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蛋鸡饲养管理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品种介绍
罗曼品种蛋鸡是由德国罗曼公司提供的优质蛋鸡品种,德国罗曼集团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育种公司。
始建于1932年,1978年买下美国的海兰公司,1987年买下美国尼克公司,现旗下有罗曼、海兰、尼克三个品种,其中罗曼系列是该公司主打品种,同时也是全球最好的品种。
经过多年的发展,罗曼系列品种在亚洲市场占有率达到50%左右,西欧达到45%左右,东欧达到40%左右,至2002年为止,罗曼系列品种在全球蛋鸡市场占有率世界排名第一,远远超过其他系列品种,该品种具有抗病力强,抗冷热,应激能力强,蛋壳坚硬,蛋壳颜色好,产蛋期长,产蛋高峰期持久,饲料报酬高,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
罗曼粉主要表现为体态均匀,开产早,上高峰快,产蛋率高达98%,产蛋持续期长,无啄癖,抗病力强,死淘率低,蛋壳颜色纯色并一致,料蛋比低,淘汰体重适宜.
罗曼系列
生产性能
1、死淘率低
2、抗病力强
3、不神经质,易于管理
4、蛋壳颜色及强度最好
5、产蛋率高并持续期长
6、料蛋比低
7、无啄癖
8、淘汰体重适宜1、体态均匀
2、开产早、一百零几
天见蛋产蛋率高达
98%、产蛋持续期长
3、无啄癖
4、抗病力强
5、蛋壳颜色一致
6、料蛋比低
7、沟汰体重适宜
除具有罗曼粉的
优点外且产蛋率
更高,抗病力更
强,耗料更低,蛋
重更小。
第二章雏鸡和育成鸡的饲养管理
第一节雏鸡的饲养管理
一、雏鸡的生理特点:
(一)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初生雏的体温较成年鸡的体温约低2—3℃,4日龄开始慢慢地均衡上升,到10日龄才达到成年鸡体温,到3周龄左右,体温调节机能逐渐趋于完善,7—8周龄以后才具有适应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能力,因此在育雏期间一
定抓好保温这一点。
(二)生长迅速,代谢旺盛。
雏鸡两周龄体重约为初生时体重的2倍,6周龄为10倍,8周龄为15倍,前期生长快,以后随日龄增长而逐渐减慢,所在在饲养上要满足营养需要。
(三)胃的容积小,消化能力弱,进食量有限,同时消化道内又缺乏某些消化酶,因此在饲养上要注意饲喂纤维含量低易消化的饲料。
(四)敏感性强,幼雏对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缺乏或有毒药物的过量,会反应出病理状态.
(五)抗病力差,雏鸡抵抗疾病能力差,因此要做好环境卫生消毒,防病等.
(六)群居性强,胆小,防止各种异常声响和噪音以及新奇的颜色入内。
二、进雏前的准备
(一)育雏舍及其设备
1、育雏舍:育雏舍专门饲养0—7周龄的雏鸡,因为这阶段要供温,室温要求在20℃—30℃,不能低于20℃,因此房舍要求保温性能好,有温度但也要有一定通风,但气流不能过速,以便既保证空气流通,又不影响室温。
育雏舍至少与其他鸡舍相距离100米,有条件的地方不与其它日龄的鸡混养一场,这样可以减少传染机会.育雏舍的建筑有开放式和密封式两种,应根据地方条件、育雏季节而定.
2、设备
(1)供热器:育雏所需要的热能量由各种不同热源提供,主要用煤、电、天燃气等。
可根据条件自选。
(2)照明灯:可根据育雏方式进行安装灯距,一般散养可灯距2米。
(3)食槽:鸡场饲料消耗、约占总开支的70%左右,如果食
槽设计不科学、将造成饲料浪费。
鸡的日龄与饲养方式不同对食槽的要求也不同,但均要求食槽光滑、平整、鸡采食方便,易冲刷,消毒.槽的高度要合适,通常食槽上缘比鸡背约高2cm.食槽可用木板,硬塑料等制成,现代鸡场可采用链式喂料机.
(4)饮水器:种类繁多,根据鸡的大小和饲养方式而定,但要求容易清洗,不漏水,不污染等特点.常用饮水器有: A真空饮水器:多采用聚二烯制成,结构简单,多用平养,散养鸡舍。
一个可供70—100只用。
B杯式饮水器:平养时雏鸡阶段每杯可供33只使用,育成鸡每杯供10—12只。
C乳头饮水器:有利于防疫和节水,还可减轻清洗水槽的劳动强度,产蛋鸡一杯可供8只使用,多用于笼养鸡舍。
(5)饲料和垫料的准备:按雏鸡的营养需要配好饲料,料要新鲜,防止霉变.
