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变
必 要 准 备
必 然
要求 结
果
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坚持适度原则。
质变
唯物辩证法
➢基本观点: (总特征)
联系
根本 内容 ➢实质和核心:
(根本观点)
构成、引起
矛盾
发展
根本 动力
1.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2.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3.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提醒注意 ①“对立”和“统一”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矛 盾双方本身。不能把矛盾的一方叫对立,另一方叫统一。
②“事物内部”是表达“事物本身所固有”之意,说明不是 人们从外部强加的,说明矛盾是客观的;
【注意3】区分哲学上的辩证矛盾与生活中的逻辑矛盾
以子之矛,陷子之 盾,何如?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 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 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 的方法解决矛盾。 反对否认矛盾、回避矛盾,遇见问题就逃避的做法。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矛盾的特殊性 P70 (1)含义: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南北朝诗人:王籍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安石
一鸟不鸣山更幽
黄庭坚:认为是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
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2)矛盾的斗争性(或对立性)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 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三种表现
相互排斥 相互对立
相互区别
同化 异化 生物体的新陈代谢
资 产 阶 级
原理应用:
用对立统一原理分析A和B的关系; 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A和B的关系
答题模式: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A与B是对立统一关系。 (2) A与B存在对立性,…… (3)A与B也具有统一性,…… (4)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既要……又要……,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或把……有机结合或兼顾……)
“真”与“假”,“上”和“下”构成矛盾,而“真”和“下”没有同一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凡是矛盾必有斗争,否则就不能称其为矛盾(斗争性包括一切差别和对立)
巧记:口诀法理解“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 斗争性
相互依赖 相互贯通 相互转化 相互排斥
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你变成我,我变成你 你离开我,我离开你
(2)矛盾特殊性的表现: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 殊性
①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即不同事物有不同特点)
————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这正是是世界上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
结论2: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 性思之考:中这,是并为为什同么一?性所制约。(强调同一性)(同一性包含斗争性。 同一性制约斗争性。)
材料四: “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完善吗? 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制造会有这样细致吗?”—— 马克思。
思考:事物为什么会发展?
结论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 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70后的无 奈
80后的无奈
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 当我们要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 当我们没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心的; 当我们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金的; 当我们没找工作的时候,小学生也能当领导的; 当我们找工作的时候,大学生也是可以洗厕所的。
当我们出生的时候,奶粉里都有毒了, 当我们长身体的时候,只能吃垃圾食品了, 当我们要上幼儿园的时候,开始乱收费了, 当我想努力赚钱的时候股市倒了。
无 产 阶 级
资本主义社会
教学 学校教学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 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注意: 哲学上的“斗争性” 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
生活中所说的“斗争” 仅仅是矛盾斗争性 的一种具体形式
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1)区别:
①含义不同: ②特点不同: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特别提醒
1.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两个方面。 2.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始终不可分割的。 3.矛盾是事物本身固有的。 4.不能把辩证矛盾(无处不在)与逻辑矛盾(思维中的矛盾,是叙述 的矛盾,可以避免)混为一谈。 5.不能认为矛盾就是事物内部既相互排斥又相互斗争的关系。此观点 的不足之处是只看到了矛盾的斗争性,而忽视了矛盾的同一性。 6.误区:(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结论1: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 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强调斗争性)
材料三: 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多、关系 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 发生矛盾最多的人。彼此分离、毫不相 干的东西,谈不上矛盾,更不会排斥或 斗争。如上下中的“上”与黑白中的 “白”,单独存在的话成不了矛盾。
积累、消费
自由、纪律 文明、愚昧……
人的思维
知、不知 真理、谬误
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 一的两个方面(空间、横向)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高雅艺术、低俗艺术……
事事有矛盾
合作探究二: 矛盾贯穿人的一生
读书时想早点出社会 出社会后又想回去读书 上班很痛苦 不上班也很痛苦
我不想上班
我好想上班
人生太难了
相互对立 你不是我,我不是你(你是你,我是我)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 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
相随,恒也。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
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乐极生悲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连线
A.同一性:相互依赖互为 前提
旧知回顾
唯 物 辩 证 法 的 发 展 观
自然界
世界是永 恒发展的
发展的 普遍性
发展的 实质
发展的 途径
人类社会 人的认识
要求
用发展的观点 看问题
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 旧事物的灭亡
前途是光明的 要求 道路是曲折的
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又要勇敢地接受挫折与 考验
用发展 的观点 看问题
事物发 展的两 种状态
前后相随。
《老子》 “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1)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 以相互转化。 总是朝他的对立面转化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 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天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 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为学》彭端淑
第二目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
学习目标
1.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 2.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合作探究一: 生活中还有哪些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
自然界
同化、异化 吸引、排斥 化合、分解
遗传、变异 作用力、反作用力 正极、负极……
生产力、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人类社会 民主、集中
合作探究一: 观看视频,思考: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背 后反映了俄乌关系是一个怎样的关系?
