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叶菊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瓜叶菊

瓜叶菊群青色瓜叶菊别名∶千日莲、瓜叶莲、千里光、瓜子菊、瓜秧菊、【形态特征】菊科(Asteraceae)千里光属(Senecio)和有亲缘关系的属的几种栽培观赏植物。
分苗圃种(尤其是雪叶莲〔S. cineraria〕)和瓜叶菊(S. cruentus)的温室变种两类。
後一类有的矮小,可密植,花大,花簇紧密;有的较高,花簇大而开展,花小,星状。
两个类型都易以种子繁殖,花市上常种作盆花出售,花色多种多样。
多年生草本,常作1-2年生栽培。
分为高生种和矮生种,20-90厘米不等。
全株被微毛,叶片大形如瓜叶,绿色光亮。
花顶生,头状花序多数聚合成伞房花序,花序密集覆盖于枝顶,常呈一锅底形,花色丰富,除黄色以外其他颜色均有,还有红白相间的复色,花期1-4月。
矮生品种25厘米左右,全株密生柔毛,叶具有长柄,叶大,心状卵形至心状三角形,叶缘具有波状或多角齿。
形似葫芦科的瓜类叶片,故名瓜叶菊。
有时背面带紫红色,叶表面浓绿色,叶柄较长。
花为头状花序,簇生成伞房状。
花有蓝、紫、红、粉、白或镶色,为异花授粉植物。
【生长习性】原产西班牙加那利群岛,性喜冷寒,不耐高温和霜冻。
好肥,喜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喜冬季温暖、夏季无酷暑的气候条件,忌干燥的空气和烈日曝晒,还要有良好的光照。
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喜阳光充足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但忌烈日直射。
喜凉爽湿润的气候。
凉爽的气温和充足的阳光是其良好生长的主要条件。
喜富含腐殖质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忌干旱,怕积水,适宜中性和微酸性土壤。
花期为12月至翌年4月,盛花期3--4月。
可在低温温室或冷床栽培,以夜温不低于5℃,昼温不高于20℃为最适宜。
生长适温为10℃—15℃,温度过高时易徒长。
生长期宜阳光充足,并保持适当干燥。
【繁殖栽培】繁殖方法瓜叶菊的繁殖以播种为主。
对于重瓣品种为防止自然杂交或品质退化,也可采用扦插或分株法繁殖。
瓜叶菊开花后在5~6月间,常于基部叶腋间生出侧芽,可将侧芽除去,在清洁河砂中扦插。
菊花主要病虫害种类、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2.化学防治:25%溴氰菊酯2000倍液浇施;或20%速灭杀丁2000倍液浇施;
蚱
蜢
菊
花
嫩
头
雄成虫体长35.5~41.5mm,雌成虫39.5~51.2mm。体色为绿色或黄褐色,常因环境因素影响有所变异。1年的世代发生数因地区而异。
2.化学防治:用50%辛硫磷乳油200倍液喷洒培养土进行土壤消毒;发现病叶用辛硫磷2000倍液浇施,或用40%氧化乐果1200倍液喷施,每隔5天喷1次,连喷3次。
蛴
螬
根茎
为金龟子幼虫,乳白色、头黄色,体肥大,较一般虫类大,体型常侧弯呈马蹄状,一般1年1代。
咬食植株根系,将根系吃光,造成整株死亡,它又转移到别的植株继续危害。幼虫专咬食菊花根茎。3~4月开始危害,7~8月最严重。
白绢病
根部
发病初期,茎基部产生水渍状褐色病斑,后出现白色丝状菌丝,呈辐射状在土壤中蔓延,发病后期,发病严重导致根系腐烂坏死,直至整株死亡。
病菌生长最适合温度30℃,病株菌丝可以沿土壤间隙向邻近植株延伸。潮湿和积水有利于发病。6~9月为发病期,7~8月为发病盛期。
1.物理防治:及时清除病株。
2.化学防治:土壤消毒;喷施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每隔7天喷1次,连喷3~4次。
病毒主要在留种母株内越冬,靠分根、扦插繁殖传毒。
1.物理防治:以预防为主,严格检疫,防止无病区引入带毒植株体;注意田间卫生,及时清除杂草,防止操作传毒,以减轻病害发生。
2.化学防治:及时消灭传毒介体,喷洒40%乐斯本2000倍液或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发病初期可喷洒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高锰酸钾1000倍液。
如何养好刚出棚的瓜叶菊

湿度要求
适宜湿度
瓜叶菊生长的适宜湿度为 40%-60%,湿度过低或过高
都不利于其生长。
增加湿度
在夏季干燥时,可通过喷水、浇 水等方式增加湿度,同时要注意 通风。
降低湿度
在冬季湿度过高时,要注意通风换 气,以降低湿度。
02
种植土壤选择
土壤质地选择
瓜叶菊适合生长在疏松而不太粘的土壤中,因此可以选择一些轻质、不太粘的土 壤进行种植。
防止低温
在冬季低温时,要注意保 暖,可将瓜叶菊移至室内 温暖处,并保持室温不低 于10℃。
光照要求
日照需求
瓜叶菊需要充足的日照, 每天至少需要6-8小时的 阳光照射。
避免强光
在夏季强光时,要避免瓜 叶菊受到阳光直射,可适 当遮阴或移至阴凉通风处 。
补光
在冬季光照不足时,可适 当使用植物补光灯进行补 光。
,喷洒农用链霉素等。常见虫源自及防治蚜虫叶片扭曲变形,影响生长。防治方法:喷洒吡虫啉、抗蚜威等杀 虫剂。
红蜘蛛
叶片出现黄色斑点,严重时全叶失绿。防治方法:加强通风,喷 洒三氯杀螨醇、尼索朗等杀螨剂。
白粉虱
叶片出现白色粉状物,严重时全叶失绿。防治方法:喷洒吡虫啉 、扑虱灵等杀虫剂。
综合防治措施
01
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浇水,增强植株抗性,及时修剪枯叶病枝。
02
物理防治
使用黄板、蓝板诱杀害虫,安装防虫网隔离害虫。
03
化学防治
根据病虫害种类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注意交替使用不同药
剂,避免产生抗药性。同时注意用药安全,避免对人畜和环境造成不
