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氧化处理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氧化处理法
3.1氯消毒 3.2污水氯氧化 3.3加氯量 3.4加氯设备与工艺 3.5氯化消毒副产物 3.6其他消毒方法 3.7污水消毒
3.1 氯消毒
简介: 氯在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具强烈刺激性及 特殊臭味,氧化能力很强。在6、7个大气压 下,可变成液态氯,体积缩小457倍。液态氯 灌入钢瓶,有利于贮存和运输。 除氯外,漂白粉[Ca(OCl)Cl)和漂粉精 [Ca(OCl)2]等也能用于消毒。含氯化合物中, 氯的价数大于一l者,称为有效氯,
(2)特点 优点:水中含有有机物和酚时,氯氨消毒不会 产生氯臭和氯酚臭,大大减少了 THMs 的产生, 能保持水中余氯较久。 缺点:作用缓慢,杀菌能力比自由氯弱。单独 使用的情况较少。 (3)常用药剂: 液氨、硫酸氨或氯化氨。 ( 4)投加量:氯和氨的投加量视水质不同而有 所不同。一般采用氯:氨=3:1~6:1, ( 5 )投加顺序:先加氨,再加氯,为防止生成 三氯胺
2)氯胺消毒:
(1)生成反应式
NH3 + HOCl NH2Cl + H2O (一氯胺)
NH2Cl + HOCl NHCl2 + H2O(二氯胺)
NHCl2 + HOCl NCl3 + H2O(三氯胺)
其比例与pH有关。 pH>9,一氯胺占优势 pH为7时,一氯胺和二氯胺同时存在。 pH<6.5时,二氯胺 pH<4.5 三氯胺
氯氨的消毒也是依靠 HOCl 。只有 HOCl 消耗得差 不多时,反应才会向左移动。 因此,有氯胺存在时,消毒作用比较缓慢,如氯消 毒5分钟,杀灭细菌99%以上,而用氯胺消毒,相同 条件下仅杀灭50%。 二氯胺的杀菌效果较一氯胺高,三氯胺则几乎无杀 菌作用。它们之间的生成量比例,取决于氨和氯的 相对浓度、pH值和温度等因素。一般而言, pH>7时,一氯胺的生成量较多; pH=7.0时,一氯胺和二氯胺近似相等; pH<6.5时,主要为二氯胺; 三氯胺只有当pH<4.4时才存在。 因二氯胺很臭,故主要应以一氯胺消毒。
返回目录
3.4加氯设备与工艺
1) 加氯设备
大中型水厂一般均用液氯。氯的投加设备种类很多,常用的 有真空加氯机和转子加氯机。来自氯瓶的氯气首先进入旋 风分离器,以分离悬浮杂质;再通过弹簧膜阀、控制阀、 转子流量计和中转玻璃罩,以调控和测定加氯量;然后氯 气经水射器与压力水混合、溶解,并被输送至加氯点。
5NaClO2 + 4HCl → 4 ClO2 + 5NaCl + 2H2O
(3)二氧化氯氧化特点 (i)ClO2消毒能力比氯强。
(ii)ClO2不水解,消毒受pH影响较小。iv)作为氧化剂,能去除或降低水的色度等。
(v) 但ClO2本身和副产物ClO2-对人体血红细 胞有损害。有报道认为还对人的神经系统及生殖系 统有损害。
返回目录
作业:
(1)电解(各班1~5号) (2)焚烧(各班6~10号) (3)空气氧化(各班11~15号) (4)化学沉淀(各班16~20号) (5)金属还原(各班20号以后) 要求: (1)手写; (2)有各种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影响因素、常用工 艺或设备运行简图。 参考文献: (1)水污染处理技术(教材); (2)实用废水处理技术(图书馆); (3)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 (4)上网查找(自助)等。
返回目录
3.7 污水消毒
必要性:污水经一级或二级处理以后,水质大大 改善,细菌含量也幅度降低,但细菌的绝对值仍很 高,并存在有病原菌的可能。因此在排放之前或回 用之前,应进行消毒。 工艺:一般采用氯消毒: Cl2 污水 → 混合池 → 接触池 → 排放 加氯量: 一般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出水:加5-10mg/L 接触时间:30分, 余氯量:>0.5mg/L
