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份合集】山西省忻州市2019-2020学年高考化学达标检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 L某混合溶液中,溶质X、Y浓度都为0.1mol·L—1,向混合溶液中滴加0.1 mol·L—1某溶液Z,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则X、Y、Z分别是()
A.偏铝酸钠、氢氧化钡、硫酸
B.氯化铝、氯化镁、氢氧化钠
C.氯化铝、氯化铁、氢氧化钠
D.偏铝酸钠、氯化钡、硫酸
2.X、Y、Z是三种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前10号元素,X的某种同位素不含中子,Y形成的单质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其对应的单质及化合物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Z<Y,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Y<Z
B.A、C均为10电子分子,A的沸点低于C的沸点
C.同温同压时,B与D体积比≤1∶1的尾气,可以用NaOH溶液完全处理
D.E和F均属于离子化合物,二者组成中阴、阳离子数目之比均为1∶1
3.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
W、X、Y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W 与Y同族且都是复合化肥的营养元素,Z的氢化物遇水可产生最轻的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W
C.Z的氢化物含有共价键
D.简单离子半径:W>X
4.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8g由乙烯与丙烯组成的混合物中含碳碳双键的数目为N A
B.4.6g乙醇完全氧化生成乙醛,转移电子数为0.2N A
C.25℃,1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2N A
D.标准状况下,2.24LC12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含氯的微粒总数为0.2N A
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
A
向KI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再滴加CCl4,振荡,静置。
分
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
溴的非金属性强于碘B
向Na2SO3溶液中先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然后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Na2SO3溶液已经变质
C 向AgNO3溶液中先滴加少量
..NaCl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然后再滴加Na2S溶液,生成黑色沉淀
溶解度:AgCI>Ag2S
D
向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溶液
红色逐渐褪去
BaCl2溶液是酸性溶液
A.A B.B C.C D.D
6.碘在不同状态下(固态或气态)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
①H2(g)+ I2(?)2HI(g)+1.48kJ
②H 2(g)+ I2(?)2HI(g)-2.48kJ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中的I2为固态,②中的I2为气态
B.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C.①的产物比反应②的产物热稳定性更好
D.1mol 固态碘升华时将吸热17kJ
7.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化合物M、N均由这四种元素组成,且M的相对分子质量比N小16。
分别向M和N中加入烧碱溶液并加热,二者均可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将M溶液和N溶液混合后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变无色,加热该无色溶液,无色溶液又恢复红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X
B.简单离子的半径:Z>Y
C.X和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D.X和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能反应生成两种盐
8.下列反应不能用划线反应物所具有的类别通性解释的是()
A.NaOH+HClO4→NaClO4+H2O B.H2CO3+Na2SiO3→H2SiO↓+Na2CO3
C.Zn+FeSO4→ZnSO4+Fe D.2FeCl3+2 NaI→2FeCl2+I2+NaCl
9.工业上电化学法生产硫酸的工艺示意图如图,电池以固体金属氧化物作电解质,该电解质能传导O2-离子,已知S(g)在负极发生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负极S(g)只发生反应S-6e -+3O 2-=SO 3
