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体验问卷评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抑郁体验问卷评定

[Depressive Experiences Questionnaire]

(Blatt,D'Afflitti,&Quinlan,1976 a)

简介

抑郁体验问卷(DEQ )是为了评定Blatt1974年提出的抑郁的两个主要维度,即(1)无助性抑郁(anaclitic depression),其特征为显著的无助感、需求感、害怕被遗弃和依赖他人,(2)内射性抑郁(introjective depression),其特征为自己的标准过分严格,自罪感、无价值感和自尊心丧失。

作者将人形成无助性或内射性抑郁的自然倾向特定为自发育早期即已植根于自身的稳定的人格特质。DEQ并不试图评价抑郁症状本身,而是要评价常与抑郁相关联的广泛的内心体验。

DEQ初表包括“个Likert型条目,询问受试者对自身及对人际关系的态度。每个叙述都按7级回答,从“强烈反对”到“完全同意”,中值为40下面是几个典型条目:“我在同别人的激烈竞争中体验到快乐”;“我很担心会冒犯或伤害周围的人”;“不管成功或失败,我都自我感觉良好”。

为给上述两个假定的维度评分,Blatt等(1976b)将该问卷做了因子分析,形成三个因子。与预计的一样,第一因子反映无助性,指向与人交往的人格特性;第二因子反映内射性

或自我批评性人格特征;第三因子与前两个区别较大,代表了对自我安全感的渴求及骄傲等,可能是一种抑郁拮抗因素。作者将三个因子分别命名为依赖性(DEQ-A,指向“无助性”)、自我批评性(DEQ-I,指向“内射性”)和有效性(DEQ-E)。由于三个因子的生成有性别差异,也就需要六种评分指导。

用DEQ初表评分时,每个条目的粗分必须用Blatt等(1976b)的标准样本得出的均值与标准进行标准化,由此得出标准化评分,再乘以从初表因子分析中得出的适当的因子加权值方得出分量表分。这种加权值有男女之间是不一致的。

鉴于这种计分方法太过复杂和繁琐,Welkowitz&Bond 于1985年提出了另一种替代方法。当符合以下标准之一时,某条目就被归人一个分表:(1)条目在某因子上的载荷在两性都大于0.40;(2)条目在某因子上的载荷最大;(3)条目在某因子上载荷最大,即使在某个性别其绝对值<0.40.采用这一原则,有21个条目归入依赖性(DEA-Q)分量表,15个归人自我批评(DEQ-I),8个归人有效性(DEQ-E)。剩下的22个条目无法归类。

信效度测试

Blatt等(1976)的最初研究样本是500名女性与160名男性大学生。Welkowitz等(1985)的研究样本为心理系大学生,男55名,女76名。Klein (1989)对DEQ初表及修订表的随

访研究样本是社区精神卫生中心的门诊病人,男45,女118名,其中49%符DSM - III重性情感障碍标准。Klein还调查了一些人的后代,包括73名重性情感障碍病人,33名整形外科病人与风湿病人,38名无精神病家族史及个人史的正常人。所调查的均为成人或少年。

内部一致性:如前所述,Blat等(1976)从DEQ中提取出三个因子。因子的数学模型可以间接说明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Welkowitz等(1985)用简单的。或1加权法得出的分量表α系数为:DEQ-A,0.81;DEQ-I,0.86;DEQ-E,0.72。Klein等(1989)报道的α系数在病人为0.79,0.82和0.59,在正常后代中为0.86,0.83和0.72。由此看来,在很不相同的样本中α系数是接近的,而且因子A和I内部一致性很好。

重测信度:间隔5或13周重测时依赖性与自我批判分表的重测相关值分别为0.81-0.89和0.68-0.83。临床病人6个月后随访重测所得三个分表的重测相关性分别为0.64,0.61和0.690说明该量表稳定性相当好,提示DEQ得分的确反映了人格特质。

聚合效度:Blatt等(1976)将DEQ的三个因子与其它量表进行了聚合效度分析。发现DEQ-A(依赖因子)与Weissman-Risks心境量表得分无关,与受试者对真实自我的评价也不相关,但却与真实自我能力的评价(在女性)和真实自我能力与理想自我能力之间的差距相关,作者觉得依赖

因子与“自我懦弱的主旋律”相呼应。DEQ-1(自我批评)与对抑郁的评定(Weissman-Risks心境量表)相关。作者指出:由于自我批评因子带有否定性自我评价和自罪色彩,因而与对抑郁的评定相关较好。抑郁量表对自罪和自责更为重视,因为这些症状传统上被看作是抑郁的主要组成成份。

另有研究发现,依赖与自我批评因子得分与下述各种评定方法的关系与理论期望相近:如各种抑郁症状群的评分,对自我概念、自尊与人际关系的评定,Rorschach墨迹测验中的口头应答,对性角色取向的评定,对双亲的描述的评定,以及对被拒绝乃至事业失败的不同易感性的评定等等。

Welkowitz等(1985)对DEQ修订版三个分表分别与Beck 抑郁问卷进行了相关分析。在男女两组受试中,DEQ三个分表与BDI得分的相关性分别为:DEQ-A,0.48和0.39;DEQ-I,0.62和0.58;DEQ-E,-0.18和-0.14。Klein (1989)分析了原始因子分与Welkowitz等(1985)加权因子分之间的相关性,发现依赖性为0.81-0.94,自我批评为0.85-0.92;有效性为0.86-0.93。这些相关分析表明,原始因子与修订因子分结果类似。两种版体的自我批评和依赖得分均与同时应用的抑郁量表得分显著相关,而且自我批评的相关性高于依赖性,修订分的相关性略高于原始分。,有效性的原始与修订分同抑郁评定的得分的相关一般是负性的,但很小。所有三个分表得分与治疗六个月后的结局有中度的显著相关。

原始与修订DEQ因子加权系统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原始因子分之间相互正交,基本无关,而修订因子分两者显著相关(r=0.53-0.69)。Welkowitz等(1985)将修订的评分系统进行多重回归分析发现,当自我批判得分领先进人方程之后,依赖性得分对BDI得分的预测无显著贡献。

区分效度:不能认为有了其它抑郁量表,DEQ评分显得多余。依赖与自我批评因子显然不同于有效性,与抑郁症的关系也更密切,更重要。基于修订评分系统而出现的依赖性与自我批评因子之间较高的相关性也是它之所以引起注意的原因之一。修订量表的各分表与其它量表各变量的关系是相似的(如上述Klein的研究),但与自我批评分表的相关性一般较高。人们不得不考虑,依赖因子的这种相关有可能仅仅反映了它与自我批评因子所共有的那一部分方差。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是采用原始评分系统,但这样就需要考证两种相互正交的因子有何现实意义。在这一领域尚需进一步探讨。

表1 Welkowitz称(1985)修订的DEQ评分系统;修订的DEQ三个分表所涉及的条目序号:

无助内射有效弃去

2 7 1 3

9 11 14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