返回目录
3.2污水氯氧化
氯氧化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中,如医院污水处理、 除臭、消毒等。 1)含氰污水处理 含氰污水氧化反应分为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CNCNO-, PH维持在10~11,时间:5min。 若用Cl2作氧化剂要不断加碱,以维持一定的碱 度,若用NaOCl,由于水解呈碱性,所以不用 加碱
3)污水脱色 氯有较好的脱色效果,对印染废水脱色,脱色效果与PH 和投氯方式有关,碱性条件下效果好。
返回目录
3.3加氯量 加氯量=需氯量+余氯 需氯量:灭活水中微生物、氧化有机物和还原性物 质所消耗的部分。 余氯:出厂水接触30分后余氯不低于0.3mg/L;在管 网末梢不应低于0.05mg/L。
返回目录
3.6 其它消毒法
1)二氧化氯消毒
(1)二氧化氯性质
ClO2 在常温下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溶解 度是氯的5倍。极不稳定,气态和液态ClO2均易爆炸。故 必须以水溶液的形式现场制取。 (2) 制取方法:
(i)亚氯酸钠和氯制取: Cl2 + H2O → HOCl + HCl HOCl + HCl +2NaClO2 → 2 ClO2 + 2NaCl +H2O (ii)用酸与亚氯酸钠制取:
1)氯消毒原理
(1)反应式 氯易溶于水中,在清水中,发生下列反应:
Cl2 + H2O HOCl + H+ + ClHOCl H+ + OCl-
(2)影响消毒因素 (i)加氯量和接触时间: 加氯量除需满足需氯量外,尚应有一定量的剩余氯。需氯量是 指因灭菌、氧化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以及某些氯化反应等所 消耗的氯量。所需余氯量的多少,与余氯性质有关。 就游离性余氯而言(指HOCl和OCl—),则要求接触30分钟后,有 0.3-0.5mg/L 余氯;对于化合性余氯 ( 指 NH2Cl 和 NHCl2) ,要求接 触1-2小时后,有1-2mg/L。 (ii)温度 同PH值时温度越低, HOCl越多
2)加氯工艺
返回目录
3.5氯化消毒副产物 有机物与氯生成有机氯化物,三卤甲烷。 我国新标准规定了三卤甲烷(THMs)浓度,包括: 氯仿、溴仿、二溴一氯甲烷和一溴二氯甲烷四 种物质。 1993年美国制订的消毒剂-消毒副产物方案中 建议: THMs 80 g/L, 卤乙酸(HAAS):一共五种(一氯乙酸、二氯 乙酸、三氯乙酸、一溴乙酸、二溴乙酸),五 种之和在1997年低于60 g/L,2000年低于 30g/L。
(iii)PH的影响 pH高时,OCl-较多。 pH>9,OCl-接近100%。 pH<6,HOCl接近100%。 pH=7.54, [HOCl]=[OCl-] HOCl和OCl-都有氧化能力, 但细菌是带负电的,所以 一般认为主要是通过 HOCl 的作用来消毒的。 实践也表明pH越低,消毒 作用越强。
第二阶段,CNO-
NH3(酸性条件) 或N2(PH:8~8.5),
反应时间1h, 反应设备:反应池(压缩空气搅拌或水泵循环搅拌), 沉淀池(二池交替作反应与沉淀)
2)含酚污水处理 用氯氧化除酚。理论投氯量与酚量之比为6:1,即可将酚 完全破坏,但实际中投氯量为理论投氯量的10倍左右, 原因是(i)污水中存在其他化合物与氯作用,消耗氯 量; (ii)投氯量不足,酚氧化不充分,而且生成具有强烈 臭味的氯酚。
2)臭氧消毒
(1)作用:既是氧化剂,又是消毒剂,渗入细胞壁。 (2)特点:作为消毒剂,不会产生三卤甲烷副产物, 杀菌和氧化能力比氯强。但由于臭氧在水中不稳 定,易散失,因此在O3之后,往往需要投加少量 的氯等。 (3)应用:欧洲普遍用臭氧处理饮用水,在美国也 逐渐流行。 (4)关注:但近年来臭氧化的副作用也开始引起人 们的关注。水中大分子物质变成分子较小的中间 产物,可能有毒性。或者中间产物和氯作用后致 突变反而增强。