B .该工艺用稀硫酸吸收SO 3可提高S(g)的转化率
C .每生产1L 浓度为98%,密度为1.84g/mL 的浓硫酸,理论上将消耗30mol 氧气
D .工艺中稀硫酸浓度增大的原因是水参与电极放电质量减少
10.主族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小于20。
W 、X 、Y 、Z 的族序数之和为12;X 与Y 的电子层数相同;向过量的ZWY 溶液中滴入少量胆矾溶液,观察到既有黑色沉淀生成又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放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ZWY 是离子化合物,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
B .晶体X 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C .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r(W)r(X)r(Y)r(Z)<<<
D .热稳定性:42XW W Y >
11.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水玻璃是建筑行业常用的一种黏合剂
B .碳酸钠是烘制糕点所用发酵剂的主要成分之一
C .硫酸钡医学上用作检查肠胃的内服剂,俗称“钡餐”
D .金属钠可以与钛、锆、铌、钽等氯化物反应置换出对应金属
12.常温下,NC13是一种油状液体,其分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下列对NC13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NC13中N —C1键键长比CCl 4中C —C1键键长短
B .NC13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 .NCl 3分子是极性分子
D .NBr 3的沸点比NCl 3的沸点低
13.下列示意图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水合离子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 )
A.NaCl→Na++Cl-
B.CuCl→Cu2++2Cl-
C.CH3COOH⇌CH3COO-+H+
D.H2 (g)+Cl2(g)→2HCl(g)+183kJ 14.2mol金属钠和1mol氯气反应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ΔH1=ΔH2+ΔH3+ΔH4+ΔH5+ΔH6+ΔH7
B.ΔH4的值数值上和Cl-Cl共价键的键能相等
C.ΔH7<0,且该过程形成了分子间作用力
D.ΔH5<0,在相同条件下,2Br(g)的ΔH5′>ΔH5
15.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硫酸铁可用作净水剂B.碳酸钡可用作胃酸的中和剂
C.碘酸钾可用作食盐的添加剂D.氢氧化铝可用作阻燃剂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Mg(ClO3)2·3H2O在工农业上有重要用途,其制备原理为:MgCl2+2NaClO3+3H2O=Mg(ClO3)2·3H2O+2NaCl。
实验室制备Mg(ClO3)2·3H2O的过程如图:
已知四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与温度(T)的变化曲线关系如图所示:
(1)抽滤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操作X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解”时加水太多会明显降低MgCl2的利用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实验过程与操作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冷却时可用冰水
B.洗涤时应用无水乙醇
C.抽滤Mg(ClO3)2·3H2O时,可用玻璃纤维代替滤纸
D.抽滤时,当吸滤瓶中液面快到支管时,应拔掉橡皮管,将滤液从支管倒出
(5)称取3.000 g样品,加水溶解并加过量的NaNO2溶液充分反应,配制成250 mL溶液,取25 mL溶液加足量稀硝酸酸化并加入合适的指示剂,用0.100 0 mol·L-1的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均消耗标准液24.00 mL。
则样品中Mg(ClO3)2·3H2O的纯度是________。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7.PLLA塑料不仅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还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
它可由石油裂解气为原料合成。
