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ndForge 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F4.5全攻略教程
王巍
SoundForge 4.5简介
美国Sonic Foundry公司的SoundForge(简称SF)是一个极专业的音频非线性编辑软件可以满足几乎所有波形编辑任务,它的最新版本是4.5版本。

和一般的多轨录音软件不同的是,SoundForge只支持立体声或单声道的波形文件编辑。

尽管SoundForge的内部处理都是32比特,但SoundForge4.5并不支持24或20比特的录音格式,仅支持8或16比特,这是一个较大的遗憾,可以预见在下一个版本的SoundForge必然会支持24比特。

4.5版本支持96kHz的采样频率,但需要硬件支持。

SoundForge 4.5有如下特点:
稳定性非常高,它几乎是所有音乐软件中最稳定的一个;
功能非常多,除极其个别的功能外,几乎无所不能;
音质非常好,虽然它并不支持24比特的录音格式,但音质是无与伦比的,这一点是经过无数验证的,大家尽可放心使用;
编辑过程严谨,在使用中你会慢慢体会到它的专业品质扩展性非常好,支持DirectX的外加效果器,并配备自己的功能扩展软件。

正是因为以上几点SoundForge4.5已经成为事实上的PC平台的波形编辑标准,是非常值得信赖的必不可少的常规武器。

界面介绍
SF是一个标准的Windows平台应用程序,所以和普通的Windows软件一样,主要分为4个部分(从上到下):菜单栏、工具栏、主控窗口、提示栏。

菜单各选项的功能大致如下(详细介绍见其他章节):
File:文件菜单(和其他大部分软件一样);
Edit:普通的编辑功能菜单;
View:查看功能菜单,查看各种窗口和波形显示窗口的缩放比例;
Special:特殊功能菜单,可以满足有特殊工作要求的功能,如编辑ACID波形的属性等;Process:处理菜单,这里包含有许多处理手段,与Effect菜单的区别在于,这里的处理通常不是效果处理(经常混淆)。

Effect:效果菜单。

包含各种效果处理,如混响、延时、哇哇等;
Tools:工具菜单。

这里所提供的工具都是较为复杂,且有一定独立性的,能够独立完成一定的功能。

比如CD刻录、降噪、频谱分析等等;
DirectX:插入效果器菜单。

由于SF支持DirectX的效果器插件,所以可以在这里找到你所安装的所有DirectX效果器,比如NPP、DSP、Cakewalk FX等等;
Options:选项菜单,设置SF运行环境等大方面的参数;
Windows:窗口菜单(和其他大部分软件一样);
Help:帮助菜单(和其他大部分软件一样)。

另外SF有很强的Windows“味道”,它的鼠标右键功能丰富。

比如,用鼠标右键点击电平表,即可调整电平表的刻度等参数;鼠标右键点击波形,则可调整各种关于显示等方面的参数。

录音
按下【录音按钮】后,弹出录音窗口。

按下【New…】按钮,改变录音格式。

目前SoundForge支持8/16比特、最高96KHz采样频率的立体声文件格式。

暂时还不支持18、20、24、32比特的录音(这是一个大遗憾,甚至有些莫名其妙,因为这应该没有什么技术难度)。

通常我们激活Monitor选项(在电平表左侧)来观测电平的高低,然后按下录音按钮,即可开始真正的录音,最后按下OK按钮即可退出录音窗口。

初学者应该注意的是,这时候所录进来的信号,是SoundForge缺省状态下的录音端口(通常和Windows的缺省设置一致)。

关于该端口的设置在Option菜单下(详见中级教程)。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不需要用到录音窗口的其他选项和设置,但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朋友,有些功能是非常方便,下面我们给出解释。

灵活地运用以上的选项,你可以得心应手地应付各种录音情况。

而只有少数几个专业录音软件才提供以上所有选项。

非线性剪辑
在SoundForge里进行波形剪辑是非常简单而又非常精确的。

而像Cut、Copy、Paste等功能与普通的Windows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完全一致(见演示)。

为了更快捷的进行编辑,大家可在波形上点击鼠标右键,并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功能。

菜单功能如下(如图一,请注意,在不同的情况下所显示的菜单可能有所不同,但大同小异):
两个波形的合并
两个波形的合并主要分为3种类型:一是简单并排、二是混合、三是交叉淡入淡出。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这三种情况。

一、简单并排波形这个操作非常简单。

由于SF并不是多轨录音软件,所以你在同一时间只能够激活一个波形窗口,即只能够对一个波形进行操作。

那如果让两个波形进行操作呢?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和拷贝功能,把其中一个波形拷贝到Windows的剪贴板(见演示1)。