不用网上育雏的,垫料切忌霉烂,要求干燥、清洁、柔软吸水性强,灰尘少.
3、消毒和预热
在进雏前两周,舍内必须进行清洗和消毒,清洗冲刷用水压4.0kg/cm2的高压水龙头,冲洗鸡舍地面、四周墙壁和屋顶、鸡笼及用具等,待干后再用消毒药进行消毒,最后鸡舍密闭进行熏蒸,一般用熏蒸的药有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反应,比例2:1或用福尔马林(40%的甲醛)和漂白粉反应比例2:1,两者用药量均为甲醛40ml/米3。
漂白粉,高锰酸钾20g/米3熏蒸时间为24小时,进雏前24小时开始通风.熏蒸时室内温度应在25-30℃有效。
相对湿度在60—80%有效。
开风后,再用消毒药(见附表)进行全方面的喷雾消毒,如果鸡舍密闭性不好,不用熏蒸法,可采用5%的火碱喷雾进行鸡舍消毒。
预热:在进雏前1-2天,育雏器和育雏室内温度达到标准
要求,平养、育雏鸡水平温度在35℃,笼养层式网上养,温度为36℃。
三、雏鸡的管理
(一)初生雏的饲喂技术
(1)饮水:一日龄雏鸡第一次饮水将为初饮.一般在毛干后3小时即可接到育雏室,给予饮水。
出雏24小时后消耗体内水分8%,48小时耗水15%,所以应选饮水后开食,这样有促进肠蠕动,吸收残留卵黄,排除胎粪,增进食欲,利于开食.初饮时,可人工给雏鸡用10%葡萄糖或2%白糖水沾嘴,引导雏鸡饮水。
幼雏初饮后,无论何时都不应该断水,饲养中要防止长时间缺水后引起雏鸡暴饮。
饮水器一天应洗刷1—2次,饮水器要充足,初饮的水温保持与室温相同,10天后直接用自来水。
(2)开食:雏鸡第一次吃食称为开食,试验证明在孵出后36小地开食为宜。
(二)雏鸡日常要求
1、合适的温度
温度是首要条件,也是育雏的关键,必须严格而正常地掌握育雏温度.试验证明,温度过高、过低,不仅对雏鸡生长发育不利,而且死亡高.在生产实践中应选择有利于雏鸡生长发育的温度,经过生产中大量积累经验,参考温度如下:此温度指雏鸡水平温度.
时间笼养平养
1—3天35—37℃37℃
4-7天34—36℃35℃
2周龄33—35℃33℃
3周龄31-33℃31℃
4周龄29—31℃29℃
5周龄27-29℃27℃
6周龄25—27℃25℃
以后保持在18℃即可,从上表可以看出,随雏鸡的日龄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这是由于雏鸡的生理发生了变化.育雏时温度高低的衡量方法除参看室内温度表外,主要是观察雏鸡的表现和听雏鸡的叫声。
温度高,雏鸡远离热源,翅膀和嘴张开,呼吸的数量增加,发出吱吱的鸣叫声,饮水量增加。
温度低,雏鸡聚集一堆,尽量靠近热源,并发出叽叽的叫声,因聚集成堆,在下层的鸡被压,而窒息死亡。
温度正常时,雏鸡活泼好动,吃食饮水正常,在育雏室内分布均匀,晚上雏鸡安静而伸脖休息。
夜间气温低,育雏温度比白天应提高1—2℃。
2、适宜的湿度
在一般正常情况下,相对湿度不像温度那样要求严格,可以极端情况下或与其它因素共同发生作用时,可能对雏鸡造成很大危害.如环境干燥,雏鸡又不能及时饮水,此时雏鸡可发生脱水。
雏鸡需要的适宜湿度范围如表1—2。
以上所给湿度范围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季节而灵活掌握,一般在10天后要注意防止高温和高湿,低温高湿。
加湿方法很多,如室内火炉上放水桶产生水气,有的直接在地面上洒水,如果湿度低,也可用喷雾消毒法来提高湿度。
这样既增加了湿度又对雏鸡进行了消毒.