下列框图是以石油裂解气为原料来合成PLLA塑料的流程图(图中有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未列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取代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填编号)。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E(C3H6O3)存在三种常见不同类别物质的异构体,请各举一例(E除外)并写出其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一定条件下PLLA废弃塑料降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炔烃也有类似的性质,设计丙烯合成的合成路线_______
(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法为:A B……目标产物)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铬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铬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其单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___。
(2)Cr(NH3)3F3中所含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3)NH3中N的价层电子对数为____________,已知Cr(NH3)3F3中Cr的配位数为6,Cr的配位原子是
_____________,NH3与Cr3+成键后,N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
(4)Cr(NH3)3F3固体易升华,其熔沸点均较NaCl 低很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将Cr(NH3)3F3在充足氧气中灼烧有Cr2O3生成,从Cr2O3晶体中取出的具有重复性的六棱柱结构如图所示,已知Cr2O3的摩尔质量为Mg/mol,晶体的密度为ρg/cm3,六棱柱的体积为Vcm3。
六棱柱结构内部的小白球代表________(填“铬离子”或“氧离子”)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___________mol-1(用含M,V,ρ的代数式表示)。
19.(6分)酿酒和造醋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白酒和醋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1)上述以高粱为主要原料的酿醋工艺中,利用醋酸溶解性的是_________(填选项)。
(2)写出乙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________。
(3)已知25℃下,CH3COOH在水中电离的电离常数K a=2×10-5,则25℃时CH5COONa水解平衡常数K h=_________(填数值)。
(4)近年来,研究者利用乙酸开发出新工艺合成乙酸乙酯,使产品成本明显降低,其主要反应为:CH2=CH2
(g)+CH3COOH(l) CH3COOC2H5(l)。
①该反应属于有机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
②下列描述能说明乙烯与乙酸合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的是_________(填选项)。
A 乙烯、乙酸、乙酸乙酯的浓度相同
B 酯化合成反应的速率与酯分解反应的速率相等
C 乙烯断开l mol碳碳双键的同时乙酸恰好消耗l mol
D 体系中乙酸的百分含量一定
(5)下图为n(乙烯)与n(乙酸)物料比为1时,在不同压强下进行了乙酸乙酯的产率随温度变化的测定实验,在相同时间点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温度在60-80℃范围内,乙烯与乙酸酯化合成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用v(P1)、v(P2)、v(P3)分别表示不同压强下的反应速率]。
②压强为P1 MPa、温度60℃时,若乙酸乙酯的产率为30%,则此时乙烯的转化率为_______。
③压强为P1 MPa、温度超过80℃时,乙酸乙酯产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解析】
【分析】
【详解】
A.NaAlO2和Ba(OH)2均为0.1mol,加入等浓度的硫酸,加入的硫酸中的H+和溶液中的OH-生成水,同时SO42-和Ba2+生成BaSO4沉淀,当加入1L硫酸溶液时恰好和Ba(OH)2反应,生成0.1molBaSO4,再加入0.5LH2SO4溶液时,加入的0.1molH+恰好和溶液中的0.1molAlO2-完全反应:H++AlO2-+H2O=Al(OH)3↓,生成
0.1molAl(OH)3沉淀。
再加入1.5LH2SO4溶液,加入的0.3molH+把生成0.1molAl(OH)3沉淀溶解:
Al(OH)3+3H+=Al3++3H2O,和图像相符,故A选;
B.AlCl3和MgCl2均为0.1mol,共需要和0.5mol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沉淀,即需要5L氢氧化钠溶液才能使沉淀达到最多,和图像不符,故B不选;
C.AlCl3和FeCl3均为0.1mol,共需要0.6molNaOH和它们反应生成沉淀,即需要6LNaOH溶液才能使沉淀达到最多,和图像不符,故C不选;
D.NaAlO2和BaCl2各0.1mol,先加入0.5L硫酸,即0.05mol硫酸,加入的0.1molH+和溶液中的0.1molAl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1molAl(OH)3沉淀,同时加入的0.05molSO42-和溶液中的Ba2+反应生成BaSO4沉淀。
