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包刺绣的简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甘肃省申报项目
甘肃庆阳香包刺绣工艺
庆阳位于甘肃最东部,习称“陇东”,是陕甘宁三省的交汇处,总面积27119平方公里,总人口256万。
庆阳香包刺绣广泛分布于庆阳8县(区),渊源可追溯到黄帝时期的卫生风习“薰蒸法”和新石期时代的衣饰文明和稚拙工艺。
其工艺成熟于舜命禹制作衮服十二章的“衣绘而裳绣”时期,明清时期最为丰富,民国至解放后的60年代普及全市。
庆阳香包刺绣工艺是遗风千古的针工造型艺术,是立体造型艺术和平面刺绣相兼融的一种纯手工工艺,立体造型技艺和技能主要有三个类别:一是绌绌类,针法为藏针绣,分创意、选料、剪裁、状物、绌合5个环节。
二是线盘类,分折壳子、配色线、盘缠、成果(连缀、装饰)四个环节。
三是立体类,分单面挂件、佩件、双面挂佩件、立体挂件和摆件,技艺有过样子、打样子、扩背子、上样子、绣花、状物、成果、打扮8个环节。
平面刺绣绣法上分为破线绣、合线绣、掇绣,针法主要有齐针、辫针、缉针、掺针、抢针、挽针、盘金、圈金等,工具为花绷子、花架子。
庆阳香包刺绣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民俗文化承载古人类历史及研究的学术价值;二是中国古哲学文化对民俗生活渗透的历史演绎价值;三是中国医学文学的科学实用价值;四是华夏古民族同化融合的民族学价值;五是香包刺绣文化内涵与广泛的生活实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视,庆阳香包刺绣工艺已成为独具地方特色的品牌技艺,具有中华民族文化遗传的特殊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