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长亭送别双基限时练 苏教版必修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基限时练(九) 长亭送别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玉骢.(zōnɡ)蹙.(cù)眉
弃掷.(zhì) 衰草萋.(qī)迷
B.笑靥.(yàn) 谂.(shěn)知
玉醅.(pēi) 衰柳长堤.(dī)
C.憔.(qiáo)悴须臾.(yú)
霎.(shà)时淡烟暮霭.(ǎi)
D.栖.(qī)迟泠泠.(línɡ)
揾.(wèn)做金钏.(chuān)
解析A.骢cōnɡ;B.靥yè;D.钏chuàn。

答案 C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①怨归去得疾.(病)
②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请,央求)
B.①只索
..昏昏沉沉的睡(只要)
②小姐这壁
..坐(这边)
C.①我谂知
..这几日相思滋味(熟知,深知)
②煞强如
..状元及第(远胜过)
D.①也合着
...俺夫妻们共桌而食(也合算着)
②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
....吃(难道不想)
解析A.疾:迅速;B.只索:只得;D.也合着:也该教。

答案 C
3.选择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
A.莺莺在长亭送别张生,真是黯然销魂
....。

B.白马将军的确救下莺莺,使崔相国一家终于破镜重圆
....。

C.莺莺有心与张生举案齐眉
....,怎奈老夫人从中作梗。

D.莺莺对感情是执著的,她害怕这一别从此劳燕分飞
....。

解析破镜重圆:指夫妻之间经离乱或变故又团圆。

答案 B
4.(2012·江西)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看作是丢脸的事,他们已经坦然地加入到个体户行列中来。

B.关于《品三国》,粗粗一看,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

C.虽然大家都知道生活离不开物质基础,可也没有一个人不认为,幸福并不完全由物质条件决定。

D.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解析A.“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有交叉部分,不能并列;B.缺少主语,应去掉“关于”;D.搭配不当,“挑起了……重担”或“承担……任务”。

答案 C
5.文学常识填空。

(1)《长亭送别》选自________,《西厢记》全名________,作者王实甫,是________(朝代)著名戏曲作家。

(2)《西厢记》共__________本__________折,本文节选的是第四本第三折,主要写了男主人公____________和女主人公__________的离别情绪,表现了两人之间真挚的爱情,突出了莺莺的________性格,歌颂了婚姻自由反对________的主题。

(3)元曲四大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人。

王实甫虽然不在四大家之列,但他的《西厢记》在元代和明代就一直为人所推崇,被称为杂剧的顶峰之作。

答案(1)《全元戏曲·西厢记》《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元代
(2)五二十一张珙崔莺莺叛逆封建礼教
(3)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6.按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煞强如状元及第。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拆鸳鸯在两下里。

(3)青霄有路终须到,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野店风霜要起迟。

(5)________________,恨压三峰华岳低。

(6)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_________。

(7)四周山色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8)泪随流水急,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但得一个并头莲
(2)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3)金榜无名誓不归
(4)荒村雨露宜眠早
(5)泪添九曲黄河溢
(6)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禾黍秋风听马嘶
(7)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
(8)愁逐野云飞
7.下面是有关“诸宫调”的解释的信息,请把这些信息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只填序号)
①宋、金、元的一种说唱文学
②叙述一个故事
③如金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④韵文部分用不同宫调的多组套曲连成很长的篇幅
⑤夹杂散文说白
⑥以韵文为主要组成部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⑥⑤②④③
8.阅读《春暖花开》歌词片段,按要求作答。

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

每次怒放,都是心中喷发的爱。

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

其实幸福,一直与我们同在。

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

生命如水,有时平静,有时澎湃。

穿越阴霾,阳光洒满你窗台。

其实幸福,一直与我们同在。

(1)将“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这句话扩写为一段散文,限60字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生命如水,有时平静,有时澎湃”,写一句歌词,注意押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扩展语句的关键是创设语境。

“风”体现季节特点,“我”是抒情的主体,“天空”是情境表达的背景,是“我”对话的对象。

表述时,运用描写、抒情等手法,注意语意完整,语言优美,字数等要求。

(2)仿写时首先注意与例句的“……如……,有时……,有时……”的格式保持一致;其次,例句运用的是比喻修辞手法,注意比喻要恰当,后两个比喻构成对比;最后要注意意境保持一致,尾字押韵。

答案(1)示例:春风的鼻息轻拂着大地,点点的新绿闪着诱人的光。

我仰望天空,蔚蓝的天空下是几只飞得越来越高的风筝,耳边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
(2)生活如歌,有时低沉,有时豪迈。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唱段,完成9~13题。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9.“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抓住了怎样的景色特点?意在表现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抓住深秋季节空阔萧索的景色特点。

意在烘托痛苦的心情。

10.究竟“谁”“染霜林醉”,文中是否作了回答?意在表现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了回答,意思是惜别的眼泪染红了霜林。

意在表现哀怨之凝重。

11.【端正好】与【一煞】在写景上有什么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都是借景抒情。

但前者写晨景,后者写暮景;前者写云花风雁,后者写山林烟霭。

12.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诗句,与【一煞】中“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的唱词有什么相通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都写出了离人的惆怅。

送者怅然痴立,极目远送,征人渐逝而依依难离,眷恋之情因人去而变得更深更重。

13.简析“无人语”与“听马嘶”所创设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无语”与“马嘶”相映衬,烘托出环境的寂寥与人物的落寞。

“无人语”既写出夕阳古道杳无人声,又写出莺莺欲语无人相对的凄凉;而此时的马嘶打破了沉寂,也撕裂了莺莺破碎的心。

三、能力提升
阅读《西厢记》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第一折中崔莺莺的两段唱词,完成14~16题。

【八声甘州】恹恹瘦损,早是伤神,那值残春。

罗衣宽褪,能消几度黄昏?风袅篆烟不卷帘,________;无语凭阑干,目断行云。

【混江龙】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

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

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14.这两段曲词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情景交融。

15.【混江龙】一曲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至少写三种)试析它们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借代、比喻、夸张。

“落红”“万点”代指落花,“六朝金粉”代指妇女梳妆用品;“池塘梦晓”,喻张生才情横溢,“蝶粉……花尘”一句比喻自己芳心已被张生牵动;“人远天涯近”,夸张地表现相思的人儿咫尺天涯的遗憾。

全曲借景写情,情景交融,表现出主人公对爱情的渴望。

16.为【八声甘州】“风袅篆烟不卷帘”句后的空缺处选择恰当的一句( )
A.雨骤风狂三月暮B.雨打梨花深闭门
C.雪压愁城深闭门D.雨润桃花惜春深
答案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