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状鼻甲与鼻中隔偏曲相关性的CT分析
鼻和鼻窦CT解剖

上颌骨额突冠状层面
鼻骨层面
窦口鼻道复合体
(Ostiomeatal complex,OMC) 第三节
★ 广泛开展鼻内窥镜手术时提出的新概念
◆ 独立的解剖学结构,指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 区域
◆ 是指上颌窦开口、筛漏斗、半月裂孔、钩突和 中鼻道构成的一含气通道
◆ 提供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的空气引流和借 助于黏膜纤毛运动将窦腔内分泌物排出
◆ 窦口鼻道复合体附近有轻微的黏膜病理改变就 可以干扰黏膜清除功能,进而干扰鼻旁窦的通 风换气和引流
▲
鼻 道 窦 口 复 合 体
窦口鼻道复合体
钩突 筛漏斗 半月裂孔 中鼻道 上颌窦开口
常见变异的CT表现
中鼻甲气房、 肥厚或中鼻甲 反向
钩突气房、钩 突偏斜和钩突 肥大
下鼻甲水平
鼻咽层面
中鼻甲水平
上
眶上裂
蝶窦水平
鼻窦卵圆孔层面
鼻窦垂体层面
鼻窦前床突层面Βιβλιοθήκη 鼻窦圆孔层面鼻窦视神经管层面
鼻窦眶下裂后部层面
鼻窦眶下裂中部层面
鼻窦眶下裂前部层面
鼻窦眶下沟层面
鼻窦筛泡层面
鼻窦窦口鼻道复合体层面
鼻窦眶下管层面
鼻窦鼻丘气房层面
窦腔大小及形态变化较大鼻窦ct正常解剖图鼻窦ct正常解剖图4上颌窦上颌窦复合体复合体鼻窦卵圆孔层面鼻窦卵圆孔层面鼻窦垂体层面鼻窦垂体层面鼻窦前床突层面鼻窦前床突层面鼻窦圆孔层面鼻窦圆孔层面鼻窦视神经管层面鼻窦视神经管层面鼻窦眶下裂后部层面鼻窦眶下裂后部层面鼻窦眶下裂中部层面鼻窦眶下裂中部层面鼻窦眶下裂前部层面鼻窦眶下裂前部层面鼻窦眶下沟层面鼻窦眶下沟层面鼻窦筛泡层面鼻窦筛泡层面鼻窦窦口鼻道复合体层面鼻窦窦口鼻道复合体层面鼻窦眶下管层面鼻窦眶下管层面鼻窦鼻丘气房层面鼻窦鼻丘气房层面上颌骨额突冠状层面上颌骨额突冠状层面鼻骨层面鼻骨层面第三节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complexomc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complexomc广泛开展鼻内窥镜手术时提出的新概念广泛开展鼻内窥镜手术时提出的新概念独立的解剖学结构独立的解剖学结构指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指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区域区域是指上颌窦开口是指上颌窦开口筛漏斗筛漏斗半月裂孔半月裂孔钩突和中鼻道构成的一含气通道中鼻道构成的一含气通道提供上颌窦提供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的空气引流和借助于黏膜纤毛运动将窦腔内分泌物排出助于黏膜纤毛运动将窦腔内分泌物排出窦口鼻道复合体附近有轻微的黏膜病理改变就窦口鼻道复合体附近有轻微的黏膜病理改变就可以干扰黏膜清除功能可以干扰黏膜清除功能进而干扰鼻旁窦的通进而干扰鼻旁窦的通风换气和引流风换气和引流窦口鼻道复合体窦口鼻道复合体筛漏斗筛漏斗半月裂孔半月裂孔上颌窦开口上颌窦开口常见变异的ct表现常见变异的ct表现中鼻甲气房中鼻甲气房肥厚或中鼻甲肥厚或中鼻甲反向反向钩突气房钩钩突偏斜和钩突突偏斜和钩突肥大肥大hallerhaller气气?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complex?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筛漏斗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通气引流的共同通道
鼻中隔偏曲的CT表现

双侧 上颌 窦和蝶窦 黏膜囊 肿各 l 。合 并副鼻 窦炎 中左 右 例
侧 有 明 显 轻 重 分 的 以偏 突 出 侧 为 重 者 2 8例 , 以 凹 面侧 为重
3 例。 3 3 讨 论
1 检 查方法 : 用东芝 单层螺 旋 C . 2 采 T检 查 , 厚和层 距 为 层
5m 冠 状 位 基线 垂 直 于 听 眦 线 , 断位 基 线 平 行 于 听 眦 线 。 m, 横
实用 医技杂志 2 1 年 5 00 月第 l 7卷第 5 期
J r l f r t 8 M d a T c n us M y2 1 , o. 7 N . o n a i l ei l e h i e, a 00 V 1 1 , o5 u ao P cc c q
