中示范接种门诊5家、规范
门诊9家、合格门诊2家、每年承担全区3000名左右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任务。

(详见附表2)
二、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使基层疾控工作出现滑坡现象。

目前我区下拨给基层单位的疾病控制工作经费还参照上世纪70年代的标准,即每人0.1元的标准,按照这个标准我区大乡镇一年的疾控工作经费也不到1万元,小乡镇仅有几百元的工作经费,这与目前实际需要的工作经费相差巨大。

例如一个1万人口的乡卫生院,配置1名专职的疾控工作人员,该人员的工资加养老、医保等费用每年支出在5万元以上,而上级下拨给卫生院的人头经费加全乡的疾控工作经费仅1万元左右,仅此一项卫生院就需自己出资4万元左右来弥补。

由于工作经费得不到落实,使很多卫生院没有按规定的比例配置疾控工作人员,疾控工作人员的收入也低于单位平均水平,这也挫伤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影响了工作开展,个别单位甚至出现工作滑坡现象。

(二)基层队伍不够稳定,人员配置比例不足
本次调研中发现基层疾控人员调整比较频繁,近二年来,16家单位中有8家单位从事疾控工作的人员进行了变动,且雇佣临时人员,缺乏必要的业务培训,人员素质偏低,个别单位还有无职称人员上岗,对工作造成了较大影响。

此外,从目前各乡镇配置的疾控工作人员比例情况来看,尚有部分乡镇疾控工作人员没有达到规定的比例,也有单位按规定应配专职的疾控工作人员而只配置兼职人员。

(三)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呈现后劲不足现象
我区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创建工作在90年代中期就已全面开展,当时我区这项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但近年来由于国家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外来人口涌入我区,部分接种门诊工作量急剧增加,这项工作呈现出以下几方面问题:
1、接种用房面积普遍不足:根据《**省预防接种规范门诊考核标准》,我区16家预防接种门诊中有10家单位接种用房面积未达到标准,个别单位甚至只有1间接种用房,根本达不到分室接种的要求。

2、冷链及降温取暖设备经费投入不足
由于预防接种工作服务对象主要为1周岁内儿童,冬季、夏季需在接种场所安装相应的降温、取暖设备,从调研情况结果看,目前有40%左右的预防接种门诊没有安装空调。

有的单位冷链设施没有按照要求规范使用,使设备不时出现故障,为此,区疾控中心每年要从业务经费中开支配置冰箱、冰柜等冷链设施无偿调拨各接种点,而财政部门没有给区疾控中心安排这一专项资金。

3、部分单位接种人员配置不足,存在较**全隐患
按有关规定要求,每位接种工作人员不能同时承担三种以上疫苗接种工作,目前有个别单位没能按这一要求配置现场接种人员,甚至有的单位卡介苗未达到专室接种要求,存在着较**全隐患。

4、城区接种门诊不符合规范门诊硬件条件
一是**接种站接种场所面积严重不足。

**接种站每年承担着1千余名儿童的预防接种任务,而接种场所不足100平方米,预防接种日期间现场拥挤,秩序比较混乱,同时也带来了安全接种隐患。

二是**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业务用房租用,用于接种门诊的房屋支撑结构不符合设计要求,存在较**全隐患。

(四)外来人口迅速增长的**镇,急需增强疾控工作力量
随着船舶修造业等一批大型企业落户**以来,使**镇外来人口快速上升,20XX年**镇还发生了麻疹流行,从目前情况分析,该镇疾病防控工作形势相当严峻。

而目前承担**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任务的**中心卫生院疾控科总共才4名工作人员,4人中1名是药剂专业,1名是护士专业,还有2名是临时招聘人员,力量相当薄弱,急需加强这方面的人员力量。

三、下步工作建议
转变对基层疾控机构的地位认识,应先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开始,将疾控机构和网络的建设和发展放上议事日程,认真进行相关的研究,给予基层疾控机构应有的重视和政策物资上的保证。

使“只有整个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立健全了,才谈得上有能力去应付突发事件”成为社会的共识。

在此基础上改善基层疾控工作人员的社会经济待遇,发展公共卫生人才队伍。

(一)增加疾基层控机构人员编制,提高疾控队伍素质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高素质的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加强基层疾控队伍建设,极力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是完善疾病控制三级网络基础。

目前各单位由于财政保障机制尚不够完善,有偿服务创收仍是保证机构正常运转和解决职工福利的主要经费渠道,人员编制短缺与财政拨款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大。

疾病预防控制人员频繁调整,充分说明各单位对疾控工作不重视,造成基层疾控队伍相对不稳定。

要从根本上解决
疾控队伍稳定,提高
基层疾控队伍素质,建议按照辖区人口核定疾控(或公共卫生人员)人员编制,参照区疾控中心人员编制实行全额经费保障,调整人才结构。

同时加强基层专业人员的经常性业务培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二)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基层单位疾控工作经费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属公益性工作,本身并无收入来源,在目前人员编制解决有困难的前提下,建议财政全额保证相关工作经费。

具体可参照市内其它县区对乡镇卫生院疾控工作经费下拨形式进行经费下拨。

即根据每个乡镇人口数,首先核定各乡镇卫生院应配备的疾控工作人员数量,然后按每个工作人员4-6万/每年的标准,安排工作经费。

年终根据考核结果,对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的单位下拨工作经费。

(三)加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工作力度
针对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用房面积不足,接种环境条件落后,各基层单位又没有相应资金投入到这方面建设的情况,建议由区财政每年安排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专项资金,利用3-5年时间,逐步完成全区未达到规范化接种门诊硬件建设标准的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工作。

另外安排一定数量的冷链设备、降温取暖设备、信息化规范硬件设备维护、更新专项资金,使预防接种门诊相关设备得到正常运转。

(四)尽快改善**接种站硬件条件
目前**接种站预防接种用房不足的局面应尽快予以解决,目前硬件条件未改善前建议预防接种单位采取增加接种时间、派专人维护秩序、合理工作流程等措施。

但要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从目前实际情况提出二个解决方案:一是现**街道卫生院内增加预防接种门诊工作用房,目前其它工
作用房全部作为接种工作用房,并按规范化接种门诊要求进行重新布局;二是**接种站进行迁址,并使接种用房面积能到达实际工作需要。

(五)建议成立**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针对**镇实际情况,建议核定8-10名人员编制,在**镇设置**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上接受**区疾控中心指导,承担**镇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在人员编制、机构设置尚未真正落实之前,考虑到实际工作需要,现阶段可暂挂靠在**中心卫生院,在**中心卫生院防保科现有人员基础上,同时选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名专业技术人员,挂牌成立**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