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初级实验中学2020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湛江市初级实验中学2020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
末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
B. 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
C. 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 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
参考答案:
B
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而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有丝分裂,A项正确;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已经分化的细胞,B项错误;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在个体发育中,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合成特异性蛋白质的过程,即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项正确;借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将离体的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分裂、分化、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 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要使视野更明亮,可以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B.为观察低倍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
C.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碰坏装片
D.若高倍镜下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中细胞质流向应是顺时针的
参考答案:
A
3. 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

下列不正确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II-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I-1
C.II-2有一种基因型,III-8基因型有两种可能
D.若III-4和III-5结婚,生育一个患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5/12
参考答案:
C

4.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
A.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B.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
C.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D.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参考答案:
A
5. .根据颜色反应的原理,鉴定生物组织中某些有机物的存在。

参考答案:
6. 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同种植物材料均分成两组,分别置于A、B两种溶液中,图中曲线表示与实验初始含水量相比,两组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
B.适当增大B溶液的浓度,则曲线中a点下移
C.6~10min两条曲线的差异仅是由于A、B溶液的浓度不同
D.10min时显微镜下观察两组细胞,均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参考答案:
A
【考点定位】植物细胞渗透作用
【名师点睛】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判断方法
7. 下图所示细胞的名称是( )
A精细胞 B.卵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参考答案:
D

8. 下列关于无机盐在生物体内所起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合成DNA、RNA、脂肪等物质时,需要磷酸盐作原料
B、根瘤菌的固氮酶中含有钼、铁,说明某些金属元素可以成为一些复杂化合物的构成元素
C、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要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这说明无机盐在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中有重要作用
D、人缺碘会患大脖子病,是因为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
参考答案:
A
9. 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A.叶绿体的内膜 B.篮藻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C.线粒体的内膜 D.叶绿体中迸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参考答案:
A
10. 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A. 1∶3,1∶2∶1和3∶1
B. 3∶1,4∶1和1∶3
C. 1∶2∶1,4∶1和3∶1
D. 3∶1,3∶1和1∶4
参考答案:
A
【分析】
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生物性状时,F2中出现的表现型异常比例分析:
(1)12:3:1即(9A_B_+3A_bb):3aaB_:1aabb或(9A_B_+3aaB_):3A_bb:1aabb;(2)9:6:1即9A_B_:(3A_bb+3aaB_):1aabb;
(3)9:3:4即9A_B_:3A_bb:(3aaB_+1aabb)或9A_B_:3aaB_:(3A_bb+1aabb);(4)13:3即(9A_B_+3A_bb+1aabb):3aaB_或(9A_B_+3aaB_+1aabb):3A_bb;
(5)15:1即(9A_B_+3A_bb+3aaB_):1aabb;
(6)9:7即9A_B_:(3A_bb+3aaB_+1aabb)。

【详解】根据题意和分析可知:由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可知F1为双杂合体(AaBb)。

F2的分离比为9:7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
(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1:3;F2的分离比为9:6:1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
(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
A_B_:(A_bb+aaB_):aabb=1:2:1;F2的分离比为15:1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
(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3:1.故选A。

【点睛】熟悉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时,双杂合个体自交以及测交产生的后代的各种表现型的变式比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 已知A、a和B、b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两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两对相对性状,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ABb与aabb杂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纯合子
B.AABB与aabb杂交,F2代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4
C.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2
D.如果后代中表现型比例接近1∶1∶1∶1,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和aabb
参考答案:
D
12. 下列有关遗传规律的正确叙述是
A.遗传规律适用于一切生物B.遗传规律只适用于植物
C.遗传规律适用于受精过程D.遗传规律在配子形成过程中起作用
参考答案:
D
13. 某一植物细胞线粒体基质内的C02要扩散到相邻的另一细胞内的叶绿体基质内,
共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
A.2层
B.3层
C.4层
D.6层
参考答案:
D
14. 采用下列哪一套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的遗传学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和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 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 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 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 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参考答案:
B
15. 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

A.血浆、体液、体液 B.血液、体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参考答案:
C
16. 南宋诗人杨万里有这样一首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那么使荷叶呈现绿色、荷花呈现红色的物质(色素)各分布在哪里( )
A. 线粒体、高尔基体
B. 高尔基体、液泡
C. 叶绿体、液泡
D. 叶绿体、细胞质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荷叶呈绿色是荷叶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的颜色,荷花呈红色是细胞中液泡中色素的颜色。

