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带答案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带答案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选择题
1、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致云雀》中,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赞颂了美丽、自由的云雀,诗歌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锐气,有一种向上的力量。
B.《登高》一诗颔联对仗工整,借萧萧而下的木叶、滚滚而来的江水让人品味出韶光易逝、人生迟暮的伤感。
C.《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一句是借宋文帝刘义隆不做充分准备,仓
促北伐招致失败的史实,警告南宋王朝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
D.《念奴娇·赤壁怀古》注意衬托手法的使用,例如用“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陪衬周郎,用“雄姿英发”的周郎反衬“早生华发”的诗人自己。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她对一系列重要角色的成功演绎,让观众看到她不但可以诠释好花旦角色,而且对青衣角色的把握也显得
驾轻就熟
....。
B.《中外少儿科普精品书系》是从建国60年来产生较大影响的少儿科普读物精品中遴选
..出来的,它深受广
大少年儿童的喜爱。
C.新成立的歌德拍卖公司一鸣惊人
....,在举行的首次拍卖会上将齐白石的一件《花卉草虫》以2464万元成功
拍出。
D.蓄积的内在力量,像一把利剑,让他对世界对人生的体悟
..如此深入,以至他非写下它们不可。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谁主.沉浮(主宰) 漫江碧透.(表程度,极)
B.峥嵘
..岁月稠(不平凡、不寻常) 怅.寥廓(怅惘,失意的样子)
C.浪遏.飞舟(阻止) 激扬
..文字(激浊扬清,抨击恶浊,褒扬清明)
D.挥斥方遒.(强劲有力) 粪土
..当年万户侯(视……如粪土,表鄙视)
4、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昌耀处于叛逆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可谓强烈;但是其出走,不会没有时代风气的推波助澜。
②在一年一度的苹果产品发布会上,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振振有词地介绍了苹果新品的各项实用功能,对苹果产品的销售业绩作出了乐观的展望。
③对待触目惊心的“反右”运动,就像对待之前的政治运动和社会活动,昌耀有一种不去引人注意的淡漠。
④我国几十年的工业发展造就了较长时间的经济快速增长,但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很多地方出现了白山黑水,人居状态堪忧。
⑤关闭核电站必然要遗留大量核废料,既要关闭核电站,又不愿把核废料存放在自己的家园,这个死结使得德国反核能运动进退维谷。
⑥每年春节,中国各地赶回家过年的人们涌向各个车站和机场,回到家里陪伴家人的心情归心似箭,成为世界上的独特风景。
A.①④⑤B.②④⑥
C.①③⑤D.②⑤⑥
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茹志鹃写这篇小说时,正值反右斗争处于之际,她的亲人也未能幸免于此。
(2)《百合花》突破了当时流行的条条框框,显现出清新俊逸的风格,令人。
(3)作者以那条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的假洋缎被面作为全文的线索,使小说中的人物联系起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A.紧锣密鼓焕然一新贯串
B.如火如荼耳目一新贯串
C.紧锣密鼓耳目一新贯穿
D.如火如荼焕然一新贯穿
6、对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谁主.沉浮(主宰)漫.江碧透(满)
B.峥嵘
..岁月稠(不平凡)怅.寥廓(怅惘,失意的样子)
C.浪遏.飞舟(阻止)激扬文字(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清明的)
D.挥斥方遒.(强健有力)粪土当年万户侯(视……如粪土,表鄙视)
7、下列语句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C.忆往昔/峥嵘/岁月/稠D.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阅读一本本好书,就如同跟一位位智者、贤者交流。
阅读它们,就好像是在聆听教诲或是在促膝谈心。
阅读,是现代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日常的、主要的渠道。
______,领略到彼岸花开的盛景。
①因此有“读一批书”“读透一本书”的不同阅读方式。
②有时要同时读几本相关联的书。
③“读透一本书”,就是从“原意”而“思”而到达“意义”的彼岸。
④但有时阅读是翻阅式或跳读式。
⑤读一批书,就是同时阅读内容相似、相关联的一批书。
⑥读书,总要“时习之”,要领会原意并创获意义
A.①⑥③②④⑤B.⑥①④②③⑤C.⑥④②①⑤③D.②③④①⑥⑤
课内阅读
9、元代诗人杨仲弘曾说“诗要炼字,字者眼也”。
锤炼关键字,能使诗歌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请分析
诗句中加点字的妙处。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10、诗歌讲究“炼字”,好的字眼往往能让诗歌意象更加凝练生动、耐人寻味。
请简要赏析“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击”“翔”二字。
11、《致云雀》最后4个小节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带答案(四十六)参考答案
1、答案:C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内容及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
C.“是借宋文帝刘义隆不做充分准备,仓促北伐招致失败的史实”错误,“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借用刘裕的典故,写他曾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故选C。
2、答案:C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推测词语的意思,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A项,“驾轻就熟”,比喻对事情熟悉,办着容易,句中是说人物对青衣角色的把握非常容易,符合语境;
B项,“遴选”,谨慎选择,句中形容对科普作品的选择,符合语境;
C项,“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特殊的表现,一干就有惊人的成绩,与前面“新成立”矛盾;
D项,“体悟”,体会,领悟,句中形容人物对世界对人生的体会,符合语境。
故选C。
小提示: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
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3、答案: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怅: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的激昂慷慨的心绪。
句意是“面对这茫茫大千世界,怎能不激起思绪万端”。
故选B。
4、答案:C
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对实词的
辨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意侧重点、词语的词意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②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
③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要在具体语境中辨析词语的“同中之异”。
