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NBI诊断入门学习资料精编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侵犯深度与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关系
EP
井上IPCL分型
IV-V型示意图的阴影区域
出现背景黏膜着色
背景黏膜着色
背景黏膜着色原因猜想
1.浅褐色背景改变:SECN密集分布,广泛吸收540nm光 2.层次感消失,无法透见分支血管:上皮细胞核浆比高、 紊乱排列,光线难以穿透
病例1
病例1Biblioteka NBI:背景黏膜着色阳性HE染色及PAS染色
糖原颗粒的PAS染色;紫色表示阳性
HE染色及PAS染色
肿瘤区鳞状上皮细胞的PAS染色阴性提示糖原缺乏
不染与深染
碘染色后病变区域的粉红色征
• 碘染不着色≠肿瘤性病变
• 粉红色征的鉴别意义
碘染后NBI所见“银白色征”
NBI 粉红色征 银白色征
三、放大NBI出现异常血管
正常的食管粘膜表层血管结构显示
学习目标: 1.准确识别食管的结构层次 2.掌握放大NBI下的IPCL分型 3.能解读食管早癌的病理结论
结构层次: 上皮层、固有层(膜)、黏膜肌层、黏膜下 层、固有肌层、外膜
上皮层
固有层
黏膜肌层(注意标本切向)
上皮层
导管 黏膜下层
固有层
黏膜肌层
食管固有腺
固有肌层
食管腺 食管腺的导管
食管腺的AB染色 导管周围聚集的 淋巴细胞
病理核分裂像
肿瘤细胞排列紊乱、核大深染、可 见病理性核分裂像
abcd:正常细胞 efgh:异型细胞 细胞学内镜所见表层鳞状上皮细胞结构
放大内镜下的IPCL分型
IPCL分型的种类 • 井上分型 • 有马分型 • 日本内镜学会AB分型
IPCL分型的目的 • 预测病变性质 • 预测病变范围 • 预测病变深度 最终决定治疗方案
一、光镜下黏膜异常改变
1.黏膜不平整 2.色泽发红 3.分枝血管网消失
光镜下的异常表现
黏膜粗糙 色泽偏红
分枝血管网消失 色泽偏红
黏膜粗糙,色泽偏红
黏膜色泽偏红、分枝血管网消失
黏膜色泽偏红、分枝血管网消失
分枝血管网消失
分枝血管网消失
黏膜粗糙、色泽偏红、分枝血管网消失
二、碘染不着色
原理:肿瘤细胞糖原颗粒缺乏导致碘染不着色
LINER APPEARANCE
WAVY APPEARANCE
原位癌累及腺体 非浸润癌,仍属于 原位癌,因为腺体 及导管的基底膜未 被突破
基底膜不连续,中断:浸润癌
基底膜不完整(固有层间质浸润)
原位癌or浸润癌?
食管早期肿瘤的表现
1.光镜下黏膜异常:色泽改变、黏膜粗糙、分 支血管网消失等 2.复方碘染色淡染或不染 3.放大NBI观察可见异常IPCL
不具有异型增生特点的上皮内瘤变 如不伴异形增生的广基锯齿状腺瘤/息肉( SSA/P)
传统的锯齿状腺瘤(TSA)
细胞学/组织结构上存在异型性:存在异形增生,属于上皮内瘤变
不伴异形增生的 广基锯齿状腺瘤/息肉( SSA/P)
细胞学/组织结构上不存在异型性, 无异形增生,但属于上皮内瘤变
上皮内瘤变
淋巴结转移风险为0
IPCL分型?
(提示导管所在)
食管固有腺
病理讨论
• 由于V-1,V-2,V-3型IPCL在病变中可见,考虑 侵犯深度到m2或者m3,病理图片黑色方框 内区域为肿瘤侵犯区域,感觉基底膜已经 不完整,提示侵犯深度已达黏膜固有层
病例2
NBI
Pathological findings : Squamous cellcarcinoma, 0-IIb, T1a-EP, ly0, v0, HM0, VM0
异型增生局限在上皮层的下1/3
中度异型性(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异型增生占上皮全层1/3-2/3
重度异型性(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异型细胞占据上皮2/3-全层
基底膜
是否连续、完整
基底膜连续、完整:原位癌
基底膜连续的两种表现形态
• LINER APPEARANCE(线形) • WAVY APPEARANCE(波浪形)
所谓无血管区域(AVA)指 无TYPE4IPCL的空间
IPCL有马分型 Case1
深度预测:m1
case1
Case1
factor VIII 免疫组化标记血管内皮
case2
TYPE4 还需结合具体的无血 管区域大小进行深度判断
TYPE4中的IB 无血管区域:M 深度预测:M3-SM1
CASE 2
于固有层分布的食管贲门腺
AB-PAS染色阳性提示腺体构成主要为中性黏 液细胞(PAS染色阳性,呈紫色),少量为 酸性黏液细胞(AB染色阳性,呈蓝色)
鳞状上皮层
表层未角化扁平细胞 (梭型)
棘细胞层细胞 (多边型)
基底层细胞 (立方型、矮柱状)
棘细胞层深部及基底层细胞为生发层,具有细胞分裂功能。
表浅癌及其对应深度划分
癌(欧美)前病变的病理术语
1.不典型增生(轻、中、重度)ATYPIA • 反应性不典型增生(放射性食管炎)-非肿瘤性 • 再生性不典型增生(溃疡) -非肿瘤性 • 异型增生(腺瘤) -肿瘤性 2.异型增生(轻、中、重度)DYSPLASIA -存在能够引发浸润性癌的潜在分子学异常(条件 1) -细胞学/组织结构上须存在异型性(条件 2) 3.上皮内瘤变(低级别、高级别)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存在能够引发浸润性癌的潜在分子学异常(条件 1) -细胞学/组织结构上可不存在异型性,但形态学上 可被识别(条件 2)
癌(欧美观点中的癌)
淋巴结转移风险大于0
欧美诊断癌的一个前提是出现间质浸润
食管和胃只要出现固有层间质浸润,就为癌 结直肠须出现黏膜下层间质浸润,才为癌
判断标准:是否出现间质浸润(不同部位浸润深度要求不同) 背后依据: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风险
日本诊断癌的只需出现细胞/结构异型 无需出现间质浸润!