良影响。
05
养护技巧
浇水技巧
浇水频率
瓜叶菊刚出棚时,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湿。在生长旺季,每2-3天浇水一次即可 。随着植株生长,可以适当减少浇水频率,以保持土壤不过于干燥。
桂林市花卉主要病虫害及防治办法

维普资讯
现代 园艺
20 08年第 7 期
枇杷 常见病害及 综合 防治技 术
应积 慧 王卫 利 杨 照渠
( 浙江省温岭市城南镇人 民政府 37 1 ) 温岭市温峤镇人 民政府 )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 15 5 ( (
1 枇杷 常见病 害
集于花卉 的嫩枝 、 叶片 、 新梢 、 花蕾 、 花冠上吸取 营养 , 使叶片卷 曲、 黄 , 枯 花蕾生长慢 , 同时还排 出蜜露 , 污染植株 , 易引起煤烟病 。久旱无雨的春
季、 夏季发生严重。 5 防治 方 法 用 氧 化 乐 果 或 敌 敌 畏 10 . 2 50倍
内造成全株死亡 。病 菌靠土壤传播 , 土温 2 c 以 0C 上, 湿度大时容易传播蔓延 。 1 防 治 方 法 播 种 前 对 土壤 进 行 消 毒 处 理 , . 2
61 发生特点 为害多种花卉 ,在 69月高干 . 、 旱季节为害严重 , 受害叶片变黄。严重时落叶, 造 成全株枯黄 、 死亡。 62 防治 方 法 增 加 温室 、花 圃及 荫棚 湿度 以 . 减少红蜘蛛的滋生 ;易发季节经常检查 叶面 , 及 时发现害虫 , 用虫螨克 、 扫螨 净、 氧化乐果和敌敌
8 发 生特点 种类繁 多 , . 1 为害苏铁 、 山茶 、 象 牙红 、 杜鹃 、 黄杨 、 广玉兰、 龟背竹 、 桂花 、 米兰、 白 玉 兰 、 季 等 枝 叶 、 实 , 害 植 物 生 长慢 , 叶 月 果 受 枝 枯黄 , 同时排泄蜡质 和糖液 , 引发煤烟病。 8 防治方 法 . 2 发 生初期喷药杀虫效果最好 , @
花 木 的枝 叶 及果实 枯萎 , 株 生长 不 良, 烟病 在 植 煤
同时还分泌大量蜜露 , 污染叶片 , 引起煤烟病发
菊花常见的三种病害

病害的传播途径
菊花褐斑病
通过风雨传播病菌孢子, 也可通过灌溉水、农具等 进行传播。
菊花霜霉病
通过风雨传播病菌孢子, 也可通过土壤、种子等进 行传播。
菊花白粉病
通过风传播病菌孢子,也 可通过土壤、花盆等进行 传播。
02
菊花真菌性病害
绿云疫病
症状识别
绿云疫病主要发生在菊花的叶片和茎 部,初期出现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扩 大成大斑,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展,边 缘不明显,病斑由灰绿色渐变为暗绿 色至黑褐色,严重时茎部皮层坏死。 在干燥条件下,病斑干枯成褐色。受 害植株叶片脱落,枝条枯萎,花蕾不 能正常开放。
05
菊花病害的综合防治
农业防治
选育抗病品种
选择对病害具有较高抵抗力的菊花品种,降低病 害的发生率。
轮作制度
实行轮作制度,避免连作,减少病原菌的积累和 传播。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清除病残体,合理施肥浇水,提高菊花的抗 病能力。
化学防治
1 2
预防为主
在病害发生前或初期,及时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预 防和治疗。
VS
详细描述
菊花花叶病毒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主要症 状包括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斑驳或花叶, 植株生长缓慢、矮化等。防治菊花花叶病 毒病的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定期喷洒 抗病毒剂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绿云疫病的防治案例
总结词
绿云疫病是菊花种植中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对菊花的生长和开花造成严重影响 。
详细描述
绿云疫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症状包括叶片出现不规则的黄褐色斑块,并逐渐 扩大,导致叶片枯萎、脱落。防治绿云疫病的方法包括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 定期喷洒杀菌剂等。
白菊细菌性萎蔫病的防治案例
草花生产中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一、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灰霉病:这是草花常见的真菌病害,病害为灰葡萄孢菌,可危害叶、茎花及果实。
叶片受害初期呈水渍状斑点并逐渐扩大变成褐色、黑褐色软腐。
花蕾也如此。
当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灰色霉状物,此病极易反复,所以对灰霉的防治必须持之以恒。
在养护管理上要少氮肥,在药剂防治上要选用农利灵、施佳乐、灰霉克、雷多米尔等。
疫病:出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从花的根部、茎基部侵入。
早期患病部位呈水渍状暗绿色斑点,可发展成黑褐色斑块,严重时整株茎部变黑、腐烂,使皮层的疏导功能失调,最终导致植株死亡。
发现此病可选择霜疫速康、安泰生、代森锰锌、雷多米尔等进行喷洒防治。
菌核病:它是由核盘菌侵入,患病部位初期出现淡褐色水渍状斑点,并向茎和叶柄蔓延、菌核净、菌杀净进行喷杀防治。
白绢病:病菌主要从植株的茎部和根部侵入。
多在茎基部发病,患病位呈褐色腐烂并在病部长出白色绢丝状物。