C正确。

A、B、D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7.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共同点是
A、T细胞增殖分化 B.B细胞增殖分化
C.抗原剌激T细胞
D.靶细胞裂解死亡
参考答案:
C
18.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硝化细菌的遗传控制中心是拟核
B.真菌分泌纤维素酶需要高尔基体参与
C.植物细胞的“系统边界”是细胞壁
D.动物细胞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
参考答案:
C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1、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拟核;
2、高尔基体和细胞分泌物形成有关;
3、细胞膜是植物细胞的“系统边界”.
4、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的中心体在有丝分裂时形成纺锤体.
【解答】解:A、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拟核,其遗传控制中心是拟核,A正确;
B、高尔基体和细胞分泌物形成有关,真菌分泌纤维素酶需要高尔基体参与,B正确;
C、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C错误;
D、动物细胞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中心体在有丝分裂时形成纺锤体,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9. 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脱水生成二肽,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氢来自()
A.羧基 B.氨基 C.R
基 D.羧基和氨基
参考答案:
D
20. 血友病属于X隐性遗传病。

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血友病基因在该家庭中传递的顺序是
A.外祖父→母亲→男孩 B.外祖母→母亲→男孩
C.祖父→父亲→男孩 D.祖母→父亲→男孩
参考答案:
B
21. 纤维素、纤维素酶、DNA水解后的产物依次

()
A. 葡萄糖、葡萄糖和氨基酸
B. 葡萄糖、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
C. 氨基酸、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
D. 淀粉、蛋白质和DNA
参考答案:
B
本题考查多聚体及其对应的单体,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内的多聚体,掌握这些多聚体分别对应的单体类型,难度一般。

纤维素是多糖,其水解后产生的单体是葡萄糖;纤维素酶的成分是蛋白质,其水解后产生的单体是氨基酸;DNA是一种大分子核酸,其水解后产生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

【点睛】易错知识点拨——多聚体及其单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1)淀粉、糖原和纤维素都是多糖,其单体都是葡萄糖。

2)蛋白质是多聚体,其单体是氨基酸。

3)脂肪是多聚体,其单体是甘油和脂肪酸。

4)核酸是多聚体,包括DNA和RNA两大类,其中DNA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RNA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

22. 某一植物基因型如图所示,该生物经减数分裂共产生8种雌配子和8种雄配子,雌雄配子结合后子代共有27种基因型.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雌雄配子结合产生子代的过程中
B.若只考虑Aa、Cc两对等位基因,Ac、aC、等配子的出现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雌配子与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D.8种配子的比例不是1:1:1:1:1:1:1:1
参考答案:
D
【考点】87: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分析题图:图示细胞含有3对等位基因,但Aa、Cc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解答】解:A、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A错误;
B、Aa、Cc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B 错误;
C、一般情况下,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数量,C错误;
D、图示细胞中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都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图示细胞8种配子的比例不是1:1:1:1:1:1:1:1,D正确.
故选:D.
23. 甲、乙、丙图分别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

丁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该酶促反应生成氨基酸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A. 图甲中,反应速率不再上升是因为受到酶浓度的限制
B. 图乙中,a点到b点的变化是由于酶的空间结构逐渐被破坏
C. 图丙可表示胃蛋白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变化曲线
D. 如果适当降低温度,则图丁中的M值将保持不变
参考答案:
C
【分析】
1、分析图甲:酶浓度一定,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大,反应速率增大,超过一定的浓度时,反应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不再增大。

2、图乙:该曲线是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温度增大,反应速率升高,超过35℃后,随温度升高,反应速率降低,该酶的最适宜温度是35℃左右。

3、图丙:该图反映的是不同P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随PH升高,反应速率升高,超过8后,PH升高,反应速率降低,该酶的最适宜PH是8左右。

4、图丁:该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该酶促反应生成氨基酸的量与时间的关系,随着时间延长,氨基酸达到一定量不在增加,说明底物消耗完了。

【详解】甲图表明,反应物浓度超过某一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随反应物浓度增大而增大,此时的限制因素是酶的浓度,A正确;超过最适温度后,高温会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不可逆的变化,故图乙中,a点到b点的变化是由于酶的空间结构逐渐被破坏使酶的活性降低,B正确;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0.9~1.5,与图示中最适PH为8.0左右不符,C错误;丁图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得的曲线,温度降低后酶的活性降低,底物完全反应所需要的时间延长,但最终生成氨基酸的总量不变,即M值不变,D正确。

故选C。

24. 人体肌肉细胞中含有DNA的细胞器是()
A.染色体
B. 线粒体
C.叶绿体
D.核糖体
参考答案:
B
25. 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ATP的含量一般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B.一个ATP分子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三个磷酸基
C.血浆中的ATP分子进入心肌细胞只需要2次通过细胞膜
D.叶肉细胞内形成ATP的生理过程只有光合作用
参考答案:
A
26. 牛奶中含有乳球蛋白和酪蛋白等物质,在奶汁的形成过程中,与上述物质的合成和分泌有密切关系的
细胞结构是
A. 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B. 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膜
C.核糖体、线粒体、溶酶体、高尔基体 D. 核糖体、线粒体、中心体、染色体
参考答案:
A
27. 某哺乳动物毛的颜色有白色和灰色两种,毛的长度有长毛和短毛两种。

