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课堂达标训练(含答案)-普通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课堂达标训练〔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最敏感的地区。

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青藏地区丰富的能源是( )
A. 地热能、煤炭
B. 风能、生物能
C. 地热能、太阳能
D. 石油、天然气
2.游客乘火车沿青藏铁路经过三江源地区时,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 大地碧绿翠无瑕,草原宽阔有人家
B. 羚羊飞奔在天边,牦牛信步在山间
C. 千里冰封河成桥,万里雪飘梅傲立
D.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
三江源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我们要保护好“中华水塔〞,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存与开展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与解决开展。

据此答复以下两题。

3.以下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人为原因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①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②过度放牧③乱采滥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
4.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目前三江源自然
保护区采取了以下措施〔〕①退耕还草〔林〕
②全面禁猎
③禁采砂金
④休牧育草
⑤施行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④⑤
5.属于三江源地区珍稀动物的是
A. 藏羚羊
B. 藏绵羊
C. 三河牛
D. 伊犁马
读2021年暑假小明外出旅行时所写的旅行笔记,完成以下两题。

8月10日,我坐上了从青岛飞往青海西宁的飞机。

下飞机后,看到当地人戴着遮阳帽,许多游客背包里还携带着防晒霜、羽绒服等生活物品……
在青海期间,我有幸走进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那里绿草映衬着湖泊,野禽在或远或近的湿地河洼中栖居。

在这片被称为“中华水塔〞的高原湿地上,藏羚奔腾,野驴成群,真的是野生动物的乐园呀!
6.小明看到的当地人的这些生活习惯,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 极端干旱
B. 高寒,光照强烈
C. 非常湿热
D. 温和多雨
7.近几年,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状况得到明显好转。

与之相关的保护措施,表达错误的
选项是〔〕
A. 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B. 采取退耕还草〔林〕、休牧育草等措施
第 1 页
C. 施行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
D. 发动牧民捕猎、采砂金,栽种特色农产品
读三江源地区水系图(如图),答复20~22题。

8.甲河是
A. 长江
B. 黄河
C. 澜沧江
D. 怒江
9.图中河流的主要水源补给是
A. 大气降水
B. 冰雪融水
C. 湖泊水
D. 地下水
10.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包括
A. 水土流失
B. 草地沙化
C. 虫鼠猖獗
D. 围湖造田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1.读“三江平原、三江源和三江并流地区分布图〞,答复以下问题。

〔1〕图3是图1中A河流某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图,读图可知M、N两汛期出现的季节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图2中三江源地区是黄河、长江和_____________〔河流〕的发源地,其源头水源主要来自高山的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三江并流〞位于我国横断山区,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深谷代表地区,该地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4〕目前,以上两个地区均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三江平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C
2. B
3. B
4. A
5. A
6. B
7. D
8. A9. B10. D
11. (1)春季夏季
(2)澜沧江冰雪融水
(3)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4)湿地减少〔或土地变贫瘠〕
【解析】
1~2. 此题考察青藏地区的能源。

青藏高原能源资源丰富,有水能、太阳能、可燃冰、天然气、地热能等5种能源,都是干净无污染的能源。

青藏高原被喻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这里年日照时间超过3000小时,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

在西藏,太阳能不仅被用于做饭、烧水,还被用于发电、照明、取暖等,由此可见青藏高原最丰富的干净能源是太阳能。

根据题意,应选C。

此题主要考察三江源的自然景观。

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

主要的高原动物有羚羊、牦牛等,B正确;“大地碧绿翠无瑕,草原宽阔有人家〞主要描绘内蒙古高原的景观,A错;“千里冰封河成桥,万里雪飘梅傲立〞主要描绘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的景观,C错;“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描绘的是南方地区的景观,D错。

应选B。

3~4. 此题考察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人为原因。

近年来因为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湖泊水位下降甚至枯槁,水土流失严重,致使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其中自然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三江源地区的气候干旱,容易造成沙漠化;人为因素是人类为了一己私利而过度放牧、滥采乱挖、滥砍乱伐,使得植被减少,加快了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使环境恶化。

故B正确,ACD错误。

应选B。

此题考察国家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及采取了的措施。

2021年8月19日,国家正式成立全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面积31.6万平方千米。

自然保护区内要求有:〔1〕退耕还草(林);〔2〕全面禁猎;〔3〕禁采砂金;〔4〕休牧育草;〔5〕施行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这将有利于改善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所以A正确,BCD错误。

应选A。

5. 此题主要考察了我国三江源地区的珍稀动物。

三江源地区的珍稀动物有藏羚羊、藏野驴、雪豹等。

藏绵羊是青藏地区的主要畜种,三河牛是内蒙古牧区的主要畜种,伊犁马主要分布在新疆牧区。

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应选A。

6~7. 此题考察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

从材料中看到当地人戴着遮阳帽,许多游客背包里还携带着防晒霜、羽绒服等生活物品,说明青海西宁海拔高,气温低,太阳光照〔紫外线〕强烈。

故B正确,ACD错误。

应选B。

此题考察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状况得到明显好转的保护措施。

2021年8月19日,国家正式成立全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面积31.6万平方千米。

详细保护
第 3 页
措施: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施行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有利于改善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所以ABC正确,D错误。

应选D。

8~10. 此题考察长江的发源地。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它每年向中下游供水600多亿立方米,被称为“中华水塔〞。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

根据图中甲河流所在位置及周围地理事物,可知该河为长江。

根据题意,应选A。

此题考察三江源地区河流的主要水源补给。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它每年向中下游供水600多亿立方米,被称为“中华水塔〞。

青藏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所以该地区河流的主要水源补给来自冰雪融水。

根据题意,应选B。

此题考察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过去,三江源地区水草肥美,生态环境良好。

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湿地面积锐减,冰川融化,虫鼠猖獗,水土流失面积逐渐扩大,天然草场沙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少地方的溪流已经消失了,近些年来,一些偷猎者的大肆捕获,已使藏羚羊等珍稀动物濒于灭绝。

由上分析可知,选项ABC是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不符合题意。

青藏高原由于气候高寒,适宜开展河谷农业。

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流域洞庭湖等地为扩大耕地面积曾围湖造田。

选项D不属于三江源地区的生态问题,符合题意。

应选D。

11. 此题考察我国主要河流的相关知识,识记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读图可知,图1中A松花江是黑龙江最大的支流,也是流经东北地区的主要河流。

M、N两汛期出现的季节分别是春季和夏季。

冬季及初春流域内因气温低于0℃而长期累积的冰雪,在3月末4月初融化,形成春汛。

夏季受降水的影响,形成夏汛。

所以一般情况下,松花江有两次汛期。

〔2〕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地区,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

青藏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

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是河流重要的补给水源。

由于海拔高,受季风影响弱,天气降水极为稀少。

〔3〕在青藏高原的东缘,有许多南北走向的山脉呈平行状排列,因阻断东西向的交通,这些山脉总称为“横断山脉〞。

横断山脉位于第一、二阶梯的交界处,山高谷深,落差大,加受骗地降水丰富,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4〕三江平原地区的耕地多由湿地排水获得,现湿地面积萎缩,三江平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湿地减少或土地变贫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