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专业蓝色课程界定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管理专业蓝色课程界定探析
作者:孙培立
概要:海洋是沿海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空间和资源基地,海洋经济发展
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对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

但陆地空间不足,资源有限矛盾突出。

海洋在接替和补充陆地空间及资源不足方面存在着巨大潜力。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科学、经济科学和农业科学相关知识和技能
的专门人才。

专业代码:120301;主干学科:农林经济管理、经济学;主要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十二五”期间辽
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秉承专业建设面向未来,凝炼特色,打造精品专业的建设理念,深入探索研究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蓝色课程的界定及作用,目的就是明确专业建设方向,深化课程改革,突出蓝色课程地位,发挥蓝色课程在专业中的作用。

蓝色课程的建设完善,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理论联系实际,提升专业定位目标,培养综合素质全面,有竞争力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蓝色课程的界定
界定蓝色课程的目的就是加强其建设,突出其地位和发挥其作用。

在自然界中,颜色是通过人们的眼、脑和其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
效应。

光的各种现象,如红色、橙色、桃红色、绿色、蓝色,紫色、和黄色等,或使生物、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

颜色具有三个特性,即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蓝色,光或颜料的三原色之一,这种颜色有很多种,有天蓝、湖蓝、宝蓝、粉蓝、冰蓝、碧蓝等,或蔚蓝、湛蓝、深蓝等等。

天蓝色代表宁静、清新、自由,是很多人喜欢的颜色,是安抚色,一看到就让人的心情感到放松;湖蓝色,海的颜色,代表忧郁、深邃、冷淡;宝石蓝,为最深也最亮的蓝色,也叫海军蓝,代表冷静、智慧等。

蓝色为极端的冷色,具有沉静和理智的特性。

把海洋大学,把海洋大学的某个专业,把海洋大学的某个专业的课程和蓝色联
系起来,需要一定理论依据和智慧方法。

基于传承和比较借鉴,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蓝色课程的界定,一定从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地位、课程目标等几方面考虑。

一定突出体现涉海、涉水、涉渔、涉农的课程特征。

根据海洋大学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定位,专业设置与建设适应区域经济、行业
经济发展需要,依托大连海洋大学的办学定位目标和教学资源,突出体现涉海、
涉水、涉农、涉渔特色。

本专业研究渔业经济与管理,政策分析、水产品市场营销等领域的理论与实务。

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渔业企业经营管理、水产品市场营销与贸易、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管理、公司管理与市场开发、管理咨询、科学研究等工作。

为此,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知识结构划分为四大部分。

即公共基础知识、农业
科学知识、经济科学知识、管理科学知识。

通过课程设置表达为:公共基础知识部分设置大学外语、水产专业外语、应用文写作、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计算机基础,办公自动化等课程;农业科学知识部分设置渔业概论、农村社会学、农业政策学、渔政学、渔业法与海洋法、水产品营销学、水产市场调查、渔业经济学综合实习、渔村渔业调查等课程;经济科学知识部分设置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财政与税收、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渔业经济学、渔业技术经济学、海洋经济学、管理经济学、农村经济学等课程;管理科学知识部分设置管理学原理、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渔业管理学、公共管理学、企业管理学、创业管理等课程。

从上述设置的课程中,我们从中界定出蓝色课程。

即水产专业外语、渔业概论、农村社会学、农业政策学、渔政学、渔业法与海洋法、水产品营销学、水产市场调查、渔业经济学综合实习、渔村渔业调查、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渔业经济学、渔业技术经济学、海洋经济学、农村经济学、渔业管理学等课程。

二、蓝色课程的作用与功能
1、专业建设发展需要
我国目前只有4所海洋大学,办学目标、办学定位有所不同,各自寻求差异化
发展道路。

在海洋大学设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设置蓝色课程,既紧密围绕海洋、渔业、食品三大产业,为行业经济、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培养专业人才和技术实用人才,也体现学校的办学方向,表达专业价值和特色。

辽宁目前已有的39所本科院校中,海洋类大学只有2所,偏重海洋学、水产学、食品科学人才培养的只有1所。

海洋大学自身建设发展需要多学科、多专业齐头并进,有所侧重。

设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通过蓝色课程突出特色,既是学科、专业建设发展需要,也是本校办学目标、办学定位需要。

海洋大学设置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一定与农业大学、林业大学、畜牧大学、
其他综合性大学或学院设置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
等方面有所差别。

这种差别是通过课程设置、教学环节等体现。

因此,蓝色课程的设置建设既是海洋大学办学的差别优势也是专业特色。

实现海洋强国的目标,需要海洋大学培养海洋科技人才,海洋大学设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不仅使专业设置更加合理,办学资源优化利用,而且增强多学科、多专业之间相互交叉渗透,有助于培养优质复合海洋科技人才,还弥补了以前重自然科学人才培养,轻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不足。

