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教案含教学反思设计高二地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主要的资源问题及产生的原由。
●课标解读
1.联合案例判断自然资源及其分类。
2.举例说明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
3.案例剖析我国资源问题产生的原由。
●新课导入建议
2013 年联合国确立“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
我国纪念2013 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俭保护氷资源,鼎力建设生态文明”,由此导入新课——自
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
●教课流程设计
课标解读重点难点
1. 理解自然资源的看法,识记自然资源的分类方法。
1. 我国主要的资源问
2. 能举例说明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及产生的原由。
题。
(要点)
3. 识记水资源问题、土地资源问题、矿产资源问题的内容、产生 2. 我国资源问题产生的
的原由、解决的举措。
原由。
(难点)
自然资源的涵义
1.看法:指存在于自然界,在必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升人类目前和将来
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1.如何判断某种物质是不是自然资源?
【提示】自然资源是指人类能够直接从自然界获取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
自然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
自然资源拥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一是它的自然属性,即自然界中客观存
在的物质或能量,属于地理环境的构成部分;其二是它的经济属性,即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人
类能够直接获取,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
至于人类还没有认识,或散布过于分别而无开采
价值的物质与能量,都不属于资源的范围。
可是跟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其实不清除它们
很可能会成为将来的资源。
2.分类:依照自然资源可否重生或恢复的特征,自然资源可分为两类。
分类含义举例被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后,能够依赖生态系统自己的运生物质源、水资源、土地资可重生资
行力量,使之获取恢复和重生,能够供人们永续利用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源
的资源等
非可重生又称不行重生资源或不行更新资源。
指那些被人类开
矿产资源资源发利用后,会渐渐减少以致枯竭而不可以重生的自然资
源
2.可重生资源能否能够无穷制地开发利用?为何?
【提示】不可以够。
固然可重生资源能够重生,但其重生需要必定的周期,当人类利用资源的速度超出其重生速度时,就会损坏其重生性。
所以,对可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注意保护,促使其更新、循环。
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
1.水资源问题
(1)基本国情:人均水资源据有量少;水资源分派不均;水污染严重。
(2)原由
①基本要素:人口的快速增添和经济的加快发展。
②客观要素: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
的散布不均。
③主要要素:因为不合理利用致使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以及流域植被和
湿地破坏等。
2.土地资源问题
(1)原由:人口增添。
(2)问题:人地关系日趋紧张。
人均农、林、牧用地日趋减少
耕地资源欠缺
(3) 表现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土地退化土壤次生盐渍化、潜育
化以及环境污染等
3.矿产资源问题
(1)地位:矿业是我国公民经济连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问题:矿产资源欠缺。
因为我国人口多,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
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均匀水平
(3) 表现
很多矿产后备资源不足
一部分矿产资源面对着枯竭的严重局势
3.联合我国国情,剖析我国矿产资源问题出现的原由?
【提示】①人口基数大,人口增添快,②经济发展快速,矿产资源需求增添,③矿产资源浪
费严重,④不合理开发致使矿区环境问题严重。
中国的水资源问题
【问题导思】
资料一我国七大水系人均径流量比较。
资料二江苏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利用状况对照表。
万元 GDP用省级人均生活用人均生产用农田浇灌公顷均用
人均用水量水量(米3/万行政区水量水量水量
元 ) 江苏610 70 540 30 570 宁夏 1 780 26 1 754 90 4 000
