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19.3(教学设计)安全用电-2023-2024学年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精品备课导学案(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19.3 安全用电20232024学年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精品备课
导学案(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9.3节“安全用电”。
本节主要介绍了家庭电路中的安全用电知识,包括触电的类型、触电的危险性、防止触电的措施以及电器火灾的预防等。
教材通过实
例讲解和练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
1. 知道触电的类型和危险性,了解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原因。
2. 学会正确使用电器,掌握防止触电和电器火灾的基本措施。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触电的类型、触电的危险性、防止触电的措施。
难点:电器火灾的预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家庭电路触电事故的新闻报道,引起学生的兴
趣和关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
(1)触电的类型:直接触电和间接触电。
(2)触电的危险性:触电可能导致身体伤害、电器损坏甚至火灾。
(3)防止触电的措施: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电器、正确使用电器、避免接触带电部件。
3. 例题讲解:
以一个实际案例为例,讲解触电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4. 随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电器火灾的预防:
(1)正确使用电器,避免超负荷使用插座。
(2)定期检查电器线路,防止老化、短路。
(3)使用电器时,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避免易燃物品。
6. 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
触电的类型直接触电间接触电
触电的危险性身体伤害电器损坏火灾
防止触电的措施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电器正确使用电器避
免接触带电部件
电器火灾的预防正确使用电器定期检查电器线路保持周围
环境清洁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列举两种触电的类型,并简要说明其危险性。
(2)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条防止触电的宣传标语。
(3)描述一下电器火灾的预防措施。
2. 答案:
(1)触电类型:直接触电、间接触电。
危险性:直接触电可能导
致身体伤害,间接触电可能导致电器损坏甚至火灾。
(2)宣传标语:安全用电,珍爱生命。
(3)电器火灾的预防措施:正确使用电器,避免超负荷使用插座;定期检查电器线路,防止老化、短路;使用电器时,保持周围环境的
清洁,避免易燃物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了触电的类型、危险性
以及防止触电的措施。
电器火灾的预防知识也得到了讲解和练习。
但
可能存在一些学生对电器火灾的预防知识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在今后
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拓展延伸:
让学生调查身边的电器使用情况,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
改进措施。
重点和难点解析
在上述教学设计中,触电的类型、触电的危险性、防止触电的措
施以及电器火灾的预防等内容是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在这些内容中,触电的类型和危险性以及防止触电的措施是教学的重点,而电器火灾
的预防则是教学的难点。
下面将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详细的补
充和说明。
一、触电的类型和危险性
1. 直接触电:当人体直接接触带电体时,电流通过人体,造成触电。
直接触电的危险性较大,电流强度较大时,可能导致心脏停止、呼吸停止等生命危险。
2. 间接触电:当人体接触带电体的导体时,由于导体上的电压,人体成为电流的路径,造成触电。
间接触电的危险性相对较小,但长时间接触低电压电源也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二、防止触电的措施
1. 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电器:选择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电器,保证电器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2. 正确使用电器:按照电器使用说明书操作,避免超负荷使用插座,不使用损坏的电器。
3. 避免接触带电部件:不触摸电源插头、插座等带电部件,不潮湿的手不触摸电器。
三、电器火灾的预防
1. 正确使用电器:按照电器使用说明书操作,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器,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离开。
2. 定期检查电器线路:定期检查电器线路,发现老化、短路等问题及时更换或维修。
3. 保持周围环境清洁:使用电器时,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避免易燃物品靠近电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实例讲解、练习、互动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触电的类型、危险性、防止触电的措施以及电器火灾的预防知识。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保证教学效果。
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一些实际的
案例分析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本节课的重点是触电的类型、触电的危险性、防止触电的措施,
难点是电器火灾的预防。
教师应通过实例讲解、练习、互动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
护能力。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1. 语言语调:在讲解触电的类型、危险性以及防止触电的措施时,教师应保持严肃、认真的语气,让学生感受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在
讲解电器火灾的预防时,语调可以稍微轻松一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时间分配: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都有足够的讲
解和练习时间。
例如,可以将课堂时间分为四个部分: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知识讲解(15分钟)、例题讲解(10分钟)、随堂练习和课堂小结(10分钟)。
3. 课堂提问: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和参与课堂讨论。
例如,在讲解触电的类型时,可以提问:“大家知
道还有哪些触电的类型吗?”在讲解防止触电的措施时,可以提问:“你们认为如何正确使用电器才能避免触电事故?”
4. 情景导入: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
触电事故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同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自己身边的触电事故,从而加
深对安全用电的认识。
5. 举例说明:在讲解触电的类型、危险性以及防止触电的措施时,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讲解直接触电和间接触电时,可以分别举一个实例,说明其危险性。
6. 互动讨论:在讲解电器火灾的预防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
兴趣。
7. 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中,教师可以使用简洁明了的词语和图示,将触电的类型、危险性、防止触电的措施以及电器火灾的预防等
内容呈现出来,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8. 作业设计: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
的题目,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