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同步备课及重点知识讲解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污染及其防治
1.水污染的概念
因某些物质的介入,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水体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征的改变,造成水质恶化,从而影响它的利用价值,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2.水污染的原因
污染源中的污染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或途径进入水中,直接或间接污染水体。

3.水污染的类型
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

4.水污染的危害
(1)危害人体健康。

(2)导致农作物物种变异,甚至会使农作物大面积死亡。

(3)改变水生生态系统,使其变得简单和脆弱。

5.水污染的防治原则
(1)预防:通过有效控制,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减少到最小量;工业污染最有效的控制方法是推行清洁生产。

(2)治理:通过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等,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3)管理:对污染源、水体及处理设施的管理,以管促治。

6.方法
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

考点一| 水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考点整合]
1.水体污染的主要类型
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和海洋石油污染是当今社会主要的水体污染类型,对其含义、污染源、表现、危害等方面总结如下表所示:
[应用体验]
目前我国水资源形势严峻,水质的约束更加突出,2015年,全国废污水的排放总量达到了750亿吨,河流水质的不良达标率接近40%,其中丧失了利用价值的劣五类水占了20%。

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的主要污染源是()
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②生活垃圾,农业污水
③水土流失④酸雨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下列对水污染带来的后果,叙述错误的是()
①加剧水资源的短缺②危害人体健康③增加酸雨的次数④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1.A 2.B第1题,我国水资源的主要污染源来自工业、农业和生活,其中工业污染最为严重。

第2题,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向大气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伴随着降水降落到地面,形成酸雨;不合理的灌溉方式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

考点二| 水污染及其防治
[考点整合]
水污染及其防治
下图示意流经某城市小河水污染程度与流量、降水的关系。

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小河水污染的变化特点,简析该次水污染形成的原因。

(2)简述防治该河水污染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第(1)题,从污染物浓度曲线可以看出水污染总体呈“W ”形变化。

形成原因要结合降雨量和河流流量进行分析。

第(2)题,防治该河水污染的措施主要有禁止各种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建设完善的城市截污管网和净化设施,加强宣传教育等。

答案:(1)污染总体呈“W”形变化(先减轻后加重,3日污染最严重,随后减轻恢复常态)。

城市地表污染物较多;降雨后污染物被径流带入河流;河流流量小,河水自净能力差。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水环境的保护意识;禁止各种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建设完善的城市截污管网和净化设施;引水冲污,增强河水自净能力。

1.《2015年浙江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浙江酸雨污染仍较严重,降水pH 年均值为4.86,较2013年上升0.12,69个县级以上城市中有66个被酸雨覆盖。

为减少酸雨对我国水
体的污染,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①钢铁、有色冶金等产业的比重增加②推广清洁煤技术③回收尾气中的酸性气体④强制安装除尘装置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解析:选B钢铁和有色金属的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硫氧化物;清洁煤技术可以降低煤炭燃烧产生的酸性气体;“尘”是大气污染物。

某大城市每天排放污水5.1×106t,其中约4.0×106t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流经该市的河流中,造成河流终年黑臭。

据此回答2~3题。

2.该市排入江河的污水来源是()
A.工业和生活废水及地面污水流
B.上游来水
C.海水倒灌
D.以上各项均是
3.该市的河水黑臭,不能为生产和生活利用,你认为最迫切、最经济、最有效的近期解决办法是()
A.大力抽取地下水
B.海水淡化
C.建立大型污水处理厂,关闭所有化工厂
D.将自来水厂的取水口移至城市河流上游未受污染河段
解析:2.A 3.D第2题,大城市工业发达,人口稠密,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大。

第3题,A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会造成新的环境问题;B、C项不符合“最迫切、最经济”,且关闭所有工厂不符合可持续发展。

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见下图)。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

(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第(1)题,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用水量加大,同时工农业的发展使水污染加重,水质越来越差,水源地不得不往上游水质更好的地方迁移。

第(2)题,保护水源地是保证水质的重要举措,必须从立法的角度加大保护力度,同时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监督,杜绝企业等生产活动随意排污行为,有效控制污染源。

答案:(1)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

(2)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