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教材教案16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教材分析:
这一课是学生对本单元学到的知识的总结和综合运用,也体现了将科学和技术相结合的精神。
在前面几课学习的基础上,这课要求学生自己建造一个地形,并选择恰当的位置和材料建造房屋。
然后模拟暴雨,看看自己的家园能否经受住暴雨的袭击,并从实验中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找出改进的方法。
本课的重点内容是如何防止和减少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以及侵蚀带来的危害。
因为水土流失是人类目前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而且这个问题也和人类本身的活动有关,如破坏植被、过度放牧等。
这些活动不仅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同时也加剧了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
本课通过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的活动,让学生运用本单元学到的知识知道如何防止和减少自然力量对土地的侵蚀以及对家园的破坏。
并思考人类应如何减少因侵蚀作用而引起的自然灾害,保护自己的家园。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2)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受住暴雨的侵袭。
(2)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各种力量在重塑和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也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2)认同人类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减少因自身活动带来负面影响的观点。
(3)认识到土地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4)关注人类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不被破坏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教学重难点:
重点: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的作用。
难点: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长方形塑料盘子、土、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水、接水容器、建造房屋的材料等。
演示实验材料:防治水土流失的图片、录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会侵蚀土地,侵蚀使某些地方的土壤流失,改变了地形地貌.(PPT2)
2.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山体滑坡或泥石流来时的情景吗?那是一个怎样的场面?
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感受一下那扣人心弦的场景吧!教师播放有关山体滑坡、泥石流的录像。
(PPT3)
3.思考:是什么原因让这些灾难发生呢?
4.揭题:我们该如何保护每一寸土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8课。
板书课题。
二、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
1.如果你家正准备建一幢房子,现在有两块土地供你选择,一块是山地,另一块是平原,你准备选择建造什么样的地形,用什么材料?选择什么位置建筑房屋?才能使我们的家园能经得住风雨的袭击而不被破坏呢?(PPT4)2.和小组同学讨论一下,并把自己的想法以设计图的方式记录下来,并思考你们这样设计的理由。
3.分组讨论并画出设计图。
4.全班交流讨论的结果和设计图(PPT5、PPT6、PPT7)
5.各组同学领取材料,根据自己的设计图,建造我们的家园。
(PPT8)
三、暴雨对我们的家园有什么影响
1.同学们精心设计并建造的家园已经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了,预测暴雨过后,我们的家园会怎样?(PPT9)
2.指名预测。
3.现在我们就用装有水的喷水器模拟暴雨降临,在实验中,每组的什么条件应该保持相同,为什么?
4.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要观察什么呢?
5.根据学生们的回答,归纳以下问题,以幻灯片的形式出示。
(PPT10)(1)我们的家园经受住暴雨的袭击了吗?水流到哪里去了?我们的房屋和地形是否受到了影响?从实验结果中找出证据。
(2)观察:径流浑浊吗?这说明什么?
(3)把实验结果和我们的预测进行比较,结果和预测一样吗?什么地方我们没有想到?
(4)我们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5)如果重新设计建造自己的家园,我们对地形做哪些改进?我们仍然将房子建造在最初选择的地方吗?为什么?我们将房子建造在哪里?(PPT11)
四、总结、拓展延伸
1.调查一下,人们还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防止这些灾害的发生,以及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危害。
(PPT12)
2.教师播放相关的图片。
(植树造林、筑堤坝、疏通河道等)(PPT13)3.教师小结:土地的减少和流失是人类目前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与人类的活动有关,希望同学们能够时刻敲响警钟,做个环保小卫士。
六、板书设计
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一、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材料、位置等)
二、暴雨对家园的影响
七、教学反思
1.本课内容较多,一节课既要设计、建造家园,又要交流方案,还要进行实验,最后还要思考和讨论失败、成功的原因以及怎样改进,时间上可能不够,
器材准备可能也来不及,因此可以分为两节课教学。
2.教学开始,首先要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前面学到的知识,主要是各种自然力对地表的侵蚀作用,以及影响侵蚀的因素,然后向学生提出活动的任务和目的。
3.活动的器材,可以是前面用过的水槽,也可以是稍浅一些的大盘子,分组也可以适当大一些,以减少器材准备的困难。
4.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的活动,除应用本单元学到的知识外,还可应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特别在农村的学生,可能亲眼见过自己父辈防治水土流失及危害的工作,有这方面的经验。
比如在山坡上修建梯土和梯田,并用石块坚固梯坎,或在梯坎边上种植保持水土效果好的草本植物。
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和当地从事水土保持工作的科研人员联系,把当地的好经验充实到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