・
4 ・ 3l
据 肾 下 垂 的 定义 , 以及 站 位 与 平 卧位 的对 比不 难 诊 断 。
肾脏有一定的活动度 ,肾盂位置下降超过一个椎体加椎
间隙的高度为 I 度肾下垂 , Ⅱ度 。 肾下垂 为肾盂位置 下降 2个 椎体加一个椎间隙 , Ⅲ度为下垂 3 个椎 体加 2个椎 间隙甚至 下降至盆腔Ⅲ 肾下垂多发生在消瘦体型的女性 , 。。 男女发病 比 约 10 : 。由于 肾下垂牵拉血管 , 1 导致肾脏供血不足 , 引起 肾充
碍 , 鼻 塞 、 出 血 、 痛 等 , 为 鼻 中隔 偏 曲 。笔 者 收集 10 如 鼻 头 称 8 例 鼻 中隔 偏 曲 患 者 的 临 床 资料 及 C T征 象 , 报 告 如 下 。
1 资料 与 方 法
最 大 曲度 平 面 中 份 者 1 4例 , 于最 大 曲度 平 面 后 份 者 l 。 位 0例 ② 副 鼻 窦 炎 :8 1O例 鼻 中 隔 偏 曲 中 合 并 副 鼻 窦 炎 者 9 例 , l
鼻科案例分析题

鼻科案例分析题1.某男,78岁,骑自行车不慎摔伤半小时来诊,查体:神志清,生命体征平稳,鼻部有不规则创口,活动性出血。
问题:(1)诊断?(2)为明确诊断,需做哪些检查?(3)治疗原则?2.某男,50岁,左侧鼻塞渐加重十年,夜间明显。
无明显头痛及嗅觉障碍。
无鼻出血。
既往少年时有过鼻外伤史。
查体:外鼻正常,鼻中隔呈“﹥”形向左侧突出;右侧中、下鼻甲肥大,左侧总鼻道狭窄,下鼻甲与中隔黏膜相贴。
问题:⑴诊断?⑵治疗方法?3.某男,27岁。
主诉经常“感冒”,打喷嚏,流清水样涕5年,无季节性及规律性。
发作时伴有鼻塞,嗅觉减退及头痛,无涕中带血。
查体:鼻黏膜慢性充血,鼻腔有水样分泌物,下鼻甲黏膜肿胀。
CT如图。
⑴诊断?⑵治疗方案?4.某男,49岁,反复右侧鼻出血一周来诊。
一周前无诱因出现右侧鼻孔流血不止,于外院行前鼻孔填塞,两天后抽出鼻内纱条。
近两天又出现右鼻孔反复出血,今晨出血较多,约400ml。
查体,面色略苍白,血压180/110mmHg,鼻腔右侧有较多陈旧性血块,清除血块后见鼻中隔右侧有一豆粒大小乳头状物,淡粉红色,有蒂。
鼻中隔左侧有一骨棘。
诊断:鼻出血,鼻中隔偏曲,鼻中隔乳头状瘤?高血压病。
⑴上述病人应给与哪些治疗?⑵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5.男性,38岁,感冒后发热,鼻塞一周,有黄绿色脓涕,左侧较多,伴有头痛,午后头痛明显,下午16~18时最重,查体:T:38℃,鼻黏膜充血,肿胀,中鼻道狭窄,左侧可见脓性分泌物。
(1).该患者诊断是什么?(2).还需进一步做哪些检查?(3).应该给与哪些治疗?6.男性,46岁,渐进性双侧鼻塞5年,伴有嗅觉消失;黏液脓涕,无血;近半年来出现右耳闷胀感,听力下降。
查体:双侧鼻腔可见灰白色光滑半透明样物,堵塞总鼻道。
CT如图。
双耳鼓膜内陷,右侧鼓膜可见液平线。
(1).诊断及鉴别诊断?(2).治疗方案?7.女性,35岁,右侧渐进性鼻塞伴头痛3个月,脓血涕有臭味。
发并伴有流泪,面部麻木。
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厚鼻内镜手术效果观察

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厚鼻内镜手术效果观察作者:孙永君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厚疾病临床疗效。
方法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厚患者术前给予广谱抗生素静脉滴注3~5 d预防感染,应用呋麻滴鼻液连续3 d滴鼻,若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可于常规麻醉后利用鼻内窥镜系统及监视系统实施手术治疗。
结果 31例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厚患者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100.00%。
1例患者发生鼻中隔与下鼻甲粘连,经分离后痊愈, 1例患者发生鼻中隔血肿,经对症处理后血肿消失,并发症发生率为6.45%。