可选用5%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根际土壤进行防治。
细菌性软腐病:患病部位初期呈水渍状,而后变褐色进而成粘滑软腐状,在软腐的组织仙混有白郄、黄色或灰褐色糊状粘稠物并能发出恶臭味。
药剂防治可用农用链霉素,用其喷洒病株和根际土壤。
疫病、菌核病、白绢病和细菌性软腐病其症状有相似之处,要认真分析。
它们从栽培管理上虽然都是节制浇水,适当通风,但药剂防治有所不同。
白粉病:危害花的嫩叶、花蕾和花梗。
先是在受害部位出现白色粉斑,逐步布满形成一层白色粉状物。
受害部位弯曲畸形、花小花少以至不开花。
常在瓜叶菊、凤仙花、月季等植物上发现此病。
药剂防治可选用甲托、福星等。
锈病:此病常发生于叶片、果实和枝干,在菊花上常见,患病部位有橘黄色至深褐色粉堆、疱状物或毛状物。
可用粉锈宁、甲托、多菌灵、福星等药剂防治。
黑斑病、褐斑病:这两种病主要危害叶片,要节制浇水、降低湿度,药剂防治可用百菌清、甲托。
病毒病例:是一种由极微小的寄生物引发的病害,受害植物易出现扭曲、卷叶、矮小等症状。
防治药剂为捷毒康、小叶敌和病毒a混合喷、w2000等。
瓜叶菊栽培技术

消毒
可以使用高温蒸汽或化学药剂对添加肥料
根据瓜叶菊的营养需求,可以在 基质中添加适量的肥料,以满足
其生长所需。
基质配比与改良
配比
根据瓜叶菊的生长需求和土壤质地,可以调整沙质土壤和粘质土壤的比例,以 达到最佳的栽培效果。
瓜叶菊栽培技术
2023-11-09
目录
• 栽培环境与设施 • 栽培基质选择与处理 • 播种与育苗技术 • 移植与定植技术 • 养护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 采收与贮藏保鲜 • 品种改良与育种技术展望
01
栽培环境与设施
栽培环境要求
温度
光照
瓜叶菊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夏季高温 时需采取措施进行降温,冬季低温时需采 取措施进行保温。
自然保鲜
将采收的瓜叶菊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保持空气湿度在 70%左右,温度控制在10-15℃。这种方法可以保持花朵的新鲜度,但 保鲜期较短。
冷藏保鲜
将瓜叶菊放入冷库或冰箱中,保持温度在0-5℃,湿度在80%-90%之间 。冷藏可以有效地延长花朵的保鲜期,但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
03
气调保鲜
浇水
瓜叶菊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也要避免过度浇水。在浇水时 ,应确保水分充分渗透到土壤中,避免积水。
温度与光照控制
温度
瓜叶菊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25℃。在夏季高温时,应采取措施降温;在冬季低温时,应采取措施保温。
光照
瓜叶菊需要充足的阳光,但也应避免强光直射。在光照较强的季节,应采取遮阳措施;在光照较弱的环境下,应 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定植操作流程
准备土壤
选择疏松而不太粘的土壤进行定植, 有利于植株的生长。
菊花主要虫害以及相关防治方法

菊花主要虫害以及相关防治方法菊花在栽培过程中病虫害较多,如果管理不好,病虫害蔓延,将会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
根据菊花在每个阶段生长发育所需的不同条件,加强栽培管理,使其增强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常见的虫害有潜叶蛾、蚜虫、红蜘蛛、菊叶螨、菊花天牛(菊虎)、螟虫、棉铃虫、粉虱、蛴螬等。
菊花潜叶蛾5月间在叶子上产卵,幼虫孵化后,即钻到叶肉里蛀食,把叶肉吃空,蛀成一条条曲折的干空隧道,严重时可使全叶干黄枯死。
一年发生3代至4代,到10月间仍有发生。
防治方法:潜叶蛾应及时摘除被害叶片,集中销毁;25%的除虫脲可湿性粉剂2500倍至3000倍液,25%灭幼脲悬浮剂2000倍至2500倍液,25%西维因(甲氨基甲酸-1-萘酯)可湿性粉剂500倍至1000倍液,20%虫酰肼悬浮剂1000倍至2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2000倍至2500倍液,50%二溴磷乳油1500倍液,5%吡虫啉乳油1500倍液。
菊花蚜虫菊花受蚜虫危害最严重,从苗期到花期均有发生。
蚜虫分布很广、体小、繁殖力强,种群数量巨大,由于大量繁殖,嫩叶、嫩茎、花蕾等组织上很快布满蚜虫,使茎梢卷曲,叶片卷缩、畸形,使花卉生长发育迟缓,甚至枯萎死亡。
蚜虫1年发生10代至20代,每年4月至5月、9月至10月为繁殖高峰期。
防治方法:蚜虫用呋喃丹从土壤根际施入。
颗粒溶水后被菊根吸收并向植株上部传导,蚜虫吸吮后死亡。
一般药效持续至少2个月,可有效地防治蚜虫;菊苗定植或嫁接接穗至现蕾前,每20天用800倍多菌灵溶液与40%氧化乐果1000倍溶液的混合液喷施,或用3%啶虫眯乳油或者可湿性粉剂2000倍至3000倍液,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至4000倍液,现蕾期之后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至4000倍液,0.3%苦参碱水剂200倍液,10%烟碱乳油400倍液喷洒。
一般每隔5天至7天喷洒1次。
红蜘蛛(及其他螨类)红蜘蛛个体较小,不到1毫米,桔黄色或红褐色,由于个体小不易发现,发现时已经非常严重了。
怎样防治瓜叶菊病虫害

怎样防治瓜叶菊病虫害瓜叶菊,又称菊花菜、美人菜等,是一种被广泛栽培的花卉植物。
然而,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以及病虫害的影响,瓜叶菊的健康生长经常受到了挑战。
因此,防治瓜叶菊病虫害已经成为了广大瓜叶菊栽培者和爱好者关注的焦点。
在此,我们将会介绍一些常见的瓜叶菊病虫害以及如何防治这些问题。
