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绩效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绩效评价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绩效评价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近几年国家开展的重点方向,它的开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未来开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开展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绩效进行评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建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上市公司数据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绩效状况进行评价和排序,得出各个产业的开展现状。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指标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开展有一定的共性,具体到各个产业,由于自身的规模、技术、资源等不同,每个产业特别是同一产业下的子产业在开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都不尽相同。
因此,本文深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各个子产业的开展状况进行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指标的选取
本文选取评价指标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理论指导原那么,根据目前市场绩效的评价主要内容的研究现状,综合各个学者对市场绩效评价时选用的指标,从盈利能力、偿债水平、开展潜力、经营能力等方面考察其绩效。
针对性原那么,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具有的特征进行指标设置,特别是新兴性。
新兴性主要表达在技术大都依靠自主开发为主,这就由产业的技术进步水平来决定。
因此,还应当从技术水平方面考察市场绩效。
可操作性原那么,即指标的选取应当便于数据的收集和应用,数据有一定的可获取性。
综上所述,本文建立了以下指标体系考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绩效。
2、产业分类
本文以工信部2021年12月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作为实证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的依据。
在进行实际分类时,为了统计的方便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分为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其它产业按照分类目录中的分类不变。
因此,本文最终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分为了7大类、27个子产业。
二、实证分析
本文主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实证样本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数据主要来自于上市公司年报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运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2021年的截面数据进行绩效分析。
分析结果说明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绩效具有显著差异,即使为同一个一级产业下的二级产业之间的绩效差异也相对较大。
具体如表3所示。
三、结果分析
1、高端装备制造业
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交通装备绩效居于平均水平之上,排名靠前;航空产品和卫星及效劳绩效居于平均水平之下,排名较靠后。
航空产业和卫星及效劳的规模经济效益水平不高,主要是由于目前还不能实现集团化和规模化运营。
尤其是卫星及效劳产业,它的技术水平目前较高,但资源配置效率和规模经济效益水平都很低。
这个跟产业自身也有很大的关系,航空产业、卫星及效劳由于其关系到国家平安,产业开展多受国家控制,市场结
构不合理,大型企业规模大,但产业带动能力不强;小企业小而不专,协调能力差,进而带来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
2、节能环保产业
节能产业的绩效最高,该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都比拟高,主要是节能产业的关联性较好,国家在重点开展国家电网和太阳能源时也带动了节能产业的开展。
而环保产业的绩效最差,特别是资源配置效率和规模经济效益方面。
主要是由于它的产业集中度较低,离散度大,据统计,我国目前大型环保企业数量占全环保企业的比重缺乏5%,且专业化程度较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3、生物产业
三个细分产业的绩效都在平均水平之上,在三个主成分上的得分处于中等,差异不是很大。
说明了生物产业的各个方面开展较为平均,这主要得益于各地区政府政策力度较大,各地区产业集聚加快,形成了比拟完善的生物产业链。
但是整体产业集中度较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在后期,加大技术的研发力度和市场的集中度,可以迅速带动提升生物产业的总体绩效。
4、新材料产业
新材料作为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根底产业,其开展的绩效关系重大。
就目前的开展状况来看,特种金属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绩效相对较高;前沿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绩效相对较差。
这主要是由于在后面三个产业相关的核心技术并没有完全掌握,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可以看到,六个子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得分大多都较低,说明了资源配置效率低是新材料产业普遍有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重复建设的情况比拟严重,另一方面,由于技术整合力缺乏和产业化能力较低导致其资源、能源利用率较低。
据统计,我国新材料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所消耗的原材料是世界先进水平国家的2―4倍。
5、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三个细分产业的绩效水平相差较大,下一代信息网络总绩效最高,这主要得益于核心技术得到掌握,3G、4G技术目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高端软件和信息技术效劳与电子核心根底产业的绩效却在总绩效水平之下,可以看到这两个产业的技术得分相对较差,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阻碍了这两个产业的开展。
6、新能源产业
五个子产业除了生物质能产业在评价绩效水平之上以外,其它的全部在平均水平之下,而且排名还靠后。
其中,风电产业的绩效最低,一方面风电并网技术上不成熟,另一方面我国对风电的需求完全由国家政策确定,并没有形成自发的市场需求机制,风电场的运营受风电政策的影响强烈,导致规模经济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率很低。
7、新能源汽车产业
新能源汽车整车的绩效远远高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绩效。
根据绩效排名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整车的资源配置效率和规模经济效益都较高,但是技术水平却排名最后。
究其原因,当前新能源汽车还未产业化,新能源汽车整车行业的绩效排名靠前主要是由于该产业的开展模式――依靠传统汽车产业。
传统的汽车产业不管是在规模上还是资源配置方面都比新兴产业相对来说成熟;但是其关于新能源汽车制造方面的技术水平还不是很强;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在核心技术上都被国外公司垄断,技术存在瓶颈,其技术的研发力度跟不上产业开
展的要求。
四、结语
本文主要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绩效进行排序,通过结果可以看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各个产业开展水平有较大的差异,绩效水平都较低。
在后续的研究中,会进一步深入,并为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绩效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王艳萍:我国报业市场结构与产业绩效分析[J].商业时代,2006.
【2】何韧:银行业市场结构、效率何绩效的相关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5.
【3】于良春、薛蕾:中国烟草工业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实证分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6. 【4】朱瑞博: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及其政策取向[J].改革,2021.
【5】肖兴志等:开展战略、产业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21. 【6】郭晓丹、宋维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入时机选择:领军还是跟进[J].中国工业济,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