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厚手术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可显著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厚;鼻内镜手术;临床疗效本文将对河南省镇平县第二人民医院自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31例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厚患者给予临床分析,从而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厚疾病临床疗效,为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1例患者均经临床鼻内镜检查及CT检查确诊为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厚疾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19~55岁,平均年龄(34.61±1.06)岁,病程3个月~19年,平均病程(7.63±1.25)年。
1. 2 方法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厚患者术前给予广谱抗生素静脉滴注3~5 d预防感染,应用呋麻滴鼻液连续3 d滴鼻,若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可于常规麻醉后利用鼻内窥镜系统及监视系统实施手术治疗。
指导患者取仰卧位,进行Killian手术切口(于皮肤黏膜交界处),或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棘前黏膜或棘突黏膜手术切口,若患者鼻中隔发生明显前方右偏,可实施右侧切口。
将黏膜切开后,使手术切口侧黏软骨膜分离,之后将发生偏曲部分进行切除(如中隔软骨、筛骨垂直板、犁骨等),完成后将黏膜复位,常规缝合手术切口。
CT扫描与ESS

前期手术; 长期慢性炎症的影响。
后果:
影响手术预后和疾病治愈率的重要因素; 手术操作难度及出现并发症危险性加大。
-54-
-55-
鼻腔、鼻窦解剖变异与手术适 应证
后天性: 筛窦骨化及其CT扫描分型; 原因:
前期手术; 长期慢性炎症的影响。
1739年Santorini首先描述。解剖学研究出现率820%,CT扫描和组织学检查为33-80%。 机械性压迫和阻塞中鼻道,导致鼻窦炎; 本质:筛窦。
-37-
Concha bullsa
-38-
鼻腔、鼻窦解剖变异与手术适 应证
先天性:
反常曲线鼻甲 (Paradoxical middle turbinate) 中鼻甲曲线向外凸出或下缘过度向外侧弯 曲;
I型:单纯型鼻窦炎
I期:局限性单个鼻窦慢性炎症; II期:前组鼻窦炎和/或波及部分后组筛窦; III期:全组鼻窦炎。
II型:鼻窦炎伴有鼻息肉
I期:局限性单个鼻窦慢性炎症伴单发息肉; II期:前组鼻窦炎和/或波及部分后组筛窦伴多发息 肉; III期:全组鼻窦炎伴多发息肉。
III型:全组鼻窦炎伴多发息肉和/或筛窦骨质 增生。 韩德民 许庚 李源等.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11:16
-48-
鼻腔、鼻窦解剖变异与手术适 应证
先天性: 鼻窦发育不良(hypoplasia of nasal sinus)
常伴多系统异常或发育不良,多与遗传有关;
影像学特征:
鼻窦气化不良或未气化,伴骨质增生; 鼻窦引流通道狭窄、畸形; 可伴颅面骨发育不良。
作用和意义:影响手术操作及预后不良。
-49-
-50-
鼻骨骨折加中隔偏曲司法鉴定

鼻骨骨折加中隔偏曲司法鉴定本篇资料旨在针对患者鼻骨骨折和中隔偏曲的情况,进行司法鉴定。
鉴定过程中,我们遵循科学、公正、客观的原则,依据相鼻内镜检查:鼻腔内黏膜充血、水肿,中隔黏膜肿胀、弯曲。
X线检查:鼻骨侧位片显示鼻骨骨折,骨折线清晰可见。
CT检查:三维重建图像显示鼻骨骨折及中隔偏曲的详细情况。
根据检查结果,诊断为:鼻骨骨折加中隔偏曲。
三、医学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我们建议采用以下手术方案: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通过鼻内镜技术,将弯曲的中隔软骨切除,使鼻中隔恢复正直。
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开放式鼻骨复位术:通过开放式切口,将塌陷的鼻骨复位,再用自体组织或人工材料进行支撑固定。
该手术能够恢复鼻部外观,提高鼻腔通气功能。
四、手术过程麻醉:患者采用全身麻醉,通过静脉注射和呼吸道吸入麻醉药物,使患者意识丧失、痛觉消失。
消毒:手术区域严格消毒,减少感染风险。
