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树》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给予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秭归县杨林小学执教教师:季江林
一、教材分析
《给予树》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的第31课,这是一篇讲读课文。
这一单元的课文均围绕“爱的教育”来组织。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圣诞节前夕,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
课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品质。
特别是通过孩子的做法和“我”开始对金吉娅的误解,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好心灵。
本文的语言平实,但它很真,真实,真诚。
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情感,熏染学生的审美。
二、设计理念
《给予树》这篇课文以“爱”为线索,突出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中抓住妈妈的情感变化这一主线,紧紧扣住“爱”进行教学。
在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通过重点语句表现出来的。
所以,在教学中经过适当点拨,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通过阅读体会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认识刻画人物的作用,认识金吉娅的付出和作出的选择是属于一种牺牲自我关心别人的行为!利用感悟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主要的教学方法。
同时,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使学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
情感的熏陶。
本节课围绕重点设计了教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先学后教,再根据学情进行反馈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力求创建一个“简单而又高效”的语文课堂。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给予、担心、沉默不语”等词语。
2、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获得美的精神享受。
3、学习抓住人物的神态和语言体会人物形象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关键词句,感受金吉娅的善良与仁爱,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五、课前准备:
课件、圣诞树
六、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铃儿响叮当》
(一)复习巩固,初感“爱”
1.孩子们,伴随着欢乐的圣诞歌,我们今天要继续学习有关圣诞节的课文—《给予树》,一起大声地齐读课题—31《给予树》。
板书
2、咱们先来回顾一下文中的生词(开火车读)。
3、孩子们读得字正腔圆,真好!联系课文内容,能用这些词语填填空么?回顾课文内容,选用原文词语填空。
课文讲的是在()节来临之前,妈妈带着孩子们买圣诞礼物。
在回家途中,哥哥姐姐们都(),只有小女儿金吉娅()。
原来,金吉娅只给家人买了();却送给陌生小女孩一个(),让她露出了()的笑脸。
4、《给予树》是一个充满爱心的故事。
课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贯穿全文,回忆一下文中母亲的心情变化是:()。
(二)合作探究,品读“爱”
1. 出示导学提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边读课文边画出,妈妈的心情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的句子,再跟小组同学说一说你的感受。
2.展示交流:妈妈的心情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
预设一:担心
(1)出示句子: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2)对比句子:他们不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
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生读)(3)指导朗读。
预设二:生气
(1)出示:透过塑料口袋,我发现,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
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
(2)你们知道一美元是多少美分吗(100美分)相当于我们的6块钱。
20美元就是2000美分,相当于我们120多块钱。
而金吉娅居然用妈妈给的120多块钱,就只买了点五十美分一大把,大概就是3块钱一大把的棒棒糖。
你们说妈妈会不会生气呀。
(3)指导朗读。
(4)这个时候,金吉娅的表现是怎样的?
(5)什么是“沉默不语”?不用举手,自己表演表演。
师:对,很安静地什么话都不说。
但同学们,她嘴上不说话,可是心里却非常复杂,她到底在想什么呢?
(6)朗读训练:
(7)金吉娅沉默不语,而哥哥姐姐又是怎么样的心情?(生:兴高采烈)
什么是兴高采烈?(很高兴)
谁能用“兴高采烈”说句话?
(8)文中是怎么写哥哥、姐姐兴高采烈的?
(9)如果我们与哥哥姐姐兴高采烈的样子对比着读这些句子,就更能读出金吉娅沉默不语时的心情了。
全班一起读“回家途中……沉默不语”。
(10)小结:透过“沉默不语”,我们知道一方面,金吉娅为不能给家人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另一方面,又害怕被妈妈责怪。
其实,
孩子们,不管是哥哥姐姐买到礼物以后的兴高采烈,还是金吉娅为不能给他们买到好的礼物而难过,我们都能体会到他们兄弟姐妹之间浓浓的——爱!
预设三:高兴、激动……
过渡:妈妈从刚开始的担心到生气,后来却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
妈妈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出示句子: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如愿以偿什么意思?文中小女孩的愿望是什么?当金吉娅看到这张卡片他是怎么做又是怎么想的?
小女孩的愿望: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能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金吉娅做法:
金吉娅想法:
(4)小结:孩子们,金吉娅把自己仅有的20美元买了洋娃娃送给一个陌生女孩。
从她的做法里,你体会到什么?
(5)金吉娅是多懂事呀!妈妈再也不生气了,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化作对金吉娅紧紧的拥抱。
出示句子。
师读,生跟读: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师:作为哥哥的你会——生:(读语句。
)
师:作为姐姐的你也会——生:(读语句。
)
师:还有我们,我们在座的每一个被感动的人啊,让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
师、生:(齐读)
(三)品读感悟,我手书我心
欢乐的圣诞歌再次响起,在一个阳光明媚温暖如春的下午,金吉娅收到了一封来自远方的信,同时也收到了咱们班一些同学对金吉娅姐姐的心里话。
(四)归纳总结,升华“爱”
1.孩子们,课文学到这儿,你觉得这棵给予树还可以是什么树?
出示:这是一棵________树(希望、同情、快乐、爱心、友谊、美满、体贴、高兴、热心、愿望……)。
孩子们,给予是一种快乐快乐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给予是一缕阳光,温暖了你心,也温暖了我心。
如果同学们能通过学习本文知道给予是一种付出,更是一种收获,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那老师这节课就如愿以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