然后再插入到另一个波形的相应位置上。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工具栏的【播放剪贴板】按钮,来预览剪贴板的内容。

二、波形混合我们把其中一个波形拷贝到剪贴板之后,在另一个波形的所需位置上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里选择Mix选项,弹出如图一窗口。

在这里,左边是剪贴板波形的音量调整,而右边是当前波形文件音量的调整,你可以按下【Preview】预览按钮来预览结果,满意后按下OK按钮即可。

这是最常用也最简单的波形混合方法。

窗口里还有其他一些选项值得大家注意的:
Invert data:颠倒数据。

可能大家会觉得莫名其妙,什么叫颠倒数据?所谓颠倒数据就是把波形的数据上下颠倒(即正的变负的,负的变正的),如果熟悉数字音频的朋友,一下就会发现,其实这就是“反相”。

如果混合的两个波形出现了相位问题(互相抵消),则可以激活该选项。

Apply Destination volume to overlapping area only:该选项决定右边所调整的音量是否只影响混合区域,还是整个波形区域。

如果激活,则只影响混合区域。

Pre/Post-fade destination edges:决定混合波形的边缘是否需要淡化效果,这样可以突出剪贴板里的内容。

Tune(-500-500ms):微调开始混合的时间。

三、交叉淡出淡入交叉淡入淡出也是一个很常见的处理。

在这里我们先介绍比较简单的线性交叉淡出淡入。

我们把其中一个波形拷贝到剪贴板之后,在另一个波形的所需位置上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里选择Crossfade交叉淡出淡入选项,出现如图
比起混合窗口来说,交叉淡出淡入多了两个音量的调整。

其中左边为剪贴板的起始音量调整,右边为当前波形文件的起始音量调整,而最下面的Tune(-500-500ms)为调整开始交叉淡入淡出的时刻(这样就不用因为对不准开始时刻,而老要退出本窗口)。

调整完毕后按下OK按钮即可。

视频配音
利用SoundForge进行配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打开AVI文件。

你可以通过各种视频软件生成AVI文件,或者通过视频捕捉卡捕捉视频小样(通常320×200即可)。

打开AVI文件后,SoundForge会对应时间显示出各关键帧中的图像(如图一)。

你可以在Options菜单下设置视频显示窗口的大小(详见中级教程)。

在这里你可以像编辑其他波形文件一样,来编辑AVI里的波形。

比如你可以更改波形文件的格式(例如单声道变成立体声道);进行任意的剪辑;加入任意的效果等等(见演示)。

但SF几乎没有提供任何的编辑视频的功能,如果你想很好地对音视频进行混合调整,你应该使用另外的软件如Adobe的Premiere、Logic的Edit*等等。

你可以在SF里仔细调整好波形,然后再调用到其他软件里作为素材编辑。

编辑好后进行存盘即可(记住存成AVI格式)。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存储AVI时,SF 会询问存盘参数设置(如图二)。

因为动画不同于音频,占用的数据量更加庞大,所以通常会采用压缩技术来减少文件大小(通常是有损压缩)。

按下【选项】按钮,可对压缩格式进行选择。

但如果你的AVI在捕捉或生成时已经压缩过(通常如此),则选择'不重新压缩'(缺省值),否则将影响AVI的画质,请搞视频的朋友特别注意。

转换格式
SF4.5支持非常多的音频格式。

所谓音频格式,按照不同的划分方法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比如按照采样的格式划分,可以分为8比特、16比特;按照存储的格式不同,可以分为WAV、Aiff、MP3、RA等等。

(如果单按存储的格式来说,恐怕支持格式最多的莫过于AWAVE 6.0)。

如果想存储成不同的格式(缺省是WAV文件),只需在选择Save as时,选择相应的格式即可。

请注意,如果没有特殊的必要,存储成PCM格式的WAV文件是最好的。

因为它可以包含所有SF支持的数据,如循环点、说明文字等等,而且音质没有任何的损失。

如果你想存储成MP3或RA等有损压缩格式,你必需安装有相应的加码和解码软件,如!FHG RADIUM MP3 CODEC(详见【创建MP3、RealAudio文件】)。

如果你需要在不同的采样格式之间进行转换,则SF提供了极专业的手段。

1. 8比特与16比特之间的转换我们可简单地在波形文件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的最下面选择Property(属性)选项,弹出属性窗口;或者双击SF窗口最底部的显示格式的状态栏,同样可弹出属性窗口。