切开:在鼻部和口腔内进行切开,暴露出手术部位。
复位与固定:将骨折的鼻骨复位,用自体组织或人工材料进行支撑固定。
同时,进行鼻中隔矫正术,使鼻中隔恢复正直。
缝合:缝合切口,完成手术。
术后处理:给予抗生素、止痛药等药物治疗;定期换药、拆线;进行必要的鼻腔清洁和护理。
五、司法鉴定结果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和手术结果,我们得出以下鉴定结果:患者因意外受伤导致鼻骨骨折及中隔偏曲,诊断明确。
通过手术治疗,患者的鼻部外观和鼻腔通气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未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预后良好。
六、建议与意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治疗效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与意见:患者在术后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定期进行鼻腔清洁和护理,预防鼻腔感染和粘连。
如出现鼻腔出血、疼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七、结论与总结根据上述鉴定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与总结:患者鼻骨骨折及中隔偏曲的诊断明确,经过手术治疗,伤情得到了有效治疗。
CT诊断鼻甲肥大标准

CT诊断鼻甲肥大标准鼻甲肥大是指鼻腔黏膜下的鼻甲组织增生,导致鼻腔通气受阻,引起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
CT(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鼻甲肥大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介绍CT诊断鼻甲肥大的标准,以便临床医生正确判断和诊断该疾病。
1. 鼻腔CT扫描方式。
CT检查时,常采用薄层面扫描,以获取高分辨率的鼻腔影像。
通常情况下,需要进行冠状位和矢状位的扫描,以全面观察鼻腔内的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
2. 鼻腔解剖结构。
在进行鼻腔CT检查时,需要了解鼻腔的解剖结构,包括鼻腔内的鼻甲、鼻中隔、鼻窦等组织和结构。
这有助于医生正确识别和判断鼻甲肥大的情况。
3. 鼻甲肥大的CT表现。
鼻甲肥大在CT影像上的表现主要包括鼻甲增厚、鼻腔狭窄、鼻腔通气受阻等情况。
通过观察鼻腔CT影像,医生可以清晰地判断鼻甲肥大的程度和范围,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4. 诊断标准。
根据鼻腔CT影像上鼻甲的大小、形态和位置等特征,可以制定一些诊断标准,帮助医生准确诊断鼻甲肥大。
一般来说,鼻甲增厚超过一定的标准,或者鼻腔狭窄严重影响通气,都可以被诊断为鼻甲肥大。
5. 临床意义。
了解鼻腔CT诊断鼻甲肥大的标准,对于临床医生正确判断和诊断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及时发现和诊断鼻甲肥大,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总结。
鼻甲肥大是常见的鼻腔疾病,CT检查是其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了解鼻腔CT 诊断鼻甲肥大的标准,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和诊断该疾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希望本文能够对临床医生在诊断鼻甲肥大时有所帮助,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效果。
鼻中隔偏曲ct诊断标准

鼻中隔偏曲ct诊断标准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腔内隔板(鼻中隔)的弯曲或偏移,可能导致鼻部的阻塞、呼吸困难或鼻出血等症状。
CT扫描是常用的诊断鼻中隔偏曲的方法之一,其诊断标准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1. 鼻中隔的形态:CT影像可以显示鼻中隔的形状,正常情况下鼻中隔应该是一条较直的隔板。
