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例研究KELIYANJIU
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策略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桓台一中附属学校 张 倩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新城中学 田 羽
【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美感的认识,相应的色彩教学能够明显的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本文对小学美术色彩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指出了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的若干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 美术教育 色彩教学
小学时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间段里必须有效培养学生对艺术的认知能力,并且为以后学生发展增添一道不一样的风景线。
作为合格的教师必须能够帮助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争取引导其走向一个美好未来。
美术教学中的色彩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笔者也将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一、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一)帮助学生加深对色彩的认知
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普遍偏小,所以在看待事物上难免不够全面,再加上这个时期的学生缺乏一定的自制力,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是非常容易产生不良情绪。
因此,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保持其学习热情已经成为众多教师的教学难点。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对色彩有一定的认识,如蓝色代表着一种沉稳和安静的状态,红色代表着热情奔放,而黄色却代表着智慧,这样一旦学生在生活中碰见某种颜色就能够联想到其象征意义,同时能够更好地掌握色彩使用技巧。
(二)帮助学生建立色彩感觉
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教师要帮助每个学生建立色彩感觉。
多数情况下人们对色彩的搭配都来源于自己对色彩的本能认识。
所以在小学色彩教学中,教师要激起学生对不同色彩的敏感度,同时建立起学生对色彩的正确观念,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提升色彩应用能力。
除此以外,教师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开阔其视野,走进大自然,这样学生能够通过课外活动增强师生关系,并且有效提升对自然中颜色的感知能力。
二、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策略
(一)应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提升学生辨析色彩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在教学领域中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多数学校的硬件设备都得到了更新。
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时,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向学生展示更多的色彩图片,促使学生辨析色彩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例如在进行色彩对比教学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色彩之间的区别,真实地观察到色彩对比效果。
笔者应用多媒体所展示的图片是有强烈的对比的,当学生的视觉受到一定冲击的时候,就达到了本次的教学目的,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色彩辨析能力。
(二)通过日常生活,加深学生对色彩的认知
艺术来源于生活,在现实生活当中色彩知识无处不在,因此美术教师要不断对学生进行引导,带领其观察生活中的每一处色彩所在,这样能够在无形之中增强学生对色彩元素的认识,同时对周围物体的色彩掌握也会越加熟练。
小学美术色彩教学本身就是较为丰富的,如果只是将其局限于课堂,那么学生所吸收的知识是完全不够的,教师必须定期将学生带到大自然中。
例如,在春天到来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郊游,在野外观察蓝天白云、花草树木等各种事物的颜色,进而提升学生色彩搭配及色彩认知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生活中色彩无处不在,因为色彩我们的生活也变得丰富起来。
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色彩的学习,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未来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贾红梅.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探讨[J].祖国,2017(3).
[2]金露露.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思考[J].好家长,2017(37).
·
3
1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