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精选考点:文学类文本阅读02(学生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精选考点专项突破题集
专题06 文学类文本阅读(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新来的邻居
杨卓成
新来的邻居见面时总是腼腆地笑笑。
一天傍晚,业委会通知业主开会。
我去的时候,业主们议论纷纷,原来是有住户在行道树旁的一块空地上种了菜。
一些住户说这是破坏环境的做法,要马上铲除,还要对种菜人罚款……一番热闹过后,业主们渐渐散了。
见业主们散去,我的新邻居快步从值班室走了出来,拉住我的手说:不知道空地不能种菜,只觉得荒着怪可惜的。
种些菜蔬,也是绿化,还供得上几户人家吃点时鲜菜。
大家不准种,就算了。
他说着,抽出几个塑料袋,拔了些葱蒜、白菜往袋中一装,硬塞到我手中。
我看到远处有几个聚成一堆的业主,正指指点点地望着我。
我连忙将装好的蔬菜全放到地上,赶紧逃进了楼道。
远远地,我看到他呆呆地立在斜阳下,身后的影子扯得老长。
而清理完蔬菜的地,看上去像一块很无奈的伤疤。
一天,一个业主凑上来,将手做成个喇叭状,压低声音,对我说:知道吗?你家对面新搬来的邻居,是个捡破烂的。
他的地摊就摆在西城的一个地摊交易区……
他那神秘中带着几分轻蔑的神情,让我在对他反感的同时,也对邻居的地摊充满了好奇。
几天过后,我竟然漫无目的地到了城郊的地摊区,在一个简陋的地摊上,真见到了我的那邻居正在翻弄古董。
邻居见到我,依然是那副腼腆的笑容。
他说:你也喜欢古玩?
谈不上喜欢。
凑个热闹而已。
根据经验,我断定,他地摊上的东西多数是赝品。
但他见到我的热情,那腼腆的笑,让我对他还是有说不清的好感。
从古玩市场的兴建扯到赝品,又聊到古玩的历史文化价值。
竟然越聊越投缘,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突然,他脸红红地从怀中掏出个东西悄悄递给我。
我双手接过他包了五六层绒布的东西。
那是一件精致的蛇缠猛虎扣饰,猛虎舒展跳跃,缠蛇委婉缠绵,整个扣饰做工精细,栩栩如生。
厚实的包浆下,透露出一种摄人心魄的气韵。
我将东西捧在手里,仔细地翻转,把玩,用放大镜在强光下仔细地推敲。
我有点爱不释手,紧紧地将东西
抓在手中。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五位数的价格成交。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几乎每天都枕着那件宝贝入眠。
在这种热烈而持久的喜悦中,我心情特别好。
然而一天下午,门外传来怯生生的敲门声。
我打开门,新来的邻居站在门口,依然是腼腆地笑着。
他想说点什么,却只是动了动唇,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我邀请他进屋来坐,他望了望屋里,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进来了。
他不愿落座,直挺挺地站着,犹豫了一会,终于鼓起勇气说要赎回刚让给我的那个青铜扣饰。
按照行规,他愿意在原价的基础上,加价百分之三十收回。
事情来得太突然,我呆在那里。
他已将一个信封放到桌上,除了本金,他还加了百分之三十的现金。
我心里虽然一百个不愿意,但在此时,我也只能绷着脸,将那个蛇虎铜扣拿出,小心地放到了桌上。
他嘴里反反复复地说着对不住了,对不住了,小心地拿起铜扣,逃跑似地出了我的家门。
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看书、做事总是毫不兴趣。
百无聊赖,我打开了电视机,一段悠美的旋律缓缓而至:你说我像云/捉摸不定/其实你不懂我的心……伴着悠美的旋律,播音员播报了这样一条新闻:一位收破烂废旧物品的外地人员,当得知自己收到的古玩蛇虎铜扣,正是国家重要文物时,慨然捐献给当地博物馆……这
枚早年出土,失传多年的蛇虎铜扣,对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哦,这个捐宝人不就是对面新来的邻居吗?
我心里一阵激动,一把抓起抽屉中那装钱的信封,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邻居门前,擂鼓般地敲起门来。
敲了一阵,我才突然想起,收回铜扣的第三天,新来的邻居便搬走了。
我心头一热,愧赧的泪水不由自主地涌了出来。
新来的邻居,你又到了哪里?