若出现弯曲、偏移或增厚等异常形态,则可能提示鼻中隔偏曲。
2. 鼻中隔的位置:CT影像还能显示鼻中隔的位置。
鼻中隔应该位于鼻腔正中央,若偏离了中线位置,则可能存在鼻中隔偏曲。
3. 鼻腔的狭窄程度:CT影像能够量化鼻腔的狭窄程度。
若鼻腔狭窄超过一定程度,可能会影响鼻部的通气功能,提示鼻中隔偏曲。
需要注意的是,单纯的鼻中隔偏曲并不一定需要治疗,只有当出现相关症状明显影响生活质量时,才需要考虑手术矫正。
因此,诊断鼻中隔偏曲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CT影像结果。
具体诊断标准还需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鼻甲肥大的ct诊断标准

鼻甲肥大的CT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点:鼻甲软组织增厚:在CT图像上,正常鼻甲软组织厚度一般小于4毫米,当鼻甲的厚度超过4毫米时,可诊断为鼻甲肥大。
蜂窝状鼻甲:CT图像上显示出鼻甲呈蜂窝状的结构,这是鼻甲肥大的一种表现。
蜂窝状鼻甲是指鼻甲组织内部出现多个小囊状空腔。
鼻甲增生:如果CT图像显示鼻甲体积增大并超出内眦间距,则可诊断为鼻甲增生。
请注意,由于导致鼻甲肥大的原因较多,如急慢性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等,因此还需通过其他检查进行进一步的判断。
同时,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实际诊断结果应以专业医生的意见为准。
鼻甲肥大的影像诊断标准

鼻甲肥大是一种常见的鼻腔疾病,影像诊断主要通过鼻窦CT扫描或鼻内镜检查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像诊断标准:
1. 鼻腔CT扫描:鼻腔CT扫描是一种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鼻腔和鼻窦的 结构。在鼻甲肥大的影像诊断中,一般根据以下标准来判断:
- 鼻甲的增厚:正常情况下,中鼻甲的厚度应小于4mm,下鼻甲的厚度应小于5mm。 如果鼻甲的厚度超过了这个范围,可以被认为是鼻甲肥大。
鼻甲肥大的影像诊断标准
- 鼻腔狭窄:鼻腔内径的狭窄也是判断鼻甲肥大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鼻腔的最 窄部位在中鼻甲和下鼻甲之间,如果鼻腔狭窄超过了一定程度,可以被认为是鼻甲肥大。
2. 鼻内镜检查:鼻内镜检查是通过鼻腔内镜来观察鼻腔和鼻窦的情况。在鼻甲肥大影像 诊断中,鼻内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鼻甲的大小和形态,判断是否存在鼻甲肥大。
需要注意的是,鼻甲肥大的诊断不仅仅依靠影像检查,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来综 合判断。因此,在进行影像诊断时,医生还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结 果,以做出准确的诊断。最终的诊断应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源版】鼻腔鼻窦解剖学异常的种类及手术处理方式

解剖变异 ---前筛气房发育过度
筛泡过度气化
造成中鼻道前端和筛漏斗的狭窄或 阻塞
解剖变异 --- 眶上气房
解剖变异 --- 蝶上筛房
蝶上筛房
垂体
解剖变异 --- Haller 气房
眶下气房
位于上颌窦与眶底内下角的 交界处的气房,可导致筛漏 斗狭窄,影响上颌窦通畅
Infraorbital ethmoid air cells
鼻腔鼻窦CT解剖异常 及手术处理方式
鼻腔、鼻窦解剖特点
1.结构深在隐蔽和毗邻关系复杂; 2.多骨骼构成; 3.多而小的空腔结构; 4.与邻近器官共用结构多; 5.变异多而复杂。
鼻腔外侧壁解剖
窦口鼻道复合体
一、以筛漏斗为中心 的邻近区域结构
包括:中鼻甲、钩突 半月裂、前筛 上颌窦自然口 鼻囟门
正常 CT 解剖 图
鼻丘气房发育过度
筛泡气房发育过度
鼻丘气房 终末隐窝 筛泡气房
额隐窝与手术
不要把额隐窝误认为额窦 额隐窝不清除干净,额窦炎不会改善
手术中清理额隐窝
良好手术后额隐 窝开放引流
刮开额周气房,探察额窦
鼻前颅底解剖
筛窦手术的关键部位
筛顶与筛板的联接方式
筛板 鸡冠
筛顶
高台式连接与手术
筛凹内侧壁薄而脆,易损伤
脑脊液漏
