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激情进发在历史课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激情进发在历史课堂
[摘要]让激情进发在历史课堂,首先要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渲染课堂,并以情激情,烘托氛围,整合教材,优化教学流程。

为此我做到如下几点:①精心挑选课堂语言,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来渲染课堂;②以情激情,激活课堂;③配以音乐、影片、图片,烘托氛围,点燃课堂;四、整合教材,优化教学流程,激活历史课堂。

[关键词]历史课堂激情进发语言渲染优化教学
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历史的过去性。

但历史却不是死的,历史(history)这个词语本来意思是探索,因而历史是活的,是活动着的昨天。

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激活历史,让学生走进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体验那扣人心弦的动人历程,总结历史规律,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并将其外化于自己的实践活动,这才是历史教学的真意义。

于是我选择了用激情去点燃我的历史课堂,与我的学生在激情的课堂氛围中达到共鸣和心灵的碰撞。

为此我做到如下几点:
1.精心挑选课堂语言,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来渲染课堂
优秀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有时能够让学生如痴如醉,因此教师要做到用激情点燃课堂,其遣词用句要富有激情,语调要抑扬顿挫;同时要善于抓住时机,渲染课堂氛围。

学生的心会紧随着教师的语气、用词此起彼伏,汹涌澎湃,因此教师要精心挑选课堂语言。

所以每次课堂中我注意优化自己的语言,精心挑选,用自己激情的语言点燃学生的激情,实现心灵的共鸣。

譬如在讲述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时,我这样说:“米字旗降落了,一段被鸦片和战火熏黑的历史永远的完结了。

百年一瞬,沧桑巨变,当年列强瓜分,骨肉分离,如今金瓯补缺,同胞团聚,这是何等悲怆,又是何等壮丽的史诗!当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结束时,嘉宾席上的庄世平先生仰视着五星红旗说:‘47年来我一直坚持在香港升国旗,最早和我一起升旗的伙伴们都已结束了,如今我已八十有六了,终于亲眼见到祖国收回香港,我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告慰伙伴们的在天之灵,因为夙愿已了!”’当我的话语刚落,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我自己也是很感动,内心是激情澎湃的,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它点燃了历史课堂。

当学生在感受历史中,能为这样的语言折服、震撼,而在折服与震撼中师生的心灵得到碰撞。

2.以情激情,激活课堂
记得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

”教师的激情是具有主动性的,能让学生感到很轻松,拉近彼此距离,使教学轻松愉快地进行。

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与初三(4)班的关系就能充分体现出这一点。

原来这个班是不喜欢历史课的,无论老师怎么精心去准备,课堂氛围总是死气沉沉的。

开始我经常责备不积极互动的学生,但没有什么改变。

后来我改变
了做法,在课堂、课后都经常去关心他们。

在课堂上经常鼓励他们,给他们信心,同时用激情去感染他们。

每一堂课,不管有多少学生听课,我依然激情进发,慢慢地,受我激情感染、吸引的学生越来越多。

现在很多同学都对我说,他们最喜欢的就是历史课。

我在这个班的历史课也是越上越轻松、愉快。

激情成为改善师生关系的催化剂。

3.配以音乐、影片、图片,烘托氛围,点燃课堂
用激情点燃课堂,配以相应的音乐、图片资料、影视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这是以直观的视觉、听觉冲击学生的心灵,达到调动学生的情绪。

特别是一首好的背景音乐它能成为课堂的灵魂,成为点燃激情课堂的一粒火星。

譬如,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课前播放悲伤的音乐《和平颂》节选和Flash:点燃烛光(配以文字:不能遗忘,中华民族的一段血泪史!每一朵烛光代表一个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音乐渲染了氛围,把师生带到了那段血泪的历史。

此时不用任何的语言,学生已经被这样视觉、听觉效果深深地震撼了。

课堂伴着音乐《和平颂》在进行,使课堂被沉痛的氛围包围着,而每个人都沉浸在这沉痛中,每个人都强烈地感受到:侵略者是何等的残忍,那30多万的亡灵是多么无辜!不能让悲剧重演,多灾多难的祖国必须要强大!这首背景音乐,配得恰如其分,它就是课堂的灵魂,烘托课堂氛围,点燃课堂的火把。

4.整合教材,优化教学流程,激活历史课堂
初中历史教材只是讲述重大历史事件,学生总觉得教材过于简单枯燥。

而我们要点燃激情历史课堂,就不能照本宣科,要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让历史课堂活起来。

作为老师就要整合教材,优化教学流程,从而使历史课堂充满着生命和激情。

因此每一课我都精心设计,以课标为依托,以自己独特的角度理解课标和解读教材,整合教材,设计好每一课,优化教学流程。

比如关于“南京大屠杀”,教材讲述的太少。

我在设计上打破教材原有的束缚,增补课外资料,让学生从人间地狱、幸存者证言、见证者证言、加害者证言、东京审判五个角度,利用图书馆、网络查资料,了解“南京大屠杀”史实,证实其真实性。

这样的设计把学生调动起来,他们在查找证据中对“南京大屠杀”感受深刻,当课堂中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时,我发现课堂氛围被悲痛笼罩着。

我深刻体会到,课堂上我已不是简单地灌输历史知识,更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对祖国民族深深的爱,这种爱是可以潜移默化的。

我此时理解了我老师,为什么每当他讲述这段屈辱的历史时,都是热泪盈眶。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老师的爱是深沉的,他把这深沉的爱传达给了我,我把它传达给了我的学生。

所以整合教材,优化教学流程,能激活历史课堂,把它变成有生命的课堂,在这课堂中有激情的引发,有生命对生命的呼唤,有人性对人性的交流理解,师生在这理解中得到了提升和完善。

历史是过去的客观存在,历史与现实间隔着尘封而厚重的烟雾,然而这并不能掩盖它的灵动与深沉的人文情怀。

历史中,有悲,有喜,有美,有丑,也有真有假,正如一位学者所言:“历史是会说话的。

”学习历史,需要用心用情去体会
和感悟。

因而,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可以如诗般抒情,可以如画般绚烂,也可以如歌般动听。

那么中学历史课堂如何再现灵动、形象、深刻的历史本来面目,给学生一个魅力四射的课堂?我选择用激情去燃烧我的课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