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练习题(2)(含解析)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历史2019高考一轮选练习题(2)
李仕才
一、选择题
1、2005年5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民族概念作出了新的阐释:民族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一般说来,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力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
据此判断,在秦汉时期,华夏族所表现出来的共同“心理认同”方面的特征是
A. 书同文
B. 车同轨
C. 行同伦
D. 地同域
【答案】C
2、城隍产生于古代祭祀,经道教演衍成了地方守护神。
南北朝时期,城隍是为城市居民守护城池、保障治安的守护神。
隋唐时期,城隍又被赋予执掌雨阜丰歉、功名利禄、吉凶祸福等职能。
这说明了
A. 城隍崇拜影响城市的管理
B. 城隍崇拜适应了城市发展需要
C. 政府借城隍崇拜加强统治
D. 儒学正统地位受城隍崇拜冲击
【答案】B
【解析】随着城市功能的增强和城市居住人口的增加,作为城市居民守护神的城隍也相应的增加了管理事务,顺应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B正确;城隍不是现实生活中的行政官员,涉及不到城市管理问题,故排除A;城隍信仰是民间行为,故排除C ;D与材料无关,故排除。
3、据统计,全国职业教育学校在民国十年有719所,民国十一年822所,民国十二年1194所,民国十三年1548所,民国十四年1666所,民国十五年1695所。
职业教育在当时
A. 提高了全体国民文化素养
B. 顺应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需求
2
2
C. 体现了政府引领教育革新
D. 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答案】B
【解析】材料所述为1921——1936年的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情况,职业教育旨在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可知,该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职业教育的发展,为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B 符合题意;A “全体国民”的说法过于绝对;材料只是列举了职业教育学校数量的变化,没有涉及是否政府主导修建,C 说法不准确;单就职业教育这一项的发展不能得出国民教育体系的完整的信息,D 不正确。
4、下图是1800-1906年欧洲人移民目的地示意图,它反映出19世纪
1800-1906年欧洲人移民目的地分布
A.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B. 美洲成为欧洲殖民扩张的主要目标
C. 欧洲移民不满国内政治社会状况
D. 世界各地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
【答案】
C
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
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
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
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B
【答案】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能力要求较高。
首先突破点是材料内容的时间,其次定位是美国,通过这个定位要回忆教材相关的内容。
时空定位后再看材料内容,内容反映的是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在面对着二战后的经济危机的打击下所以采取的减少政府干扰经济发展的做法,并不是要把权利下放到州政府,此处的关键点是“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依据此点可以排除C项。
6、1964年,苏联政府做出决定:对重工业企业国家只下达产量计划和盈利计划,其他经济指标由企业自行制定;轻工业企业的产量和计划由企业自行制定。
当企业完成计划时,企业可以从利润中提取奖励基金。
由此可知,此时的苏联政府
A. 给企业一定的经营自主权
B. 试图突破所有制结构模式
C. 下放企业管理权给各地方
D. 用市场手段调节经济发展
A
【答案】
3
4
4
和国外投资来进行这场战争。
这一法案
A. 为美元霸权地位确立奠定了基础
B. 提供了战胜法西斯国家的物质基础
C. 是各国经济密切联系的必然结果
D. 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秩序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世纪时期,英国王权弱小,教会承担了养老救济的主要工作。
教区教会经常给贫困老人以实物援助,至于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不是救济工作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养老”在中国古代的礼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据《礼记·王制》记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
”孔子强调“孝”是一种家庭责任,是对人的基本道德要求。
根据这一思想,汉朝至清朝的中央政府都颁布法规,严惩子女的不孝行为,规定对年老父母要养敬并重。
各级政府经常举行一些敬老礼仪活动,如清朝的“千叟宴”,旨在示范引导,弘扬敬老养老思想。
在家庭承担养老责任的基础上,政府也实行一些保障老人权利的政策,如汉代《王杖诏令册》规定60岁以上者,免除赋税;唐朝建立“大疾馆”“孤独因”“悲田养病坊”等养老慈善机构。
——摘编自赵小妹《中英文化差异在养老问题上的体现》等
材料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源于德国。
德国俾斯麦时期,分别于1883年、1884年、1889年颁布了疾病、工伤、老龄和伤残三项法案,建立了三项保险制度。
这一立法颁布后,很快被其它国家纷纷效仿。
西方各国的养老保险,既有政府强制实行的基本养老保险,也有企业实施的保险,以及个人自愿参加的商业保险。
1935年,美国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养老保险覆益了95%的工薪阶层。
英国在二战后实施了全民保障、全面保障。
英国居民个人一生中都要与社会保障制度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国家强制所有在毕业离校年龄和退休年龄之间的公民参加养老保险。
——摘编自赵书博《西方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及借鉴》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与中世纪时期英国的养老工作相比,中国古代养老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出现的背景及其社会价值。
【答案】(1)特点:具有鲜明的等级差别;与儒家伦理道德密切相关;封建政府重视;养敬并重;以家庭养老为主和政府辅助相结合;突出政治宣传功能;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答出利用税收政策调节,注重法律规范也可酌情给分)(每点,。
其它言之有理也可前酌情给1-,但总分不能超过
(2)背景:工业革命的进行,保护劳工权益的社会思潮的出现;国家政府的推动;民主代议制度逐步完善;“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福利国家的影响。
(每点,。
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1~,但总分不能超过
价值: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为今天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