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序贯疗法在儿科的临床应用住院医师培训幻灯片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⒍ 浓度依赖型抗生素:
该类型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 以氨基糖苷类为代表。其特点是:①有首次接触 效应〔first exposure effect ,FEE〕——是 抗菌药物在初次接触细菌时有强大的抗菌效应, 再度接触或连续与细菌接触,并不明显地增强 或再次出现这种明显地效应,需要间隔相当时 间〔数小时〕以后,才会再起作用
一、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常用参数
表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PAE〔h〕
受试细菌
药 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埃氏菌 肺炎克雷伯杆 菌
氨苄西林

0

青霉素G
1.4


奈夫西林
3.0


头孢孟多
3.9
-~0.6

头孢唑林
1.2~4.5
0.3~0.7
0.3~0.4
头孢哌酮
4.6

-~0.5
一、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常用参数
一、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常用参数
PAE产生的机理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因药 物持续存在于靶细胞作用部位和抗生素引 起细菌的非致死性损伤所致。抗生素与细 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结合 后,破坏了细胞壁的合成,细菌生成无细 胞壁的球状体,PAE 就是球状体再合成细 胞壁所需的时间。
一、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常用参数
2 41
8-ຫໍສະໝຸດ 8-头孢克洛
64 -
16

2
31
头孢呋新
8-
4
3
2
9
头孢克肟
32 -
0.12 >98 0.5
32
红霉素
32
8
0.25 100
克拉霉素
32
8
0.12 43
一、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常用参数
⒌ 抗生素后效应〔post antibiotic effect, PAE〕:当抗菌药物与细菌接触一短暂时间后, 药物浓度即逐渐下降,低于最小抑菌浓度,或药 物全部排出以后仍然对细菌的生长繁殖继续有抑 制作用,此种现象称之。几乎所有的抗菌药物都 有PAE。这一现象早在1946年即被Parker等发现, 但到到70年代才由McDonald、Vogelman与 Craig等提出了抗生素后效应这一理论并对此现象 下了定义。近10年来人们对PAE进展了深入地研 究和探讨,并将PAE作为评价新抗生素的重要参 数和设计临床给药方案的参考依据。
一、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常用参数
⒎ 时间依赖型抗生素: 该类药物如 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甲氧苄胺嘧啶/甲 基异噁唑等,以 内酰胺类抗生素为代表。无首次接触效应, 当血药浓度低于MIC时,细菌很快生长,浓度到达MIC时,可 有效地杀灭细菌,但药物浓度超过MIC90时,增加药物浓度并 不能有效地增强药物的抗菌活性,所以在4倍MIC时MIC和 PAE已达最大值,即杀菌效应便到达了饱和程度,再增加血药 浓度,其杀菌效应不会再增加,故血药浓度超过MIC时,接触 细菌的时间成为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因此这类药物临床疗效 的关键是延长和维持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的时间。
一、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常用参数
⒌ 抗生素后效应
现阶段,各类抗生素的PAE研究主要局限于 体外,根据实验组细菌菌落形成单位〔cfu〕增 加一个对数数量级〔lg〕所需时间〔T〕与对照 组cfu增加1 lg所需时间〔C〕的差值来表示,那 么PAE〔h〕 T C。而在体内研究时,还需减 去血药浓度超过最低MIC的时间〔M〕,即: PAE〔h〕 T C M。PAE的理论指出,确定 抗生素的给药时间间隔应根据药物浓度超过MIC 或最低MBC的时间加上PAE的持续时间,这样做 可以延长给药时间,减少药物剂量,起到既不影 响疗效又可降低药物不良反响的作用。因此在进 展序贯疗法时必须考虑PAE
一、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常用参数
②有较强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因此这类药物临床疗效的 关键是提高药物浓度,所以给药的关键是 剂量,当血药浓度超过MIC〔最低药物浓度〕 甚至到达8~10倍MIC时,可以到达最大的 杀菌效应。给药的时间间隔也逐渐转向一 天一次疗法。因为药物毒性与峰值浓度相 关,故一天一次给药时应进展血药浓度监 测,以保证其平安性。
⒊ 持效时间:根据时间依赖型抗生素的 特点,当药物的血药浓度到达MIC时,即 可有效地杀灭细菌,这个时间称为“持效 时间〞
一、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常用参数
⒋ 超过MIC的时间〔T>MIC〕:即高于MIC90 的时间,它与游离抗生素的血清浓度超过MIC的时间 有关。通常的表示方法是:占给药时间间隔的百分数或 占24小时内的百分数来表示,如果超过MIC的时间为 40%〔最好为50%〕,即意味着药物的游离血清浓度 超过MIC的时间在给药间隔时间内至少占40%。这里 有几点值得注意的事项:① MIC值与超过MIC的时间 呈反比;②抗生素杀灭细菌的疗效与浓度曲线下面积 或/和峰浓度无关;③超过MIC的时间因细菌的种类不 同而不同;④与抗生素种类的不同也不同。超过MIC 的时间是评价时间依赖型抗生素效果的主要参数
另一种可能是抗生素从靶位解离及酶恢复 活性所需的时间。抗生素促白细胞效应 〔PALA〕也可导致PAE。当细菌与高浓度 的抗生素接触后,菌体变形更易为吞噬细 胞识别,使细菌修复再生的时间延长,而 产生 PAE。PAE 的存在提示药物在血清和 组织浓度低于MIC时仍能抑制细菌的生长, 药物的有效性并未消失。
抗生素序贯疗法在儿科 临床应用
呼吸科 华 山
一、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常用参数
⒈ MIC(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能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 长的最低浓度,称为最低抑菌浓度
⒉ MBC〔 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 菌〔即杀死99.9%供试微生物〕的最低浓 度称为最低杀菌浓度
二、抗生素序贯疗法的概念
临床上各类药物的常用给药方法可分 为两大类,即全身应用和局部应用。全身 应用包括静脉推注〔滴注〕、肌注和口服。 局部应用包括气雾吸入、滴鼻、滴眼、皮 肤和粘膜应用等。近年来用于临床的序贯 疗法是对上述用药方法的改进,扩展了口 服药物的应用范围,序贯疗法是几种常用 序贯治疗的统称,临床上用于抗感染治疗 的常用方法主要包括序贯疗法和转换疗法, 两种疗法之间略有区别
一、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常用参数
表1 局部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超过MIC时间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卡他莫拉氏菌
MIC90〔mg/L〕 T>mic%间隔 MIC90〔mg/L〕 T>mic%间隔 MIC90〔mg/L〕 T>mic%间隔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2 41 94
2
41
0.25
阿莫西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