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精品课件: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将进酒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李白其人
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 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 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 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 、 “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 想而奋斗。它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 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 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 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 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 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 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 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关于李白之死
• 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体可以概 括为三种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 死;其三是溺死。
主人呵,为何说我少银钱?直接沽取醇酒,咱对饮个醉意 绵绵,这一匹名贵的五花马,这一件价值千金的皮裘,叫 孩儿们拿去换美酒吧,我与你喝个大醉,同销万古长愁。
饮中八仙歌 杜甫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 父母
•
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名叫李客,为
任城尉。
•
陈寅恪则认为李白之父为胡人。
•妻
•
许氏,第一任妻子,宰相许圉师的孙女
•
宗氏,第二任妻子,宰相宗楚客的孙女
• 子女
•
长子-伯禽,许氏所生,李白去世30年后去世。
•
长女-平阳,许氏所生,出嫁后死。
•
次子-颇黎,李白在东鲁时和一女子所生,不
知所终。
•
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
中写道:“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李)枝以复姓,
先夫人梦长庚而告祥,名之与字,咸取所象”。
•
从以上文献中我们不难看出,李白的姓名是
李白的父亲回到蜀中先给自己恢复了李姓后才给
后来出世的李白取的名字,李母梦到太白金星后
于是有了身孕,在阵痛难忍中生出李白,李白的
名字就是根据这一梦境得来的。
客中行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 “酒”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读准字音:
馔玉 (zhuàn)金樽( zūn ) 恣欢谑( xuè )千金裘( qiú ) 沽( gū) 将(qiāng)进酒 呼儿将出换美酒(jiāng )
情感脉络
品读பைடு நூலகம்情
《将进酒》感情奔放,气势雄浑, 曲折低回,跌宕起伏。
请找出诗中带有情感色彩的字、 词或句。
情感脉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悲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情感脉络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悲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听读感悟
解 题:
《将进酒》,乐府旧题, 将,请、愿之意.
“将进酒”,相当于“劝酒歌”。
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
• 杜甫:
• 痛饮狂 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起兴——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 • 比喻——以黄河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在 • 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 夸张——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
李白生平
• 年少有为(701—724) • 辞亲远游(725—734) • 初进长安(735—741) • 赐金放还 (742—743) • 再次远行(744—754) • 应邀入幕(755—758) • 重病而逝(759—761)
余光中《寻李白》
•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 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名字由来
• 第一种说法:那是李白七岁时,父亲要给儿子起个正 式的名字。李白的父母亲就酷爱读书,他们要培养儿 子做个高雅脱俗的李白人。
•
父亲平时喜欢教孩子看书作诗,父亲在酝酿起名
之时,同母亲商量好了,就在庭院散步时考考儿子作
诗的能力。父亲看着春日院落中葱翠树木,似锦繁花,
开口吟诗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
母亲接着道:“火烧叶林红霞落”。
•
李白知道父母吟了诗句的前三句,故意留下最后
一句,希望自己接续下去。他走到正在盛开的李树花
前,稍稍想了一下说:“李花怒放一树白”。
•
“白”——不正说出了李花的圣洁高雅吗?父亲
灵机一动,决定把妙句的头尾“李”“白”二字选作
孩子的名字,便为七岁的儿子取名为“李白”。
• 第二种说法:李阳冰的《草堂集》序中说: “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 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高堂明镜悲白发 一愁
朝如青丝暮成雪
为
天生我材必有用
何 二愁
而
千金散尽还复来
愁
古来圣贤皆寂寞
三愁
惟有饮者留其名
人生易老 青春不再
壮志未酬 怀才不遇
阴阳易位 时不当兮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
是诗人的真心话吗?为什么?如何理解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 名 ”?
不是,这是诗人仕途失意,志不 得抒的愤激之词!
这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古今, 对荒唐社会的愤怒嘲讽。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 恣欢谑 ”诗人列举陈王曹植的
事例,有何用意?
用以自比,一样的才思敏捷, 一 样的遭人妒忌排挤,有志难展 。
既是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更 是对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诉。
“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种感受是许多老年人都有的,但 由诗人说出,其意义却非同寻常, 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政治上的失落感。 诗人在24岁上“辞亲去国,仗剑远 游”,是“以当世之务自负”的, 欲以布衣取卿相之位。如今,25年 过去了,他已满头白发,功业上却 毫无成就。回首往事,难免有人生 短促之叹,也表达了怀才不遇的苦
欢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
情感脉络
悲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欢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愤
斗酒十千恣欢谑。
情感脉络
悲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欢
五花马,千金裘,
愤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狂
欢 悲
狂 愤
悲
酒 愁
乐
狂愤 狂
2、全诗围绕一个“酒”字,而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 “愁”字,作者因何而愁?此“愁”的实质是什 么?