(选自“中国作家网”)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一个业主动主向“我”揭开了新邻居的身份,反映了城市中有些人对底层民众的轻蔑,也推动了故事情
节的发展。
B. 在交流中,新邻居知道“我”对古玩是行家里手,因此不敢用赝品来搪塞“我”,而是拿蛇虎扣饰与“我”交易。
C.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主人公,文中多次描写新来的邻居腼腆的笑,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新邻居的形象特点。
D. 新邻居赎回蛇虎扣饰,深感歉疚,反复说对不住“我”,表情上极不自然,并按照行规,加价百分之三十。
8.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中“新邻居”的形象特征。
9. 小说以“我”“给新邻居退钱”并流下了“愧赧的泪水”结束全文,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
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天下太平
莫言
小奥,大名马迎奥,但除了学校里的老师叫他的大名,村子里的人都叫他小奥。
星期天上午,因为下雨,没法放羊,爷爷让小奥在家学习。
他趴在炕沿上,翻了几页课本,心中感到厌烦。
又看了一遍那几本看过很多遍的儿童绘本,更烦。
他的目光盯着墙上一只壁虎看,突然,那壁虎向一只蚊子扑去。
蚊子到嘴时,壁虎的尾巴一声微响,断裂了。
另一只壁虎从黑暗中蹿出来,把那条在炕席上跳动着的小尾巴吞了下去。
小奥大吃一惊,蹦了起来。
他很想把奇迹告诉爷爷,却听到了爷爷响亮的鼾声。
他悄悄地从爷爷身边绕过去,顺手从门后抓起一个破斗笠扣在头上,然后轻轻地穿过院子,蹿出大门。
雨下得不大不小,新用水泥铺成的大街上汪着明晃晃的雨水。
他一边跳踩着水洼,一边念叨着同学们篡改过的诗句:“小鳖他老姐,最爱把气生。
哭了一整夜,天明不住声。
圈里母猪黑,窗上玻璃明。
养猪发大财,全家进了城。
”
村街上没有人,一只麻雀叼着一只知了从很高的空中飞过。
那知了尖利地呜叫,拼命地挣扎。
小奥听出了知了的愤怒和不服气,这么大的知了被小麻雀儿擒住,它怎么能够服气?果然,那知了挣脱了麻雀的嘴;尖叫着钻到天上去了。
那只失去了猎物的麻雀,筋疲力尽地落在张二昆家的门楼上。
张二昆家的大门是村子里最气派的大门,在大门两侧白色的墙上,右边写着“改建新式厕所”,左边写
着“享受文明生活”。
张二昆当村支书,是村子里最大的官。
村里人都不乐意把改建厕所的宣传口号写到自家墙上,二昆说那就写到我家墙上。
张二昆当村支书两年就把这个乱得出名的村子治理得服服帖帖。
张二昆让村子里的人都坐上了马桶。
张二昆说农民坐着拉屎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小奥想到刚开始爷爷蹲到马桶上骂二昆,过了几天爷爷坐到马桶上夸二昆。
张二昆当官前是村子里最大的刺儿头,他曾经将他的前任拖到村西头那个大湾里。
小奥记得那天的场面,真像过节一样。
那个官不会游泳,在湾里挣扎,喝湾水把肚子都喝大了。
那个官刚爬到湾沿上就被张二昆踢下去。
爬上来又踢下去。
爬上来又踢下去。
后来那个官哭着说:“二昆,爷爷,我承认了还不行?”张二昆说:“你大点声说,让大家伙都听到,你承认了什么?”那个官说:“乡亲们,我承认,我将黑青铁路占咱们村的公留地的赔偿款挪用了一点点。
”
张二昆说:“大家伙儿都把手机拿出来录视频,你大点声,当着大家的面说清,说你贪污了多少,怎么贪污的。
说不说?不说你今天就在湾里泡着吧。
”小奥记得那是前年二月里的事儿,湾里的冰刚刚融化,水很
凉,小北风一吹,站在湾边的人都忍不住打哆嗦。
大家都开了手机录视频,那个官站在湾沿,浑身流着水,嘴唇发青,哆嗦着交代罪行。
张二昆说:“乡亲们,把证据保存好,千万别删了。
我去投案了。
”乡亲们说:“二昆,我们联名保你。
”
小奥路过张二昆家大门口时,一扇大门嘎嘎响着打开了。
张二昆跟随着一个五大三粗的黑汉子走出来。
张二昆与那黑汉子握手,脸上挂着笑,嘴里连声说:“您尽管放心,袁武的工作我去做,不整改就关闭他的!”小奥不认识黑汉子,但他知道袁武是他的同学袁小鳖的爹,是养猪场的场长,这几年发了,但也让大湾渐渐地成了一个污水坑,井里的水,也散发着刺鼻的臭气,不能吃了。
黑汉子钻进黑色轿车,张二昆对着车招手,目送着车沿着湾边的公路右拐北去。