一、瓜叶菊病害1.灰霉病灰霉病是瓜叶菊上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
灰霉病的症状表现为瓜叶菊的叶子、花朵、茎干上生长灰黑色、茸毛状的霉菌。
一旦受到病害侵害,瓜叶菊的叶子、茎干、花朵都会变得松软发黄,接下来会出现腐烂坏死的情况。
防治方法:避免过度浇水,定期清理瓜叶菊的败叶,加强通风等措施可以避免瓜叶菊受到灰霉病的感染。
如果瓜叶菊已经受到灰霉病侵害,则需要使用专业的灰霉病杀菌剂进行喷洒,注意及时采摘已受感染的花朵,避免病害的继续传播。
2.叶斑病叶斑病也是瓜叶菊上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
叶斑病的症状为瓜叶菊的叶片上出现黄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变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黑色斑点。
防治方法:及时对受感染的瓜叶菊进行剪除,并注意进行垃圾处理,避免病害传播。
瓜叶菊的种植地点应该经常换地,避免病原菌长期滋生。
同时也可以使用相应的药剂进行喷洒,杀灭病害的源头。
二、瓜叶菊虫害1.蚜虫蚜虫是许多植物上都会出现的害虫,也是瓜叶菊上常见的虫害之一。
蚜虫的症状表现为瓜叶菊的叶片开始变黄并卷曲,成长和开花受到了显著影响。
防治方法:一旦发现瓜叶菊受到了蚜虫的感染,可以使用肥皂水、酒精或农药进行喷洒,将蚜虫清除除去。
也可以使用黄板进行诱捕,将蚜虫的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2.甲虫甲虫也是瓜叶菊上比较常见的虫害,甲虫的成虫和幼虫都会啃食瓜叶菊的花朵、叶片和茎干。
甲虫对瓜叶菊的生长和美观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防治方法:可以使用捕捉器品种控制甲虫数量。
同时也可以使用一些虫源对甲虫进行喷洒,将瓜叶菊保持健康生长的基础。
总的来说,瓜叶菊的健康生长需要我们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病虫害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瓜叶菊的生长环境。
常见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常见植物病虫害及防治依据病虫害的性质和种类,将植物病害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病害及生理性病害等。
植物虫害包含地下害虫、叶部害虫、枝干害虫和吸汁害虫。
一、真菌性病害此类病害的病原是真菌,在植物病害中发生较为普遍。
常见的种类有:〔一〕炭疽病类1.病症炭疽病是植物上最常见的一类病害。
主要为害寄主的叶片和新梢,可以在花、果、茎、叶柄上发生。
该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的典型病症是初期呈暗绿色,似水烫伤状,后期呈褐色至黑褪色,然后病部腐烂。
慢性型的典型病症是病斑呈灰白色,其上生有呈轮纹状排列的黑小颗粒。
2.发病规律病原在寄主病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
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
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
通过透光性差、植株长势弱、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等条件有利其发生。
不同的品种,其抗〔耐〕病性有差异。
3.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
〔2〕强化培植治理,培养健壮的植株,提高抗病能力。
不偏施氮肥。
注意搞好排灌系统。
〔3〕结合修剪,及时剪除病叶和病枝,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
〔4〕发病初期施药防治。
常用药剂有: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炭疽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
〔二〕叶斑病类1.病症叶斑病是植物病害虫最庞杂的类群,但凡叶部产生斑点的病害均可称为叶斑病。
其主要病症是在植物的叶片上产生大小不等、形状多样、颜色多样的斑点或斑块。
有些在病斑上还会出现黑色小点。
如鱼尾葵叶斑病,杜鹃叶斑病、美人蕉叶斑病、君子兰叶斑病、苏铁白斑病、月季黑斑病等。
2.发病规律该病的病原在病残体或土中越冬。
随风雨传播。
多数在高温条件下发病重。
雨水多、雾多、露水重、连作、过度密植、通风透光不良、植株生长势弱均有利于发病。
3.防治措施〔1〕及时去除病叶、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病原。
〔2〕强化培植治理、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进行轮作〔温室内可换土〕,改良浇水方法,有条件者可采纳滴灌,尽量防止对植株直接喷灌。
瓜叶菊保护地栽培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紫红 , 花朵鲜艳 , 株型高雅华贵, 深受人们喜爱 , 是冬春时节
主要 的观花植 物 … 中国北方 瓜 叶菊生 产 主要 是在保 护地 采 。 用分 期播 种及 控制 温度 的方 法使 花期 控制 在 15月 。 ~
温室 环境 对瓜 叶 菊的影 响 主要 是温 度 、 度 和 弱光等 。 湿
维普资讯
安徽 农 业科 学 , unlf n u A . c 20 , 4 1)2 9- 7 8 J ra o A hi Si 06 3 (2 :77 29 o .
