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变应原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变应原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探究血清变应原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以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来昆华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测小儿病患169名为研究对象,使用免疫印记方式对患儿血清进行检测,测试实验主要包括吸入实验和食物试验,观察比较患儿的食物过敏原检出率和吸入过敏原检出率。
结果:通过对两组病患不同摄入方式途径比较,吸入组人数明显比食物组人数多,且相关数据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结论:利用血清变应原检测的方式对病患过敏原进行检测,能够为过敏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血清变应原检测;儿童过敏性疾病
儿童过敏性疾病已经呈现出了逐年上升之趋势,导致儿童病患病发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包括食入性过敏、吸入性过敏和药物过敏。
血清变应原检测是一种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的过敏原检测方法,笔者对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来昆华医院就诊的儿童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了该项检测,取得了准确的临床治疗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来昆华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测小儿病患169名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儿90例,女患儿79例。
病患平均年龄在(10.5±5.6)岁。
所有病患均为U重复检测之情况。
其中过敏性鼻炎病患89例,哮喘20例,荨麻疹30例,紫癜20例,其余为慢性肠炎病患。
1.2 检测方式
本实验对所有病患的血清使用免疫印记的方式进行检测。
试剂盒由美国生产,测试实验主要包括吸入实验和食物试验,一共12个种类,吸入实验主要包含螨虫、霉菌、动物毛发、花粉、蟑螂、草。
食物实验有鸡蛋、花生、牛奶、猪肉、海产品、凤梨。
对所有病患采集静脉血2.5毫升。
并将其放入每分钟3000转的分析机中进行血浆分离,静置30分钟,待血清分离,依照相关步骤进行具体操作。
1.3 疗效判定
依照过敏原浓度分成0~5六个等级。
其中0~1级代表阴性,2~5级为阳性,具有临床意义,将其特异性浓度进行分级,其中0级:<0.35IU/ml;1级:0.35~0.69IU/ml;2级:0.7~3.49IU/ml;3级:3.50~17.49 IU/ml;4级:17.50 ~49.9 IU/ml;5级:50.0IU/ml以上。
1.4 统计学原理
本实验利用SPSS 18.0对数据中涉及到的计数数据利用卡方检验的方式进行计算,当P<0.05时,说明相关数据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吸入实验组检测结果
通过对169名患儿进行吸入实验检测发现,其中以螨虫过敏反应最高,详情见表1。
2.2 食物实验检测结果
食物组中因牛奶过敏的人数最多,而居第二的是鸡蛋。
详见表2。
3 讨论
随着科技的发展,过敏疾病越来越多,且呈现出了城市多于农村的迹象,这可能与城市空气环境污染较严重、食物种类繁多等有关。
小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病原因是由于摄入过敏原,令自身免疫系统失衡,出现变态反应所导致,过敏性疾病包括:荨麻疹、皮炎,紫癜,哮喘以及鼻炎等。
引起过敏性疾病的因素较多,其中以化学物质的使用、大量的食品添加剂、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等相关。
过敏性疾病对多数儿童讲,病发时并不会影响到正常学习生活,但有严重过敏反应者会危及到小儿病患的生命。
引起儿童发病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进食花生,牛奶,海产品,肉类另外,花粉,尘螨的吸入也会引起病患的病发,儿童一旦发病,家长就要对其进行必要的重视,如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那么就很有可能造成无法预知的后果,给儿童身体造成损害。
从当前情况来看,检测儿童过敏性疾病的主要方法是将引起疾病的过敏原在血清中含量检测。
体外血清检测有着简单易行,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特征。
另外该测试方式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和其他方式相比明显较高,因此,利用该测试法会给过敏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工作,带来可靠的参考依据。
在本组169例病患中,病患的过敏性疾病类型主要包括敏性鼻炎,哮喘,紫癜和慢性肠炎。
对所有小儿病患进行血清变应原检测时依照摄入方式不同,将其分成了吸入组和食物组,其中在吸入组中的相关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因尘螨引起过敏的发病率位居首位,位居第二的是动物毛发,食物组中因牛奶过敏的人数最多,而居第二的是鸡蛋。
该项结果与国内相关医学文献中报道的结果相一致[1]。
从本次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吸入组的阳性物检测率明显高于食物组,且相
关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另外,从本研究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患儿出现过敏反应可能是由多种过敏原同时作用下出现的。
尘螨一般存在于家中床单,被褥,沙发等处,尘螨的躯壳,排泄是一种过敏原,当人类吸入这些物质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过敏的现象。
从食物组的相关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牛奶是一种高致敏原,推测可能和病患家庭的饮食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
儿童可能因为饮用了过量牛奶,导致过敏性疾病发生。
在本组试验相关数据中,吸入组的过敏原检出率要高于食物组,这可能是因为患儿平时玩的玩具没有经过消毒导致的。
儿童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下,引起过敏性疾病的机率会大大增加。
相关医学资料表明,吸入性过敏原的阳性检出率是和病患年龄成正比的。
因此,对于过敏性疾病病患,建议应该在进行治疗过程中远离过敏原,有研究表明[2],当室内空气湿度在50%以下的时候,过敏性疾病病发率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被减少,经常将使用过的寝具和衣物在阳光下暴晒,也可以在根本上控制螨虫的滋生。
随着养宠物家庭数量与日剧增,要想减少儿童过敏现象,家长要叮嘱儿童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宠物,如果家中有过敏性疾病患儿,就不要再饲养猫狗[3]。
对于食入性过敏,家长可以适当的改变饮食习惯,尽量使用相同营养价值的食物来替代。
利用这种方式,能够将小儿病患的病情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如无法避免,可以选择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方式来控制病情。
该方式从当前情况来看,已经取得了满意效果。
综上所述,利用血清变应原检测的方式对病患过敏原进行检测,能够为过敏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方娴静,郑岚,徐翀,等.儿童体外过敏原的检测及其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2009.24(10)708-710.
[2]宋欣,王伟,赵静,等.哮喘儿童597例变应原血清特异性IgE测定的意义[J].实用儿科杂志,2008,23:682-685.
[3]向莉.过敏原检测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食用儿科杂志,2009,24(11):84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