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刊宣传文字的写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舍撰写的广告文字:
• 《赶集》 是本短篇小说集,并不是去赶集。 • 《离婚》 是本小说,不提倡离婚。 • 《二马》 又是本小说,而且没有马。
• 读书生活出版社1936年的一页广告中有《五四历史演义》(蔷 薇园主编订)、《哲学与生活》(艾思奇著)、《怎样写作?》 (高尔基著,以群、邵荃麟译)、《苏联艺术讲话》(葛一虹、 田鲁编译)等四本书的介绍。《怎样写作?》的广告是这样的:
加以校勘标点,是了解骈体文必须阅读和参考的一部书。
• 发行对象:高校中文系师生、古典文学研究者
【参考例文二】 《一根水做的绳子》
• 《一根水做的绳子》 鬼子
• 平装 • 32 222千字 • ISBN 978-7-02-006205-8 1/1 • 2007-08-01
定价:26.00元

这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鬼子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书未上市,已
• 这样的广告文字,即使已经过去70多年,仍旧一读了然,仍能 激起读者阅读此书的兴趣。
• 再看《读书》杂志封底有关《西谛书话》(郑 振铎著)的广告文字:
• 辑自遗著,凡二八零篇,近四十万言。内容广 泛,涉及唐代至清代文学艺术古籍:珍本、刻 本和抄本,包括小说话本、杂剧、诗词、杂记、 版画。附有书影多幅。(排印中)
• 出版家范用先生说: • “用短短的百来字介绍一本书,是很要用心的。出版社的
编辑应当学会写广告文字,应视为编辑的基本功之一。广 告文字要简练,实事求是,不吹嘘,不讲空话、假话。”
• 请看以下几篇图书广告:
《萧伯纳在上海》(鲁迅)
• 萧伯纳一到上海,就给了中国一个冲击。定期 出版物上几乎都有记载或批评,称赞的也有, 嘲骂的也有。编者用了剪刀和笔墨,将这些择 要汇集起来,又一一加以解剖和比较,说明了 萧是一面平面镜子,而一向在凹凸镜里见得平 正脸相的人物,这一回却露出了他们的歪脸来。 是一部未曾有过的书籍。编者乐雯,鲁迅作序。
• 这是高尔基的文艺书信集,内分三部:第一部给初学写作者;第 二部给安特列夫;第三部给契诃夫。关于文艺写作上的基本问 题——如现实、题材、写作方法、语言运用、人物处理、典型创 造……等,都有精确独到的见解。而且一切的解释都从具体问题 出发,既多兴趣,又易了解,对于爱好文艺及初学写作的青年们, 有极大益处。可说是高尔基《给文学青年的信》的姊妹篇。
• 3、低俗油滑,格调不高 • 新书预告应该而且可以写得生动活泼,引人人胜,但流于油滑轻薄,
变得贫嘴薄舌便不可取。 • 如有一本介绍“用人”的书,它的新书预告是这样写的:
• “本书告诉你‘千军易寻,一将难求’,在鱼目混珠的复杂社会关系 中能理清脉络,找准成功方向,你不能不看本书。它告诉你怎样使狡 猾的小人为你所用,也告诉你使用知识分子和老好人的绝招,同时还 教你如何识别和利用有心眼、缺心眼、好心眼、坏心眼、大心眼、小 心眼的人……用人的至高境界——在危难中有人替你挡枪眼。你仔细想 一想,你的周围有没有能替你挡枪眼的人?”