这时,他才像突然发现了似的,惊讶地问:“小奥,你在这里干什么?”小奥指一指门楼上的麻雀,说:“知了飞了。
”张二昆道:“什么乱七八糟,回家写作业去。
”小奥站得笔直,盯着张二昆看。
张二昆虎着脸说:“看什么?回家让你爷爷给你爹娘打电话,让他们赶快滚回来,我们太平村要干大事,不用出去打工了。
”
(节选自莫言《天下太平》,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中小奥的大名叫“马迎奥”,乡亲们在大湾围观前任村支书被打时用手机录视频,这些情节展现了人物生活的背景,凸显了故事的时代特往。
B. 小说开头关于小奥看两只壁虎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小奥厌烦无聊的心理以及对世界的好奇,塑造了小奥这一质朴的农村少年形象,真实而鲜明。
C. 小奥蹿出大门后念叨着同学们篡改过的诗句,这看似随意的念叨,暗示袁武养猪发财的同时给家人及当地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构思巧妙。
D. 前任村支书贪污挪用村里公款的丑恶行径,“五大三粗的黑汉子”钻进轿车扬长而去的官僚作派,对塑造张二昆的形象起到了对比衬托的作用。
8. 张二昆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小说始终以小奥的视角行文,这种行文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红楼梦(节选)
曹雪芹
贾政近来闻得代儒称赞他(宝玉)专能对对,虽不喜读书,却有些歪才,所以此时便命他跟入园中,意欲试他一试。
逶迤走进山口,抬头忽见山上有镜面白石一块,正是迎面留题处。
贾政回头笑道:“诸公请看,此处题以何名方妙?”众人听说,也有说该题“迭翠”二字的,也有说该题
“锦嶂”的,又有说“赛香炉”的……种种名色,不止几十个。
原来众客心中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才情,故此只将些俗套来敷衍。
贾政听了,便回头命宝玉拟来。
宝玉道:“尝听见古人说: ‘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
’莫如直书古人‘曲径通幽’这旧句在上,倒也大方。
”众人听了,赞道:“是极!妙极!二世兄天分高,才情远,不似我们读腐了书的!”贾政笑道:“不当过奖他。
他年小的人,不过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罢了,再俟选拟。
”
说着,进入石洞,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烂熳,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泻于石隙之下。
俯而视之,但见青溪泻玉,石磴穿云;石桥三港,兽面衔吐。
桥上有亭。
贾政与诸人到亭内坐了,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
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罢。
”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为称。
依我拙裁,欧阳公句,泻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泻’字。
”有一客道:“是极,是极。
竟是‘泻玉’二字妙。
”贾政拈须寻思,因叫宝玉也拟一个来。
宝玉回道:“此处既为省亲别墅,亦当依应制之体,用此等字,亦似粗陋不雅。
”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何如?方才众人编新,你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雅。
你且说你的。
”宝玉道:“用‘泻玉’二字,则不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须点头不语。
众人都忙迎合,称赞宝玉才情不凡。
贾政道:“再作一副七言对来。
”宝玉四顾一望,机上心来,乃念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
