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复习提纲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现象中的应用。
其核心表述为: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但总量保持不变。
(一)基本概念
1、系统与环境:系统是我们研究的对象,环境则是系统之外的一切。
根据系统与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情况,系统可分为敞开系统、
封闭系统和孤立系统。
2、状态函数:只取决于系统的状态,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的物理量,如温度、压力、体积、内能等。
3、热和功:热是由于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
功则是除热以外,其他各种形式被传递的能量。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ΔU = Q + W
其中,ΔU 表示系统内能的变化,Q 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W 表示
系统对外所做的功。
当 Q 为正,表示系统吸热;当 W 为正,表示系统
对外做功。
(三)应用
1、恒容热:在恒容且非体积功为零的条件下,Qv =ΔU。
2、恒压热:在恒压且非体积功为零的条件下,Qp =ΔH,其中
ΔH 为焓变。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主要描述了热现象的方向性。
(一)克劳修斯表述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二)开尔文表述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三)熵
熵是系统混乱度的量度。
对于孤立系统,熵总是增加的,这就是熵
增原理。
(四)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ΔS ≥ 0
(五)熵变的计算
1、简单物理过程的熵变计算。
2、相变过程的熵变计算。
三、热力学第三定律
在绝对零度时,纯物质完美晶体的熵值为零。
这为计算物质在其他温度下的熵值提供了基准。
四、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一)偏摩尔量
在多组分系统中,某一广度性质不仅取决于温度、压力,还取决于各组分的浓度。
偏摩尔量就是在恒温恒压下,在一定浓度下,系统的某一广度性质随某一组分物质的量的变化率。
(二)化学势
化学势是决定物质传递方向和限度的强度因素。
(三)稀溶液的依数性
1、蒸气压下降: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的蒸气压低于纯溶剂的蒸气压。
2、凝固点降低:溶液的凝固点低于纯溶剂的凝固点。
3、沸点升高:溶液的沸点高于纯溶剂的沸点。
4、渗透压:溶剂透过半透膜进入溶液的倾向。
五、化学平衡
(一)化学平衡的条件
在恒温恒压且非体积功为零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
∑νBμB = 0 。
(二)平衡常数
1、经验平衡常数:可以用浓度、分压等来表示。
2、标准平衡常数:其值只与温度有关。
(三)化学平衡的移动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六、相平衡
(一)相律
f = C P + 2 ,其中 f 为自由度,C 为组分数,P 为相数。
(二)单组分系统相图
如水的相图,通过相图可以了解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相变情况。
(三)二组分系统相图
1、气液平衡相图:包括理想液态混合物、非理想液态混合物等。
2、液固平衡相图:有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生成化合物等类型。
七、电化学
(一)电解质溶液
1、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的概念及计算。
2、离子独立移动定律。
(二)原电池
1、原电池的表示方法。
2、原电池的热力学:通过电动势计算电池反应的热力学函数。
(三)电解池
电解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八、表面现象
(一)表面张力和表面能
表面张力是使液体表面收缩的力,表面能是增加单位表面积时系统所增加的能量。
(二)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
由于表面张力的存在,弯曲液面会产生附加压力。
(三)毛细现象
液体在毛细管中的上升或下降现象。
(四)吸附
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以及吸附等温式。
九、化学动力学
(一)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可以用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来表示。
(二)反应级数和反应速率常数
通过实验数据确定反应级数,进而求得反应速率常数。
(三)简单级数反应的动力学特征
1、零级反应。
2、一级反应。
3、二级反应。
(四)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阿仑尼乌斯公式。
2、活化能的概念和意义。
(五)催化作用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及催化原理。
十、胶体化学
(一)胶体的制备和净化
1、制备方法:分散法和凝聚法。
2、净化方法:渗析、超滤等。
(二)胶体的性质
1、光学性质:丁达尔现象。
2、动力学性质:布朗运动。
3、电学性质:电泳和电渗。
(三)胶体的稳定性和聚沉
1、胶体稳定的原因。
2、聚沉的方法和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