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石头上的植物(教学设计)三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石头上的植物(教学教案)
核心素养
观察并提取图片中的关键信息,发现植物生长在石头周边的环境特点。

通过仔细观察与阅读卡片,发现青苔适应石头周边环境的结构特征。

通过阅读资料,知道卷柏具有超常的耐旱能力以及对它生存的意义。

了解青苔和卷柏适应石头周边环境的生存本领。

重点
从青苔丛中分离出几株个体。

难点
教学内容
本课聚焦石头周边的环境,遵循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以观察和探究为核心,分四个部分展开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展现石头周边生长植物的景象,指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了解这些植物的名称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同时,确定本课的研究对象,将学生的视野集中到认识对象上来。

第二部分,以常见的青苔为例,研究石头上的植物的一些特点。

教材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说明观察青苔的方法,并结合卡片呈现的资料,说明青苔适合在石头上生长的结构特征。

第三部分,了解另一种适应石头周边环境的植物一一卷柏的生理特点。

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教材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卷柏具有极强的耐旱能力;活动二,研究不同干燥程度的卷柏复苏需要的时间,让学生在比较活动中感受卷柏耐旱的本领。

第四部分,观察并了解长在石头上的其他植物有哪些特殊的生存本领。

这是一个拓展活动,意在让学生了解更多长在石头周边的植物适应环境的本领。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介绍相关植物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学生分组材料:青苔、牙签、卷柏、不用的旧书、水杯、水。

教学过程
大多数植物都长在土壤中,下图的这些植物长在哪里?
大多数植物都长在土壤中,可有些植物却长在石头上。

你见过它们吗?它们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
南庭芥是十字花科,南庭芥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厘米,丛生,有星状毛或叉状毛;叶小,全缘或有角状锯齿;总状花序顶生,花少而大,紫色、紫革色或白色。

南庭芥长在石头边,喜光,耐干旱,耐低温。

它的生命力极强,适应性也很强,多用于岩石庭院、花境及干燥的石墙,也可应用于别墅、公园、岩石园等多种场所。

青苔是苔麻植物的泛称。

附着于物体表面蔓延生长,故也称苔衣。

青苔色泽翠绿,茎细如丝,可如毛发一样附着在山石、水池、屋瓦、颓墙、湿地等阴暗潮湿处。

结构简单,仅包含茎和叶两部分,没有真正的根。

长在石头上,附近水多(水中也常见),比较潮湿。

主要应用于公园绿化、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和家庭园艺中。

又名虹之玉,肉质叶膨大互生,圆筒形至卵形,长2厘米,绿色,表皮光亮、无白粉。

喜温暖及昼夜温差明显的环境。

秋冬季节气温降低,光照增强,肉质叶片逐渐变为红色。

长在石缝中,喜光、耐干旱、喜温暖。

多人工培养,野外少见。

通过介绍我们发现,南庭芥生长在石头边缘,苔薛生长在石头表面,虹如玉生长在石缝里,它们都可以生活在石头环境中,土壤比较少。

设计意图:
与沙漠环境、水环境相比,学生对石头周边的植物及环境了解不多,然而这是一类适应性、生命力都很强的植物,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环境中植物的生长情况。

观察青苔是否有根、茎、叶。

1.用放大镜观察青苔。

观察目的:观察青苔各部分构造的特点。

观察工具:放大镜、显微镜、牙签。

观察方法:(1)用肉眼看青苔,很难分清植株个体,用牙签轻轻地从青苔丛中分离出植株个体,放到白纸上准备观察。

(2)用放大镜观察青苔颜色比较浅的部分,再观察颜色比较深的部分。

(3)画出观察到的青苔各部分。

观察结果:顶端颜色绿的部分看起来毛茸茸的,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清晰的叶及茎。

2.青苔的根。

肉眼看到的只是绿茸茸一片,像地毯,而在显微镜下,除了能看到青苔
的叶和茎外,还能看到青苔地下部分的根状物,那其实是青苔的假根,3f
主要起固定作用,而它生存所需要的水分和养料,是通过其表面那些细小
的叶状结构直接吸收的。