贾政听了,点头微笑。
众人又称赞了一番。
忽抬头见前面一带粉垣,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
众人都道:“好个所在!”贾政笑道:“这一处倒还好。
若能月夜至此箇下读书,也不枉虚生一世!”说着,便看宝玉,唬的宝玉忙垂了头。
众人忙用闲话解说。
又二客说:“此处的匾,该题四个字。
”贾政笑问:“那四字?一个道是“淇水遗风”。
贾政道:“也俗。
”又一个道是“睢园雅迹。
”贾政道:“也俗。
”贾珍在旁说道:“还是宝兄弟拟一个罢。
”贾政忙道:“休如此纵了他。
”因说道:“今日任你狂为乱道,等说出议论来,方许你做。
方才众人说的,可有使得的没有?”宝玉见问,便答道:“都似不妥。
”贾政冷笑道:“怎么不妥?”宝玉道:“这是第一处行幸之所,必须颂圣方可。
若用四字的匾,又有古人现成的,何必再做?”贾政道:“难道
‘淇水’‘睢园’不是古人的?宝玉道:“这太板了,莫若‘有凤来仪’四字。
”众人都哄然叫妙。
贾政点头道:“畜生,畜生!可谓‘管窥蠡测’矣。
”因命:“再题一联来。
”宝玉便念道:“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
贾政摇头道:“也未见长。
”一面说,一面走。
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墙,墙上皆用稻茎掩护。
有几百枝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
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
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袺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莱花,一望无际。
贾政笑道:“倒是此处有些道理。
虽系人力穿凿,却入目动心,未免勾引起我归农之意。
”说毕,方欲进去,忽见篱门外路旁有一石,亦为留题之所。
贾政道:“诸公请题。
”大家正想,宝玉却等不得了,也不等贾政
的话,便说道:“旧诗云:‘红杏梢头挂酒旗’,如今莫若且题以‘杏帘在望’四字。
”众人都道:“好个‘在望'又暗合‘杏花村’意思。
”宝玉冷笑道:“村名若用‘杏花’二字,便俗陋不堪了。
唐人诗里还有‘柴门临水稻花香’。
何不用‘稻香村’的妙?”众人听了,越发同声拍手道:“妙!”贾政一声断喝:“无知的畜生!你能知道几个古人?能记得几首旧诗,敢在老先生们跟前卖弄!方才任你胡说,也不过试你的清浊,取笑而已,你就认真了?”说着,引众人步入茆堂。
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
贾政心中自是欢喜,却瞅宝玉道:“此处如何?”众人见问,都忙悄悄的推宝玉,教他说好。
宝玉不听人言,便应声道:“不及‘有凤来仪’多了。
”贾政听了道:“咳,无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楼画栋为佳,那里知道这清幽气象呢!——终是不读书之过!”宝玉忙答道:“老爷教训的固是,但古人云‘天然’二字,不知何意?
众人见宝玉牛心,都怕他讨了没趣,今见问“天然”二字,众人忙道:“天然者,天之自成,不是人力之所为的。
”宝玉道:“此处置一田庄,分明是人力造作成的。
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无脉,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 ”未及说完,贾政气的喝命:“扠出去!”才出去,又喝命回来,命:“再题一联,若不通,一并打嘴巴!”宝玉吓的战兢兢的半日,只得念道:“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贾政听了,摇头道:“更不好。
”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节选部分介绍大观园的布局结构、风貌景致,主要目的在于展现贾府的极度奢华,展示贾宝玉的文才,为下文元妃省亲做铺垫;但从另个角度来看,也为我们展现了古代高超的造园艺术。
B. 要想把景物众多、结构繁复、匠心独运的大观园清楚、详细地介绍给读者很不容易,但作者通过巡看新告竣的大观园,拟题匾对这一方法,不但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还使叙述极富故事性。