既合作又冲突的关系
合作:东欧共同利益 →统一
同一性 矛
冲突:乌克兰想加入 →对立
盾
欧盟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什么是矛盾
(1)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 程的始终(时间、纵向)
时时有矛盾
当我们出生的时候,奶粉买不到; 当我们长身体的时候,吃肉要靠票; 当我们要买房子的时候,福利房没了; 当后我;们 教 育 子 女 的 时 候 , 碰 上 了 会 说 “ 外 星 文 ” 的 9 0 、 0 0 当我们需要人照顾的时候,碰上了只会让人照顾的90、00后。
第三单元 第九课 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质和核心
9.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一、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 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第一目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一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学习目标 1、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是什么? 2、什么是矛盾的同一性? 3、什么是矛盾的斗争性? 4、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是?
逻辑矛盾——人们在叙述问题、回 答问题时出现首尾不一、相互打架 的现象(逻辑矛盾可以避免。)
“今年过节不收礼, 收礼只收脑白金”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 之所伏。
哲学矛盾——事物本身存在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 (哲学矛盾无处不在)
2.矛盾的基本属性
斗争性 (对立) 同一性 (统一)
不剪——冤家路窄——利益有冲突 对立——两者之间随时都可能相斗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 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巴尔扎克
失败是成功之母 (失败可转化为成功)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坏事可转化为好事)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进步与落后可相互转化)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位 置的资源。(垃圾可转化为资源)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你变成我,我变成你”
90、00后的无奈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 P69
(1)事事有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空间、横向)
(2)时时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时间、纵向)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 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矛盾具有客观性
(3)方法论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要承认矛盾, 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区别:
①含义不同: ②特点不同: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联系:
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 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发展)
②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 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也没有发展)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关系原理(或者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原理)
【原理内容】: (1)矛盾即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2)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3)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方法论】: ①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②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体现对立统一原理的关键词语: 既要....又要...,尽管....但是......,利与弊,机遇和挑战,优劣,环境保护和经济开发.....
B.同一性:相互贯通,在一 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 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材料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史伯《国语·郑语》 ——(不同的东西彼此和谐才能生世界万物,所有东西都一致的话, 世界也就不再发展了。) 材料二:只有不同的音符,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只有不同的颜色,才能描绘出美丽的图画; 只有不同的味道,才能制作出美味佳肴。 思考:上面的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1)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 一个统一体中。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天下皆知美之 为美,斯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矣.“
----老子.
没有黑,就无所谓白; 没有丑,也无所谓美; 没有正确,就没有错误; 没有先进,就没有落后。
剪之——你死我亡——一绳系两命 统一 ——两者的命运统一于一条绳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同一性:
①含义: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 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3)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6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
同一性 两个基 本属性 斗争性
相互依存 相互转化
相互排斥 相互斗争
相对的有条件的
绝对的无条件的
对立统一 一分为二
方法论
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 两分法,即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 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