原位癌 浸润性癌(黏膜内癌、黏膜下浸润癌)
表浅癌定义为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无论有无淋 巴结转移。 既往的早癌是指表浅癌且无淋巴结转移。 最近早癌定义为粘膜内癌而无论淋巴结有无转移。
注意:M1,M2,M3仅用于食管黏膜层的描述,不用 于胃及大肠。请思考原因
食管表浅 癌的肉眼 分型
胃肠上皮肿瘤的Vienna分类修订版
Vienna分类 临床处理 1.无肿瘤 1.选择性随访 2.不确定肿瘤 2.随访 3.黏膜低级别瘤变 3.内镜切除或随访 低级别腺瘤 低级别异型增生 4.黏膜高级别瘤变 4.内镜或外科手术局部切除 4.1高级别腺瘤/异型增生 4.2非浸润癌(原位癌) 4.3可疑浸润癌 4.4黏膜内癌 5.黏膜下浸润癌 5.外科手术切除
case3
TYPE4中的ML 无血管区域:S 深度预测:M2
CASE3
CASE3
CASE4
TYPE4中的IB 无血管区域:S 深度预测:M2-M3
CASE4
CASE 4
CASE 5
TYPE4中的R
CASE 5 TYPE4中的R
CASE 5
更趋简单的IPCL分型
日本内镜学会AB分型
上皮内瘤变与异型增生的关系
1.上皮内瘤变包括了异型增生 轻度异型增生及中度异形增生属于低级别上皮瘤变 重度异型增生属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2.上皮内瘤变还包括不具备异形增生形态特点,但具有 特定的可被识别出来的组织学形态。
具有异型增生特点的上皮内瘤变 上皮内瘤变
如溃结相关的异型增生、传统的锯齿状腺瘤(TSA)等
乳头位置的改变:延伸至上皮表层
原因: 1.炎症(反应性或再生性不典型增生) 2. 上皮内瘤变\癌变 3.其他
乳头延长:反流性食管炎
乳头延长:鳞状上皮异型增生
IPCL管径改变
IPCL的形态改变
关键的四个评估因子
IPCL改变的背后
IPCL只是“受害者”(血供) “罪犯”是异型增生的鳞状上皮细胞: 细胞核增大,细胞排列紊乱,有病理性核分裂等等
鳞状上皮增厚,肿瘤细胞密集分布,核浆比 例增大,层次紊乱,几乎上皮全层细胞失去 正常排列极性,基底膜完整?
病例3
病例4
病例5
V1-V2
部分IPCL分型判断
TYPE II
TYPE III
TYPE IV
TYPE V1
TYPE V1
V1-V2
TYPE V1
TYPE V2
TYPE V3
TYPE VN
N=new
补充病例1
补充病例1
深度m2
补充病例2
TYPE V2
TYPE V3
TYPE Vn
mm? Sm2?
井上IPCL分型V-3的三个子型
V-3b
井上IPCL分型的局限
有马IPCL分型的补充
IPCL有马分型
TYPE4需结合无血管区域大小作判断
与井上分型的对应关系
文献病理结论解读
早期食管癌,type0-IIa+IIc,30X19mm, 鳞状细胞癌,高分化,累及固有层, Infb型生长形态,无淋巴管累及,无血管累及 水平切缘干净,垂直切缘干净
特别感谢
• • • • • • • • ☆一听倾心☆ Redemption 毛毛妈 雙魚座の思霖 Tang Cheney-Aya Way 葒鸽 • • • • • • • • 镜道 浮萍 阿蔡 dreamershao 深蓝 憨包子 医拓网 日本各大神
IPCL: 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 SECN:上皮下微血管网 BV: 分枝血管网
黏膜内血管层次感强
正常黏膜内血管网分布示意图
斜行血管系SECN的另一称呼
IPCL: 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固有层乳头内) SECN:上皮下微血管网(固有层接近上皮区域) BV: 分枝血管网(固有层靠近黏膜肌层区域)
异型增生时黏膜表层血管的变化
欧美诊断为癌的,则日本至少诊断为浸润癌 日本诊断为癌,欧美则不一定认为是癌
消化道不同部位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食管的HGIN: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日本) 胃的HGIN: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日本) 结直肠的HGIN: 重度异型增生
原位癌(日本)
黏膜内癌(日本)
上皮内瘤变的起源位置与生长方向
轻度异型性(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细箭头处:正常的ipcl与secn 粗箭头处:异常的ipcl与secn
着眼点:IPCL的扩张可见
为何可见?
1.位置的改变:靠近上皮表层 2.管径的改变:增粗 3.形态的改变:扭曲
IPCL的位置
固有层突入上皮,形成乳头,IPCL位于乳头内 即:IPCL的位置由乳头位置决定。
正常的乳头位置
突入上皮距离不超过上皮层长度的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