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时练十六字令三首长春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时练十六字令三首长春版(含答
案)
一、解释词语。

澜——锷——拄——酣——
二、写出以下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
三、依据诗词填空。

望文生义,十六字令只要〔〕个字。

在这短短的十六字里,要填充出一个完整、丰满的笼统来是十分困难的。

三首词是一个全体,毛泽东写的是〔〕,但是经过对山的描写,毛泽东那广博的胸怀、宏伟的〔〕和超凡的品格完全显露了出来。

四、依据诗词回答以下效果。

1.〝马不停蹄未下鞍〞突出了怎样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万马战犹酣〞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赖以拄其间〞表达了怎样的志向?
__________________ __
参考答案
一、略
二、夸张拟人夸张
三、十六山志向
四、1.与民谣中〝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离天三尺三。

人过要抬头,马过要下鞍。

〞构成对比。

说明虽然山很高,但是革命战士有降服它的勇气和毅力,不屈服于任何苦难。

凸出红军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2.〝酣〞在这里指剧烈,说明战役得剧烈,斗志高昂。

抒发了红军不怕战争的残酷,勇于战役,勇于为人民的利益向朋友收回应战,勇往直前的情怀。

3.〝拄〞表达了山的坚强和支撑天地的作用,渲染山的险峻,意味红军坚韧高尚的意志和中流砥柱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