溶
液中的Ba 2+有0.1mol ,加入的SO 42-为0.05mol ,所以生成0.05molBaSO 4沉淀,还剩0.05molBa 2+。
此时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15mol 。
再加入0.5LH 2SO 4溶液,加入的0.1molH +恰好把生成的0.1molAl(OH)3沉淀溶解,同时加入的0.05molSO 42-恰好和溶液中剩余的0.05molBa 2+生成0.05molBaSO 4沉淀,此时溶液中的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1mol ,和图像不符,故D 不选。
故选A 。
2.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X 为氢元素,Y 为氮元素,Z 为氧元素。
则转化关系中的X 2为H 2,Y 2为N 2,Z 2为O 2,A 为NH 3,B 为NO ,C 为H 2O ,D 为NO 2,E 为HNO 3,F 为NH 4NO 3。
原子半径:H <O <N ,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NH 3<H 2O ,A 正确;NH 3和H 2O 均为10电子分子,常温下NH 3为气态,H 2O 为液态,沸点:NH 3<H 2O ,B 正确;根据2NO 2+2OH −3NO -+2NO -+H 2O ,NO +NO 2+2OH −22NO -
+H 2O ,所以,NO 与NO 2体积比≤1∶1的尾气,可以用NaOH 溶液完全处理,C 正确;HNO 3属于共价化合物,不含阴、阳离子,
NH 4NO 3属于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数目之比为1∶1,D 错误。
3.D
【解析】
【分析】
W 与Y 同族且都是复合化肥的营养元素,则W 为氮(N),Y 为磷(P);W 、X 、Y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则X 为钠(Na);Z 的氢化物遇水可产生最轻的气体,则Z 为钾(K)或钙(Ca)。
【详解】
A .常温常压下X 的单质为钠,呈固态,A 错误;
B .非金属性Y(P) <W (N),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W ,B 错误;
C .Z 的氢化物为KH 或CaH 2,含有离子键,C 错误;
D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半径:N 3->Na +,D 正确; 故选D 。
4.B
【解析】
【详解】
A .乙烯和丙烯的摩尔质量不同,无法计算混合物的物质的量,则无法判断28g 由乙烯和丙烯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碳双键的数目,故A 错误;
B .1mol 乙醇转化为1mol 乙醛转移电子2mol ,4.6g 乙醇物质的量为0.1mol ,完全氧化变成乙醛,转移电子数为0.2N A ,故B 正确;
C .pH=13的 Ba (OH )2溶液,c(H +)=10-13mol/L ,依据c(H +)c(OH -)=Kw ,c(OH -)=10-1mol/L ,25℃、pH=13的1.0L Ba (OH )2溶液中含有的
OH-数目为10-1mol/L×1L=0.1mol,含有的OH-数目为0.1N A,故C错误;D.标况下2.24L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氯气和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故所得溶液中的含氯微粒有Cl2、Cl-、ClO-和HClO,故根据氯原子守恒可知:2N(Cl2)+N(Cl-)+N(ClO-)+N(HClO)=0.2N A,故含氯的微粒总数小于0.2N A,故D错误;故答案为B。
5.A
【解析】
【详解】
A.单质溴与KI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单质,产生的碘单质易溶于四氯化碳,由于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与水互不相容,所以静置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可知溴的非金属性强于碘,A正确;B.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可氧化亚硫酸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因此不能确定Na2SO3溶液是否变质,B错误;C.由于是向硝酸银溶液中首先滴入少量NaCl溶液,所以硝酸银过量,过量的硝酸银与滴入的Na2S反应产生Ag2S沉淀,均为沉淀生成,不能比较AgCl、Ag2S的溶解度,C错误;
D.钡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沉淀,使碳酸根离子的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c(OH-)减小,溶液红色逐渐褪去,并不是因为BaCl2溶液是酸性溶液,D错误;
故合理选项为A。
6.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反应①放热,②吸热源于碘单质的状态不同,固态变为气态需要吸收能量,故①中的I2为气态,②中的I2为固态,错误;
B、生成物的能量相等,①放热,故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低,正确;