C. 大观园中的几处房子,后来都分给宝玉和他的嫂子、姐妹们居住,作者预先描绘这些各具不同特点的景色,以便用它作背景来烘托以后房主人的典型性格。
如稻香村的环境就与守节寡欲的李纨性格协调。
D. 题对额也是两类人在文才诗思方面的一次实地考核:一方是正统文人贾政和一批附庸风雅的清客;一方
则是封建逆子贾宝玉,结果宝玉凭自己的才华完胜前者。
这体现了作者对正统文人的辛辣嘲讽。
8. “林黛玉进贾府”中通过黛玉的观察,刻画出了宝玉“潇洒”“多情”的一面,这篇节选文字通过贾政的考核又展现了宝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分析。
9.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宝玉共题写了五处匾对,贾政对宝玉的态度各有不同,如何理解贾政对宝玉的
态度中蕴含的深意?请结合节选部分的内容作具体分析。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半壶水
孔立文
夕阳染红了整个大漠。
一只狼,一只披着细碎残阳的瘦狼,跌跌撞撞地闯入了陆归林眼前这雄奇魂丽的画卷。
他轻轻地解下了外腰带,这个两端有铁环、铁扣的军用腰带,可攻可防。
狼伫立在远方,略仰着头,对着他示威。
这绝对是一只历经苦难和沧桑的老狼,它啼血的嗥叫声中包含着悲伤、绝望和忧郁。
“我要杀了它。
”陆归林坚定地对自己说。
他抡起军用腰带,冲向那狼。
狼奔逃而去,速度极快。
可是,没过多久,他发现,它又出现在他的身后。
这狼和他打起了游击战。
几个回合下来,陆归林已是精疲力竭^
他走,它就走;他停,它也停。
而且距离总是三四十米。
夜色来临,他找了个斜坡,对着那只狼,枕着交织的双手,仰面半躺着。
狼也停下来,蜷在地上。
漠野苍茫,四周静寂。
中午的那场沙尘暴使陆归林脱离了勘探队的战友,在寻找队伍中误入了这茫茫沙漠。
漫天的风沙和徒劳的奔跑,他的迷彩服硬得成了一块铁板。
他太累了,累得全身像散了架,两腿如灌了铅。
不知不觉中,他竟然在清冷的沙漠风中睡着了。
一觉醒来,他吓了一跳,因为他看见了前方狼的眼睛。
狼的眼晴正一闪一闪的,这让他睡意全无。
新的一天来临,陆归林又开始了沙漠上的舞蹈。
指北针留在了军车的驾驶室里,陆归林只能靠太阳判定方位,他的目标就是向西,向西,再向西。
沙海滚动着热浪。
狼,也已经被饥饿和干渴折磨得摇摇晃晃。
陆归林轻轻地晃动了一下水壺,他要再听一下水的声音,水的声音就是生命的声音。
昨天发现自已迷路时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水壶里的水,那时壶里的水只剩下现在这半壺。
他知道在沙漠里迷路意味着什么,所以他一直没敢动那水,实在渴得难受,他就轻轻晃动一下水壶,水晃动的声音总能让他充满希望。
当太阳如蛇一样缠着他的时候,陆归林下了喝水的决心。
他拧开水壶的盖子,手有些抖,干裂的嘴唇也抖动起来。
当他把壶口放到唇边时,他看到了那狼。
他一下子就有了主意。
一个半埋在沙丘里残缺的动物骨架出现在他的视野。
他把这个白花花的东西拽出来,扯下一块扇形的骨头,铺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把水倒在这个骨头的凹处。
可是水落在上面连湿都没湿一下,就不见了。
倒,再倒……骨头上终于出现了一汪清水,那一汪清水就像镶在少女项间的一枚珍珠,光彩夺目,绚烂动人。
狼果然向他走了过来,当狼毫无防备贪婪地舔食那汪清水的时候,陆归林高高举起军用腰带,却迟迟下
不了手。
他原本是想利用这个机会干掉这狼的。
但是,他放弃了,他不知道自己这是为什么。
他喝掉了壶里所剩无几的水。
水的力量就是这么神奇沙漠中划过一声尖锐有力的嚎叫,狼高昂着头,像获得了新生一般。
狼对着他持续地嚎叫,然后竟独自蹒跚而去。
它走走停停,不断地转头,并发出模糊不清的叫声。
陆归林读懂了狼的语言。
他跟在了狼的后面,机械地跟着。
它走,他就走;它停,他也停。
而且距离的把握,也是三十米左右的样子。
傍晚将至,当他跟着那狼费尽全力爬上一个硕大的沙坡时,奇迹出现了——映入眼帘的是迷人眼的绿色,久违了的绿色!在绿色与绿色之间,是银光闪闪的水面。
一条河横亘于草地之间,河的那一端,是林带,是庄稼地,是村庄……
绿洲,这就是孕育生命的绿洲。
陆归林踉踉跄跄地奔到河边,疯了一般,他捧起那清凉甘冽的水,大口大口地喝起来......
