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山水景色的诗句(描写山水景色的诗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写山水景色的诗句(描写山水景色的
诗句)
描写自然风光景色的诗句包括:
1、唐代李白《早发白帝城》
原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
清晨告别白云之间的白帝城,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能到达。

江两岸的猿在飞快地啼叫着,轻快的小舟已驶出驶过夏斯利青山。

2、唐代王勃《山中》
原文: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译文:
长江向东滚滚而去,我也在外只留太久。

故乡远隔万里,令我时
时思念。

何况秋风虽然劲吹,山山飘零枯黄秋叶。

3、唐代王维《鹿柴》
原文: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会,只听得说话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4、盛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原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向东流。

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5、唐代王维《鸟鸣涧》
原文: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
很少有人活动只有桂花无声地随风飘,夜里一片静谧春日的山谷寂寂寂静空空。

明月飞舞升起光辉摇曳惊动了山中栖鸟,不时地高飞鸣叫在这春天的溪涧中当中。

关于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如下:
1、《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

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杏花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

猿猴的啼声大象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2、《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颖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形似山下。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3、《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湘江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示意,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密友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海岸边,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知音奔流。

5、《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译文: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湛蓝半江艳红。

最可爱九月初的是那十月初三之夜,亮似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6、《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月亮已掀开乌鸦啼叫满天寒气满天,枫树对着湖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异肢传到了客船。

天地山水
1.雄鸡一声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6.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录事城东池亭宴》
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河阳严大夫同用南字》
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
养浩《双调令》
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6.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
京邑》
1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8.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1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
然之广陵》
2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王维在隐居辋川时,曾创作了音乐创作一批精美的书法艺术。

他自编为《辋川集》,收入他和友人裴迪互相唱和的五言绝句各
二十首,内容别业大多是描写辋川别业附近的风景,抒发隐居生存环
境的情趣。

先看其中的《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寂静的山涧里,辛夷花自开自落,
自生自灭,不假外物,不关世事,也无人知晓。

这是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也是诗人苏子王维主客观契合一体的
独特意境,简直就是简直佛家空无寂灭观念的象征法门。

所以明代文
论四家胡应麟说,此诗是“入禅”之作,“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诗薮》内编卷六)王维在这里所创造的意境,生于象外,是
这种诗境与禅境的合一体,它具有极大的暗示性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能取得这种艺术成就,不能不说是得利于他对佛学的钻研及佛教思想
方式的熏陶。

王维被后人称作“诗佛”。

他早年即相信佛教。

母亲崔氏持戒安禅三十余年。

王维和弟弟王缙“俱奉佛,居常蔬食,不如荤血”(《旧唐书·王维传》)。

王维于31岁时,妻亡不再娶,孤居一室,屏绝尘累,“迥无子孙”(《责躬荐弟表》)。

他还撰有多篇有关佛教的诗文,对佛学有较强
的造诣。

在唐代的佛教流派中,王维信仰的是禅宗,而且主要是信仰南宗禅。

南宗禅是佛教思想与中国本土的儒道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它的那
套真命天子任运的人生哲学,为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提供了最新的最
完备的处世良方。

而南宗禅的某些修持方法,又和中国特色的诗歌创作有相通相似
之处。

宋代散文诗家严羽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沧浪诗话》)。

妙悟即是对禅的识见力,也可表现为对艺术的感受力。

诗和禅都
需要敏锐的确实内心感受,都重启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

南宗禅讲“顿悟”,常使用形象的表达方式传法,特别强调直觉、暗示、感应、联想在体悟中的作用。

王维参禅有得,自然对这种把握
世界的方法深有体会。

他把自己对佛法的理解融汇融汇到人生观中,把宗教情感化为诗思,创造出一种“空”、“寂”、“闲”的诗的意境。

禅宗醉心于山
林胜景的风格,也对王维自觉地亲近山水,发掘山水的美学收藏价值,具有引导和启示调节作用。

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这样描写他的思绪体验: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展开王维在隐居辋川时,曾创作了一批精美的山水诗。

他自编为《辋川集》,收入他和友人裴迪互相唱和的五言绝句各二十首,内容
主要是描写辋川别业附近的风景,抒发辞官生活的情趣。

先看其中的《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寂静的山涧里,辛夷花自开自落,自生自灭,不假外物,不关世事,也无人知晓。

这是一个满布尘嚣的世界,也是诗人王维诗意主客
观契合一体的独特意境,简直就是佛家空无寂灭观念的象征境界。

所以明代文论家胡应麟说,此诗是“入禅”之作,“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诗薮》内编卷六)王维在这里所创造的意境,
生于象外,是一种诗境与禅境的合一体,它具有极大的暗示性和极强
的艺术感染力。