1.依据资料一,简要归纳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并分别指出其主要原由。
【提示】现状:①人均拥有量小;②南方多,北方少。
原由:①人口众多;②年降水量南方
多,北方少。
2.从资料一能够看出,珠江水系水量丰富,但近几年广州也推行夏天准时供水,试剖析原
因。
【提示】①珠江沿岸工业公司及家庭排放过度污水,污染水源,造成水质性缺水。
②夏天
用水量大,浪费现象严重。
3.依据资料二,剖析两省( 区 ) 在水资源利用构造上的差别。
【提示】江苏省的人均生活用水比重比宁夏大、人均生产用水比重比宁夏小。
4.资料二中,宁夏的农田浇灌公顷均用水量比江苏多,试简要剖析其原由。
【提示】自然原由:宁夏的降水量比江苏少,而蒸发又比较旺盛;人为原由:浇灌方式不合
理,浪费严重。
1.水资源问题的原由
2.我国水资源在地域散布上极不均衡
水资源水资源散布的地域存在问题
的多少整体特点
在部分人口浓密地域,因为河流水污染和
长江及其以南水资源
湖泊富营养化等原由,使水质不可以切合要
地域丰富
求,也存在水资源欠缺问题
长江以北外流水资源黄河、淮河、海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
从东南向河区相对较少紧缺的地域
西北递减
地广人稀、经济欠发达地域,生态环境脆
水资源弱,单位土地面积水资源据有量少,经济
内流河区
最少用水大批挤占生态用水,为该地区带来了
生态环境问题
解决水资源欠缺问题的举措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散布与降水量的空间散布基本一致,即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地递减,散布
很不均匀,所以很多地域缺水比较严重。
解决水资源欠缺问题主要从“开源”和“节流”双方面下
手。
跨流域调水
修建水库
开源合理开发和抽取地下水
海水淡化
人工降雨
提升公民节水意识
节流
提升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提升农业的浇灌效率
苏州河是上海的一条城市内河 ( 贯串城区的河流 ) ,其沿岸土地利用种类的变化,对河流水质产生了显然的影响。
以下图表示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种类和水质的变化趋势 ( 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高表示污染严重 ) 。
读图,联合相关知识,达成以下各题。
(1)指出 1989 ~ 2006 年苏州河水质变化的整体趋势,并剖析原由。
(2)简述改良城市内河水质的主要举措。
【思路点拨】阅读题图,剖析图中左右纵坐标表示的项目内容和数字、横坐标年份变化及
柱状变化,虚线变化趋势,来剖析原由确立答案。
【分析】第 (1) 题,从图中能够看出,水质污染综合指数呈降落趋势,说明水质好转。
再
从图中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城市绿地变化剖析出水质好转的原由。
第(2) 题,水质降落的原由主要与倾倒垃圾、废水排放、沿岸绿化少、淤泥过多等相关。
针对原由可采纳相应举措。
【答案】(1) 整体趋势:水质有所好转。
原由:工业用地面积大批减少,并主要转变为居住用地和城市绿地,污染源减少;城市绿地
面积增添,改良了水质。
(2)打捞飘荡垃圾;消除河床淤泥,引水冲淤;沿岸绿化;严禁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
放。
我领土地资源问题
【问题导思】
资料一2007 年我领土地利用现状表示。
资料二近几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表示。
1.中国地大物博,为何说土地是中国稀缺的资源?
【提示】①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②耕地面积不停减少;③我国2/3 的面积为山区,土地后备资源不足;④从耕地质量上讲,中低产田比重要。
2.剖析千百年形成的土壤层在一年一年变薄、变贫乏的原由?
【提示】自然原由:水蚀、风蚀及荒漠并吞。
人为原由:不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损坏植被、只种不养等造成耕地退化。
3.近几年,我国耕地面积不停减少的人为原由是什么?
【提示】城市建设、能源、交通、水利、工矿建设用地不停增添;生态退耕也是造成我国耕
地面积减少的原由之一。
表现产生原由影响
水土流失地形、土壤、天气、植被等自然要素,不合
土地生产力降落,农业减产理的人为要素
土地荒漠化
天气变暖、干旱、风沙侵害等,过分放牧和荒漠面积扩大,耕地减少、风沙危
乱垦滥伐造成的植被损坏害、沙尘暴
土壤次生盐干旱地域大水漫灌,地下水位上涨;沿海地
耕地退化、农业减产碱化区过分抽取地下水,海水倒灌
酸化酸雨、大批使用化肥土壤酸度增大,板结硬化污染
大气污染、水污染,工业、生活固体污染物间接污染水源、食品,危害人类健
堆放,农业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康
非农业建设城市建设、能源、交通、水利、工矿建设用占用了大批耕地,令人均耕地面积
用地地不停增添日趋减少
图示法记忆土地退化的表现及形成原由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一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图。
资料二我国省级行政区人均耕地差别散布图。
(1) 资料一中,表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的是________(A 或 B) 线,致使这种变化的主要原由是什么?
(2)要解决资料二中 a 地域粮食生产面对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纳哪些举措?
