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五年级下册 第18课 将相和 同步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五年级下册第18课将相和同步测试一、读拼音,写词语。
(共1题;共16分)
1.(16分)读拼音,写词语。
zhào jíyǔn nuòdǎn qiègǔsèjùjuézhūwèi
wán bìguīzhào fùjīng qǐng zuì
二、组词。
(共1题;共16分)
2.(16分)组词。
壁若琴距
璧诺瑟拒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选择所填的字的正确解释,打“√”。
(共6题;共24分) 3.(4分)把成语补充完整,然后给填充的字选择一个恰当的解释。
理气壮
A.充分合理。
B.竖。
C.坦率。
4.(4分)把成语补充完整,然后给填充的字选择一个正确的解释。
口不提
A.断。
B.没有了。
C.一定,无论如何。
5.(4分)把成语补充完整,然后给填充的字选择一个正确的解释。
无价宝
A.代词“它”。
B.去,往。
C.的。
6.(4分)把成语补充完整,然后给填充的字选择一个正确的解释。
攻无不
A.重量单位。
B.胜。
C.能。
D.克服。
7.(4分)把成语补充完整,然后给填充的字选择一个正确的解释。
同心力
A.共同合作。
B.调和,和谐。
8.(4分)把成语补充完整,然后给填充的字选择一个正确的解释。
荆请罪
A.欠。
B.背。
C.具有。
四、看看这些句子分别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品质,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共1题;共4分) 9.(4分)读课文《将相和》,看看这些句子分别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品质,选择正确的答案。
A.顾大局,识大体。
B.勇敢机智
C.不畏强暴
D.耿直畅快
(1)(1分)蔺相如看到这种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
(2)(1分)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3)(1分)“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4)(1分)“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了许多大功。
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五、课内阅读。
(共1题;共13分)
10.(13分)课内《将相和》阅读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
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廉颇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_____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_____我们俩闹不和,_____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我_____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
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
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4分)在括号里填上关联词语。
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我们俩闹不和,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我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2)(2分)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削弱热情
(3)(5分)从文中选一个词语作为这个小故事的标题。
(4)(2分)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的人。
廉颇是一个
的人。
六、课外阅读(共1题;共20分)
11.(20分)课外阅读。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打仗,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
到了中午时分,士兵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了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然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着急。
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是否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
”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
”他看了看前面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
”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
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1)(5分)找出文中的四字词语写下来。
(2)(5分)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说说望梅止渴的意思。
(3)(5分)请把文中表现天气炎热的句子写下来。
(4)(5分)曹操对士兵们说,前面梅林有梅子,对士兵行军有什么作用呢?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召集;允诺;胆怯;鼓瑟;拒绝;诸位;完璧归赵;负荆请罪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写法。
“允诺”的“允”容易写错。
“拒绝”的“拒”易写成“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要熟悉生字词,并正确写出来,还要理解重要词语的意思。
2.【答案】墙壁;若是;琴瑟;距离;和氏璧;允诺;琴瑟;拒绝
【解析】【分析】①壁:bì,墙。
部首:土,组词:墙壁。
⑤璧:bì,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古代在典礼时用作礼器,亦可作饰物。
部首:玉,组词:和氏璧。
②若:ruò,如果,假如。
部首:艹,组词:若是。
⑥诺:nuò,答应,允许。
部首:讠,组词:允诺。
③琴:qín,古代弦乐器,最初是五根弦,后加至七根弦。
部首:王,组词:琴瑟。
⑦瑟:sè,弦乐器,似琴。
长近三米,古有五十根弦,后为二十五根或十六根弦,平放演奏。
部首:王,组词:琴瑟。
④距:jù,相隔的空间和时间。
部首:足,组词:距离。
⑧拒:jù,不接受。
部首:扌,组词:拒绝。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记忆生字,然后再用形近字组成词。
3.【答案】直;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
“理直气壮”中“直”:充分合理。
【点评】本意考查对文章中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
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书写时注意错别字。
4.【答案】绝;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
“绝口不提”中“绝”:一定,无论如何。
【点评】本意考查对文章中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
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书写时注意错别字。
5.【答案】之;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
“无价之宝”中“之”:的。
【点评】本意考查对文章中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
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书写时注意错别字。
6.【答案】克;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
“攻无不克”中“之”:克服。
【点评】本意考查对文章中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
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书写时注意
错别字。
7.【答案】协;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
“同心协力”中“协”:共同合作。
【点评】本意考查对文章中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
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书写时注意错别字。
8.【答案】负;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
“负荆请罪”中“负”:背。
【点评】本意考查对文章中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
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书写时注意错别字。
9.【答案】(1)B
(2)C
(3)A
(4)D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可知,①蔺相如看到这种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这句话体现了蔺相如勇敢机智。
②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这句话体现了蔺相如不畏强暴。
③“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这句话体现了蔺相如顾大局,识大体。
④“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了许多大功。
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句话体现了廉颇耿直畅快。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人物性格的把握能力,锻炼了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10.【答案】(1)因为;如果;就;所以
(2)加强;冷淡
(3)负荆请罪
(4)顾大局,识大体;耿直畅快
【解析】【分析】(1)分析句子的意思可知:①分句前后之间是因果关系。
故填“因为”;②③分句前后之间是假设关系。
故选“如果……就……”;④分句前后之间是因果关系。
故选“所以”(2)削弱:变弱;减弱。
所以“削弱”的近义词是“加强”。
热情:意为感情热烈。
所以“热情”的近义词是“冷淡”。
(3)此题考查学生给文章加标题的能力,首先理解文章的内容并加以概括。
这个小故事的标题:负荆请罪(4)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的分析能力,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和行为入手。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顾大局,识大体的人。
廉颇是一个耿直畅快的人。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3)此题考查学生给文章加标题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的分析能力。
11.【答案】(1)骄阳似火;弯弯曲曲;透不过气;贻误战机;无济于事;精神大振
(2)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3)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
(4)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
这些词语有:骄阳似火;弯弯曲曲;透不过气;贻误战机;无济于事;精神大振。
(2)要求学生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说说望梅止渴的意思: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3)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找出表现天气炎热的句子的能力。
如: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
(4)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能力。
曹操对士兵们说,前面梅林有梅子,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点评】(1)本意考查对文章中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
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课文,根据词语所在具体语境来理解它的含义。
(3)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找出表现天气炎热的句子的能力。
(4)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