能夺下这种艺术成就,不能不说是得利于他对佛学的钻研及佛教
思想方式的熏陶。

王维被后人称作“诗佛”。

他早年即始终认为佛教。

母亲崔氏持戒安禅三十余年。

王维和弟弟王缙“俱奉佛,居常蔬食,不如荤血”(《旧唐
书·王维传》)。

王维于31岁时,妻亡不再娶,孤居一室,屏绝尘累,“迥无子孙”(《责躬荐弟表》)。

他还撰有数百篇有关佛教的百余篇诗文,对佛学有较高的造诣。

在唐代的道教流派中,王维多神教的是禅宗,而且主要是信仰南宗禅。

南宗禅是佛教思想与韩国中国本土的儒道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它
的那套随缘任运的人生哲学,为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提供了最新的最
完备处世良方。

而南宗禅的某些修持方法,又和中国特色的诗歌创作
有相通相似之处。

隋代文论家严羽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沧浪诗话》)。

妙悟即是对禅的风骨力,也可表现为对艺术的感
受力。

诗和禅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重启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

南宗禅讲“顿悟”,常使用形象的表达方式传法,特别强调直觉、暗示、感应、联想在体悟中的作用。

王维参禅有得,自然对这种把握世界的方法深有体会。

他把人格
自己对佛法的理解融汇到人生观中,把宗教情感化为诗思,创造出一
种“空”、“寂”、“闲”的诗的意境。

禅宗崇尚山林胜景的风格,也对王维有意识地亲近山水,发掘山
水的美学价值,具有引导和启示作用。

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这样
描写他的内心体验: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长啸,无人知晓他的客观存在,只有明月来相伴。

大自然最了解他内心的孤独,明月的清辉带给他一种寂静的快乐。

物我合一而物我两忘,禅意与诗情水乳交融。

《鹿柴》也是这样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里寂静无人,只听不见深林里飘荡厚着断续的人声,一缕夕
阳透射在密林深处的青苔上,是那样的恍惚而凄清。

这领悟到正是王
维所领悟的那种远离尘嚣的空寂的境界,虽然孤独,却也蕴藉。

清代王渔洋说,王维的这类小诗“字字入禅”,“妙谛微言,与
世尊拈花,迦。

1、清代:纪昀《富春至严陵水墨甚佳》
原文: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

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释义:
好似春天的云彩那样浓厚,又好似薄烟轻淡,绿树的长短影子映
在江面上。

夕阳斜下,不禁推开船篷坐下,山水富春江山水遍地翠色
似乎涌上了船头。

2、唐代: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原文: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释义:
五月,松下的茅草却亭里却清爽宜人,白沙覆盖的汀洲和囊括远处的繁茂树林融入了暮色,呈现出遍地苍苍茫茫。

路上的行人兴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此处的青山绿水也仿佛是自己的故乡了。

3、唐代: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景物歌》
原文: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

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

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

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

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

心摇目断兴难尽,几时可到三山巅。

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

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

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

长松之下列羽客,对坐不语南昌仙。

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

讼庭无事罗众宾,杳然如在丹青里。

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释义:
画中之山,如峨眉挺拔于丫蕊之天,如罗浮之山与南海相连。


文人雅士画工真是一位善于推思的能工巧匠,用彩笔驱赶着高山大海
移至我的眼前。

满堂的空灵苍翠如可扫,赤城的霞气和苍梧的岚烟,仿佛可从画
中飘浮而出。

江口潇湘的美景意境深远,我之情意随着三江七泽之水
而回返往复。

那汹涌的水波要流向何处?而江海上孤舟一去而无归日。

船上的
丘帕卡不动亦不旋,好像随风漂落至天边。

我心摇目断,逸兴难尽。

不知何时此舟才可到海中三仙山?西峰
山势峥嵘,瀑布喷射,山下巨石横斜,溪流蜿蜒曲折,水声潺潺。

东崖岩层叠嶂,云遮雾障,林深树密,草木繁盛。

在此深山之中,岁月不知,昼夜难分。

我凭几独坐,静听寂然,静得连一声蝉鸣也听
不到。

在长松之下,有仙人数位,对坐不语,南昌西王母仙人梅福也似
列坐其中。

赵炎夫子如南昌仙尉,正当妙年华品,为磊落青云之士。

庭中讼息,政简无事,与各路宾客在堂中宴坐,杳然如画中之神仙。

此乃五色图画,并不足珍;还是真山真水最好,可以远离世尘,
端居全身。

总有一天我功成之后,将拂衣而去,而武陵的桃花在含笑
等着我。

4、宋代:苏轼《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
原文: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

远林屋散尚啼鸦。

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

月明千里照平沙。

释义:
山色浸染着傍晚的霞光,湘江水风平浪静秋花正开放。

前方的树林边散落着瓦房几户人家,乌鸦还在鸣叫啼叫寻觅着栖息的地方。

睡梦中曾走遍故乡的条条小路,酒醒后向南望才知有天涯隔阻。

春雪照耀明月着千里广衰的沙原。

5、宋代:钱惟演《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原文: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