3.1氯消毒 3.2污水氯氧化 3.3加氯量 3.4加氯设备与工艺 3.5氯化消毒副产物 3.6其他消毒方法 3.7污水消毒
3.1 氯消毒
简介: 氯在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具强烈刺激性及 特殊臭味,氧化能力很强。在6、7个大气压 下,可变成液态氯,体积缩小457倍。液态氯 灌入钢瓶,有利于贮存和运输。 除氯外,漂白粉[Ca(OCl)Cl)和漂粉精 [Ca(OCl)2]等也能用于消毒。含氯化合物中, 氯的价数大于一l者,称为有效氯,
(2)特点 优点:水中含有有机物和酚时,氯氨消毒不会 产生氯臭和氯酚臭,大大减少了 THMs 的产生, 能保持水中余氯较久。 缺点:作用缓慢,杀菌能力比自由氯弱。单独 使用的情况较少。 (3)常用药剂: 液氨、硫酸氨或氯化氨。 ( 4)投加量:氯和氨的投加量视水质不同而有 所不同。一般采用氯:氨=3:1~6:1, ( 5 )投加顺序:先加氨,再加氯,为防止生成 三氯胺
2)氯胺消毒:
(1)生成反应式
NH3 + HOCl NH2Cl + H2O (一氯胺)
NH2Cl + HOCl NHCl2 + H2O(二氯胺)
NHCl2 + HOCl NCl3 + H2O(三氯胺)
其比例与pH有关。 pH>9,一氯胺占优势 pH为7时,一氯胺和二氯胺同时存在。 pH<6.5时,二氯胺 pH<4.5 三氯胺
氯氨的消毒也是依靠 HOCl 。只有 HOCl 消耗得差 不多时,反应才会向左移动。 因此,有氯胺存在时,消毒作用比较缓慢,如氯消 毒5分钟,杀灭细菌99%以上,而用氯胺消毒,相同 条件下仅杀灭50%。 二氯胺的杀菌效果较一氯胺高,三氯胺则几乎无杀 菌作用。它们之间的生成量比例,取决于氨和氯的 相对浓度、pH值和温度等因素。一般而言, pH>7时,一氯胺的生成量较多; pH=7.0时,一氯胺和二氯胺近似相等; pH<6.5时,主要为二氯胺; 三氯胺只有当pH<4.4时才存在。 因二氯胺很臭,故主要应以一氯胺消毒。
返回目录
3.4加氯设备与工艺
1) 加氯设备
大中型水厂一般均用液氯。氯的投加设备种类很多,常用的 有真空加氯机和转子加氯机。来自氯瓶的氯气首先进入旋 风分离器,以分离悬浮杂质;再通过弹簧膜阀、控制阀、 转子流量计和中转玻璃罩,以调控和测定加氯量;然后氯 气经水射器与压力水混合、溶解,并被输送至加氯点。
5NaClO2 + 4HCl → 4 ClO2 + 5NaCl + 2H2O
(3)二氧化氯氧化特点 (i)ClO2消毒能力比氯强。
(ii)ClO2不水解,消毒受pH影响较小。iv)作为氧化剂,能去除或降低水的色度等。
(v) 但ClO2本身和副产物ClO2-对人体血红细 胞有损害。有报道认为还对人的神经系统及生殖系 统有损害。
返回目录
作业:
(1)电解(各班1~5号) (2)焚烧(各班6~10号) (3)空气氧化(各班11~15号) (4)化学沉淀(各班16~20号) (5)金属还原(各班20号以后) 要求: (1)手写; (2)有各种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影响因素、常用工 艺或设备运行简图。 参考文献: (1)水污染处理技术(教材); (2)实用废水处理技术(图书馆); (3)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 (4)上网查找(自助)等。
返回目录
3.7 污水消毒
必要性:污水经一级或二级处理以后,水质大大 改善,细菌含量也幅度降低,但细菌的绝对值仍很 高,并存在有病原菌的可能。因此在排放之前或回 用之前,应进行消毒。 工艺:一般采用氯消毒: Cl2 污水 → 混合池 → 接触池 → 排放 加氯量: 一般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出水:加5-10mg/L 接触时间:30分, 余氯量:>0.5mg/L
返回目录
3.2污水氯氧化