我们只需在Sample Size(样本尺寸)旁边选择需要的格式即可。

请注意,8比特格式转变为16比特,并不会令音质有任何的提升(当然也不会削弱),但存储空间将大1倍;而16比特转变为8比特,则会增加大量的量化噪音,文件大小也会减少1倍。

所以我建议在作16比特转8比特的过程之前,最好把文件的音量最大化,并且选择Proess 菜单下的Convert to 8 bit选项。

这里有三个选项,原则上Truncate最差,Round次之,Dither最好(如果设置正确)。

由于我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心得,所以也就不多说了。

通常Dither(抖动)的值设置在0.5-1.2之间,抖动并不能真正减少量化噪音,但可以减少人耳感觉上的噪音。

2. 立体声和单声道之间的转换同样的方法可以在属性窗口里的Channels选项旁边选择所需要的通道数,Mono表示单声道,Stereo表示立体声。

3. 不同采样频率之间的转换采样频率间的转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且对音质有损害(除非是整倍数间的转换,如22.05kHz转为4
4.1kHz)。

所以我们不建议在录音的过程中使用48kHz,最后在做CD的时候又转换为44.1kHz(CD的唯一格式),因为这样得不偿失。

尽管我们可以利用上面的方法,在属性窗口里的Sample Rate的选项里选择所需转换的采样频率,但这样做几乎完全没有意义。

这种方法,SF几乎不做任何处理,仅仅是按照所选定的采样频率,把现有的数据按照时间排列一次。

简单的说,这样做不仅改变了速度快慢,而且影响到时间与音调。

举个例子,如果你把44.1kHz转变为48kHz,则速度变快,音调变高,时间变短,而且它们之间是线性关系。

这显然不是我们转换格式的目的,我们转换格式通常是不想改变波形内容的。

在Process菜单下,我们可以找到Resample命令,弹出:
我们在New sample rate旁边选择所需转换的采样频率,按下OK即可。

当然,我们还有一些较为重要的选项需要知道的。

Interpolation accuracy(1 to 4):该选项决定了转换的复杂性(前面已经说过,不同倍数间的转换,在原则上是不可能完美转换的,指能是尽可能的完美)。

该值越大,效果越好,运算量也越大,所需的时间当然也越长。

通常2(缺省值)已经可以很好的工作。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采用4的,因为现在的CPU已经相当快速,如果你不是有大量的音频需要进行采样频率转换处理,那么选择4,会让你更加放心(尽管我听不出3和4的区别)。

Apply an anti-alais filter during resample:决定是否采用滤波器。

为什么需要滤波器?大家应该听说过Nyquist频率极限吧?(详见【数字音频手把手】)波形文件所能反应的频率不能够高于采样频率的一半。

所以当你从高采样率转变为低采样率时,你必需使用一个低通滤波器,把多余的高音去除(否则会造成低频的失真,因为设备会误把本属于高频的数据归到低频数据中去)。

这个低通滤波器普遍存在于AD转换器中。

所以,如果你是从低采样频率转换为高采样频率(比如32kHz到44.1kHz),则不需要滤波,以节省时间。

Set the Sample Rate Only (do not resample):该选项决定是否仅改变采样频率而不进行转换处理。

如果激活该选项,则完全等同于利用前面的方法,通过属性窗口来改变采样频率。

所以通常不选取。

常见处理
在这里我们向大家介绍一些简单而又常见的音频处理,这些处理大量贯穿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以下功能都位于Process菜单内,关于Process的其他处理我们将在【中级教程】里介绍。

1. 音量变化选择Process菜单最底部的Volume选项,弹出音量窗口如下:非常简单,你只需拖动推扭即可增大或减小音量。

请注意:6dB就相当于原来音量的2倍,即200%
2. 左右声像位置的变化选择Process菜单的Pan/Expand选项,弹出声像/增强窗口。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移动最左边的推扭来该变左右声道的音量比例,然后按下OK。

如果你想实现忽左忽右随心所欲的左右声道变化,你可以在波形窗口内的直线上添加关键点。

请注意Process mode(处理模式)选项:其中第一个选项为左右声道独立处理;第二个选项为左右声道混合处理;第三个选项非常有用,可以加大立体声的宽度(通过改变相位),在做环境音效的时候可以做得非常夸张。

3. 静音(Mute)选择需要静音的波形,然后选择Process菜单下的Mute选项即可。

4. 插入空白许多初学者在刚开始使用Soundforge时,总是对不能把波形往后移动而感到不可理解(类似的做法在多轨录音软件里是理所当然的)。

其实,由于SF是波形编辑软件,就算是空白没有声音,也必需有连续的数据(数值为0而已)。

所以,我们可利用Process下的Insert Silence命令,插入一段空白数据。

我们只需填入空白的长度即可。

看看结果:光标以后的数据往后移动了吧?
5. 反相(上下颠倒)对于初学者常常不知道什么是相位,更不知道什么是反相,在这里我们并不打算解释,只告诉大家实现反相的方法。