忽然,陆归林的耳畔传来一片呐喊声,猛地一抬眼,他看见一群人正在追赶那只狼。
再看那只狼,速度如闪电一般,从河畔奔向了他们刚刚走出的茫茫大漠。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11期)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以“半壶水”为题,能很好地吸引读者的阅读注意力,同时,这半壶水又串联起主要情节,成为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的关键所在。
B. 小说的心理描写言简意深,“他不知道自己这是为什么”,既是对他放弃除狼计划的解释,也暗示了他想通过老狼带自己走出沙漠。
C. 小说以补充叙述的方式,交代了陆归林独肖陷身沙漠并与老狼对峙的原因,既消除了读者心中的疑惑,也使得情节更显严谨、完整。
D. 茫茫大漠是陆归林与老狼的相遇地,他们以此为背景演绎了一波三折的人狼之战,小说于惊心动魄的叙
述中,具有发人深省的力量。
8. 小说中的陆归林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小说最后一段能否删去?请结合作品阐述理由。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深山来客
朱山坡
人们都叫他鹿山人。
对蛋镇上的人来说,鹿山既陌生又遥远,像传说中的地名。
如果不是为了看电影,鹿山人夫妇是不会千辛万苦撑船来到蛋镇的。
鹿山人的妻子身世也很复杂。
她是来自武汉的知青。
鹿山来了十一个知青,到最后只有她一个人留了下来。
武汉没有亲人了,她不愿意回去了。
更重要的原因是,她和鹿山人好上了。
从神态和动作就轻易看得出来,鹿山人和妻子十分恩爱。
从河边到电影院的路上,鹿山人不断地转过头来问背上的妻子:累不累?饿不饿?晕得厉害吗?妻子每次都是作出否定的回答,还不时给鹿山人擦汗,轻轻摸他的脸……蛋镇人把鹿山人当成了楷模,不少平时经常争吵的夫妇自从见识鹿山人之后竟然变得相敬
如宾。
蛋镇人还把鹿山人夫妇当成了客人,每次见到,女人们都主动凑上去,问鹿山人:这次又带什么山货给我们?她们往山货倾注了最大的热情,一抢而光,扔下来的钱让鹿山人感到既惊喜又不安。
而她们更关心的是鹿山人的妻子。
电影还没有开始,她就坐在电影院墙脚下等待。
她们围着她嘘寒问暖,有时给她递上一碗热粥,一杯热开水,或者一根冰棍。
还有人给她塞人参、鱼肝油、麦乳精甚至雪花膏,被她婉拒了。
有一次,鹿山人上船离开了,走了好长一段水路,竟然又折返回来。
因为妻子才发现有人在她的布袋里塞了名贵的山东阿胶,她坚决要物归原主。
可是没有人承认是自己塞的。
大伙都劝地收下,补补身子。
但她一再拒绝,决不肯接受。
鹿山人很焦急,最后把阿胶交给了老吴,请他代转交原主,她才同意回家。
“你们不必为我们担心。
鹿山,除了电影院,什么都有。
”她苍白的脸上一边是歉意,另一边是感激。
这天晌午,鹿山人背着妻子又来到了蛋镇电影院,却在海报墙上看到一张白纸黑字的告示:台风将至,今天不放电影。
妻子难掩失望,立马瘫软在鹿山人的背上,用力扯他的耳朵,责怪他来晚了,要是昨天或前天来就不会错过电影。
鹿山人不断地解释安慰。
他的两只耳朵红彤彤的,都被扯裂了吧。
鹿山人背着妻子要走,却被妻子阻止了。
“我要看电影!”妻子像孩子撒娇似的说。
鹿山人说:“台风要来了,今天电影院不放电影。
我们赶紧回家吧。
”
妻子说:“可是,我们比台风先到呀。
”
鹿山人说:“台风过后,我们再来。
”
妻子说:“你害怕台凤呀?你害怕回不了家呀?”
鹿山人沉默了。
谁不害怕台凤呀?台风来了,摧枯拉朽,地动山摇。
还有暴雨、山洪,猛烈得惊心动魄。
妻子从鹿山人的背上挣扎下来,扶着墙挪步到电影院正门,伸手摸了摸“蛋镇电影院”的牌子,突然莫
名哀伤起来,竟掩面低声地抽泣。
鹿山人吃惊地问:“好好的,你为什么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