责任编 辑 刘 月娟 责任 校 对 范世 群
瓜叶菊保护地栽培主要病虫害及 其防治
Absr t Fo it c n r rai fe u t ae ng e n o s n n ahen rgo urn ne n p i g Ac odigt h e do r t h tac lrss ie a i o nc li tdi r e h u ei o S t v r e ind igwi tra d s rn . c r n ten e fmake ,t e o
瓜 叶菊 ( i r icun a o ) Cn aa ret M s n 为菊 科 千 里光 属 的 多 er a s 年 生草 本花 卉 , 作 12 生栽 培 。瓜 叶菊 叶面 翠绿 , 面 常 、年 背
乳油 400倍液喷洒 ,也可以用 8 0 0%代森锌可湿性 粉剂
50 60 液 和 5 %苯 来 特 可湿 性 粉 剂 1 0 ~ 0 液 0 ~0 倍 0 0 1 0倍 0 5 喷洒 , 效果 都较好 。 不可 以喷施 石 硫合 剂 , 但 以免 发 生药 害 。
温 室 内空气 相对 湿度 和绝 对湿 度 均高 于露 地 ,平均 相 对湿 度一般 在 9 %左 右 , 0 甚至 达到 10 0 %。在不加 温的 条件下 , 温 室 内温度 的增 加 主要靠 太 阳 的直接 辐 射 和散射 辐 射 。虽 然温 室 内也存 在着 季节 性变 温 、 日变温 和逆 温 现象 , 是 温 但 度仍 然对 温室 内 的湿度 起 到积极 的作用 ,促 进 土壤 和植 物
瓜叶菊的病虫害防治

瓜叶菊的病虫害防治瓜叶菊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花卉,常被用于庭院装饰、盆栽和鲜花束等场合。
但是在瓜叶菊的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是令人头疼的问题。
本文将从瓜叶菊的常见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入手,帮助您更好地管理瓜叶菊花园。
一、瓜叶菊的常见病害及治疗方法1.霜霉病霜霉病是瓜叶菊常见的病害之一,如果不及时防治,会导致叶片逐渐枯黄、干瘪,甚至导致植株死亡。
预防霜霉病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植株通风干燥,及时清除落叶和残株。
如果已经感染霜霉病,可以使用苯酚甲酸钠、氢氧化钾、硫酸亚铁等药物进行治疗。
2.炭疽病炭疽病也是瓜叶菊常见的病害,病菌通过叶面伤口侵入植株内部。
治疗炭疽病的方法是在病发初期将感染的部位烧毁,同时喷洒硫酸铜悬浮液或波美度悬浮液进行防治。
3.灰霉病灰霉病是瓜叶菊常见的真菌病之一,常常在潮湿的环境中发生,病害初期叶片边缘变黄,之后叶片会逐渐枯黄,最终全株萎缩死亡。
防治灰霉病的方法是保持植株通风干燥,及时清除落叶和残株。
如果已经感染了灰霉病,可以使用苯酚甲酸钠、氧化铜等药物进行治疗。
4.其他病害其它病虫害如白粉病、根腐病等也会影响瓜叶菊的生长,可以使用杀菌剂进行治疗。
二、瓜叶菊常见的虫害及治疗方法1.蚜虫蚜虫是瓜叶菊常见的虫害之一,常出现在嫩叶和花蕾上。
蚜虫危害主要在于吸取叶汁,会导致叶片变黄萎烂。
如果蚜虫数量较少,可以手工摘除;如果数量较多,可以喷洒杀虫剂,如辛硫磷、甲氧虫脒等。
2.螟蛉螟蛉会以叶片为食,严重的话会让花叶变得枯黄,影响观赏效果。
面对螟蛉危害,应该及时处理:剪掉受害的部位,同时点燃硫磺灰进行熏蒸杀虫。
3.金龟子金龟子比蚜虫的危害更大。
它会在花蕾里产卵,孵化成幼虫后,会啃食花蕾,导致失去观赏价值。
金龟子的治疗方法是喷洒杀虫剂,如氧磷菊酯、丁腈菊酯等。
4.其它虫害其他虫害如蝴蝶和各种蚜虫,可以使用杀虫剂、黄板等方式进行防治。
三、瓜叶菊的预防措施1.规律浇水瓜叶菊不喜欢潮湿的环境,所以在浇水的时候,要保持适当的湿度,避免水涝。
图解菊花超全病虫害防治大法

图解菊花超全病虫害防治大法天气凉了,赏菊的时节又到了!十一假期,宝宝们有没有赏到家里或景区的菊花呢?话说菊花虽然属于比较好养的品种,但它也容易招一些恼人的病虫害,比如白粉病、黑斑病、蚜虫等等。
今天花花就教大家9种菊花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很实用的呦!1、白粉病症状病变部位出现白色粉状物,多发于叶片、叶柄等处,有时幼茎、花柄、花芽也会受害。
初发时,白粉主要在叶片正面,条件适宜时,全叶部满白色粉状物,后期则出现黑色小点,严重者叶片枯萎卷缩,植株矮化,花瓣畸形或者不开。
防治方法1.及时清除病叶及病残体,集中烧毁。
2.发病期,喷洒20%的粉锈宁600-800倍液,或者50%的多菌灵500倍液,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3.在浇水时注意通风,降低湿度,合理施肥。
4.发病前,即4月中旬-8月中旬,用80%代森锰锌800倍液,和50%托布津可湿性粉800-1000倍液交替喷洒,每月喷两次。
2、黑斑病、褐斑病、叶斑病症状初期在叶片上面出现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的紫褐色病斑,然后颜色慢慢变成黑色到黑褐色,病斑直径2-10毫米;后期病斑边缘为黑褐色,中心转为灰褐色至浅灰色,出现小黑点。
严重时病斑间相互连接,使整个叶片发黑干枯,悬挂于茎上。
防治方法1.发现病叶应该立即摘除。