• 小说只是写:“这是…的又一部力作,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个 性丰满鲜明,语言诙谐风趣,值得一读”;
• 理论著作则写:“本书是…同志的精心之作,在××理论方面填补了 空白,是近年来少见的新成果,可供有关人士参考借鉴”。
• 有的则只是简单地列举一些篇目或章节名;有的则过于抽象。
• 如有一本《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的书的新书预告是这样写的:
• 连标点在内共计75字,没有一字空话,没有 一字虚语。
当前书刊广告存在的问题:
• 一、枯燥无味,空洞无物。
• 《中国文人的活法》(报纸广告):

《中国文人的活法》是著名作家李国文最新结集出版的随笔集,以历史上有影
响的人物的命运入笔(如李斯、严嵩、曹操、杜牧、苏东坡、李清照、朱熹、陆
• • 正因为新书简介与新书预告有相同、相通之处,有的同志往往把二者混为一谈,
把新书简介误当作新书预告,其实是不妥的。不过又因为二者有相通之处,新 书预告也为责任编辑写新书简介提供了不少方便。那就是,责任编辑可以以一 本书的新书预告为基础材料,采用增减变化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媒体,撰写出 长短不一的许多新书简介来,为新书做反复的宣传。上海有一位责任编辑,一 年内可发表数百篇书讯,就是得益于这种方便。
《冰心著作集》(叶圣陶)
• 作者以诗人的眼光观看一切,又用诗的技巧驱 遣文字。她的作品,无论诗、小说,还是散文, 广义地说都是诗。二十多年以来,她一直拥有 众多的读者。文评家论述我国现代文学,谁也 得对她特别注意整理一过, 定个总名叫做《冰心著作集》,交由本店分册 发行。
• 这预告文字无疑轻松活泼,也不乏机智,但是给人一种心术不正、气 质不纯、格调不高的感觉。如果真是一本这样的书,则这本书也一定 同样是格调不高的。以前,所谓“二渠道”的许多书,其新书预告都 是采用这种手段,故意夸大或强调书中“擦边”的内容,把低俗甚至 黄色的东西作为吸引读者的法宝。这样的新书预告是我们所不取的。
新书预告常见的问题是:
• 1、泛泛而谈,不知所云
• • 如有一本介绍《采贝集》的新书预告写道: •
• 《采贝集》是一本色彩缤纷的文学小品之花,充满智慧的光泽,又如 一颗颗五颜六色的彩贝,闪光耀亮。它的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有清 新隽永的散文小诗,也有言简意赅的哲理小品,还有含义深刻的寓言 佳品等等,它给人以思想的启迪、感情的鼓舞和艺术的享受。
• 二是它的发表园地也较为宽广,可以在《新书目》报上专门发表,也可以在其 他相关的报刊发表,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乃至专书发表。
• 三是它的字数限制也比较宽橙,少则十几个字,多到上千字都可以,不像新书 预告基本上只能在200字范围内做文章。
• 四是它的作者也比较自由,除责任编辑外,其他人,包括作者、读者或出版社 的宣传人员都可以写,而新书预告则基本上是由责任编辑撰写的。
• “本书通过对影响生活质量诸多因素、领域的探索,展示当代中国 生活质量现状,强调必须把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引入全社会发展的宏 观体系,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终极关怀提供理论依据。”
• 这里“影响生活质量”的“诸多因素、领域”究竟是什么?“生活质 量指标体系”又是指什么?甚至这里的“生活质量”究竟是指物质 生活还是精神生活还是兼而有之?人们都不得而知。而所谓“终极 关怀”还令人联想到是临死前的关怀,使人怀疑这是一本面向垂死 老人的书。
• 新书简介,不同的报刊有许多不同栏目的称呼,如《人民日报》在“五星书屋” 栏内介绍,《中国图书商报》在“新书通道”、“哇噻点击”栏内介绍,《中 国新闻出版报》称“新书导读”、“新书过眼”、《中华读书报》称之为“书 海新波”、“视窗”,还有在“简讯”、“新书快递”、“新书大看台”、 “视点”以及各种“书目”中加以介绍的,基本上是以内容介绍为主,偶尔也 有评论性质的话。
有8家影视公司争相购买小说的影视版权。
书中讲述了一个弥漫着乡土味道的爱情故事,说简单也简单,不过
一个女学生与男老师之间的爱情纠葛,女人坚韧执着,男人自私怯懦,说
沉重也沉重,鬼子小说中一直关注的主题:苦难意识和宿命情怀都有淋漓
尽致的表现。不同于为迎合市场的粗制滥造之作,这个故事经得起细细的
琢磨,细细的回味,能养心,能让干涸的情感慢慢湿润起来。不读这本书,
4、注意的问题 第一、遵守法规 第二、实事求是 第三、锤炼字句 第四、形式艺术
• 过去,鲁迅、叶圣陶等先生很少用目录式的图书广告,他 们总是把广告写成精美的小文章。这些精美的介绍新书的 小文章,或刊登在报刊上,或印在书籍里,或印成单页夹 在书里。也有不少出版社编印广告小刊物赠送给读者,如 三四十年代生活书店的《读书与出版》、开明书店的《开 明》、三联书店的《书的消息》等。