(3)说明 b、 c 、 d 三省人均耕地数目少的共同原由。
(4)依据以上资料,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目不容乐观的三条原由。
【思路点拨】阅读题图:由资料一图中曲线变化和资料二图中b、 c、 d 三地的地点来解决问题。
【分析】第 (1) 题,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呈渐渐减少的趋势,比较符合的是 B 线;这种变化趋势的形成原由是人口的快速增添和耕地面积的不停减少。
第(2) 题,先确立 a 地域为东北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商品粮基地;而后明确其粮食生产面对的生态环境问题主假如黑土地的水土流
失,土壤肥力降落;解决的举措应主要环绕保土保肥方面。
第(3) 题,则要确立b、 c、 d 为浙江、福建、广东,三省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域;人均耕地数目少的原由可从三方面剖析:①人口稠
密,②耕地总量少,③城市化水平高,非农业用地比重要。
第(4) 题,则要由题干中提出的问题
“我国人均耕地数目不容乐观”出发,回归到图中,从图例中找到“人均耕地介于世界均匀水平与
戒备线之间”的图例符号和“人均耕地低于戒备线”的图例符号,再剖析其在中国的地区散布状
况;从图中找到“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信息,而后剖析我国人均耕地数目不容乐观的原由。
【答案】(1)B 人口的快速增添;非农业建设用地增添快速,占用耕地,使耕地面积减
少。
(2)植树造林;保护湿地 ( 保护沼泽 ) ;保持土壤肥力 ( 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用养联合) 。
(3)山地、丘陵比重要 ( 平原比重小 ) ;人口密度大;非农业用地比重要( 城市化水平高 ) 。
(4)绝大多半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均匀水平;一些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已经在
戒备线以下;人均耕地面积呈降落趋势。
教材第24 页图 2- 4 2003~ 2007 年我国耕地减少构成状况
1.由图中图例和坐标系中纵横坐标表示项目和数据可知每一年耕地减少原由及所占面积大
小。
2.由图中柱状构成和高低变化,可知我国耕地逐渐减少。
1. 2003 年,我国耕地减少最主要的原由是什么?
【提示】生态退耕。
2.在 2003 ~ 2007 年时期,我国耕地减少的原由包含哪几个方面?
【提示】减少原由包含生态退耕、建设占用耕地、农业构造调整、灾毁等方面。
教材第21~ 22 页活动
【答案】全国水资源危机的原由主要有:水资源地域散布不均;人口增添快,工农业生产发展快,用水量大;水污染和水浪费严重。
以山东省为例,山东也缺水,春天缺水最严重。
因为:山东省径流总量较小;春天气温上涨快,蒸发量大,而此时雨季还未到;人口多,工农业生产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和水浪费严重。
教材第24 页活动
【答案】 1. 建设占用耕地是本质性的耕地损失,耕地因家产构造调整转变为其余用途、灾毁耕地不过临时的。
2.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看,调整部分耕地作为林地、草地和鱼塘用地等有重要意义,这是因
为将部分环境趋势恶化的耕地推行生态退耕,即调整部分耕地作为林地、草地和鱼塘用地等,起到改良当地生态环境,达到其余农耕地稳产高产的目的,这是以退为进的提升耕地质量的策略,是土地资源可连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教材第25~ 26 页活动
【答案】人口增添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有两种看法,即“梅托斯模型”看法和“新的均衡”看法,后者的看法切合可连续发展观,是正确的。
人类有能力改变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状况,使环境向有益于人类生计的方向发展。
即便能够在必定程度上解决资源欠缺的问题,但人类仍需要控制人口的增添。
1.能正确表示自然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三者关系的是()
【分析】自然资源包含土地资源、水资源、天气资源、生物质源和矿产资源等。
天然能源属
于自然资源的范围,但经过加工变换的二次能源则不属于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构成部分,天然能源中也有部分属于矿产资源的范围。
所以,综合以上剖析,自然资源包含矿产资源,同
时两者与能源又存在交错关系。
【答案】 D
2.下边漫画所揭露的主题是()
A.水污染严重B.大气环境恶化
C.水资源贫乏D.水土流失严重
【分析】由漫画能够直观看出地下水位愈来愈低,反应了水资源贫乏。
【答案】 C
3.阅读以下资料,达成以下问题。
资料一专家展望, 2020 年我国主要矿产品需求将是目前的两倍,除煤之外,绝大多半大宗矿产品均需外国资源增补。
资料二水利部《 21 世纪中国水供给剖析》,2010 年,我国总用水量在中等干旱年为 6 988 亿立方米,供水量为 6 670 亿立方米,缺318 亿立方米。
资料三“过去 11 年中,我国耕地的总面积已经减少了 1.25 亿亩,因为分别在各地,所以
并无惹起好多人的警备。
”中央乡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首届“城乡土地论坛”上
表示。
资料四在德国1996 年经过的《循环经济和垃圾办理法》的框架下,德国冶金行业产生的
矿渣 95%都获取了从头利用;废旧钢铁的回收率也很高,2002 年有 2 000 万吨废铁被从头利用;废
旧汽车再利用率达75%,到 2006 年已达到85%。
(1)资料一反应了我国哪一种资源问题?