①推波助澜:比喻从旁助长或推动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扩大声势或影响。
结合“出走”“时代风气”等分析,使用正确。
②振振有词:理直气壮的样子。
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
形容“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介绍苹果
新品的各项实用功能”,不合语境。
③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
结合“‘反右’运动”分析,使用正确。
④白山黑水:长白山和黑龙江。
泛指中国东北地区。
语境主要讲很多地方出现了荒山,被污染的河流等,此
处望文生义。
⑤进退维谷: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
结合“要关闭核电站,又不愿把核废料存放在自己的家园”分析,使用正确。
⑥归心似箭: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快。
形容回家心切。
与句中的“心情”语义重复。
故选C。
5、答案:C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如火如荼”,像火那样红,像荼(茅草的白花)一样白。
原比喻军容之盛,现在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紧锣密鼓”,意思是锣鼓点敲得很密,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气氛和舆论准备。
语境指反右斗争处于紧张时刻,用“紧锣密鼓”。
第二空:“耳目一新”,听到和看到的都变得很新鲜,与以往大不相同。
“焕然一新”,形容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语境指《百合花》突破了当时流行的条条框框,令看到的人感到新鲜,用“耳目一新”。
第三空:“贯串”,意思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一般用于抽象事物。
“贯穿”,意思指通达,贯通。
“贯穿”不仅用于较抽象的事物,还能用于较具体的事物。
贯穿用得更多一些,词义重点是通过、透过事物内部、中间。
语境指假洋缎被面是全文的线索,用“贯穿”更好。
故选C。
6、答案: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B.“怅寥廓”句意是面对这广阔的宇宙,怎能不激起思绪万端。
“怅”在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的激昂慷慨
的心绪。
故选B。
7、答案:C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朗读与停顿的能力。
C.“忆”是领字,阅读中应在该“领字”之后停顿。
该题中“看”“问”“忆”“恰”均可作为“领字”。
其正确停顿应是“忆/
往昔/峥嵘/岁月/稠”。
故选C。
8、答案:C
本题考查语言衔接、连贯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整体把握语段的话题对象和中心观点,重点抓住关联词、代词、动词、形容词等词语或冒号、分号、顿号等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确定总起句、结论句、过渡句或衔接
句等,做到文从字顺,语义贯通,逻辑严密。
横线前“阅读,是现代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日常的、主要的渠道”可知,句子强调“阅读”,依据主语一致、内容
相关原则,横线所填句子应以“读”“阅读”开头,故只有③⑤⑥可作为首句,故排除AD;
又因为横线后“领略到彼岸花开的盛景”写“彼岸”的内容,依据邻近原则,横线末句应含有“彼岸”内容,①到⑥
句中只有③句含有此信息,故③方末尾,排除B;
故选C。
小提示:句子排序题,要求考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
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
9、答案:“击”字写出了鹰飞得迅捷矫健。
“翔”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这两个词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自然界的蓬
勃生命力。
“竞”本义是竞相追逐,这里深刻地概括并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万物都在竞相自由自在地生活着。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
诗句意思是: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击,搏击。
这里形容鹰飞得矫健有力。
翔,本指鸟盘旋飞翔,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
这两个词生动形象
地表现出自然界的蓬勃生命力,表达词人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
竞,本义是竞相追逐,这里指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
写到此诗人激发起内心的豪情,有了下面的
一问。
10、答案:①“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的“击”“翔”这两个动词极富表现力。
②“击”字有撞击、搏击的意思,显
示出雄鹰展翅奋飞、搏击长空的强劲有力。
③“翔”字写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动得自由轻快,就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表现了鱼游水中的那种轻快自在。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
诗歌中炼字题首先要解释这个字在诗句中的含义,“击”为搏击、撞击的意思;“翔”为翱翔的意思。
然后结合诗
句描绘画面,雄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翔,鱼在清澈的水里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地畅游。
最后要写出该字的表
达效果,一个“击”字写出了雄鹰展翅奋飞、搏击长空的强劲有力;一个“翔”字写出了鱼游水中的那种轻快自在。
所以这句诗中这两个动词极富表现力。
11、答案:在诗歌的最后4个小节中,诗人运用了对比,将凡人和云雀,也可以说是现实中的自我和理想中
的自我作了对比。
凡人渴求虚无之物,被现实束缚,而云雀却早已超脱了这一切,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凡
人永远为外物所累,永远不可能超越云雀的境界。
在最后一节诗中,诗人实发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得到
云雀所熟知的一半的欢欣,希望能够活出理想中的一半的自我。
本题考查诗歌结尾的写法及作用。
诗歌后四小节写到“即使我们能摈弃憎恨、傲慢和恐惧,即使我们生来不会抛洒一滴眼泪,我们也不知,怎
样才能接近于你的欢愉”,诗人运用了对比,将凡人和云雀,也可以说是现实中的自我和理想中的自我作了对比;“就是鄙弃尘土的你啊你的艺术技巧”,凡人渴求虚无之物,被现实束缚,而云雀却早已超脱了这一切,因
此,在现实生活中,凡人永远为外物所累,永远不可能超越云雀的境界。
诗歌最后的这几节,体现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共同特征:歌颂自然,以反衬人类社会的丑恶和人的不幸,但也揭示了某种真理:“我们瞻前顾后,为了不存在的事物自扰,我们最真挚的笑,也交织着某种苦恼,我们最美的音乐是最能倾诉哀思的曲调。
”读到此处,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能不产生共鸣?最后,诗人以感叹的口吻表达了他的愿望和抱负。
云雀所熟知的欢欣,就是和美好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对于同类真挚强烈的爱联系在一起的欢欣。
在最后一节诗中,诗人实发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得到云雀所熟知的一半的欢欣,希望能够活出理想中的一半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