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江中学2009-20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南江中学2009-20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
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何以异于昔人海图之书?曰:彼皆以中土人谭(谈)西洋,此则以西洋人谭(谈)西洋也。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
材料二:“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
(顽固派)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
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
……然则我中国深维穷极而通之故,失亦可以皇然变计矣。
……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
——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材料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
——梁启超《变法通议》阅读后请回答:
(1)材料一出于何书?作者是谁?文中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可用所给材料中的原文表达)
(2)该书成书时中国出现了一股什么思潮?这股思潮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3)在材料二、三中李鸿章、梁启超各代表哪个阶级哪一派别?他们的主张有何异同?(4)根据材料三,指出梁启超等在中国发起一场什么运动?此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55年以前的十多年间,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始终在二百万英镑左右徘徊。
英国商人惊奇地发现,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1853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600人的洪都拉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恰好是中国的1246倍。
材料二:“《南京条约》签订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黄仁宇)”。
英国资产阶级把英国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纳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请回答:
(1)在材料一中,英国商品为什么在中国销售增长不大?根源是什么?
(2)材料二中,英国资产阶级认为是什么原因?为此他们提出什么主张?并采取了什么行动?
参考答案
1.(1)《海国图志》;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或对此思想阐释)
(2)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启迪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牢笼,面对现实,放眼全球,去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3)同:李鸿章、梁启超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本质上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
)异:李鸿章只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反对学习外国政治制度。
梁启超则主张学习外国政治制度,实行政治经济改革。
(本质上的不同在于是否改变封建制度。
)
(4)梁启超等在中国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维新变法运动)。
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同时也是近代
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解析】
【详解】
(1)根据“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该书为《海国图志》,作者是魏源,该书表达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该书成书于鸦片战争前后,当时中国兴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这股思潮在当时产生的影响主要是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启发人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探求强国御侮之策。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李鸿章代表的是洋务派,梁启超代表的是维新派。
根据“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等内容可知李鸿章和梁启超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但李鸿章只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反对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而梁启超则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进行政治经济改革。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梁启超等在中国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该运动的性质结合所学内容进行作答即可。
2.(1)中国购买力低,商品经济不发达;根源:自然经济的抵制。
(2)原因是“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后来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详解】
(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英国商品在中国销售增长不大的原因与当时中国社会购买力低、商品经济不发达有关,根源主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市场依赖度小。
(2)根据“英国资产阶级把英国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纳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可知英国资产阶级认为的原因是开放的口岸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少。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他们提出了“修约”的要求,并最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