3、通风
在通风之前把鸡舍温度提高2~3℃,应在中午外界温度较高时进行,不能让气流直吹雏鸡,防止贼风出现。
4、密度
密度过大,鸡群拥挤,采食不均,强者多食,弱者少食,结果造成前者超重,后者体轻而弱,使整个雏群发育不育,易感疾病和啄癖,死亡率增高。
密度小,虽有利于成活和雏鸡发育,但不利于保温,且不经济。
密度大小,应随品种、日龄、通风、饲养方式等而调整,不同日龄蛋用型饲养密度见表1—3。
5、合理的光照制度
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都充分证明了光照对鸡的活动,采食、饮水、繁殖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如对性成熟的影响,小母雏在生长阶段的后半期如每天光照超过10小时或者逐渐延长光照,将使小母鸡开产早,早熟早衰,蛋重小,并拖长了应达到平均蛋重的时间,有的鸡在产蛋时易发生泄殖腔脱垂,产蛋的持续性也差,体重轻,死亡率高.
光照分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两种。
从光的强度时间的长短,一年四季都有较大差异,由此说明,完全按自然光照对雏鸡的生长和成鸡的生产将有较大影响,必须加以调整,补充和严格
控制,光照制度的制订根据不同鸡舍类型而不同.
(1)密闭鸡舍光照时间
1天24小时2-3天23小时4天22小时
以此类推到14天光照为12小时,12小时光照维持到30天.30-42天光照保持10小时。
6-18周龄光照恒定为8-9小时,19周龄光照开始渐增至14—16小时,一般不超过17小时。
(2)开放式鸡舍
应根据育雏的季节、日期、地理位置及天气来制定不同的方案,但总的光照方案,应在育雏期,自然光照与人工补加光照加起来时间与密闭鸡舍光照时间相同。
6、断喙
鸡有雏啄的习性,包括啄羽、啄肛、啄翅等轻者致伤残,重者可造成死亡,因此一般规模化鸡场或开放式鸡舍的雏鸡都要进行断喙.
我们建议雏鸡在7-10日龄间断喙,鸡喙应用一批烧至暗红色的960℃的,4。
4mm的圆孔刀片修断,并同时完成伤口的烧灼,时间应控制在2秒钟,鸡喙的烧灼处应距离鼻孔2mm.
方法:左手抓住腿部,右手拿鸡,将右手拇指放在鸡头顶上,食指放在咽下,稍加力,鸡舌缩回,这样就可以上述条件下进行操作。
断喙标准应是上喙断1/2,下喙断1/3,为预防防止出血,在断喙前一天料内添加V k。
第二节育成鸡的饲养管理
育成阶段,是长骨骼,长肌肉最多时期,也是决定着性成熟期的早、晚、产蛋量高低,因此这阶段切不可疏忽。
一、育成鸡的选择
在育成过程中应观察、称重,不符合标准的鸡应尽早淘汰,以免浪费饲料和人力,增加成本,一般初选6—8周龄.蛋用鸡要求,体重适中,羽毛紧凑,体质结实,采食力强,活泼好动,第一
次在18—20周龄,结合转群或接种疫苗进行选择,在平均体重10%以下的个体应予淘汰。
二、育成鸡的饲养
由于育雏期和育成期具有连贯性,育成的饲养方式,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及饲养,在育雏阶段已有介绍,详见第一节.
三、育成鸡限制饲喂
(一)限饲的目的:限饲是在体重超过标准体重时进行.
限饲是在控制鸡的生长发育,对不同类型的鸡限饲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不同,各鸡场要根据不同情况灵活掌握。
蛋鸡一般从6—8周龄开始进行限饲,18周龄后根据该品种标准给予饲喂量.限饲必须与控制光照相结合,在限制饲喂期间,切不可用增加光照等办法刺激鸡早开产,这将会对其后的产蛋产生有害的作用。
(二)限制饲喂:限制饲喂简称限饲,是人为控制鸡采信的方不地。
由于鸡在自由采食状态下,除夏季外,都有过量采食的情况,这不仅造成成体提高,而且还会使鸡体超重,影响产蛋期的性能,但要限饲适时化和同期化,如果体重符合标准,就没必要进行限饲.