现用纯合白色长毛亲本与纯合灰色短毛亲本杂交,得到的F1全为白色短毛个体,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F2,结果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下列对F2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F2中短毛与长毛之比为3∶1
B.F2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C.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3/8
D.F2中灰色短毛与灰色长毛个体杂交,得到两种比例为3:1的个体
参考答案:
D
28. 在观察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中,能证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的是()
A.液泡由大变小,紫色变浅 B.液泡由大变小,紫色变深C.液泡由小变大,紫色变浅 D.液泡由小变大,紫色变深参考答案:
C
29. 科学家在一群小鼠中偶然发现了一种全身无毛小鼠(称作裸鼠)。

通过杂交实验发现:裸鼠×正常鼠→正常鼠(F1),F1个体间自由交配,后代(F2)中裸鼠大约占1/4,并且雌雄个体比例为1∶1。

F2正常鼠中与亲代正常鼠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
A.1/3
B.2/3
C.3/4
D.1/4
参考答案:
A

30. 在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中,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
A.间期B.前期 C.中期 D.后期
参考答案:
C
31. 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结构是( )
A、垂体
B、甲状腺
C、性腺
D、下丘脑
参考答案:
A
32. 已知苯丙氨酸的分子式是C9H11NO2,那么该氨基酸的R基是
A.—C7H7O B.—C7H7
C.—C7H7N D.—C7H5NO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氨基酸的化学式通式为C2H4NO2R,结合苯丙氨酸的分子式C9H11NO2,可知该氨基酸的R基是—C7H7,选B。

考点:本题考查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33. 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A.DNA和RNA B.RNA和蛋白质 C.DNA和蛋白
质D.糖类和蛋白质
参考答案:
C
34. 某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054,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相对质量为128,在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脱去水的分子相对质量共1746,则组成该蛋白质的肽链数是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参考答案:
C
35. 经科学家化验和分析,一公顷牧草只需要150克钼就可以生长繁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牧草对钼的需求量虽然很少,但却不可替代
B.只要有钼,牧草就能正常生长
C.钼是牧草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
D.钼对于维持牧草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
B
36.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参考答案:
D
37. 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杆能部分恢复成直立状态,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受重力影响.向地性B.受重力影响.背地性
C.受水的影响.向水性D.受光的影响.向光性
参考答案:
B
38. 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同时来自父方或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B.分别来自父方或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C.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D.大小形状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参考答案:
C
39. 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除了具有种群大、没有突变发生、没有新基因加入以及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以外,还需具备下列哪一条件,种群的基因库是稳定的()
A. 捕食者数量减少
B. 没有自然选择
C. 环境条件变化缓和
D. 改变个体的摄食方式
参考答案:
B
【分析】
如果有一个群体符合下列条件,则这个群体中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就可一代代稳定不变,保持平衡。

①群体是极大的;
②群体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
③没有突变产生;
④没有种群间个体的迁移或基因交流;
⑤没有自然选择。

【详解】没有自然选择就没有淘汰,就不会出现某些基因在减少甚者消失的现象,因此基因频率是不会改变的。

所以B选项正确。

故选B。

40. 正常情况下,人类的卵细胞和精子中都会出现的常染色体数目和性染色体的组合为:
A.44+XX B.44+XY C.2 2+Y D.22+X
参考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41. 某致病细菌分泌的外毒素无色、细针状结晶,对小鼠和人体有很强的毒性,可引起流涎、呕吐、便血、痉挛等,最终导致死亡。

该外毒素为环状肽,结构式如图所示:
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中含有______个游离的氨基,______个游离的羧基。

(2)该化合物是由个氨基酸组成的,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种,区别这些氨基酸的种类是依靠其结构中的_________,请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________。

(3)该化合物称为环状肽,含有______个肽键。

(4)该外毒素在环状肽形成过程中失去了______个水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______。

参考答案:
(1)0 0
(2)7 5 R基团
(3)7 7 (4)7 126
42. 如图表示某雄性动物的某种器官内进行的细胞分裂,曲线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A、B、C、D、E、F示分裂过程中的某几个时期的细胞染色体图。

请分析回答:
(1) 该器官为动物的__________,其细胞分裂的方式
有。

⑵细胞A名称_________________,细胞B名称_______________,细胞D名称__________。

(3) 右上图的细胞A~F中:与曲线②位置相对应的细胞是_______,与曲线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是_______。

(4) 无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图A~F中的_______。

(答案不完整或出现个别错误答案不得分)
(5) 与体细胞相比,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是图A~F中的________。

(6) 就染色体水平变化来说,曲线④的起始点由2N下降至1N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43. 据图回答(题中[]内填写图中指示结构的数字):
(1)如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该细胞是(植物或动物)细胞,做出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等结构。

(2)为研究细胞内各种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细胞器分离。

分离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

(2分)
(3)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供给。

(4)结构7的名称是,该结构在植物细胞内与[]的形成有关; 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保持膨胀状态的是[]。

参考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