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年级的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山谷中的谜底》同步练习A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 课《山谷中的谜底》同步练习 A 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就,一同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必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 共 20 题;共 102 分)
1.( 11 分)给以下句子加上适合的标点符号。
①谜底终于被揭开了________东坡雪大 ________其余那些树 ________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事________ 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________逐渐地丧失了活力。
②就这样 ________频频地积 ________频频地弯 ________频频地落 ________频频地弹 ________无论雪下
得多大 ________雪松一直完好无缺。
2.(8 分)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分)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白桦 ________树( huáhuà)吵闹________(huáh uà)
咆 ________哮( páo bào)双颊________(jiáxi á)
4.(4 分)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子弹 ________(dàn t án)穿透了他的心脏,他不再可以动弹________(dàn t án)了。
②关于这群避祸________(nán nàn)的人来说,要想安全度过这个严寒的冬季,可真是个
难 ________(nán nàn)题。
5.(6 分)给以下句子加上适合的关系词。
不只并且即便也因为因此只需就
①蟋蟀选择住所,________要排水优秀,________要有平和的阳光。
②________在冬季, ________能够看到蟋蟀从里面不停地抛出泥士来。
③________爷爷想念着祖国, ________他朝思暮想要回祖国去。
6.( 15 分)按要求达成以下句子练习。
( 1)只管两个竹节人放在一同,那就是格斗了。
(改正病句)
( 2)地球以外的太空中能否有生命存在,仍旧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用下划线词语造句)
( 3)故宫博物院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故宫博物院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好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用恰当的关系词语合成一句话)
7.(5 分)课文《山谷中的谜底》告诉我们:“有时曲折不是折服和毁坏,而是为了生计和更好地发
展。
”对此看法,你是赞成,仍是反对?请表示自己的看法,并用一个拥有说服力的案例采说明原由。
8.(3 分)写出近义词。
举棋不定— ________完好无缺—________挺秀—________
9.(4 分)写出反义词。
奇怪— ________完好无缺—________折服—________毁灭— ________
10.(5 分)看谁写得好,抄录以下词语。
折服毁坏反弹
11.(3 分)查词典。
“谜”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 ________画,读 ________。
12.(6 分)给以下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谜底终于被揭开了________ 东坡雪大________ 其余那些树________ 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领________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________逐渐地丧失了活力________
13.(1 分)说出以下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帐篷中的旅游者为自己的这一发现感觉快乐。
一位说:“我敢必定,东坡也曾长过杂树,不过因为不
会曲折才被大雪摧毁了。
”________
14.(1 分)谈谈句中破折号的作用。
少顷,另一位像忽然理解了什么似的,说:“我获得了一个启迪——关于外界的压力,能够经过正面
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曲折一下,作适合的退步,以求反弹的时机。
”________
15.(1 分)谈谈以下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少顷,另一位像忽然理解了什么似的,说:“我获得了一个启迪——关于外界的压力,能够经过正面
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曲折一下,作适合的退步,以求反弹的时机。
”________
16.(5 分)将以下句子改成反问句。
这一奇怪的景观一直是个谜,谁也不知道谜底是什么。
17.(5 分)扩句。
①旅游者到达山谷。
②魁北克省有山谷。
18.(5 分)缩句。
①这一奇怪的景
观一直是个谜。
②满坡的雪松上就积了
厚厚的一层雪。
19.(5 分)把以下反问句改成陈说句。
①人与山的关系日
趋亲密,怎能不使我们感觉和蔼与舒畅呢?②海面上不是还泛
着白色的浪花吗?
20.(5 分)将以下句子改为陈说句。
①词典莫非不是我们的良师良友吗?②
莫非那条街不喧闹吗?