(三)限饲的方法:
1、定量限饲:喂给鸡群自由采食量的70%、80%或90%等料量,依不同类型、品种、鸡群状况而定,如轻型鸡要轻度限饲,每日决定饲喂,计算后饲喂。
2、停喂结合:如一周内停喂一日,三日内停喂一日,或隔日给饲,根据情况而定不同的限饲方法。
3、质的限制:就是在育成阶段对某一种必需营养物质,如蛋白质,氨基酸、能量、维生素、矿物质等进行限制。
四、转群
在蛋鸡生产分阶段的饲养中一般需要1-2次转群.第一次
是从雏鸡舍转到育成鸡舍,第二次是从育成鸡舍转到产蛋鸡舍。
转群是鸡饲养阶段管理过程中重要一环,处理不当,对鸡将产生较大的应激,这种应激来自两方面,一是转群本身直接产生影响,二是对新的环境不习惯而产生应激。
因此管理人员力求将以上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在转群时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1、按时转群,雏鸡6-7周龄时转人育成舍,到17—18周龄,最迟不能超过20周龄转到产蛋鸡舍,早转群使母鸡对新的环境不个适应的过程,转群最好是清晨或晚上进行。
2、在转群前6个小时应停料,前2-3天和入舍后三天,饲料内增加各种维生素1-2倍和饮电解质溶液或增加一些抗生素,转群的当天应连续24小时光照,以便鸡足够时间采食和饮水。
3、从育雏舍到育成舍时,尽量减少两舍间的温差,根据体重达标情况进行入舍和饲料的更换,更换时应逐渐过度。
4、结合转群对鸡群进行清理和选择,淘汰不符合标准的次劣鸡:如体重过轻、有病、残鸡和异性鸡,并彻底清点鸡数。
5、转群时不要同时断喙,做预防注射等,以免增加更多应激。
6、做好转群的组织工作,转群是一项工作量大,时间紧的突击性任务,必须组织好人力,避免交叉感染,在抓、放鸡时要轻拿、轻放、不能抓颈、尾、单腿等。
7、观察鸡的动态,刚转群时,鸡可能拉白色粪,以后逐渐转为正常,要勤观察鸡群的采食和饮水情况。
注意是:(1)体重上下偏差2-4%,属正常。
(2)注意免疫反应.
(3)春季和秋季育雏,结果是有差别的.
(4)饲料消耗也受饲料质量影响。
(5) 培育均匀、健康的鸡群很重要。
(6) 16周龄开始自由采食。
第三章产蛋鸡的饲养管理产蛋鸡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排除各种对蛋鸡的不良影响,为它们提供一个有利于健康和产蛋的环境,使其遗传潜力能充分发挥出来,以生产出更多的优质商品蛋,其中包括降低饲料消耗比和破蛋率,提高蛋鸡存活率等。
饲养方式和饲养密度
第一节饲养方式和饲养密度
一、饲养方式:
蛋鸡的饲养方式有平养和笼养两大类.平养分垫料地面网上和地网混合三种.笼养方式指蛋鸡养在产蛋笼中,产蛋鸡笼养主要有阶梯式与重叠式之分,前者多为三层,后者多为四层,现代规模化养鸡场一般用阶梯式来饲养.
二、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与饲养方式有密切关系.不同饲养方式的饲养密
为了给产蛋鸡提供最适宜的产蛋环境,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鸡舍,鸡舍必须使产蛋鸡受日常气温变化的影响,产蛋鸡最适宜的温度范围13—24℃,如果低于或高于这个温度范围,都将会对鸡产蛋有影响,在炎热的夏季就要采取防暑降温的措施,在寒冷的冬天要采取保暖措施.
为了创造产蛋鸡的良好环境,还要注意通风换气,排出氨气
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供给新鲜空气。
光照是影响鸡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其光照管理方案在育雏已经介绍,下面把产蛋鸡光照时间列表如下,参考表如3—3。
注:开放式鸡舍的光照时间,根据自然光(季节而定),与密闭式光照时间统一起来,即:开放式光照时间=自然光+补加光照=密闭式光照时间。
第四节产蛋期注意事项
1、减少应激
蛋鸡在产蛋高峰期,生产强度大,生理负担重,抵抗力较差,对应激十分敏感。
如有应激,鸡的产蛋量会急剧下降,死亡率
上升,并且产蛋量下降后,很难恢复到原有水平。
因此,此阶段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应激:
