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常见的千岁、万岁、万万岁、九千岁都是哪些人才能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常见的千岁、万岁、万万岁、九千岁都是哪些人才能用?
古装剧里常见的千岁、吾皇万岁万万岁这些词语,都是怎么来的呢?
1、万岁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万岁”一词是最高统治者的代名词。
臣子口中的“万岁爷”就是皇帝,除了皇帝,谁也不敢将自己与“万岁”联系起来,就连明朝权倾朝野的大宦官魏忠贤,虽然从不把皇帝放在眼中,也只敢以“九千岁”自居,但除了皇帝之外,太后也称万岁。
武则天
至于“万万岁”的来历,则来自一个故事,相传武则天称帝后,出了一对:“玉女河边敲叭梆,叭梆!叭梆!叭叭梆!”有位惯于奉承的学士看出了她的心思,忙吟道:“金銮殿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武后兴高采烈,推为杰作。
从此,“万万岁”一词便流传于朝野之上了。
2、千岁
王八爷
千岁又称王爷,一种爵位称呼,是指与皇帝同一个家族的男性,如皇帝的叔伯、兄弟等,被封“王”加爵位后,可以称千岁。
在我们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族中的那些高出皇帝辈分的王爷,以及与皇帝同辈的皇族,他们一般被官员称为“千岁”。
另外,古代女人地位低下,所以皇后称“千岁”。
附属国的国王,一般也是自称千岁。
正常的情况下是不会封异姓家族的人为王的。
封了王之后就是“千岁”了。
3、九千岁
魏忠贤
太监魏忠贤独揽大权,实际上比皇上的权力都大了.他自称九千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另
外唐朝开国元勋程咬金、太平天国杨秀清也是九千岁。
“八千岁”一词始于宋朝,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赵德芳,又叫八贤王,宋太祖去世时本来应该把皇位传于赵德芳,但赵德芳还是个哇哇待脯的婴儿,于是就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
为了保护赵德芳的权位,宋太祖去世前赐给他金简,上打昏君下打谗臣,叫他八千岁,使他的权力凌驾于诸王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