李白其人
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 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 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 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 、 “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 想而奋斗。它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 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 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 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 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 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 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 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关于李白之死
• 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体可以概 括为三种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 死;其三是溺死。
主人呵,为何说我少银钱?直接沽取醇酒,咱对饮个醉意 绵绵,这一匹名贵的五花马,这一件价值千金的皮裘,叫 孩儿们拿去换美酒吧,我与你喝个大醉,同销万古长愁。
饮中八仙歌 杜甫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 父母
•
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名叫李客,为
任城尉。
•
陈寅恪则认为李白之父为胡人。
•妻
•
许氏,第一任妻子,宰相许圉师的孙女
•
宗氏,第二任妻子,宰相宗楚客的孙女
• 子女
•
长子-伯禽,许氏所生,李白去世30年后去世。
•
长女-平阳,许氏所生,出嫁后死。
•
次子-颇黎,李白在东鲁时和一女子所生,不
知所终。
•
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
中写道:“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李)枝以复姓,
先夫人梦长庚而告祥,名之与字,咸取所象”。
•
从以上文献中我们不难看出,李白的姓名是
李白的父亲回到蜀中先给自己恢复了李姓后才给
后来出世的李白取的名字,李母梦到太白金星后
于是有了身孕,在阵痛难忍中生出李白,李白的
名字就是根据这一梦境得来的。
客中行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 “酒”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读准字音:
馔玉 (zhuàn)金樽( zūn ) 恣欢谑( xuè )千金裘( qiú ) 沽( gū) 将(qiāng)进酒 呼儿将出换美酒(jiāng )
情感脉络
品读பைடு நூலகம்情
《将进酒》感情奔放,气势雄浑, 曲折低回,跌宕起伏。
请找出诗中带有情感色彩的字、 词或句。
情感脉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悲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情感脉络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悲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听读感悟
解 题:
《将进酒》,乐府旧题, 将,请、愿之意.
“将进酒”,相当于“劝酒歌”。
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
• 杜甫:
• 痛饮狂 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起兴——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 • 比喻——以黄河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在 • 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 夸张——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
李白生平
• 年少有为(701—724) • 辞亲远游(725—734) • 初进长安(735—741) • 赐金放还 (742—743) • 再次远行(744—754) • 应邀入幕(755—758) • 重病而逝(759—761)
余光中《寻李白》
•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 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名字由来
• 第一种说法:那是李白七岁时,父亲要给儿子起个正 式的名字。李白的父母亲就酷爱读书,他们要培养儿 子做个高雅脱俗的李白人。
•
父亲平时喜欢教孩子看书作诗,父亲在酝酿起名
之时,同母亲商量好了,就在庭院散步时考考儿子作
诗的能力。父亲看着春日院落中葱翠树木,似锦繁花,
开口吟诗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
母亲接着道:“火烧叶林红霞落”。
•
李白知道父母吟了诗句的前三句,故意留下最后
一句,希望自己接续下去。他走到正在盛开的李树花
前,稍稍想了一下说:“李花怒放一树白”。
•
“白”——不正说出了李花的圣洁高雅吗?父亲
灵机一动,决定把妙句的头尾“李”“白”二字选作
孩子的名字,便为七岁的儿子取名为“李白”。
• 第二种说法:李阳冰的《草堂集》序中说: “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 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高堂明镜悲白发 一愁
朝如青丝暮成雪
为
天生我材必有用
何 二愁
而
千金散尽还复来
愁
古来圣贤皆寂寞
三愁
惟有饮者留其名
人生易老 青春不再
壮志未酬 怀才不遇
阴阳易位 时不当兮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
是诗人的真心话吗?为什么?如何理解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 名 ”?
不是,这是诗人仕途失意,志不 得抒的愤激之词!
这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古今, 对荒唐社会的愤怒嘲讽。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 恣欢谑 ”诗人列举陈王曹植的
事例,有何用意?
用以自比,一样的才思敏捷, 一 样的遭人妒忌排挤,有志难展 。
既是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更 是对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诉。
“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种感受是许多老年人都有的,但 由诗人说出,其意义却非同寻常, 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政治上的失落感。 诗人在24岁上“辞亲去国,仗剑远 游”,是“以当世之务自负”的, 欲以布衣取卿相之位。如今,25年 过去了,他已满头白发,功业上却 毫无成就。回首往事,难免有人生 短促之叹,也表达了怀才不遇的苦
欢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
情感脉络
悲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欢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愤
斗酒十千恣欢谑。
情感脉络
悲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欢
五花马,千金裘,
愤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狂
欢 悲
狂 愤
悲
酒 愁
乐
狂愤 狂
2、全诗围绕一个“酒”字,而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 “愁”字,作者因何而愁?此“愁”的实质是什 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