2.发病期喷洒75%百菌清700倍液或者40%唏唑醇800-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3-4次。
3.扦插时选择健康母株做繁殖株,并用5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者80%代森锌600倍液浸泡1-2分钟。
4.4月上旬,喷洒1%波尔多液或者80%的代森锌600-800倍液,防止病害发生。
5.盆栽菊花则需每年更换新土。
冬季割除地面残留枝叶,集中烧毁,深翻土壤埋掉。
3、霜霉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花梗、花蕾和嫩茎。
叶片发病,产生不规则褪绿斑,叶缘微向上卷,叶背布满白色菌丛,病叶自下而上逐渐变褐干枯。
重病苗枯死。
秋季发病,叶片、花梗、花蕾布满白色菌丛,导致全株枯死。
常见花卉种植技术

常见花卉种植技术一花一世界!1.蝴蝶花:蝴蝶花为鸢尾科鸢尾属多年生草本。
分布几遍全国各省区,日本也有。
根状茎较细弱,入地浅,横生,黄褐色。
叶剑形,深绿色,具光泽。
花梗高出于叶,花多数,排成顶生、长而稀疏的总状花序,花柱分枝3,深紫色,扩大成花瓣状,反卷盖于花药上,花期4~5月。
本种常见花色为淡紫或淡蓝色,适合自然式栽植,亦适用于花境、花坛和作切花材料。
生态习性:喜生阴湿地方,适应性和耐寒性较强,长江中下游地区露地栽培过冬时,地上茎叶不完全枯萎。
要求酸性土壤,在湿润、土壤肥沃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生长良好。
繁殖:以分株繁殖为主,一般每2~3年进行1次。
以花后或秋季分株最好,有利于植株充分生长和花芽分化,将挖出根茎分割,每段带1~2个芽重新栽植即可。
种子繁殖,播后4~6周发芽,播后2~3年才能开花。
栽培与病虫害:栽植前应施足基肥,栽后根茎要压紧,宜浅植,不宜深植。
早春要清除残叶,有利于新芽萌发,旺盛生长期浇水要充分,每月施肥1~2次,可使花繁叶茂。
开花期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宜积水;花后施1次追肥,以磷钾肥为主,对根茎发育有利;花谢后根茎休眠时,应保持土壤干燥。
常见叶枯病和细菌性软腐病,多因蚀夜蛾幼虫引起,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防治;生长期还有蛞蝓和蜗牛危害,傍晚用3%的石灰水喷水。
农家的房前屋后栽上一些花木,既改善环境又美化生活,巧妙地布置之后,庭院会变得美不胜收。
庭院中孤植或对植一两株桂花或腊梅,这是中国传统的园林布置方式;墙边阴湿地种植鸢尾(俗名蝴蝶花)、秋海棠等耐阴花卉,无须精细管理也会生长良好;阳台上的盆花则选择小巧的米兰、月季会比较适宜;向阳的一面则可配植菊花、一串红等阳性花卉,充足的阳光会让它们生长得更好一些;屋顶上的仙人掌、金边莲就是久不照管也同样长得不错;需要遮荫的地方,不妨于窗前、篱边种植几株葡萄、牵牛花、爬山虎等;就是室内,也可以于书案茶几上摆放几盆耐阴的文竹、兰花,这样就会让农家院落变得五彩缤纷、生机盎然!2.瓜叶菊:瓜叶菊为多年生菊科草本值物,全株密布柔毛,叶片每三片一轮,成三角形,叶似黄瓜叶片,故名瓜叶菊。
瓜叶菊的种植方法呢

瓜叶菊的种植方法1. 引言瓜叶菊(学名:Tagetes patula)是一种常见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菊科。
它以其绚丽多彩的花朵和香气而备受人们喜爱。
瓜叶菊不仅可以用于美化花坛、花园和庭院,还具有驱虫和驱避害虫的功效。
本文将介绍瓜叶菊的种植方法,帮助您成功地种植和养护这种美丽的花卉。
2. 选择适宜的种植时间瓜叶菊适合在温暖的季节种植,通常在春季或早夏开始种植。
多数地区的气温在12摄氏度以上,土壤湿度适中时,可以开始播种。
避免在寒冷的天气或大雨期间种植,以免影响瓜叶菊的生长和发育。
3. 准备土壤瓜叶菊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在种植前,应确保土壤透气性好,排水良好,并且富含有机质。
可以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改良,添加腐熟堆肥或有机肥料来增加养分含量。
4. 播种方法•首先,将瓜叶菊的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约2小时,以促进发芽。
•准备用于播种的浅盘或花盆,填充改良后的土壤。
•将湿润的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轻轻按压以确保种子与土壤接触。
•使用喷雾器或细水龙头轻轻喷洒水分,保持土壤湿润。
•放置种子的容器在室内的明亮而温暖的环境中,确保温度保持在20-25摄氏度之间。
•土壤保持湿润,通常在10-14天内,幼苗会开始出现。
5. 移栽与定植当瓜叶菊的幼苗长到3-4厘米高时,它们可以被移栽到花坛或花园中。
在移栽前,应该选择一个适当的位置,确保它们能够获得充足的阳光,并且与其他植物保持适当的距离。
移栽步骤如下: - 使用小铲子小心地将幼苗从容器中取出,尽量保留其根系。
- 在预先挖好的小孔中放入幼苗,使幼苗的根颈与土壤表面齐平。
- 轻轻拍实土壤,以确保幼苗稳固定植。
- 在移栽后立即充分浇水,以帮助幼苗适应新的生长环境。
6. 养护与管理•浇水:瓜叶菊需要保持适度的湿润度,但不耐涝。