2、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海洋产业发展需要。

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重要发展目标,海洋战略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我国在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生物资源捕获能力、大洋探测等方面海洋科技水平与海洋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培养海洋科技人才乃国家当务之急,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自在其中。

3、渔业产业发展需要
从1990年始,我国水产品产量连续居世界之首,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渔业大国。

从世界渔业大国向世界渔业强国的战略转型,从传统渔业方式向现代渔业方式发展,需要科技支撑,需要专业人才,需要管理人才。

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领域理所当然的要承担使命和发挥作用。

4、食品工业发展需要
众所周知,我国已有13亿多人口,食物供给保障至关重要,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

不仅要解决食物数量问题,还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因此,海洋大学培养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必然为之需求。

5、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海洋产业一直是沿海省、市的支柱产业,也是国民经济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具有较强的后发优势和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

辽宁东濒黄海,西临渤海,沿海有地级市有6个,县级市县、区共19个。

社会经济和海洋产业的发展,需要海洋大学培养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

三、蓝色课程的设置与调整
1、蓝色课程设置
蓝色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突出农林济经管理专业定位,使蓝色特色更加鲜明,
培养行业经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适合人才。

根据颜色的三个特性,色调、明度、饱和度。

我们设置了三个层次的蓝色课程。

第1层次,为通识教育课程:水产专业外语、渔业概论、渔业法与海洋法、农村社会学、农业政策学;第2层次,为专业基础课:渔政学、农村经济学、水产市场调查、渔业经济学综合实习、渔村渔业调查、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第3层次,为专业课:渔业经济学、渔业技术经济学、水产品营销学、海洋经济学、渔业管理学等。

3个层次蓝色课程之间相互紧密联系,互为支撑和递进关系,共同构建农林济
经管理专业特色,即蓝色专业。

2、蓝色课程调整
蓝色课程调整的目的就是根据已经设置并运行蓝色课程的效果分析,以及其他
大学的专业建设经验借鉴,对蓝色课程门类及内容进行增补和删减,使蓝色特色更加鲜明,优化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适合行业经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通常农业大学或综合性大学设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经济学、管理学、农(林)业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农(林)业技术经济学、农(林)产品营销学、农(林)业政策学、农(林)业概论等。

例1,中国农业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企业会计学、经济法、市场营销学、发展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管理信息系统、国际贸易原理、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学、技术经济学、农业企业管理学、项目投资与评估、农村合作经济、资源经济学等。

例2,浙江大学农林经济与管理专业主干课程:经济学、农(林)业经济学、
管理学原理、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农(林)业技术经济学、农(林)产品营销学、农(林)业政策学、农(林)业概论等、农学概论、畜牧学概论、微积分、线性代数、微观经济学、农产品加工概论等。

例3,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与管理专业,主要课程:经济学、农(林)业经
济学、管理学原理、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学。

农(林)业技术经济学、农(林)产品营销学、农(林)业政策学、农(林)业概论。

例4,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农业技术经济学、管理
学、经济运筹学、市场营销学、农业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会计学原理、企业会计学、统计学、农村财政金融、农业投资项目评估、计算机应用等。

我校农林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渔业管理学、公共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渔业经济学、渔业技术经济学、渔业概论等。

9门主要课程有4门涉海、涉渔,蓝色鲜明。

调整后的蓝色课程,增加蓝色课程门数和学分,形成蓝色课程群,形成合效,
使蓝色课程的设置的布局结构科学合理,内容衔接得当。

强化渔业管理学、渔业经济学、渔业技术经济学、渔政学、水产品市场营销学、渔业金融学、渔业概论、渔村渔企调查等课程设置及教学目标,反映我国渔业发展的需求。

农业政策学,农村社会学、农村经济学等课程设置,反映我国农业发展需求。

增设海洋资产评估、海洋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课程设置,反映我国海洋经济
发展需求。

水产专业外语等课程设置,适应学生就业需要,满足大连地区经济发展需求。

通过蓝色课程的设置与调整,逐步把本专业打造成精品专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扩大影响力,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四、结语
海洋是沿海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空间和资源基地,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是
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对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

但陆地空间不足,资源有限矛盾突出。

海洋在接替和补充陆地空间及资源不足方面存在着巨大潜力。

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需要现代科技支持,需要海洋大学的科研成果和专业人
才培养。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蓝色课程建设是海洋大学建设的一部分,且任重而道远,永无止境,需要紧密依托海洋大学的办学定位目标,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蓝色课程建设,突出体现海洋大学的蓝色特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
改革工程”意见【z】.教高【2011】6号
[2]李桂山.教育国际化与教学模式创新研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3.
[3]徐小洲,张敏.创业教育的观念变革与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2,(5):66-67.
[4]施永川.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3,(5):214-2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