最后筛房与视神经
Onodi气房 外侧壁上存在视神
经结节的最后筛房
视神经结节: 视神经在最后 筛房外侧壁上 形成的隆起
解剖变异 --- Onodi气房
Onodi 气房 具有视神经结
节的最后组筛房
位于蝶上筛房外侧 壁的视神经管隆起
Onodi气房
鼻窦炎病例分析报告

鼻窦炎病例分析报告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可分为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典型鼻窦炎病例的详细分析,探讨其病因、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方案以及预后情况,旨在提高对鼻窦炎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病例一患者_____,男性,32 岁,因“鼻塞、流脓涕伴头痛 1 周”就诊。
患者 1 周前感冒后出现双侧鼻塞,流脓涕,量多,伴有前额部头痛,晨起时明显,嗅觉减退。
既往体健,无过敏史。
体格检查:体温 375℃,双侧鼻腔黏膜充血、肿胀,中鼻道可见脓性分泌物引流。
鼻窦体表投影区有压痛,尤其是额窦和上颌窦。
辅助检查:鼻窦 CT 显示双侧上颌窦、筛窦黏膜增厚,窦腔内可见液平面。
诊断:急性鼻窦炎(上颌窦炎、筛窦炎)治疗方案:1、全身应用抗生素:根据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静脉滴注 7 10 天。
2、鼻腔局部用药:使用减充血剂(如呋麻滴鼻液)滴鼻,减轻鼻腔黏膜充血,改善鼻腔通气,但连续使用不超过 7 天。
使用糖皮质激素喷鼻剂(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减轻鼻腔炎症。
3、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减轻炎症。
经过上述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鼻塞、流涕和头痛症状减轻,鼻腔黏膜充血减轻,脓性分泌物减少。
治疗 2 周后复查鼻窦 CT,显示鼻窦炎症明显减轻。
病例二患者_____,女性,45 岁,因“反复鼻塞、流脓涕 3 年,加重 1 个月”就诊。
患者 3 年来经常出现双侧鼻塞,流脓涕,有时涕中带血,嗅觉明显下降,伴有头痛,以头顶部和枕部为著。
曾多次在外院诊断为“鼻窦炎”,给予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时轻时重。
1 个月前,患者感冒后症状加重,出现持续性鼻塞,流脓涕增多,头痛剧烈。
体格检查:双侧鼻腔黏膜慢性充血、肿胀,下鼻甲肥大,中鼻道可见脓性分泌物。
鼻窦体表投影区有压痛。
辅助检查:鼻窦 CT 显示双侧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黏膜均增厚,窦腔内充满脓性分泌物,部分窦腔有骨质破坏。
泡状鼻甲1例

[ 3 ] C o l l e t S ,B e r t r a n d B,C o r n u S, e t a 1 . I s s e p t a l d e v i a t i o n
a r i s k f a c t o r f o r c h r o n i c s i n u s i t i s ?Re v i e w o f l i t e r a t u r e【 J 】 . Ac t a O t o r h i n o l a r y n g o l B e l g ,2 0 0 1 ,5 5 ( 4 ) : 2 9 9 - 3 0 4 .
甲主要 是指 中鼻 甲气化 , 是 由于 中筛气 房 向 内下 而成 。临 床主要 以头 痛 、鼻塞 、流涕 就诊 ; 鼻腔 琵现为 鼻 黏膜 慢 性 充 血 、 中或下 鼻 甲肥 大 、脓 性
软 组 织 界面 往 往 模糊 , C T显示 泡 状 鼻 甲很 困难 , 这是 其 局
限性 。
于 加重 。
泡 状 鼻 甲、鼻 中 隔偏 曲 和鼻 窦 炎三 者 存在 一 定 的关 系 ,单 侧 和双侧 优势 型泡状 鼻 甲与鼻 中隔向对侧偏 曲密切 相关 。
参考文献
[ 1 1 Al k i r e BC, B h a t t a c h a r y y a N. An a s s e s s me n t o f s i n o n a s a l
【 4 ] 姜 菲菲 ,阎艾慧 ,王强 ,等. 鼻 中隔偏 曲与鼻 窦炎关 系得 c T影
像 学研究 解剖科学进展 ,2 0 1 0 ,1 6 ( 2 ) : 1 3 5 — 7 .
