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演奏》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筝演奏》课程标准
本课程是茶艺与茶叶营销大专班的基础课程,主要适用于茶文化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本课程涉及古筝演奏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内容涉及到古筝基础知识、基本演奏技法及乐曲演奏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系统的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古筝的演奏理论和演奏技能,具备独奏、合奏的能力,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以便他们今后在职业生涯中能有更好地发展。
三、设计思路
本课程要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古筝基础知识讲解一指法、技巧讲解一指法、技巧变化、组合运用,促进学生手指灵活、协调,提高其乐曲处理和演奏能力,掌握古筝演奏的风格、韵律等。
充分发挥乐曲演奏能力,加强高职专业艺术教育建设,培养艺术感知能力,知识能力、审美能力和良好的艺术素养。
四、课程培养目标
围绕本课程所要实现的目标,完成本课程学习后能够获得的理论知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主要下述3个方面:
1、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古筝的基本知识,了解古筝的起源、发展,对古筝演奏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
(2)掌握古筝演奏的基本指法和技巧,能够准确把握演奏风格,完整熟练的演奏作品。
(3)提高古筝音乐的感受和鉴赏能力。
(4)通过学习古筝,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识谱、听音和音乐记忆能力。
2、方法能力目标:
(1)从古筝基础知识讲解一指法、技巧讲解一指法、技巧变化、组合运用,促进学生手指灵活、协调,提高其乐曲处理和演奏能力,掌握古筝演奏的风格、韵律等。
(2)通过古筝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较为系统的乐曲分析能力,示范能力,表达能力及创造力,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3)通过古筝课程的学习,丰富学生音乐表现力,开发学生的感受力、想象力。
3、社会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等各方面综合素质,提升学生艺术修养,推动校园艺术文化建设。
(2)对学生进行演奏训练,提高学生的节奏感,乐曲演奏能力的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使学生有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态度。
(3)为了满足高职专业教学需要,加强高职专业艺术教育建设,培养艺术感知能力。
审美能力和良好的艺术素养,热爱艺术与生活,为各专业方向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通过合奏训练,培养学生合作、协调的能力。
五、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
(一)课程整体设计
六、课程考核与评价
《古筝演奏》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必修课,考核主要以“过程考核+期末考核"两方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其中过程考核除对本学期考核内容之外,还以出勤情况、课堂表现、课程作业完成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过程考核成绩占课程整体成绩的70%,期末考核占整体成绩的30%o
(1)出勒占总成绩10%。
迟到、早退一次扣1分,缺勤一次扣5分。
正常请假不扣
分。
(2)平时作业占总成绩40%,共计10次,每次作业按10分计算。
作业成绩等级分A、B、
C、D四类(A为10分,B为8分,C为5分,D为0分)。
完整流畅弹奏练习曲为A;完整弹奏练习曲为B;流畅弹奏练习曲60%以上为C;无法弹奏练习曲60%为D。
(3)课堂表现占总成绩20%。
自觉练习为A,催促练习为B。
2、期末成绩为实操考试成绩。
考试方式为现场演奏一首完整的乐曲。
七、教材及相关资源
1、《古筝入门教材【修订版】》林玲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2、《全国古筝演奏考级作品集(第三套)第1-5级》王中山主编,河南文艺出版社。
3、《袁莎古筝教程(巧学版,入门1-3级)》袁莎编,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4、《醉花间》王晏然编,人民邮电出版社。
八、任课教师要求
任课教师应具有较高的职业教育教学规律认识水平,具有各大小演出经验或具有较强的古筝演奏能力,院校或艺术学院毕业学生,具有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
九、教学实训场所
实训楼内古筝琴房以及古筝、琴凳、谱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