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1多变的天气 同步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19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3.1多变的
天气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的,描写天气的是
A. 四季分明
B. 长冬无夏
C. 风和日丽
D. 终年炎热干燥
2.下列词语表示气候的是
A. 暴风骤雨
B. 乌云密布
C. 风和日丽
D. 冬冷夏热
3.下列人类活动会使空气污染指数上升的是()
①秋后农民在田里烧秸秆
②城市私家车数量增多
③许多家庭用煤炉生火做饭
④人们在房前养花种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4.下列描述中表示气候的是()。

A. 冬冷夏热
B. 晴转多云
C. 风和日丽
D. 狂风暴雨
5.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的是()
A. B. C. D.
6.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台风的是()
A. B. C. D.
7.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
A. 海洋
B. 陆地
C. 云区
D. 河流
8.下列选项中描述天气特征的是()
A. 东南沿海夏秋季节常受台风影响
B. 广州夏季高温多雨
C. 海南岛常夏无冬
D.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我们的祖先留下了大量与天气和气候有关的诗句。

以下四句诗中,描述天气的是()
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 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吹来舶棹风
D.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0.下列叙述,表示气候的是()
A. 晴空万里
B. 雷电交加
C. 细雨绵绵
D. 冬暖夏凉
11.下列天气符号的判读与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搭配均正确的是()
A. —台风—出海捕鱼
B. —晴天—学校举办运动会
C. —霜冻—播种小麦
D. —暴雨—公路上高速行驶汽车
12.如图所示信号灯顶部的装置是把()转化为电能.
A. 太阳能
B. 沼气能
C. 风能
D. 核能
13.空气质量指数是衡量区域空气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下列行为不利于空气质量提高的是()
A. 普及城市公共自行车
B. 禁止焚烧田地作物秸秆
C. 对建筑工地洒水降尘
D. 鼓励购买使用私家车
二、填空题
14.在表中填出某地天气预报.
请你依据表格提供的气象资料,仿照表中左侧的例子,在表中右侧“某地明日天气预报”栏下方的对应的空格内,填出相应的天气预报.
例:某日气象资料某地明日气象资料
例:天气预报某地明日天气预报
晴转多云14℃﹣24℃
东南风
4﹣5级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5.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________ ,白色表示________ .
16.气温是________的程度,降水________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17.近年来,雾霾天气一直是肇庆市民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冬春季节,雾霾天气经常发生.作为中学生的你,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绿色生活、低碳生活?请写出3点措施,为肇庆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18.卫星图象是________ 探测到的地球表面信息所形成的影像.
三、综合题
19.读“城市天气预报图”回答:
(1)晴转多云的城市是________。

(2)多云转晴的城市是________。

(3)香港的天气是________,台北的天气是________。

(4)A海区风力为________级,风向为________。

B海区风力为________级,风向为________。

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月28日,柴静的纪录片视频《穹顶之下》被大量转发,该视频是当前对雾霾报道最综合的一个纪录片,该纪录片以情感定位到个人社会的责任感的共鸣转化,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环境意识,它短时间获得的关注度和传播量可以和《舌尖上的中国》匹敌.
(1)雾霾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空气质量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________ 表示.
(2)雾霾多发生在春季.雾霾的出现与风力、气压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也会引发雾霾,如:________ ;________ (列举两例).
(3)改善雾霾我们在行动,说出哪些措施可以改善雾霾.(列举两例)
例一:________ .
例二:________ .
21.天气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

回答下列问题。

(1)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是()
A. 沙尘暴
B. 寒潮
C. 台风
D. 霜冻
(2)下列地区中,易受该种天气影响的是()
A. 青藏高原
B. 四川盆地
C. 西北地区
D. 东部沿海地区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
【分析】气候是反映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四季分明、长冬无夏、终年炎热干燥是描述气候现象的词语,风和日丽是描述天气的现象。

2.【答案】D
【解析】
【分析】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解答】暴风骤雨、乌云密布、风和日丽都是短时间的天气变化,属于天气.冬冷夏热描述的是气候.
故选:D.
【点评】“天气”与“气候”是日常接触较多,但有时又不太注意区分的两个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很重要.要求学生说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3.【答案】A
【解析】【分析】秋后农民在田里烧秸秆、城市私家车数量增多、许多家庭用煤炉生火做饭都会污染空气;结合选项。

故选:A
【点评】空气质量以其空气质量指数API(为整数)衡量,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明显。

根据空气质量指数API的不同,可将空气质量分级如下:0~50为优;51~100为良,101~200为轻度污染,201~300为中度污染,>300为重度污染。

4.【答案】A
【解析】【分析】BCD是描述天气的词语,只有A描述的是气候,一般的地区是冬冷夏热,而且每年都是这样。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做此类题目时可以设想:D选项,狂风暴雨,如果是气候,气候的特点是多年,具有稳定性,如果多年狂风暴雨是不可能的,所以是天气。

5.【答案】A
【解析】【分析】A、表示的是沙尘暴的符号,故选项正确;
B、表示的是雷阵雨天气的符号,故选项错误;
C、表示降雪;
D、表示台风。

故选:A
【点评】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该题考查的常用的天气符号,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结合教材熟练记忆即可。

6.【答案】D
【解析】【分析】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其中A图表示霜冻,B图表示多云,C图表示大雨,D图表示台风及其中心.
故选:D.
7.【答案】B
【解析】【分析】在卫星云图上有白色、绿色和蓝色三种基本颜色,它们分别表示不同含义:白色代表云雨区,绿色代表陆地,蓝色代表海洋.
故选:B.
【点评】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
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等.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8.【答案】D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是不断变化着的。