【 5 】 丁作鹏 ,邓克学. 多层螺旋 c 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原发性肝癌合
鼻中隔偏曲对中鼻甲位置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鼻中隔偏曲对中鼻甲位置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杨旭雯;张郅瑾;王彦君;汪健;刘锦峰【期刊名称】《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年(卷),期】2022(28)1【摘要】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NSD)对患者中鼻甲(MT)位置的影响及其对鼻中隔成形术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2018年2月—2019年12月因NSD行鼻中隔成形术联合MT手术的100例患者的鼻窦CT进行回顾性分析。
利用GE医疗图像系统(Centricity Enterprise Web 3)测量NSD的偏曲程度和鼻腔凹、凸侧MT的结构指标,分析MT结构指标与NSD的偏曲程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鼻腔凸侧MT宽度(4.56±1.55)mm显著小于凹侧(7.01±1.75)mm(P<0.01),凸侧MT内侧缘距离中线的距离(5.04±1.37)mm显著大于凹侧(1.48±1.50)mm(P<0.01)。
MT宽度与NSD的偏曲程度在凹侧呈正相关(r=0.245;P<0.05),在凸侧呈负相关(r=-0.420;P<0.01)。
MT到中线的距离与NSD的偏曲程度在凹侧呈负相关(r=-0.430;P<0.01),在凸侧呈正相关(r=0.549;P<0.01)。
结论NSD患者凹侧MT代偿性肥大并向中线移位,凸侧MT适应性缩小并远离中线。
在鼻中隔成形术中,对包括泡状中鼻甲(CB)在内的肥大MT有必要给予更多关注。
【总页数】9页(P75-83)【作者】杨旭雯;张郅瑾;王彦君;汪健;刘锦峰【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5.3【相关文献】1.鼻内窥镜下同期手术治疗高位鼻中隔偏曲及中鼻甲整形的效果2.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术同期行中鼻甲成形术的临床意义3.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中中鼻甲处理的临床意义4.鼻中隔偏曲、中鼻甲气化及下鼻甲肥大对青少年上颌窦底部气化影响的CBCT分析5.鼻中隔偏曲对中鼻甲形态和结构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T检查鼻道病变、鼻中隔偏曲和鼻窦炎性疾患相关性

CT检查鼻道病变、鼻中隔偏曲和鼻窦炎性疾患相关性袁亮【期刊名称】《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年(卷),期】2004(7)2【摘要】目的明确对鼻道病变、鼻中隔偏曲和鼻窦炎性疾患及其相关性的认识。
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鼻道与鼻窦炎性疾患1 72例 (鼻中隔偏曲 1 2 6例 ) ,均行冠状位CT扫描 ,其中 1 2例同时行轴位扫描 ,将鼻道、鼻中隔偏曲与鼻窦炎性病变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中上鼻道息肉与各鼻窦炎关系密切 ;息肉与粘膜肿胀均表现为软组织影 ,结节状息肉可与粘膜肿胀相鉴别 ,中上鼻道息肉可引起邻近骨质吸收 ;1 2 6例鼻中隔偏曲与鼻窦炎具有明显相关性和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结论中上鼻道息肉是各种鼻窦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较粘膜肿胀更易引起前组筛窦和额窦炎 ;鼻中隔偏曲引起鼻道狭窄 ,影响鼻窦开口 ,导致鼻窦引流不畅而诱发鼻窦炎。
【总页数】2页(P115-116)【关键词】CT检查;鼻道病变;鼻中隔偏曲;鼻窦炎;相关性;诊断【作者】袁亮【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5.31;R765.41【相关文献】1.窦口鼻道复合体变异与鼻中隔偏曲及鼻旁窦炎相关性的CT影像研究 [J], 杨晓霞;唐光健;南喜文;彭泰松;于萍;武金龙;贾夏青;赵丽丽;杨生伟2.多层螺旋CT检查在窦口鼻道复合体变异与鼻窦炎性疾病相关性研究中的价值[J], 虞雪梅3.螺旋 CT 检查用于鼻中隔偏曲与鼻窦炎相关性分析 [J], 胡咸正;王亚君4.鼻中隔偏曲与慢性鼻—鼻窦炎及下鼻甲肥大相关性的CT研究 [J], 高吉; 吴非5.窦口鼻道复合体CT影像解剖与慢性鼻窦炎的相关性研究 [J], 郎军添;萧璧君;范静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7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料 . 30例患 者 中 , 16例 , 6 % , 14例 , 0 男 8 占 2 女 2
占 3 %。年龄 1 6 岁 , 8 2— 0 平均 3 6岁 , 临床主要以 头痛 、 鼻塞 、 流涕就诊 ; 鼻腔检查主要表现为鼻黏膜 慢性充血 、 中或下鼻 甲肥大、 脓性分泌物 、 息肉、 鼻 中隔偏 曲 。
[ 关键 词 ]鼻甲; 鼻中隔; 泡状鼻甲; 电子计算机横断层扫描, 计算机体层摄影( 术)
[ 中图分类号]R6.1 754
[ 文献标识码 ] [ B 文章编号 ]1 0 7721)107 2 0 - 0(010- 8- 02 0 0 中隔偏曲。对其进行 4个表 检验 , 泡状鼻 甲患 者伴发鼻中隔偏 曲几率与无 泡状鼻 甲患者伴发鼻 中隔偏曲几率不 同, 显著高于不伴 鼻中隔偏 曲 ( P
表 1 泡状鼻 甲与有无鼻中隔偏 曲的关系( ) n
T b 1 Rea in o o c a b l s t h a . l t f n h u l a wi t e o c o h
o c re c fn s ls p u d fe to c u r n e o a a e t m e c in l
12 检 查方 法 . 用 SE N E S TO 6排 螺 旋 C 常规 IME SS N A IN 1 T, 轴位 扫 描 , 描 层 厚 2m 扫 描 条 件 10k 20 扫 m, 2 V,5 m s扫描 完成 后工 作 站行 MP A, R冠状 位 重 建 , 建 重
层厚 、 距 3 m 层 m。
第3 6卷 第 1期 21 0 1年 2月
贵 阳 医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GUI YANG EDI M CAL C0LLEGE
VO . 6 No 13 .1 2 011 2 .