二、阅读理解 ( 共 4 题;共 29 分)
21.(10 分)阅读课文选段,回答以下问题。
1983 年的冬季,大雪纷飞,有两个旅游者到达了这个山谷。
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满天飞舞的大雪,突
然诧异地发现,因为特别的风向,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大。
不一会儿满坡的雪松上就积了厚厚
的一层雪。
当雪积到必定程度时,雪松那富裕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曲折,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
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刻反弹过来,雪松仍旧保持着葱翠挺秀的身姿。
就这样,频频地积,频频
地弯,频频地落,频频地弹无论雪下得多大,雪松一直完满无损。
谜底终于被揭开了:东坡雪大,其
他那些树,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事,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逐渐地丧失了活力。
而西坡雪小,树上少许的
积雪根本就压不停树枝,因此除了雪松以外,柘、柏、女贞之类的树种,也都存活了下来。
帐篷中的旅游者为自己的这一发现感觉快乐。
一位说:“我敢必定,东坡也曾长过杂树,不过因为不
会曲折才被大雪摧毁了。
”
(1)“就这样频频地积,频频地弯,频频地落,频频地弹无论一直”文中频频能换成其余词
吗?为何?
(2)你还想知道哪些自然之谜?
22.(5 分)阅读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山谷中的谜底》告诉我们加拿大魁北克省山谷中有个谜:西坡长满杂树,东坡只有雪松。
原由是西
坡雪小压不停树枝,东坡的雪松枝丫会曲折,把雪抖落再反弹,其余树没有这个特色都死了。
告诉我们一
个什么道理?
23.(4 分)阅读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过了一会儿,另一位像忽然理解了什么似的,说:“我获得了一个启迪——关于外界的压力,能够通
过下边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曲折(q ūqǔ) 一下,作出适合的退步,以求反弹(t án dàn)
的时机。
”
的确,有时曲折不是折服和毁坏,而是为了生计和更好地发展。
( 1)给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曲折 ________ (q ū q ǔ)反弹________ (tán dàn)
( 2)文中破折号所起的作用是()。
A.转折
B .解说说明
C.递进
24.(10 分)阅读短文,回答以下问
题。
海洋涨潮
我去青岛的第三天,爸爸带着我去海边看涨潮。
三点多钟从前,海洋仍是那样文质彬彬。
我站在礁石上,凉滋滋的海水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脚面。
洁白的浪花追赶着人们的脚迹,发现“哗啦,哗啦”的“笑声”。
海风是那样凉快,像一只只小鱼似的滑过我的腿间。
三点多钟,海风一下子变得凶狠起来,掀起我的裙子。
不一会儿,我站的礁石和岸滩被湛蓝的海水分开了,我知道开始涨潮了。
果真,过了一会儿,海浪从海平线上滔滔而来。
它们打在礁石上,浪花碎玉似的乱溅起来。
那溅起的水花,远眺望去像一朵白梅,微雨似的纷落在海水里,浪花一浪接着一浪,一浪高过一浪。
它们仿佛赛跑,一个浪头冲过礁石奔向沙岸,另一个浪头又紧随着冲了过来。
它们仿佛在和礁石格斗,疯狂地倡始强攻,剧烈地拍打着礁石。
礁石毫不在意,骄横地站在那边。
海浪又像在跳高,它们一个接一个地蹦向大堤,可怎么也蹦不上去。
忽然,一个巨浪奔跑着蹦向大堤,可此次又失败了。
海浪只能服输。
啊!大自然!你是一个多么伟大的艺术家啊!你把地球描述得这么威严、雄伟!
( 1)仍旧子写词语。
凉滋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合短文内容解说词语。
①毫不在意
②文质彬彬
参照答案一、基础题 ( 共 20 题;共 102 分)
1-1 、
2-1 、
2-2 、3-1 、4-1 、
5-1 、6-1 、
6-2 、
6-3 、
7-1、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14-1 、
15-1 、
16-1 、
17-1 、
18-1 、
19-1 、
20-1 、
二、阅读理解 ( 共 4 题;共 29 分)
21-1、
21-2 、
22-1、
23-1 、
23-2 、
24-1 、
24-2、
第11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