不晓得这个故事,不会影响到你,岁月一如既往前行,生活一如既往干燥。
读了,会让你记得一头长长的、顺顺的、香香的头发,记得那个多情而倔
强的女子,会让你心疼。
第二节 书讯
• 1、含义
• 书讯是关于新书出版的新闻。供报刊发表,属于文化领域的新闻 消息。新书出版的各个环节,凡有新闻价值的内容,都可以成为 书讯的材料。但本质上是书刊宣传的一种形式,有的由报刊记者 撰写,有的由出版社编辑撰写。
• 2、写法
• 按新闻体写作。
• 结构上有:导语、背景、主体、结语。
• 内容上,介绍新书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一般以新书内容为重点。
• 特点:

新、短、实
• 3、例文:《韬奋全集》出版发行(182)
第三节 书刊广告
• 1、含义 • 广告是“通过媒体向公众介绍商品、劳务和企业信息
等的一种宣传方式”。(辞海)即广而告之。 • 书刊广告:是出版社或书商为推销书刊而采用的宣传
• 新书预告是图书宣传形式的一种,在某种意义上讲,它也是一种广 告。不过,较之广告,它受到的限制比较多。
• 一是它的字数有限制,一般只能控制在200字之内,只能少,不能 超过。
• 二是它的体裁只限于散文,不能作多种体裁的尝试。 • 三是它的阅读对象基本上限于书店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而不是广
大的读者。
书刊宣传文字的写作
• 新书预告有印好的固定格式,有些栏目如书名、作者、类 别、出版社、初重版、出版时间、字数、图版、读者对象、 开本、定价等等只要照实填写就可以了,最不容易写好的 是作为新书预告主体的约200字的内容介绍。
• 新书预告的重点是要以最精练的文字介绍图书的主要内容 和特点。文字要通俗形象,要在心目中以新华书店的进货 人员为主要对象,尽量让这些人能够看、看得懂、喜欢看。 特别是某些深奥的学术著作和某些读者面较窄的专业著作, 一定要想法用比较通俗浅显的文字来介绍,尽量避免枯燥 乏味的术语和估屈聱牙的文句。
《罗亭》(巴金)
• 屠格涅夫写了六部有连续性的长篇小说,用恋爱关系 来表现人物性格,描写当时在俄国陆续出现的青年的 典型。《罗亭》是第一部。作者的作风,没有夸张, 也没有幽默。清丽的文笔,深透的观察,同情的描写 使得作者的小说近于完全,在这一点别的更伟大作家 也不能超过他。罗亭是个爱说话不做事,思想大胆, 行为懦怯的人。他以他的热情的话语唤起了少女娜泰 雅的爱情,却又拒绝她而逃避了。这是十九世纪四十 年代俄国知识阶级的典型。然而最后罗亭在巴黎暴动 中的牺牲给我们留下一个希望,而预言了新典型的产 生。
• 这个新书预告文字花哨,颇有文采.但是太多空泛的形容而缺少具体 的内容,譬如这本书是何人所作,所采之“贝”是古是今?来自何方? 共有多少?各有多少?如此等等,均未提及,读者看后,仍如堕五里雾 中,不得要领。它的缺点是空泛而不实,缺少个性,几乎可以移用于 同类的任何书。
• 2、过于简单,流于抽象 • 有的新书预告只有百来字甚至几十字,如
形式。 • 目的:它通过广告手段,介绍书刊的内容、特点、优
势和价值,刺激读者阅读、购买欲,扩大销售。
2、特点: 针对性(243) 时效性(244) 地域性(244) 媒体适应性(245)
3、形式 书目广告(245) 插页广告(246) 腰封广告(246) 封面广告(247) 单页广告(248) 广告册(249)
【参考例文一】 《骈体文钞》
• 沪目680一003/3
• 骈体文钞 (精装)
• 文学类(清)李兆洛编
• 大32开600千字326页
• 上海古籍版
• 20 01年11月出版
• 估价32 80元
• ISBN7—5325—2882—0/I· 1433

骈文,又称骈俪文、骈偶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特有的文体现象。它成
• 四是它的表现形式比较单一,一般只用文字,不像广告可以调动声、 光、电、图画等等多种复合的手段。
• 新书简介与新书预告许多地方是相同或相通的,主要也是向读者简单介绍出版 社的新书。比较起来,它的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 一是它的发表时间较为自由,成书前,出书后均可以.不像新书预告必须是在 发稿时填写。
熟于六朝。在它形成独特的文体以后,便以它形式、声韵之美,与散体文
互为轩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个门类。清代李兆洛反对以散
体文排斥骈体文,主张骈、散结合,编选《骈体文钞》贯彻了他这主张,
所选上自战国,下至隋代,共31卷,620篇,按文章体裁排列,名人名篇,
皆入集中。编者间于篇前下精辟评语。本书以清嘉庆中康绍庸刻本为底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