泡 状 鼻 甲与 鼻 中隔偏 曲相 关 性 的 C T分 析
吴勇建 ,高玉玲
(. 1 罗甸县中医院 放射科 , 贵州 罗甸 5 0 0 ; . 阳市云岩 区人 民医院 放射科 , 5 10 2 贵 贵州 贵 阳 50 0 ) 50 3
[ 摘 要 ]目的: 探讨泡状鼻甲与鼻中隔偏曲相关性。方法 : 分析 30例患有鼻中隔偏曲患者的鼻窦冠状位 0
C 并记 录偏 曲角度及泡状 中鼻 甲, T, 统计鼻 中隔偏 曲患者泡状 中鼻 甲的发生率 , 分析偏 曲角度 与中鼻甲气化程度 的相关性 , 应用 m 面积计算纸记 录泡状 中鼻 甲与 同侧 眶内面积 , m 并计算 泡状 中鼻 甲气化指 数 , 应用 L n— a- u dM c ky 分标 准记录鼻窦炎病变 范围 , a评 分析 中鼻 甲气 化程度 与鼻 窦炎病 变范 围的相关 性 。结 果 : 状鼻 甲患者伴 泡 发鼻 中隔偏 曲几率显著高于不伴鼻 中隔偏 曲 ( 0 0 ) 泡状鼻 甲患 者鼻 中隔 向对 侧偏 曲发生 率较高 。结论 : P< . 1 , 泡状鼻 甲与鼻 中隔向对侧偏曲有 明显相关性 。
8 7例泡状鼻 甲患者 中, 1 有 O例为双侧泡状鼻 甲, 泡状鼻 甲共 9 7个 , 3个 (5 右侧 泡状鼻 5 5 %) 甲, 其中 8 1% ) 个(5 伴有鼻中隔右偏 ,2 6 %) 3 个(0 伴有鼻 中隔左偏 ,3个 ( 5 无鼻 中隔偏 曲。4 1 2 %) 4
个 (5 ) 4 % 左侧泡状鼻 甲, 中3 其 0个 (8 伴有鼻 6 %)
T b 2 Re ai n o o c a b l s i h a . lt fc n h u l a w t t e o o h dr cin o a a e t m e e t n i t fn s ls p u d f c i e o l o
13 统计 学 方法 . 用 S S 15进 行 检 验 , 0 0 P S1 . P< .5有统计 学
意 义
2 结 果
30例患 者 中 , 中隔 偏 曲 17例 ( 5 % ) 0 鼻 6 占 6 ,
泡状鼻 甲 8 7例 ( 2 %) 7例泡 状鼻 甲患 者 占 9 。8
中,9 (9 ) 6 例 7 % 有鼻 中隔偏 曲,8例 ( 1 ) 鼻 1 2% 无
鼻中隔同侧偏 鼻中隔对侧偏 无鼻中隔偏曲
<0 0 ) . 1 。见表 1 。
பைடு நூலகம்
泡性鼻甲与鼻中隔偏 曲是常见的解剖变异 , 两 者在鼻窦炎的发病过程 中有重要的作用。泡性鼻 甲的 C T表现既往文献 已有系统描述 , 但其与鼻 中
隔偏 曲关 系 一 直 存 在 争 论 , 回顾 性 分 析 20 07年 6
月 一 0 8 6月我院 30例副鼻窦 C 20 年 0 T图像 , 探讨 泡性鼻甲与鼻 中隔偏曲的相关性。
中隔 右 偏 , 5个 ( 1 伴 有 鼻 中 隔左 偏 , 1%) 9个 ( 1 无鼻 中隔偏 曲。当鼻 中隔呈 s 2 %) 型偏 曲时 , 以偏 曲较严重的一侧来判定其偏曲的方向, 统计结 果见表 2 。从表 2可 以看 出左右侧 泡状 鼻 甲患者 鼻中隔 向对侧偏 曲发生率明显高于向同侧偏 曲及 鼻中隔无偏 曲。见图 1 图 2 、 。 表 2 泡状鼻 甲分布 与鼻中隔偏 曲方 向的关系( ,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