选择Process菜单下的Invert选项即可,注意结果:波形上下颠倒。

注意,如果对立体声的左右声道同时反相,将没有任何意义,只需对其中一条进行Invert处理即可。

6. 前后倒转这个功能不常用(在Disco里倒是能听到类似的效果),最常见的就是GM格式里的Reverse Cymbal音色了。

选择Process菜单的Reverse功能。

注意结果:波形前后倒转。

大家可别小看这个似乎是旁门佐道的效果,有时候还是挺有用的,例如做倒带效果。

7. Normalize最大化所谓最大化,就是让波形“顶天立地”,尽可能的大而又不失真。

创建MP3、RealAudio文件
在SF里创建MP3需要相应的加码和解码器(Codec)。

我们推荐使用RADIUM MP3 CODEC,质素最好速度也很快(RADIUM大家应该很熟悉了吧?)。

我们按下Save As(另存为)按钮,然后在Format选项里选择最下面的MPEG Layer-3选项。

按下OK按钮即可。

你可根据不同的Codec进行参数调整,但通常不需要。

在SF里创建RA文件,倒是挺方便的,不需要额外的软件支持。

RA是网络里使用最广泛的能够实时播放的音频格式。

在存盘窗口里,在保存类型里选择RealMedia选项,并按下OK,便会弹出如图二窗口。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按下OK按钮,即可。

当然你也可以进行更多的控制。

其窗口选项的含义如下:
Enable selective record capablities:是否能够让浏览者把这个文件存储到他自己的硬盘上,如果你考虑到版权等问题,应该不选择;
Enable PerfectPlay capablities:如果激活,可以让浏览者通过普通调制解调器下载本来只
有在ISDN或局域网才能听到的高质素音乐;
Create Event File (RAE) from Marker and Region Labels:通过标记和区域标签来创建事件。

什么意思?比如,如果你想别人一听你的歌曲,就会自动转到你的网站那么,在创建标志(Marker)时,把Marker的名字写为:RM URL: (后面应该为你自己的网站;或者定义RealPlayer的软件标头:RM Title: 您的标头;或者定义歌曲作者:RM Author: 您的名字;或者歌曲版权: RM Copyright: 版权信息。

至于标志的使用方法,请见【中级教程】。

Auto Trim/Crop命令
所谓Auto Trim/Crop(自动剪裁修整),就是对所选择的波形范围的边界进行检测,当电平值小于指定的数值则进行裁剪。

其中各选项含义如下:
Attack threshold:起始电平,即选择区的开始部分小于该数值则切除;
Release threshold:释放电平,即选择区的结束部分小于该数值则切除;
Fade In:淡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数码爆破声音(不自然的切除会导致不自然的爆破声)需
要对开时的切除部分加入快速的淡入处理(通常是20毫秒);
Fade Out:淡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数码爆破声音,需要对末尾的切除部分加入快速的淡入处理(通常是20毫秒); Function:功能,有四个模式:
I.Keep Edges Outside of the Selection――保留选择区外面的数据;
II.Remove Edges Outside of the Selection――去除选择区外面的数据;
III.Remove Silence Between Phrases (creates regions)――去除片断间的空白,并自动创建区域(此时可调整Minimum Inter-phrase Silence的数值,以确定最小的时间间隔);IV.Remove Data Beyond Loop Points――去除循环点外的数据,此时可调整Minimum Length Following Loop End的数值以确保在某些采样器里可以正常使用
Channel Converter命令
所谓Channel Converter(通道转换器),就是对左右声道(或者单声道)进行音量的调整后再进行混合,这样使得本来很简单的处理产生许多变化,或者可以这样说,本来需要好几步的过程(比如后面所说的消人声)现在只需要一步就可以了。

我们以消除立体声人声为例介绍各选项的含义。

其中, Output channels:输出通道,Mono单声道,Stereo立体声。

即生成单声道文件还是立体声文件;
New Left channel:新的左声道将如何产生; From left:原来的左声道; From right:原来的右声道; Invert left channel mix:把生成的左声道反相;
New right channel:新的右声道将如何产生; Invert right channel mix:把生成的右声道反相;
Convert to specified output channels only:如果激活该选项,则仅进行简单的单声道和立体声到的转换。

