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考前三个月高考冲刺练 等值模拟三(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夺市安全阳光实验学校等值模拟三
(限时: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信息产业中的光缆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硅
B.利用激光笔可以区别鸡蛋清和浓盐水
C.油脂、糖类、蛋白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煤经气化、液化和干馏三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答案B
解析A项,光缆的主要成分为SiO2。
B项,鸡蛋清为胶体溶液,具有丁达尔效应。
C项,油脂及糖类中的单糖、二糖均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D项,煤的气化和液化及干馏均为化学变化。
8.下列离子或分子能大量共存,且满足相应要求的是
( )
答案
解析A项中的四种离子之间不能发生反应,所以可以大量共存,但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K+)>c(Cl-);B项中的三价铁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之间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项中的四种离子相互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加入氨水后,碳酸氢根离子会与氨水反应产生碳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立即与镁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镁沉淀,故C项符合要求;D项中的四种微粒可以大量共存,但逐滴滴加浓NaOH溶液时醋酸先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不会立即产生气体。
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3 g N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失电子数为0.5N A
B.1 L 2 mol·L-1的MgCl2溶液中含Mg2+数为2N A
C.状况下,11.2 L SO3所含分子数为0.5N A
D.室温下,8 g甲烷含有共价键数为2N A
答案D
解析n(Na)=1 mol,转移的电子数为N A,A错误;Mg2+部分水解,所以溶液中含
Mg2+数小于2N A,B错误;SO3在状况下为固体,C错误;虽然甲烷是气体,条
件为室温,但是题中给的是甲烷的质量,其物质的量的计算与体积无关,直接根据质量即可得出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共价键的数目为2N A,D正确。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胶体和悬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能否透过滤纸或半透膜B.仅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一种试剂可鉴别乙醇、乙酸、乙酸乙酯、葡萄糖溶液(必
要时可加热)
C.过氧化氢在酶作用下的分解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a)所示D.在实验中从溴水中分离出溴,先加入少量CCl4,可选用的操作、装置如图(b)所示
答案A
解析溶液、胶体和悬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直径大小,A 错误;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与葡萄糖混合出现绛蓝色溶液,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遇到酸溶液形成蓝色溶液,遇到酯分层,上层为无色液体,遇到醇混溶,B能鉴别,正确;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中,过氧化氢酶起催化作用,使分解速率加快,随着温度升高,酶的催化活性失效,速率变慢,C正确;实验中溴易溶于CCl4,且CCl4与水不互溶,D正确。
1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均正确的是
( )
A.NH3能氧化氮氧化物,可用于汽车尾气净化
B.瓷坩埚能耐高温,可用于加热分解石灰石
C.Fe在O2中的燃烧产物可用于制红色涂料
D.Mg(OH)2分解吸热且生成高熔点固体,可用作阻燃剂
答案D
解析A项,NH3能还原氮氧化物,如4NH3+6NO=====
催化剂
△5N2+6H2O,错误;B 项,瓷坩埚的主要成分是SiO2,高温下能与CaCO3反应:SiO2+CaCO3=====
高温CaSiO3+CO2↑,错误;C项,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3O4,红色涂料是Fe2O3,错误。
12.短周期元素A、B、C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C同主族,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且三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B单质不与A单质反应
B.A、C形成的化合物都是还原性气体
C.A、C的氢化物分子构型相同
D.含等物质的量HCl和NaOH的溶液分别与足量的B单质反应产生的H2的物质的量
相同
答案C
解析设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则有a+2a+2a=15,a=3,表明B为第ⅢA族元素,A、C为第ⅥA族元素,又依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故A、B、C分别为O、Al、S。
A中常温下Al可被O2氧化;B中SO2也具有氧化性,如SO2+2H2S===3S↓+2H2O;C中H2O、H2S的分子构型均为V形;D中由反应6HCl +2Al===2AlCl3+3H2↑、2NaOH+2H2O+2Al===2NaAlO2+3H2↑知当n(HCl)=n(NaOH)时产生的H2的物质的量不
相等。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要求。
)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同温度下,中和pH=1的盐酸和醋酸各20.0 mL,需要0.100 mol·L -1NaOH都是
20.0 mL
B.0.1 mol·L-1Na2CO3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后振荡,c(Na+)和c(CO2-3)都增大
