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我国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 石晓军
作者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出版物刊名: 财经科学
摘要:一、产权、信息不对称、预期与我国的信用风险形成要 从比较一般的意义上研究导致信用风险的要素 ,我们还是从狭义的 (经济层面上的 )信用风险的定义出发进行分析 ,根据国际信用风险管理的权威人物E·I·Altman教授的定义 ,“信用”在狭义的经济层面上的含义是“在一段限定的时间内获得一笔钱的预期”[1] ,那么 ,信用风险则指因为对方违约使得这个预期没有实现而给债权人带来的可能损失。

我们也可以这样通俗地定义狭义的信用风险 :债权人的一项债因债务人违约不能收回或不能够及时收回而给该债权人带来的可能损失。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 ,信用风险产生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债务人违约。

那么我们只要分析出债务人违约的一般原因,即可顺藤摸瓜地分析出导致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了。

根据常识 ,债务人违约的一般原因可能有 :( 1)没有能力偿还债务 ;( 2 )不愿意偿还债务。

下面本文对这两个一般原因进行分析 ,得出我国信用风险产生的一般原因是产权原因、信息不对称与预期的原因。

首先 ,我们对造成“没有能力偿还债务”的原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可能是经营者的能力问题 ,也可能是经营者“偷懒” (即使有能力也不好好经营 )。

拿国有企业的情况来说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