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释义:
城上春光明媚琴音燕啭,城下碧波荡漾拍打沿河。

绿杨芳草几时才会衰败?我泪眼迷蒙愁肠寸断。

人到晚年渐觉美好情怀在衰消,面对现实鸾镜惊看红颜已暗换。

想当年曾因多病害怕举杯,而如今却唯恐筷子不满。

赋得春风扇微和【唐】范传正暧暧当迟日,微微扇好风。

吹摇新叶上,光动浅花中。

澹荡凝清昼,氤氲暧碧空。

稍看生绿水,已觉散芳丛。

徙倚情偏适,裴回赏未穷。

妍华不可状,竟夕气融融。

残春曲【唐】白居易禁苑残莺三四声,景迟风慢暮春情。

日西无事墙阴下,闲踏宫花独自行。

早春【唐】白居易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

官舍悄无事,日西斜掩门。

不开庄老卷,欲与何人言。

春题湖上【唐】白居易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南湖春早【唐】白居易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春水【唐】杜甫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丽春【唐】杜甫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

少须好颜色,多漫枝条剩。

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

如何贵此重,却怕有人知。

春【唐】贯休自来自去动洪炉,无象无私无处无。

回雁不多消气力,染花应最费工夫。

溟蒙便恨豪家惜,浓暖深为政笔驱。

莫讶相逢只添睡,伊余心不在荣枯。

江南春怀【唐】李白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

天涯失乡路,江外老华发。

心飞秦塞云,影滞楚关月。

身世殊烂漫,田园久芜没。

岁晏何所从,长歌谢金阙。

早春夜望【唐】李端旧雪逐泥沙,新雷发草芽。

晓霜应傍鬓,夜雨莫催花。

行矣前途晚,归与故国赊。

不劳报春尽,从此惜年华。

春雨【唐】李商隐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池上早夏【唐】白居易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夏云【唐】曹松势能成岳仞,顷刻长崔嵬。

暝鸟飞不到,野风吹得开。

一天分万态,立地看忘回。

欲结暑宵雨,先闻江上雷。

山亭夏日【唐】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日晚望【唐】贯休登临聊一望,不觉意恞然。

陶侃寒溪寺,如今何处边。

汀沙生旱雾,山火照平川。

终事东归去,干戈满许田。

早夏【唐】胡宿井辖投多思不禁,密垂珠箔昼沈沈。

睡惊燕语频移枕,病起蛛丝半在琴。

雨径乱花埋宿艳,月轩修竹转凉阴。

一春酒费知多少,探尽囊中换赋金。

夏日山中【唐】李白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夏昼偶作【唐】柳宗元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早秋【唐】杜牧疏雨洗空旷,秋标惊意新。

大热去酷吏,清风来故人。

樽酒酌未酌,晓花颦不颦。

铢秤与缕雪,谁觉老陈陈?池上早秋【唐】白居易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

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

露饱蝉声懒,风干柳意衰。

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

秋雨叹【唐】杜甫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辩,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绸,想许宁论两相直。

秋山【唐】白居易久病旷心赏,今朝一登山。

山秋云物冷,称我清羸颜。

白石卧可枕,青萝行可攀。

意中如有得,尽日不欲还。

人生无几何,如寄天地间。

心有千载忧,身无一日闲。

何时解尘网,此地来掩关。

秋霁【唐】崔道融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

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

边上晚秋【唐】杜牧黑山南面更无州,马放平沙夜不收。

风送孤城临晚角,一声声入客心愁。

湘江秋夕【唐】杜荀鹤三湘月色三湘水,浸骨寒光似练铺。

一夜塞鸿来不住,故乡书信半年无。

秋月夜【唐】顾非熊旅雁迎风度,阶翻月露华。

砧声鸣夜永,江上几多家。

秋晚山居【唐】黄滔爽气遍搜空,难堪倚望中。

孤烟愁落日,高木病西风。

山寂樵声出,露凉蝉思穷。

此时尘外事,幽默几人同。

早冬【唐】白居易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
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
由入酒家。

冬深【唐】杜甫花叶随天意,江溪共石根。

早霞随类影,寒水
各依痕。

易下杨朱泪,难招楚客魂。

风涛暮不稳,舍棹宿谁门。

1、《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惠崇春江晚景》宋·苏
轼竹外西施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春日》宋·朱熹胜日寻
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5、《绝句》宋·僧志南古木
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6、《山行》唐·杜牧远上寒
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7、《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纯阳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8、《望庐山瀑布》唐·李白菏泽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颖是银河落九天。

9、《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李白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1、《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底,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2、《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3、《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晴。

14、《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5、《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6、《望洞庭》唐·韩愈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7、《野望》宋·翁卷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18、《江上》清·王士禛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白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19、《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春晓》唐·孟浩然春
眠不学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1、《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2、《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3、《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
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4、《山中》唐·王维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25、《山居秋瞑》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6、《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
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7、《饮酒》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8、《巫峡》唐·杨炯三峡七百里,唯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
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有芳。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29、《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0、《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
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
平濑》)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7、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水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郦道元《三峡》)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吴均《与朱元
思书》)
7、“日映青丘岛,尘起邯郸陆。

江移林岸微,岩深烟岫复”
(《循役朱方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