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宝《中医食疗学》学习笔记2-7食物的五味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宝《中医食疗学》学习笔记2-7食物的五味理论
1、中医中食物五味的定义和作用
按照中医学基本理论,所有的食物均可分为酸、苦、甘、辛、咸五大类,习惯上称之为“五味”。
五味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甘味食物,具有补虚和中,健脾养胃,缓急止痛等功效。
用于预防和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神疲乏力,饮食减少,脘腹疼痛等症。
如山药补中益气,大枣健脾补血,甘蔗补阴生津。
咸味食物,具有泻下软坚,散结等作用,用于治疗肿瘤,癥瘕积聚,便秘等。
如海带,海藻,海蜇,紫菜,淡菜,海虾,海参等。
酸味食物,具有收敛固涩,生津止泻,涩精止遗等功效。
用于治疗肝气升发太过,虚汗,久泻久痢,遗精,带下过多等滑脱之证。
如乌梅,五味子,橘子,苹果,葡萄,酸枣仁,芡实,银杏等。
辛味食物,具有发散,行气或润养等作用。
多用于表证治疗,还可以治疗气滞血瘀,食欲不振,痰湿内停等病症,如葱,生姜,胡椒等。
对于感冒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及肝胃气滞饮食不香,胃脘不适有很好的作用。
苦味食物,具有清热燥湿,泻下降逆等功效。
用于治疗热性体质或热证,肿瘤,喘逆,大便秘结等病症都有很好的作用。
比如苦瓜,香椿叶,藏青果,莲子心等。
五味之外,还有淡味,涩味。
淡味没有特殊的滋味,一般和甘味并列,将淡附于甘。
涩味的作用和酸味的作用相同,都具有收敛的功效,故涩味附于酸。
日常生活中,甘味食物最多,咸味和酸味食物次之,辛味食物再次之,苦味食物最少。
故中医食疗多采用甘味、淡味食物,咸味和酸味食物次之,辛味食物再次,苦味食物用得最少。
2、中医食物五味从何而来。
中医理论中味的概念表示药物,食物的作用。
食材的味通过两种方式确定。
一是从口尝而来。
是药物,食物真实味道的反映,是通过味蕾反映出来的。
二是根据治疗效果而定。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的中药的味与口尝味比较,相同的占35.7%-42%,不同的占58%-66.3%。
所以味不仅是药食物的真实味道的反映,也是药食物作用疗效的归纳和概括。
各种食物的味可以是一种,也可以兼有几种,说明了食物整体作用的多样性。
3、五味与临床应用
除了通过五味理论认识食材,中医药还可以通过五味理论把药,食与人体联系起来成一个整体,指导我们的治疗及预防。
如中医味应五脏图中,五行,五味,五脏是一个整体。
五味理论中还应包括五脏有病时,饮食更应该克制和注意,如《灵枢·五味》:“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这是饮食禁忌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总之,五味理论既是认识食物的方法,也是我们进行辨证施食的基础,需要认真领会,深入研究。
本节小结:五味酸苦甘辛咸,不可单纯以味谈。
各自为用皆有法,辨证也当品一品。
食疗小贴士:乌梅冰糖饮,源自《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原料:黑豆,冰糖,乌梅
步骤:
1、放入食材。
在锅中放入乌梅,黑豆,冰糖并加入1L清水。
2、熬制。
慢熬1小时,煮至烂熟。
功效:退热生津。
适用于暑病,大热,大渴,小便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