C、产物的稳定性形同,错误;
D、1mol 固态碘升华时将吸热为2.48+1.48=3.16kJ,错误。
答案选B。
7.C
【解析】
【分析】
依题意可知,M是NH4HSO3,N是NH4HSO4,故元素R、X、Y、Z依次为H、N、O、S,据此分析。
【详解】
依题意可知,M是NH4HSO3,N是NH4HSO4,故元素R、X、Y、Z依次为H、N、O、S。
A、H2O的热稳定性比NH3强,选项A正确;
B、S2-的半径比O2-的大,选项B项正确;
C、HNO3、H2SO4均是强酸,但是,HNO2、H2SO3均是弱酸,选项C错误;
D、NH3和H2S可反应生成(NH4)2S、NH4HS两种盐,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8.D
【解析】
【详解】
A项、NaOH与HClO4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故A能解释;
B项、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酸性比硅酸强的酸能制备硅酸,较强的酸能制备较弱的酸,故B能解释;
C项、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单质能从活动性较弱的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故C能解释;D项、FeCl3与NaI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这不是卤化物通性,其他卤化钠大多数不能与氯化铁发生类似的反应,故D不能解释;
故选D。
9.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据图可知反应过程中有SO2生成,所以负极还发生S-4e-+2O2-=SO2,故A错误;
B.S(g)在负极发生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吸收生成物SO3可使反应正向移动,提高S的转化率,故B正确;
C.浓度为98%,密度为1.84g/mL的浓硫酸中n(H2SO4)=
1.84g/mL
10009
mL
98
8%
⨯⨯
=18.4mol,由S~6e-~
1.5O2~H2SO4可知,消耗氧气为18.4mol×1.5=27.6mol,故C错误;
D.工艺中稀硫酸浓度增大的原因是负极生成的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0.A
【解析】
【分析】
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
向过量的ZWY溶液中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观察到既有黑色沉淀生成又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放出,臭鸡蛋气体的气体为H2S,黑色沉淀为CuS,ZWY 为NaHS或KHS;由于W、X、Y、Z的族序数之和为12,X的族序数=12-1-1-6=4,X与Y的电子层数相同,二者同周期,且原子序数不大于20,则X只能为Si,Y为S元素;Z的原子序数大于S,则Z为K元素。
【详解】
W为H,X为Si元素,Y为S,Z为K元素
A、KHS属于离子化合物,属于弱酸盐,可以和强酸反应,属于酸式盐,可以和碱反应,故A正确;
B、晶体Si熔点高、硬度大,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故B错误;
C、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r(W)<r (Y)<r(X)<r(Z),故C错误;
D、X为Si元素,Y为S,非金属性Si<S,热稳定性:SiH4< H2S,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解题关键:推断元素,注意掌握元素周期律内容及常见元素化合物性质,易错点B,注意二氧化硅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11.B
【解析】
【详解】
A. 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故A正确;
B. 碳酸氢钠是烘制糕点所用发酵剂的主要成分之一,故B错误;
C. 硫酸钡医学上用作检查肠胃的内服剂,俗称“钡餐”,故C正确;
D. 金属钠的还原性比钛、锆、铌、钽的还原性强,可以与其氯化物反应置换出对应金属,故D正确;
题目要求选择错误选项,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用途,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平时注意掌握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12.D
【解析】
【详解】
A. N的半径小于C的半径,NC13中N—C1键键长比CCl4中C—C1键键长短,A正确;
B. 由电子式可知,B正确;
C. NC13的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型结构不是正四面体结构,NCl3分子空间构型不对称,所以NCl3分子是极性分子,C正确;
D. 无氢键的分子晶体中物质的熔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熔沸点越高,所以NBr3比NCl3的熔沸点高,D错误;故答案为:D。
13.B
【解析】
【详解】