(2)哪些举措能够缓解资料二反应出来的资源问题?( 答四条即可 )
(3) 以下漫画描绘的行为会致使资料三反应的资源问题的是( 多项选择 )()
(4)资料四中德国的做法是为应付哪一种资源问题?
【分析】第 (1) 题,资料一中的“需外国资源增补”是要点词,说明我国多半矿产资源的
储量不可以知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第(2) 题,资料二中的数听说明我国存在严重的水资源欠缺问题,
它主假如由人口的快速增添和经济的加快发展、夏天风的进退强弱致使水资源的时空散布不均、不
合理利用致使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流域植被损坏和湿地破坏损坏了水资源及其重生功能等原由造
成的,所以,剖析缓解举措时可采纳“因材施教”的思路归纳。
第(3) 题,联合我国的人口现状,
依据资料三中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能够知道我国存在严重的耕地欠缺问题;四幅漫画挨次反应了石
油欠缺、违规用地、损坏植被和污水排放,违规用地直接致使耕地面积减少,植被损坏将惹起水土
流失和荒漠化。
第(4) 题,资料四反应的是德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和荒弃物利用水平,是为了应付资
源欠缺而采纳的有效举措。
【答案】(1) 矿产资源欠缺。
(2)节俭用水,提升水资源利用率;治理水污染;修建水利设备;推行跨流域调水;植树造
林,提升涵蓄水源能力;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增强宣传,提升人们的节水意识;增强法律、法例建
设等。
(3)BC
(4)资源欠缺。
4.阅读资料,达成以下问题。
资料一
资料二相关专家剖析,目前方对水资源欠缺问题的人口数快要 5 亿,到2025 年,跟着人口增添,面对此问题的人口数将达到28 亿。
资料三在水资源欠缺的同时,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愈来愈严重,据检查显示,20%的淡水鱼类已濒临灭绝。
在埃及,尼罗河的“清流改造”使得40 种极具经济价值的鱼类确的确实地给“清
理”掉了。
在欧洲,莱茵河河水遇到严重污染,44 种鱼类中有8 类已藏形匿影,还有25 类处于濒危状态。
(1)漫画中反应了哪些问题?会产生如何的结果?
(2)剖析资料二所反应问题产生的原由。
(3)如何解决资料三所反应的问题?
【分析】第 (1) 题,漫画所反应的问题是水污染和水资源欠缺。
第(2) 题,资料二主要反应水资源欠缺问题,其原由要从自然原由和人为原由双方面剖析。
第(3) 题,从减少污水排放量、加
强污水净化办理、健全法制、法例等方面回答。
【答案】(1) 水资源污染,水资源欠缺。
限制社会经济的发展,危及人类和生物的生
存。
(2)自然原由:地球上淡水资源有限,水资源地域散布不均。
人为原由:人口剧增,工农业
生产发展,致使用水量增添;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3)减少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增强对污水的治理;依赖法律、法例进行治理等。
课时作业 ( 四 )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
一、选择题
1~3 题。
右图①②③分别为自然资源、能源资源和可重生资源之间的关系。
读图,达成
1.以下属于图中暗影部分的是()
A.煤炭B.水能
C.铁矿D.焦炭
2.以下自然资源没有地带性规律的是( )
A.水资源B.煤炭资源
C.土地资源D.丛林资源
3.按自然资源的属性,以下属于非可重生资源的是( )
A.生物质源B.天气资源
C.水资源D.铁矿资源
【分析】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取并能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按其性质
可分为可重生资源和非可重生资源。
可重生资源如土地资源、生物质源、水资源等,它们的散布具
有地带性规律;非可重生资源主假如矿产资源,其散布受地质作用的限制,拥有地质成矿规律。
【答案】
11 亿人缺少安全饮用水,每年有500 多万人死于同水相关的疾病。
估计到2025
目前全世界
有
2/3 的人口将生活在不一样程度的缺水地域。
有资料表示,陪伴水资源危机而出现的“环境
年,全世
界
难民”在1998 年达到 2 500 万人,第一次超出“战争难民”的人数,据展望,在2025 年以前,由水荒致使的难民多达 1 亿人。
依据上述资料达成4~5 题。
4.世界性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由是()
A.人类不合理地开垦荒地
B.酸雨和臭氧层的损坏
C.天气变化
D.工农业发展和人口增添
5.在目前状况下,缓解水资源紧张的主要方法是()
A.减少浪费和污染
B.增强海水淡化
C.发展生态农业
D.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分析】第 4 题,局部地域的水资源紧张主假如因为水资源散布不均,而全世界性水资源紧
张则主假如因为生产、生活对水的需求增添过快。
第 5 题,目前条件下缓解水资源紧张要点放在节
流上,即减少浪费和污染。
【答案】