氯氧化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中,如医院污水处理、 除臭、消毒等。 1)含氰污水处理 含氰污水氧化反应分为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CNCNO-, PH维持在10~11,时间:5min。 若用Cl2作氧化剂要不断加碱,以维持一定的碱 度,若用NaOCl,由于水解呈碱性,所以不用 加碱
3)污水脱色 氯有较好的脱色效果,对印染废水脱色,脱色效果与PH 和投氯方式有关,碱性条件下效果好。
返回目录
3.3加氯量 加氯量=需氯量+余氯 需氯量:灭活水中微生物、氧化有机物和还原性物 质所消耗的部分。 余氯:出厂水接触30分后余氯不低于0.3mg/L;在管 网末梢不应低于0.05mg/L。
返回目录
3.6 其它消毒法
1)二氧化氯消毒
(1)二氧化氯性质
ClO2 在常温下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溶解 度是氯的5倍。极不稳定,气态和液态ClO2均易爆炸。故 必须以水溶液的形式现场制取。 (2) 制取方法:
(i)亚氯酸钠和氯制取: Cl2 + H2O → HOCl + HCl HOCl + HCl +2NaClO2 → 2 ClO2 + 2NaCl +H2O (ii)用酸与亚氯酸钠制取:
1)氯消毒原理
(1)反应式 氯易溶于水中,在清水中,发生下列反应:
Cl2 + H2O HOCl + H+ + ClHOCl H+ + OCl-
(2)影响消毒因素 (i)加氯量和接触时间: 加氯量除需满足需氯量外,尚应有一定量的剩余氯。需氯量是 指因灭菌、氧化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以及某些氯化反应等所 消耗的氯量。所需余氯量的多少,与余氯性质有关。 就游离性余氯而言(指HOCl和OCl—),则要求接触30分钟后,有 0.3-0.5mg/L 余氯;对于化合性余氯 ( 指 NH2Cl 和 NHCl2) ,要求接 触1-2小时后,有1-2mg/L。 (ii)温度 同PH值时温度越低, HOCl越多
2)加氯工艺
返回目录
3.5氯化消毒副产物 有机物与氯生成有机氯化物,三卤甲烷。 我国新标准规定了三卤甲烷(THMs)浓度,包括: 氯仿、溴仿、二溴一氯甲烷和一溴二氯甲烷四 种物质。 1993年美国制订的消毒剂-消毒副产物方案中 建议: THMs 80 g/L, 卤乙酸(HAAS):一共五种(一氯乙酸、二氯 乙酸、三氯乙酸、一溴乙酸、二溴乙酸),五 种之和在1997年低于60 g/L,2000年低于 30g/L。
(iii)PH的影响 pH高时,OCl-较多。 pH>9,OCl-接近100%。 pH<6,HOCl接近100%。 pH=7.54, [HOCl]=[OCl-] HOCl和OCl-都有氧化能力, 但细菌是带负电的,所以 一般认为主要是通过 HOCl 的作用来消毒的。 实践也表明pH越低,消毒 作用越强。
第二阶段,CNO-
NH3(酸性条件) 或N2(PH:8~8.5),
反应时间1h, 反应设备:反应池(压缩空气搅拌或水泵循环搅拌), 沉淀池(二池交替作反应与沉淀)
2)含酚污水处理 用氯氧化除酚。理论投氯量与酚量之比为6:1,即可将酚 完全破坏,但实际中投氯量为理论投氯量的10倍左右, 原因是(i)污水中存在其他化合物与氯作用,消耗氯 量; (ii)投氯量不足,酚氧化不充分,而且生成具有强烈 臭味的氯酚。
2)臭氧消毒
(1)作用:既是氧化剂,又是消毒剂,渗入细胞壁。 (2)特点:作为消毒剂,不会产生三卤甲烷副产物, 杀菌和氧化能力比氯强。但由于臭氧在水中不稳 定,易散失,因此在O3之后,往往需要投加少量 的氯等。 (3)应用:欧洲普遍用臭氧处理饮用水,在美国也 逐渐流行。 (4)关注:但近年来臭氧化的副作用也开始引起人 们的关注。水中大分子物质变成分子较小的中间 产物,可能有毒性。或者中间产物和氯作用后致 突变反而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