从消除人声这个预制效果里,我们可以发现它的左声道相当于原来左声道+原来右声道的反相(所谓-100%的音量,就是反相且音量不变),而右声道则是原来右声道+原来左声道的反相。

通过这个处理后,我们可以发现:歌曲的人声部分的确有了很大程度的削弱,只剩下一些虚弱混响人声。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就是消除掉居于立体声中央位置的声音。

大家知道,一个波形如果和它本身完全反相的波形相加,则会变为空白无声。

而所谓居于立体声中央位置的声音(比如主音人声),即在左右声道的音量均一样的声音,如果把左右声道互相反相相加,就可以去掉居于中央位置的声音。

进一步推论可以发现,处理后,越往两旁的声音所保留的成分就越多。

所以大家可以发现,经过该处理后的歌曲中央部分将特别的虚,连非常重要的Bassdrum和Snaredrum的音色都消失了,因而这种消音方法并不理想。

DC Offset命令
在低档的多媒体声卡上录音,常常会出现DC Offset(直流偏置)。

所谓DC Offset,就是指整体波形不是维绕着零点基线上下振动,而是略微偏离基线(或上或下)振动。

我们可以利用Tools菜单里的Statistics(统计)功能进行统计,从而得出当前波形的Offset情况(正常情况应该是0或1),详见高级教程。

纠正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为每一个采样点增加或减少一个固定的量,使得整体波形恢复维绕基线振动的情况。

操作方法很简单,通常选择Automatically detect and remove(自动检测并去除),按下OK 按钮即可。

当然,你也可以手动设置偏置量的大小,在Adjust DC offset by旁边输入数值即可。

除非你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否则没必要这样做。

最后一个选项Compute DC Offset From First 5 Seconds Only是指只统计选择区的前5秒时间内的波形偏置,然后再消除这个偏置。

这样做法是很有科学性的,除非你选择区的前5秒内是很没有代表性的波形数据,比如是空白静音,否则应该激活以加快运算过程。

EQ命令
所谓EQ,就是均衡器,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处理手段,几乎每首歌曲都必然要进行EQ 的调整。

均衡器又分图式均衡器和参数均衡器,它们各有优劣,而SF4.5不但提供了这两种均衡器,还提供了一种参数图式均衡器,可谓集中了这两种典型均衡器的长处。

我们选择EQ ->Graphic图式均衡器,这是一个10段的图式均衡器。

和我们家里的家庭音响里的EQ很相象(可能会多几段)。

图式均衡器的优点就是操作简单直观,每一个推扭下方标志着该推扭所影响的频率,而竖直方向则表示电平的增益大小(从减小60分贝到增加20分贝);而图式均衡器的缺点就是过于简单,所能控制的参数不多,如不能够控制Q值(即频率范围的大小)和改变所影响的频率点。

通常在传统模拟设备里所提供的EQ都是图式EQ(当然也有可以改变Q值和频率点的,但价格都非常非常昂贵,因为这样的电路过于复杂)。

图式均衡器窗口里还有一个选项就是Accuracy(精度),这是为了减少运算量而设定的模式,通常High(高质素)即可。

我们选择EQ->Parametric EQ打开参数均衡器窗口,
其实,与其说这是一个参数均衡器,还不如说是一个滤波器。

我们在Filter style(滤波器种类)里可以选择高通、低通等滤波器。

我们可以设置高通低通的频率点,由于有演示图,我们可以很直观地找到所对应的究竟是f1还是f2等。

并且我们可以调整Reject(拒绝)的消减量,和Total gain总电平。

而Accuracy和图式均衡器的使用方法是一样的。

而SF所说的参数图式均衡器,才像我们平时所说的参数均衡器,选择EQ->Paragraphic EQ 打开窗口。

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4段全频可调参数均衡器。

我们可以任意调整均衡器的频率点(Center Frequency)、增益(Gain)和频率范围的宽窄(oct 倍频程);并且我们还可以调整干湿比(通常不需要);而且我们还可以增加高通和低通滤波器(可调整频率点和增益大小)。

唯一的缺点是操作不够方便,不能够直接在演示图上直接拖拉频率点,不像Waves的10段参数均衡器(一个极专业的效果软件插件)。

Graphic Fade命令
所谓Graphic Fade图式淡化,是指你可以方便的拖拉淡化曲线。

唯一需要说明的就是Dither and Noise-shape to Minimize 16-Bit Quantization Noise选项。

该选项是让你决定是否做抖动处理,抖动的好处在于当音量很小时(通常在淡出的末端和淡入的开头)可以减少量化噪音(严格地说只是人耳感觉到的量化噪音),所以建议激活该选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