而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例如,昆明四季如春等。

A、B、C描述的都是气候,D描述的是天气,所以选D 天气与气候的差异:天气是指某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是不断变化着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9.【答案】B
【解析】【分析】A、C、D描述的是某地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属于气候;B描述的是短时间的天气变化,具有多变性.故选B。

【点评】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是常考题,区别的依据是看描述的时间,本题要理解每句古诗词的意思。

10.【答案】D
【解析】【分析】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A、C、B都是短时间的天气变化,D时间长,具有稳定性,描述的是气候。

故答案为:D。

【点评】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11.【答案】B
【解析】【分析】—台风—不适合出海捕鱼,故A错误;
—晴天—适合学校举办运动会,故B正确;
-雾—不影响播种小麦,故C错误;
—霜冻—不适合公路上高速行驶汽车,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天气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影响,同样的人类的生产生活对天气和气候有影响。

12.【答案】A
【解析】【分析】风能和太阳能都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获得,它们属于可再生能源.读图可知,图示是一个太阳能电池板,在工作时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故选:A.
【点评】风力发电机把风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电池板能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13.【答案】D
【解析】【分析】空气质量指数是衡量区域空气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以上四个行为中,“普及城市公共自行”、“禁止焚烧田地作物秸秆”和“对建筑工地洒水降尘”都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而“鼓励购买使用私家车”只会降低空气质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人类活动与空气质量的关系,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难度一般。

二、填空题
14.【答案】多云转雪;0℃~10℃;西北风7级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表示多云转雪,某地明日最高气温10℃,最低气温0℃,西北风7级.故
答案为:多云转雪;最高气温10℃,最低气温0℃;西北风7级.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性考查题目,主要考查天气的含义、常用的天气预报符号的解读.
15.【答案】陆地;云雨区
【解析】【分析】在卫星云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内容.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黄色表示沙尘暴.故答案为:陆地;云雨区.
【点评】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16.【答案】大气冷热;概率
【解析】【分析】气温是指大气的冷热程度,降水的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记住天气预报的相关内容。

17.【答案】尽量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学;不践踏草地,不破坏植被,爱护城市绿地;不乱丢垃圾,做到废物回收,循环利用
【解析】【分析】解: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外出时带口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尽量少开窗,都可降低雾霾天气对身体地影响,另外我们要做到尽量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学;不践踏草地,不破坏植被,爱护城市绿地;不乱丢垃圾,做到废物回收,循环利用等,做到绿色生活、低碳生活.
故答案为:①尽量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学;②不践踏草地,不破坏植被,爱护城市绿地;③不乱丢垃圾,做到废物回收,循环利用.
【点评】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
18.【答案】对地观测卫星
【解析】【分析】对地观测卫星探测到的地球表面信息所形成的影像就是卫星图象,它广泛应用于绘图、农业、林业、环境和全球监测、天气预报等方面.故答案为:对地观测卫星.
【点评】依据卫星图象的概念解答.
三、综合题
19.【答案】(1)合肥
(2)杭州
(3)多云转大雨;多云
(4)6;东南风;8;南风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天气符号图的含义,读图解答即可。

(1)由图中该区域内的各省会城市的天气预报图可以看出,晴转多云天气的城市只有合肥。

(2)由图可知,从天气预报的符号可以看出,多云转晴的城市是杭州。

(3)由图可知,图中香港的天气是多云转大雨,台北的天气是多云。

(4)由图可知,图中A海区的风力是6级,此时吹的是东南风;而B海区的风力为8级,风向为南风。

故答案为:(1)合肥;(2)杭州;(3)多云转大雨;多云;(4)6;东南风;8;南风。

【点评】(1)本题考查合肥的天气,读图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杭州的天气,读图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香港和台北的天气,读图解答即可。

(4)本题考查风向和风力的判断,读图解答即可。

20.【答案】(1)污染指数
(2)工业排放;汽车尾气排放
(3)减少机动车数量;绿色出行
【解析】【分析】①雾霾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空气质量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②雾霾多发生在春季,当今的霾已经不是一种完全的自然现象,人为排放的大量气溶胶成为了灰霾的主要成分.来自工业和汽车尾气排放的多种污染物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形成了二次气溶胶细粒子,这种细粒子的直径小于2.5微米,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对人体伤害极大.现在灰霾在城市中愈演愈烈,还与静风现象越来越多有关.如今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房子越盖越密,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低层大气压中静风现象增多.这不利于大气污染物向城区外围扩展稀释,容易在城区内积累,造成高浓度污染.③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减少机动车数量,绿色出行,可以使局部地区气候有所改善,减少雾霾的发生.如果任意砍伐森林,则可能使当地气候恶化.故答案为:①污染指数;②春;工业排放;汽车尾气排放;③减少机动车数量;绿色出行.
【点评】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浓度高,引起了国內外的广泛关注.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是使能见度降低到]千米以內的自然现象.霾又称灰霾,是指大量细微固体尘粒悬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l0千米的现象.霾中一些固体尘粒能通过呼吸进入并滞留人体,对健康产生危害.
21.【答案】(1)C
(2)D
【解析】【分析】第(1)题,根据常用的天气符号图及形状,可知题中天气符号为台风。

故选C。

第(2)题,台风形成于海面,因此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易受台风的影响。

故选D。

【点评】主要考查常见的天气符号,及其天气对各个地区的影响。

这些都是常识类的题,需要学生多多了解常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