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有 1.43 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
近 7 年来,全国耕地减少了 1 亿亩。
此中 1 300 多万亩是有浇灌设备的良田。
以下图为最近几年来耕地减少的要素构成图。
读图达成6~7 题。
6.以下现象的发生能对耕地造成直接危害的是()
①天气变暖②水土流失③赤潮④沙尘暴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7.以下行为违反科学发展观的是( )
①占用基本农田,栽种经济林和果树,以增添农民的收入②在低湿、涝凹地挖鱼塘,筑台
田,充足利用水土资源③城市开发区的规模不停扩大,数目不停增加④成立以绿洲为中心的生
物工程防备系统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分析】第 6 题,水土流失和沙尘暴直接将地面表土冲走或吹走,降低了土壤肥力,造成
土地退化。
第7 题,基本农田是肥力高、质量好的耕地,不可以作他用;城市开发区的建设也要依照
少占农田或不占农田的原则进行适量开发。
【答案】
阅读以下漫画,达成8~ 10 题。
8.漫画描绘的人类行为产生同样资源问题的是( )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9.从耕地损失的方式看,漫画③描绘的行为属于( )
A.建设用地B.生态退耕
C.农业构造调整D.灾毁
10 .人类的以下行为会致使漫画①描绘的资源问题的是()
A.损坏植被B.保护湿地
C.跨流域调水D.退耕还林
【分析】第 8 题,四幅漫画描绘的行为挨次是污水排放、建设占地、建设占地、采富弃
贫,它们致使的资源问题分别是水资源欠缺、耕地资源欠缺、耕地资源欠缺和矿产资源欠缺。
第9 题,漫画③中的人类行为属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占用耕地的方式。
第10 题,漫画①现象致使
的问题是水资源欠缺。
植被损坏将致使其调理天气、保持水土、修养水源的能力降落甚至消逝,将
加剧水资源的流失,致使水资源欠缺;湿地不单是水源地,还拥有植被的各项生态功能;跨流域调
水能够解决水资源的空间散布不均问题,缓解缺水地域水资源紧张的状况;退耕还林将增添植被覆
盖率,增添水资源的储量。
【答案】
二、综合题
11.某观察队在内蒙古巴丹吉林荒漠东南部发现了湖泊与高大沙山共存的奇景。
依据以下资
料,联合所学知识,回答 (1) ~ (3) 题。
资料一见以下图。
巴丹吉林荒漠及其周边环境表示图
资料二该地整年流行西寒风、西风,年降水量小于80 mm,蒸发量大于 3 500 mm ,宽泛分布着均匀高达200 ~ 300 m 的沙山。
沙区总面积中,湖泊群约占10%;面积大于 1 km 2的湖泊有 5 个,寒冬也不结冰。
资料三观察队在沙山中发现了保留完满、不曾挪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经测定年纪在 4 0年以上。
同时发现沙山内部含水量较高。
资料四经测定,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邻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别较大。
(1)该地沙山是固定的仍是流动的?说明判断依照。
(2) 该地湖泊冬天不结冰的原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剖析该地补给水的各样可能根源,并给出主要根源及其判断依照。
【分析】第 (1) 题,当地的沙山是固定的。
这从资料三中能够找出判断依照:观察队员在
沙山中发现了保留完满、不曾挪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沙丘内部含水量较高,也有益于克制沙山
的挪动。
第 (2) 题,该湖泊位于38°N以北的高原地域,从天气条件上看,湖水冬天不行能不结
冰,因此只好与湖盆独到的地质条件相关。
第(3) 题,湖泊水主要包含地下水补给、地表水补给和
降水补给,依据资料可知当地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周边地表水差别较大,清除周边补给是主要补给
源,当地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清除当地降水补给是主要补给源。
从资料的剖析能够看出最主要
的补给形式是地下水补给。
【答案】(1) 固定的。
判断依照:在沙山中发现了保留完好且不曾挪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
石。
(2)有来自 ( 深层断裂带 ) 温度较高的地下水补给。
(3)各样可能根源:① ( 深层断裂带的 ) 地下水;②周边地表水;③当地降水。
主要根源:深层
断裂带的地下水。
判断依照:当地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邻近,且与补给水水
温较高相符合,说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是主要补给源。
12 .剖析下表中我国北方某粮食产区1999 年和2009 年相关资料统计状况,达成以下问题。
耕地面积丛林草地气温年较年降水量河流含粮食总产量人口年份
( 万公顷) 覆盖率(%) 差( ℃)(毫米) 沙量 (%) ( 万千克) ( 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