C.常温下,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后振荡,K sp(AgCl)增大D.相同浓度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则:c(CH3COO-)+
c(CH3COOH)=2c(Na+)
答案BD
解析A项,中和p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醋酸消耗的NaOH多。
B项,CO2-3+H2O HCO-3+OH-,加入NaOH,抑制水解,c(CO2-3)增大,c(Na+)也增大。
C 项,K sp只受温度的影响。
D项,符合物料守恒。
23.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图Ⅰ用于实验室制氨气并收集干燥的氨气
B.图Ⅱ用于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
C.图Ⅲ用于提取I2的CCl4溶液中的I2
D.图Ⅳ用于碱式滴定管排气泡
答案AD
解析B项,气体应从长管进,短管出,错误;C项,应用蒸馏法分离CCl4和I2,错误。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64分。
)
30.(16分)有机物A~H均含苯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已知:B与FeCl3溶液混合无颜色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2)①~⑦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写出一种可鉴别D、F的试剂:________。
(4)写出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化合物是1,3,5三取代苯
②苯环上的三个取代基中分别含有醇羟基、酚羟基和醛基
答案(1)
(2)①③⑦
(3)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Na2CO3溶液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1.(16分)Ⅰ.甲烷自热重整是先进的制氢方法,包含甲烷氧化和蒸汽重整。
向反应系统同时通入甲烷、氧气和水蒸气,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有:
CH4(g)+2O2(g)===CO2(g)+2H2O(g)
ΔH=-802.6 kJ·mol-1
CH4(g)+O2(g)===CO2(g)+2H2(g)
ΔH=-322.0 kJ·mol-1
CH4(g)+H2O(g)===CO(g)+3H2(g)
ΔH=+206.2 kJ·mol-1
CH4(g)+2H2O(g)===CO2(g)+4H2(g)
ΔH=+165.0 kJ·mol-1
则反应CO(g)+H2O(g)===CO2(g)+H2(g)的ΔH=________kJ·mol-1。
Ⅱ.700 ℃时,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min n(CO)/mol n(H2O)/mol
0 1.20 0.60
2 0.20
4 0.80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在4 min内用H2表示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
(2)下列各种说法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的是
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容器内CO、H2O、CO2、H2的浓度之比为1∶1∶1∶1
B.CO的消耗速率与H2的消耗速率相等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对于反应CO(g)+H2O(g)CO2(g)+H2(g)。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①若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 mol H2O(g),平衡将________(填“向右”、
“向左”或“不”)移动;
②若向平衡体系中通入0.20 mol He,增大了平衡体系的压强,平衡将
________(填“向右”、“向左”或“不”)移动。
(4)700 ℃时,反应CO(g)+H2O(g)CO2(g)+H2(g)达到平衡时的平衡常数K为________;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 mol H2O(g),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是________;若将温度升至800 ℃,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反应的ΔH________0(填“>”、“=”或“<”)。
答案Ⅰ.-41.2 Ⅱ(1)0.05 mol·L-1·min-1
(2)B
(3)①向右②不
(4)1 40% <
解析Ⅰ.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CH4(g)+H2O(g)===CO(g)+3H2(g) ΔH=+206.2 kJ·mol-1,②CH4(g)+2H2O(g)===CO2(g)+4H2(g) ΔH=+165.0 kJ·mol-1,②-①得:CO(g)+H2O(g)===CO2(g)+H2(g)的ΔH=165.0 kJ·mol-1-206.2 kJ·mol-1=-41.2 kJ·mol-1
Ⅱ.(1)4 min时,Δn(CO)=1.20 mol-0.80 mol=0.40 mol,则Δn(H2)=
0.40 mol,此时v(H2)=0.40 mol
2 L×4 min
=0.05 mol·L-1·min-1。
(2)反应混合物的浓度或量保持不变不是相等或成比例,A错误;CO的消耗速率与H2的消耗速率说明了两个反应方向,且二者的反应化学计量数相等,B正确;由于反应的前后化学计量数和相等,C错误;由于反应的前后化学计量数和相等且反应物均是气体,D错误。
(3)保持其他条件不变,①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 mol H2O(g),与原平衡相比,平衡向右移动;②增加了He的量而使体系压强增大没有引起反应混合物的浓度变化,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4)通过计算700 ℃时2 min与4 min时的CO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相等,说明反应此时也达到平衡状态,则
CO(g)+H2O(g)CO2(g)+H2(g)
开始时浓度/mol·L-10.60 0.30 0 0
转化的浓度/mol·L-10.20 0.20 0.20 0.20
平衡时浓度/mol·L-10.40 0.10 0.20 0.20
平衡常数K=
0.20×0.20
0.40×0.10
=1
若温度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 mol H2O(g),则
CO(g)+H2O(g)CO2(g)+H2(g)
再开始时浓度/mol·L-10.40 0.20 0.20 0.20
再转化的浓度/mol·L-1x x x x