A、NaCl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故A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氯化铜溶液生成Cu和氯气,电解发生CuCl2=电解Cu+Cl2↑,故B符合题意;
C、醋酸为弱酸,电离方程式为CH 3COOH CH3COO-+H+,故C不符合题意;
D、焓变等于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减去成键释放的能量,则H 2(g)+Cl2(g)2HCl(g)
=(436+243-431×2)kJ/mol=-183 kJ/mol,因此H2 (g)+Cl2(g)→2HCl(g)+183kJ,故D不符合题意;
H
故选:B。
【点睛】
电解池中阳极若是活性电极作阳极,则活性电极首先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若是惰性电极作阳极,放电顺序为:,注意:①阴极不管是什么材料,电极本身都不反应,一定是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中的阳离子放电;②最常用、最重要的放电顺序为阳极:Cl->OH-;阴极:Ag+>Cu2+>H+。
14.C
【解析】
【详解】
A.由盖斯定律可得,ΔH1=ΔH2+ΔH3+ΔH4+ΔH5+ΔH6+ΔH7,A正确;
B.ΔH4为破坏1molCl-Cl共价键所需的能量,与形成1molCl-Cl共价键的键能在数值上相等,B正确;C.物质由气态转化为固态,放热,则ΔH7<0,且该过程形成了离子键,C不正确;
D.Cl转化为Cl-,获得电子而放热,则ΔH5<0,在相同条件下,由于溴的非金属性比氯弱,得电子放出的能量比氯少,所以2Br(g)的ΔH5′>ΔH5,D正确;
故选C。
15.B
【解析】
【详解】
A.硫酸铁中铁离子水解生成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而净水,故A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钡可用作胃酸的中和剂会生成溶于水的钡盐,使人中毒,故B符合题意;
C.碘酸钾能给人体补充碘元素,碘酸钾也比较稳定,所以碘酸钾可用作加碘食盐的添加剂,故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铝分解吸收热量,且生成高熔点的氧化铝覆盖在表面,所以氢氧化铝常用作阻燃剂,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治疗胃酸过多常用氢氧化铝或小苏打,不能使用碳酸钠,因碳酸钠水解程度较大,碱性较强,但需注意,一般具有胃穿孔或胃溃疡疾病不能使用小苏打,以防加重溃疡症状。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布氏漏斗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加水过多会延长蒸发时间,促使MgCl2的水解量增大 D
98.00% 【解析】 【分析】
(1)根据图像可知仪器A 名称。
(2)MgCl 2和NaClO 3混合后反应,要得产物Mg(ClO 3)2·3H 2O ,根据溶解度与温度关系可知,则要除去杂质NaCl ,应进行的操作是蒸发浓缩、趁热过滤。
(3)加水过多,则会延长蒸发浓缩的时间,促进了Mg 2+的水解。
(4)A.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低温时Mg(ClO 3)2·3H 2O 的溶解度较小,可以用冰水冷却;B. 产物为带有结晶水的晶体,用乙醇洗涤可减少产物的溶解,提高产率;C. Mg(ClO 3)2·
3H 2O 溶液中Mg 2+水解生成的少量H +,HClO 3的酸性和强氧化性腐蚀滤纸,抽滤时可用玻璃纤维;D. 吸滤瓶中滤液过多时,只能通过吸滤瓶上口倒出。
(5)根据方程式建立关系式,计算质量分数。
【详解】
(1)根据图像可知仪器A 为布氏漏斗,故答案为:布氏漏斗。
(2)MgCl 2和NaClO 3混合后反应,要得产物Mg(ClO 3)2·3H 2O ,则要除去杂质NaCl ,根据溶解度与温度关系可知,应进行的操作是蒸发浓缩、趁热过滤,故答案为:蒸发浓缩、趁热过滤。
(3)加水过多,则会延长蒸发浓缩的时间,促进了Mg 2+的水解,MgCl 2的利用率降低,故答案为:加水过多会延长蒸发时间,促使MgCl 2的水解量增大。
(4)A.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低温时Mg(ClO 3)2·3H 2O 的溶解度较小,可以用冰水冷却,故A 正确;B. 产物为带有结晶水的晶体,用乙醇洗涤可减少产物的溶解,提高产率,故B 正确;C. Mg(ClO 3)2·
3H 2O 溶液中Mg 2+水解生成的少量H +,HClO 3的酸性和强氧化性腐蚀滤纸,抽滤时可用玻璃纤维,故C 正确;D. 吸滤瓶中滤液过多时,只能通过吸滤瓶上口倒出,故D 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
(5)样品溶解后加NaNO 2溶液和AgNO 3溶液,发生的反应为:ClO 3-+3NO 2-+Ag +=AgCl↓+3NO 3-,故有:Mg(ClO 3)2·3H 2O ~6 NO 2-~2Ag +。
产物的纯度
31250
0.10002410245
225ω=100%=98%
3.000
-⨯⨯⨯⨯⨯⨯,故答案为98%。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7.③⑧
+2NaOH Δ
−−→
+2NaBr
+2Cu(OH)2Δ
−−→CH 3COCOOH+Cu 2O+2H 2O
CH 3COOCH 2OH +nH 2O
【解析】
【分析】
根据PLLA的结构简式可知E的结构简式为:,两分子通过反应⑧酯化反应生成F;D与氢气通过反应⑥生成E,则D的结构简式为:CH3COCOOH;C通过反应
