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中职猪的生产与经营教案:仔猪的饲养管理及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仔猪的饲养管理及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措施(2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小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很好地了解和掌握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去,通过科学合理地饲养与管理,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从而达到提高生产力的目的。

【重点、难点】
重点:仔猪的生理特点。

难点: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措施。

【自主梳理】
1、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2、养好哺乳仔猪的关键措施。

3、断乳仔猪饲养的关键措施。

4、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措施。

【课堂探究】
导入:仔猪与成年猪在生理特点上有较大区别,所以仔猪的饲养与管理也应该较成年猪有所区别,在了解仔猪的生理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饲养和管理以提高仔猪的成活率是关键。

第一课时
一、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哺乳仔猪:处于哺乳阶段的仔猪成为哺乳仔猪。

1、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但是生理上不成熟。

仔猪出生后10d的体重为初生体重的2.1倍,一月龄可达5~6倍,2月龄可达10~13倍。

2、消化道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善。

3、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抗寒能力差。

4、缺乏先天性免疫力,容易得病。

出生后主要靠母乳里的抗体,3~20日龄最易
得病,30日龄后自身免疫系统才发挥作用。

二、养好哺乳仔猪的关键措施
影响哺乳仔猪存活的关键因素主要有温度、疾病、母猪的挤压,营养源的不足和环境的突然改变,要养好哺乳仔猪,必须从以上方面入手,采取有效地措施保证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成活。

1、保温哺乳仔猪对温度要求很高,必须采取人工措施。

2、防病哺乳仔猪易患仔猪黄痢、白痢和缺铁性贫血,前两者可以用疫苗或药
物进行预防,亦可用药物进行治疗;仔猪在出生后5d左右进行补铁,可以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病的发生。

3、防压主要是防止母猪对仔猪的的挤压,可以设置“护仔栏”或采取定时哺
乳、饲养人员看护的办法。

4、补料仔猪在出生20d后,对食物的需求必然增加,可以在仔猪出生后10
日龄开始训练仔猪吃饲料,到20日龄可以让仔猪完全以饲料为营养来源。

5、促长仔猪日龄越小,体重越轻,其死亡率就越高。

提供仔猪生长发育的必
要条件,促进仔猪的快速生长,是减少仔猪死亡的有效措施。

概括起来讲:“抓二食,过三关”,其中“二食”是指奶食和料食;“三关”是指初生关、补料关、断奶关。

补充:可以采用“寄养”补充乳源;“人工哺乳”减少挤压和防止营养不良。

第二课时
三、断乳仔猪饲养的关键
1、断乳仔猪:指处于断乳阶段的仔猪。

2、意义:断乳仔猪的饲养管理的目的是保障仔猪顺利完成由依靠母乳的半寄生
生活向依靠饲料的完全独立生活的转折,可以有效预防“僵猪”的出现,提高生产效益。

3、仔猪的断乳方法
①一次性断乳法,容易形成“僵猪”。

②分期分批断乳法,不利于母猪的再发情。

③逐渐断乳法。

④早期断乳。

4、断乳仔猪饲养管理的关键
①两维持:即维持原饲料饲养,维持原饲养制度饲养。

②三过渡:饲料的改变要有过渡,饲养制度的改变要有过渡,饲养环境的改变
要有过渡。

四、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措施
①防冻、防压、防踩死。

②早吃初乳,吃足初乳初乳中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镁盐和抗体等。

③早开料、早补料。

④防病防拉稀,以防为主;加强饲养管理,补Fe-Cu试剂,放缺铁性贫血。

⑤利用添加剂,保健促生长如抗生素、酶制剂等。

【总结拓展】
了解仔猪的生理特点是进行科学饲养和管理的前提,仔猪分为哺乳仔猪和断乳仔猪,他们二者之间也存在着诸多不同,所以其饲养管理也应区别对待。

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则是仔猪饲养的重点和难点,对猪的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课后作业】
1、简要阐述仔猪的生理特点。

2、如何对哺乳仔猪进行科学合理地饲养管理。

3、如何对断乳仔猪进行科学合理地饲养管理。

4、试述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主要有哪些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