新平衡时浓度/mol·L-10.40-x 0.20-x 0.20+x 0.20+x
所以,
0.20+x×0.20+x
0.40-x×0.20-x
=1,
解,x=0.04;
达到新平衡时CO 的转化率为0.20+0.04mol·L-1
0.60 mol·L-1
×100%=40%;
又由于原平衡常数是1,温度升至800 ℃,上述反应达到新平衡时平衡常数为0.64,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向左移动,那么逆反应方向吸热,正反应方向放热,即ΔH<0。
32.(15分)云南省曲靖的铬渣污染经媒体报道后,铬污染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利用化学原理可以对工厂排放的含铬废水、铬渣等进行有效处理。
Ⅰ.含铬废水的处理:某企业排放的含铬废水中含有较多毒性较大的Cr2O2-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变废为宝,将废水处理得到金属铬,设计了如下的工艺流程。
(1)请写出通入SO2时发生的离子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加入铝粒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铬渣的处理
铬渣烧结炼铁法:铬渣中约含有55%的氧化钙和氧化镁,此外还含有15%左右的氧化铁,这些都是炼铁所需的成分。
少量的铬渣代替消石灰同铁矿粉、煤粉混合,经烧结后送入高炉冶炼,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或金属铬,金属铬熔入铁水,而其他成分熔入熔渣。
炼铁可使铬渣彻底解毒并充分利用,是铬渣治理的良好方法之一。
碱性溶液还原法:直接在碱性铬渣中加入硫化钠等进行六价铬的还原反应,形成Cr(OH)3沉淀后,过滤回收铬污泥。
(3)铬渣烧结炼铁法中煤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写两点)
(4)请配平碱性溶液还原法中发生的离子反应:
Cr2O2-7+S2-+H2O===Cr(OH)3↓+S2O2-3+OH-
(5)用足量的CO还原14 g铁的氧化物的混合物,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沉淀25 g,则这种混合物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①FeO、Fe2O3②FeO、Fe3O4③Fe2O3、Fe3O4
在这些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Ⅲ.电解法处理
工业上处理含Cr2O2-7离子的酸性废水,采用以下处理方法。
①往工业废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1~2 g·L-1),搅拌均匀;②用Fe为电极进行电解;③鼓入空气,经过一段时间后,使废水中的含铬(有毒)量降到可排放的。
其原理是:①将Cr2O2-7离子还原为可溶性三价铬离子;②要在电解除铬过程中,使溶液的pH不断升高,使工业废水由酸性变为碱性,再把三价铬离子变为不溶性氢氧化物除去。
(6)加入食盐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时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1)Cr 2O 2-
7+3SO 2+2H +
===2Cr 3+
+3SO 2-
4+H 2O
(2)2Al +Cr 2O 3=====高温Al 2O 3+2Cr (3)为高炉冶炼过程提供热源;燃烧后生成的CO 是高炉冶炼过程的还原剂;还起到高温填料的作用(写两点即可) (4)4 6 19 8 3 14 (5)①③ 1∶2或1∶1 (6)增强导电性 Fe -2e -
===Fe
2+
解析 (1)根据流程图分析Cr 2O 2-
7转化为Cr 3+
,SO 2一般是转化为SO 2-
4,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离子方程式为Cr 2O 2-
7+3SO 2+2H +
===2Cr 3+
+3SO 2-
4+H 2O 。
(2)铝热反应是2Al +Cr 2O 3=====高温Al 2O 3+2Cr 。
(4)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离子方程式。
(5)混合物中铁、氧原子数之比为n (Fe)∶n (O)=
14-0.25×16
56∶0.25=5∶7,则两种化合物中,一种应是n (Fe)∶n (O)>5∶7,
另一种n (Fe)∶n (O)<5∶7,故混合物可能为①③,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1∶2或1∶1。
(6)工业废水中含Cr 2O 2-
7等离子的浓度很低,故加入食盐增强导电性。
Fe 作阳极,电极反应为Fe -2e -
===Fe 2+。
33.(17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制备乙酸乙酯(如图1):
(1)实验过程中,用酒精灯缓慢加热,“缓慢加热”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烧瓶B 中加几块碎石片,其作用是__________。
长导管L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图1方案有明显缺陷,请提出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改进后,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述分离乙酸乙酯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需要用到的下列仪器有
________(填代号)。
(4)①能否用图2的D 装置替代图1的C 装置?____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否用图2的E 装置替代图1的C 装置?____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若浓硫酸量过多,会导致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两点即可)。
经实验证明,可以用硫酸氢钠固体替代浓硫酸完成本实验,硫酸氢钠不溶于有机物,其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减少乙酸和乙醇挥发,提高物质的转化率
(2)防暴沸冷凝兼导气
(3)C中溶液换成饱和碳酸钠溶液C烧杯里液体分层、上层液体具有果香味、且呈油状将C烧杯里液体混合物用玻璃棒引流注入分液漏斗里,静置、分层,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下层碳酸钠等无机层液体放入烧杯里,上层乙酸乙酯液体从上口倒出afg
(4)①否导管插入碳酸钠溶液,易引起液体倒吸②否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会水解生成乙酸钠和乙醇,使乙酸乙酯量减小
(5)产生杂质如乙烯、乙醚等;会使乙醇炭化并产生二氧化硫;易形成酸雾等使用硫酸氢钠可减少副产物,同时可以循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