3.思考:青苔表面可以直接吸收水分和养料,这对青苔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青苔表面的叶状结构可以直接吸收水分和养料,这样可以使青苔在潮湿的环境中快速吸收水分,代替了根部的一些功能,以适应周围环境。

设计意图:
青苔是比较常见的生活在石头表面的植物,比较容易获得和观察,适应环境的结构特征也非常明显,所以,本课把它作为观察结构适应性的研究对象,便于得出对这类植物特点的认识。

让干燥的卷柏复苏
1.认识卷柏。

1959年,日本有一位生物学家采集到了一种植物,把它做成了标本。

过了11年,他把标本放到水里,标本居然活了。

这种植物就是卷柏,也叫九死还魂草。

卷柏有一个特殊的本领——耐旱力极强。

它一般生长在向阳山坡干旱的岩石缝中。

2.让干燥的卷柏复苏。

实验目的:通过卷柏吸水实验,探究卷柏的吸水性。

实验材料:卷柏、清水、书。

实验步骤:(1)把几片新鲜的卷柏夹在书页里,让纸吸收水分,得到干燥程度不同的卷柏。

(2)把干燥程度不同的卷柏放进清水中,观察并记录它们复苏需要多长时间。

实验现象:经过一段时间,卷柏逐渐舒展。

实验分析:在天气干旱的时候,卷柏的小枝就卷起来,缩成一团,以保住体内的水分。

植物体焦干,实际是“假死”状态,当得到水时,它就会大量吸水,卷缩的小枝会平展开来,枝叶舒展,又苏醒过来。

实验结论:卷柏具有耐旱的本领。

3.卷柏耐旱本领和仙人掌耐旱本领的不同。

卷柏的耐旱本领:卷柏采用休眠和转移生长位置的方法。

天气干旱的时候,卷柏的小枝就卷起来,缩成一团,以保住体内的水分。

仙人掌的耐旱本领:具有发达的根系,茎部肥厚,能够在有雨水的时候保留水分,叶子退化成刺状以便减少水分蒸发。

4.卷柏的耐旱本领对它生存的意义。

干旱时,卷柏会缩成一团,遇到水后,会重新舒展。

卷柏的这个本领让它适应环境改变,增加生存机会。

设计意图:
生活在石头周边的各种植物,有着不同的适应环境的本领。

而卷柏是其中一种有着不同于青苔生理特征的代表性植物,它的耐旱力超强,以此来拓宽学生的视野。

寻找周围长在石头上的植物,观察它们有哪些特殊的生存本领。

1.铁线蕨。

铁线蕨常生于流水溪旁石灰岩上或石灰岩洞底和滴水岩壁上。

因其观赏性强,吸收有害气体的能力也强,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盆栽植物。

2.常春藤。

常春藤野外多生长在岩石、山壁以及树木上,叶形好看,生存能力强,成为一种常见的绿化植物,在很多高架桥下的支柱上都可以看到它们。

3.苔花。

清代文学家袁枚有诗云:“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让人感受到了苔花顽强的生命力。

苔花多生长在山间的岩石上,有水就能顽强地生长并开花。

4.石斛(hu)o
石斛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野外多生长在岩石缝里或者疏松较厚的树皮上。

现在人工种植的石斛很多,野外的石斛都是佳品。

活动手册
画出放大镜下青百的样子。

课堂总结
本课我们通过观察青苔的外部特征,并结合相关资料,知道青苔适合在石头上生长的结构特征:通过表面的叶状结构直接吸收水分和养料。

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了解卷柏具有极强的耐旱能力;通过研究不同干燥程度的卷柏复苏需要的时间,感受卷柏的耐旱本领。

知道卷柏的生理特点适应石头周边的环境。

知道青苔是丛生,每一处青苔都是由很多株单株青苔构成的。

尝试使用牙签从青苔丛中分离出几株个体,选出一株仔细观察并画出它的样子。

板书设计
耐旱能力极强
增加生存机会假根,起固定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