生成D,则C为;B通过反应④加热氧化成C,则B为;A通过反应③生成B,丙烯通过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则A为;反应①为丁烷分解生成甲烷和丙烯,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
根据PLLA的结构简式可知E的结构简式为:,两分子通过反应⑧酯化反应生成F;D与氢气通过反应⑥生成E,则D的结构简式为:CH3COCOOH;C通过反应
生成D,则C为;B通过反应④加热氧化成C,则B为;A通过反应③生成B,丙烯通过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则A为;
(1)反应①为分解反应,反应②为加成反应,反应③为取代反应,反应④⑤为氧化反应,反应⑥为加成反应,反应⑦缩聚反应,反应⑧为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所以属于取代反应为③⑧;
(2)过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3)E的结构简式为,E存在三种常见不同类别物质的异构体有:、
、;
(4)PLLA废弃塑料降解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根据逆合成法可知,可以通过丙炔通过信息反应合成,丙炔可以用丙烯分别通过加聚反应、水解反应、消去反应获得,所以合成路线为:。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3d54s1 6 F>N>H 4 N和F sp3杂化Cr(NH3)3F3为分子晶体,NaCl为离子晶体,
分子间作用力远远小于离子键 铬离子 2M
V
ρ 【解析】 【分析】 【详解】
(1)Cr 为24号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为1s 22s 22p 63s 23p 64s 13d 5,则其价电子排布为3d 54s 1,其中3d 和4s 轨道上的电子均为单电子,因此单电子数为6;
(2)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电负性F >N ;H 元素与F 、N 元素化合时,H 元素表现正化合价,H 元素的电负性比F 、N 元素小,故电负性F >N >H ; (3)NH 3中N 的价层电子对数=5-31
3+
=42
⨯; 由Cr 的配位数为6知,该物质为配盐(无外界),所以N 和F 均为配位原子;
NH 3中孤电子对在与Cr 成键时,N 的价层电子对数不变,所以杂化类型不变,N 的杂化类型为sp 3; (4)由Cr(NH 3)3F 3易升华可知,其熔沸点较低,应为分子晶体,而NaCl 为离子晶体,离子键 强于分子间作用力,所以NaCl 熔沸点高很多;
(5)由图示可知,该六棱柱中白色小球有4个,均为六棱柱所有;在六棱柱的顶点有12个黑色小球,为6个六棱柱所有;上下的面心有2个黑色小球,为2个六棱柱所有,在六棱柱内部还有3个黑色小球,则六棱柱中黑色小球共有11
12+2+3=662
⨯
⨯个,白色小球和黑色小球的比例为4:6=2:3,根据化学式Cr 2O 3,可知白色小球为铬离子;
根据计算六棱柱中有4个Cr 和6个O ,则其质量23A 2(Cr O )=M m N ,则晶体密度A
2
==
M
N m V V ρ⨯,则A 2=
M
N V
ρ。
19.C K a =
()33·c CH COO C H c CH COOH -+
()()
5×10
-10
加成反应 BD v(P 1)>v(P 2)>v(P 3) 30%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致使产率下降。
【解析】 【详解】
(1)以高粱为主要原料的酿醋工艺中,利用醋酸溶解性的是用水淋,故选C ; (2)乙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CH 3COOH CH 3COO -+H +,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K a =
()33·c CH COO C H c CH COOH -+
()()。
(3)25℃时,CH3COONa的水解平衡常数Kh=
()14
3
5
3
·()10
()210
c CH COOH c OH Kw
c CH COO Ka
-
-
==
⨯
-
-
=5×10-10;
(4)①该反应双键变成单键,属于有机反应类型中的加成反应。
②A 、乙烯、乙酸、乙酸乙酯的浓度相同,不能确定各组分的浓度是否保持不变,故A错误;
B 、酯化合成反应的速率与酯分解反应的速率相等,即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故B正确;
C、乙烯断开l mol碳碳双键的同时乙酸恰好消耗l mol,均表示正速率,故C错误;
D、体系中乙酸的百分含量一定,浓度保持不变,故D正确;
故选BD。
(5)①温度在60-80℃范围内,当温度相同时,P1时乙酸乙酯的产率最高,速率最大,乙烯与乙酸酯化合成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v(P1)>v(P2)>v(P3)[用v(P1)、v(P2)、v(P3)分别表示不同压强下的反应速率]。
②压强为P1 MPa、温度60℃时,若乙酸乙酯的产率为30%,根据CH2=CH2 (g)+CH3COOH(l)
CH3COOC2H5(l),则此时乙烯的转化率等于乙酸乙酯的产率为30%。
③压强为P1 MPa、温度超过80℃时,乙酸乙酯产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致使产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