在干旱期间,每周浇水一到两次,以保持土壤湿润。
避免过度浇水,以免造成根部腐烂。
•施肥:可以在移栽后的两周后开始施肥。
选择适合花卉的全面肥料,并按照包装上的说明进行施肥。
瓜叶菊的留种与采种

2023-11-04•瓜叶菊的种植价值与品种选择•瓜叶菊的留种技术•瓜叶菊的采种技术•瓜叶菊种子的保存与播种•瓜叶菊留种与采种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目•案例分析:瓜叶菊留种与采种的实践经验录01瓜叶菊的种植价值与品种选择瓜叶菊的花朵繁茂,花色鲜艳,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适合在花坛、花境中种植,为城市绿化增添色彩。
瓜叶菊的种植价值观赏价值瓜叶菊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可以作为生态修复植物,在荒地、坡地等地方种植,提高土地利用率。
生态价值瓜叶菊作为一种典型的菊科植物,对于研究菊科植物的分类、生态适应性、繁殖生物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科研价值瓜叶菊的品种选择品种分类01瓜叶菊有多个品种,包括单瓣、重瓣等类型,不同品种的开花时间、花色、花瓣形状等也有所不同。
选择标准02在品种选择上,应根据市场需求、种植环境、花期等因素进行选择。
一般而言,重瓣品种观赏价值较高,但在种植难度和花期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品种搭配03在种植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品种的特性进行搭配种植,以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
例如,可以将花期相近的不同品种进行混种,延长观赏时间。
02瓜叶菊的留种技术选择原则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开花多且花朵大、品质优良的植株作为留种对象。
观察记录对选定植株进行编号,记录其生长状况、开花时间、花朵大小、色泽等,以便从中筛选出最优良的个体。
选择优良植株应选择植株中部、枝条粗壮、节间短而密实的开花部位所结的种子进行留种。
选择开花部位根据需要和资源状况确定留种数量,一般每个植株可采收数十至上百粒种子。
确定留种数量确定留种部位病虫害防治注意观察植株生长状况,及时防治病虫害,以免影响种子质量。
施肥与浇水加强水肥管理,多施磷钾肥和有机肥,以促进植株生长和种子发育。
同时要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
人工授粉如需要提高结实率,可进行人工授粉。
选择上午花朵刚开放时进行授粉,用毛笔或棉签蘸取花粉涂抹在雌蕊柱头上。
留种株的培养03瓜叶菊的采种技术秋季采种瓜叶菊通常在秋季开花,选择在花朵凋谢后进行采种,此时种子的成熟度较高,发芽率也相对较好。
瓜叶菊大棚栽培管理

瓜叶菊大棚栽培管理
苏雪辉;张淑娟
【期刊名称】《林业实用技术》
【年(卷),期】2003(000)004
【摘要】@@ 近几年,瓜叶菊以其花色鲜艳,颜色丰富,品种(系)繁多,且栽培成本较低,售价适中,而成为北方冬季草花的首推品种.不少地区冬季大棚瓜叶菊已成规模之势.本人在养殖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需特别注意.现介绍如下,和花农共商榷.
【总页数】2页(P44-45)
【作者】苏雪辉;张淑娟
【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林科所,454230;河南省焦作林科所,4542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
【相关文献】
1.瓜叶菊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J], 邢秋格;曹军合
2.瓜叶菊的栽培管理技巧 [J], 沈莉
3.湖南地区瓜叶菊栽培管理技术 [J], 杨梦玲;朱丽娜;刘毅;李自强;解检清
4.瓜叶菊在北京地区的栽培管理技术初探 [J], 张颖
5.瓜叶菊栽培管理技术 [J], 薄育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 园艺
瓜 叶 菊 主 要 病 虫 害 及 其 防 治
张玉英 刘 继成 李 小燕
( 河北 省衡 水市 园林 管理局
1 自 粉 病
0 30 5 0 0)
4 叶斑 病
11 为 害症状 .
瓜 叶菊 白粉病属 于一 种广 泛 传
41 为 害症 状 .
片 白色 粉斑 , 至覆盖 全 叶 。 株受 害后 , 片 、 甚 植 叶 嫩
能会 破孑 ,可 以相 互融 合 致使 叶片 变褐并 逐 渐 L)
死 亡 。褐 斑病 发 病 初期 叶 片上 出现 l 2 m 小 斑 ~r a
点, 逐渐扩 大为 褐色 的 圆形 或 椭 圆形 病斑 , 中央 呈 灰褐 色至灰 白色 , 其上 有黑 色 细小颗 粒 , 连接 病斑 成 片后 导致 叶 片发黄枯 萎 。 4 防 治方 法 ① 温 室 和 露地 摆 放 盆花 ,要 注 . 2 意通 风 、 光 , 株 间温 度 , 制发 病条件 。 透 降低 控 ②及
22 防 治 方 法 .
① 生 长 期 间 适 当增 施 钾 肥 , 以
增强植 株 抗病力 ,对 染 上病 毒 的植 株立 即拔 除并
10 倍液每 7天喷 1 , 00 次 共喷 2 3 ; 已现蕾  ̄次 若
开花 , 为避免 花卉 敏感 , 尽量 不 喷施农 药 。可 采用
烧毁 , 减少病毒侵染的机会 。②喷洒 0 %高锰酸 . 5
液 、0 5 %代 森 铵 或 2 %粉 锈 宁 20 5 00倍 液 进 行 防 治, l 喷 1 , 每 0天 次 防止 蔓延 。
2 黄 萎病
51 为 害症 状 红 蜘 蛛 对 瓜 叶 菊 的危 害 始 于 3 .
月份 , 时 , 此 越冬 后 的 雌成 虫 开始 取 食 产 卵 , 通常 在 叶背主脉 周 围为 害。最初 受 害叶正 面可见 失绿 的小 白点 , 渐 变红 , 背 面 出现 丝 网 , 害 叶 片 逐 叶 被
梢扭 曲萎蔫 , 生长衰弱 , 新梢生长停止 , 甚至矮化 ,
发 育 不 良 , 朵变 小 , 提 早 凋谢 , 的完 全 不 能 花 且 有
开 花 , 至 叶枯 , 甚 整株死 亡 。
1 防 治方 法 ① 加强栽 培 管理 。 内经 常保 持 . 2 室 良好 的通 风 条 件 , 加 光 照 ; 增 生长 期 间合 理 施 肥 , 农 家肥 要充 分腐熟 , 肥不 宜施 用过 多 , 氮 增施 少 量 硼 酸 、 锰 酸 钾等 可 以 减轻 发 病 ; 制 浇水 , 当 高 控 适
病残体上越冬 , 通过气流 、 水珠飞溅传播 。瓜 叶菊 在 幼 苗期 和开 花期 , 室温 高 、 气 湿 度 大 , 片 如 空 叶 上 最 容 易发 生 白粉 病 , 严重 时 可 侵染 叶柄 、 枝 、 嫩 花蕾 等 。 发 时 , 片 出现零 星的 、 明显 的 白斑 , 初 叶 不 环境 适 宜 , 斑迅 速扩 大 , 接成边 缘 不清 晰 的大 病 连
⑩
现代园艺
21 0 0年第 2 期
草坪主要病害及其综合 防治技术
时清除病叶 、 病株 , 减少侵染菌源 。 ③发病初期 选用 8%代森 锰 锌或 5%克 菌 丹 4 0 50倍 液 、 0 0 0~ 0
5%多菌 灵 60 10 倍 液 喷雾 ,每 隔 7 1 喷 0 0 0 0 ~ 0天
1 即可 。 次 5 红蜘 蛛
降低空气湿度 , 保持盆土湿润但 不积水 ; 同时 , 发 现病 叶要 及 时摘 除并销 毁 , 以免 相互 传染 , 重病 加 害蔓延 。 ②发 病初 期可 喷 7%甲基 托 布津 10 0 00倍
粉 , 上疏 松 的培养 土重新 栽植 。 换
61 为 害 症 状 .
瓜 叶菊 生 长 期 若 通 风不 好 , 时
常会 发生 蚜虫 危 害 , 虫虫 体 小 , 殖快 , 蚜 繁 多群 集 在瓜 叶菊 的叶背及 嫩茎 吸取 汁液 为害 。被害 叶 片
变黄 , 向背 面卷 曲皱缩 。一 般冬 季温 暖 、 春季 回暖 早、 雨水 均匀 的年 份 , 3月份 开始 为害 。 在
叶斑 病 又 名 黑斑 病 ,主要 发 生
播 的真 菌性病 害 , 由二孢 白粉病 引起 的 。 是 病菌 在
在 叶片上 , 有轮斑 病 和褐斑 病 2种 , 先从下 部 叶片 开始 发生 。轮斑 病感 病初 期 ,叶面 出现水 渍状 小
点, 随后 扩 大为 圆形 褐 色 病 斑 , 中央呈 灰 白色 , 具 同心 轮纹 , 斑 多在 叶 脉 之 间 ( 期病 斑 中央 可 病 后
最终 会脱 落 。
21 为 害症状 主要 由病 毒病原 菌 引起 。 . 被害 植 株 分蘖 性 很 强 , 序 展 开受 压 抑 , 色 变绿 , 花 花 发育
不正 常 , 偶尔亦 有 花徒 长现象 。一 般 由叶蝉 传播 。
5 防 治方 法 ① 及 时清 除 杂草 落 叶 ,保 持植 . 2 株周边 环境 清洁 , 消灭 越冬 虫 源 。 ②若 瓜 叶菊 尚未 现 蕾 开 花 ,可 用 克 螨 特 2 0 0 0倍 液 或 氧 化 乐 果
钾水 溶液 消毒 , 可起 预 防作用 。
3 根 腐病 和茎腐 病
叶 然植 物 , 大蒜 、 如 大葱 、 花椒 等 捣烂 水 泡 数天 后 的浸 出液 配合适 量 中性洗 衣 粉喷治 。
6 蚜虫
31 为 害症状 根 腐病 和 茎腐病 表 现 为根 、 - 茎发
黑腐烂 。在冬季 ,瓜 叶菊 盆土 内 的水分 往往 不易 干 , 上 室 内光 照不 足 , 加 空气 湿 度 过 大 等 , 引起 易 根腐病 和茎 腐病 。 3 防 治方 法 . 2 ① 注 意 浇水后 通 风 降湿 ,增加 光照 。②对 初发 病 的瓜 叶菊 , 去病 部 , 削 敷上 硫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