●要保持鸡舍及周围环境的安静,饲养人员应穿固定工作服,闲杂人员不得进入鸡舍;
●堵塞鸡舍的鼠洞,定期在舍外投药饵以消灭老鼠。
●把门窗、通气孔用铁丝网封住,防止猫、犬、鸟、鼠等进入鸡舍;
●严禁在鸡舍周围燃放烟花爆竹。
●饲料加工、装卸应远离鸡舍,这不仅可以防止噪声应激,而且还可以防止鸡群疾病的交叉感染。
2、季节不同管理要点不同
春季:温度上升、光照加长利于产蛋,但疾病较多,注意防疫。
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减少热应激、增加采食量。
秋季:保证光照时间稳定。
冬季:防寒保温,增加舍内温度和注意通风换气。
第四章各阶段鸡群日常管理
一、观察鸡群
进鸡后,要注意经常观察、巡视鸡群。
白天注意观察采食、饮水有无突然增加或减少,精神状态、粪便情况等,晚上静听有无呼吸道疾病的异常声音.对鸡群变化做到发现及时,处理得当。
二、定期称重
雏鸡、育成鸡:每周末称重一次;产蛋鸡:25周之前每周一次,25周以后定期称重.称重一般在早晨喂料前(空腹),抽取鸡群5%个体称重(依群体大小制定抽取比例),对抽测结果,要与品种标准体重比较,然后调整饲料供给和制定换料时间,使鸡群始终处于适宜的体重.符合标准体重的鸡群,发育正常、
生产性能好、饲料报酬高。
体重过大的鸡,性机能差,产量低;体重过轻,生产机能不健全,产蛋持续能力差。
三、调整鸡群
无论养鸡技术、管理水平多高,鸡群中总会出现一些体质较弱的鸡,如果我们不及时挑出,进行个别处理,势必影响鸡只生长以及生产性能的发挥,使总体效益受损.所以我们在日常养鸡管理中,要注意对鸡群进行个别调整,挑出体质较弱的鸡,集中饲养,推迟换料时间并给予一定的营养物质,使其尽快达到标准体重。
四、带鸡消毒
为了降低粉尘、杀灭或鸡舍病原体,应该定期使用有效消毒剂对鸡体表和鸡舍内环境喷雾。
雏鸡舍:除免疫日外,一天两次;育成、蛋鸡舍:除免疫日外,一天一次,消毒剂使用浓度:0。
015%的百毒杀、10%安力2000、5%安普杀、0。
2%—0.3%的次氯酸钠。
带鸡消毒时,喷口不能直射鸡体,程度以鸡体表潮湿为准。
第五章饲料营养标准
第一节制定饲料营养的原则
1、育雏期:雏鸡增重迅速同时羽毛生长较快,且有育雏后期还需要脱掉胎毛,长出新羽毛,所以育雏阶段,日粮蛋白质的设计量要足够高;,另外刚出壳的小鸡消化系统还不健全,消化能力较低,需要提供较好的饲料日粮。
2、育成期:鸡对日粮的要求以能量为主、蛋白质为辅.在8—15周龄,粗蛋白含量为15.0%,15周—50%产蛋率期间,粗蛋白含量为14—14.5%,但为了适应产蛋高峰时对钙的大量需求,此阶段日粮中钙的含量要提高到2.0—2.25%,增加鸡体内储钙.
3、产蛋期:应根据产蛋水平变化,及时调整日粮,使营养
物质即能满足鸡只产蛋需要,又不浪费。
产蛋高峰期,应尽可能提高饲料各种营养指标的含量,使其满足机体生长、生产的需要;高峰过后,随着产蛋率的降低,能量、蛋白质水平可适当下调,但随着蛋重的增加鸡体对钙的需要量增加,所以此阶段钙水平适当调高,达到3。
75—4%。
高峰前期:5%产蛋率-50%产蛋率期间
青年母鸡此阶段采食的营养,既要满足增加体重以达到体成熟,又要满足产蛋的需要,所以此阶段设计日粮配方时,要多方面考虑以达到高峰前的营养要求,如营养不足或不平衡,会导致生殖器官发育不良,体内储备不足,这样会造成产蛋高峰较低且维持时间短,蛋重也小。
高峰期:现代高产蛋鸡在27—28周龄可达到颠峰。
此阶段鸡的生理特点是产蛋率迅速上升、产蛋量极高、部分营养呈负平衡、鸡的体重仍然增长;可采取使各种养分达到饲养标准最高值,建议的日最低营养需要量必须满足,同时可补充维生素D3,以促进钙的吸收,减少应激。
产蛋后期:此期鸡的生理特点是产蛋率开始下降、体重微增,蛋重增加幅度稍大。
此阶段要防止鸡只过肥,可通过限饲进行,限饲有两种方式:限质和限量.限质主要为了控制能量水平,使其下降5-10%,蛋白质水平适当下调;限量是指饲料量为供给的93-94%,通过调整饲料营养指标、控制饲料量等措施,限制鸡体的增长,延缓产蛋下降速度。
第二节推荐的罗曼商品蛋鸡的营养需要量
罗曼商品蛋鸡的营养
要想充分发挥罗曼商品蛋鸡的潜在的遗传性能就必须提供营养合理的全价配合饲料,与其潜在的优秀性能相应的全面合理的饲养能最好的保证这种营养需要。
在下列建议中列出了各个发育阶段的主要营养水平。
饲料消耗
饲料消耗量与下列因素有关:体重—体重大的鸡相应的耗料多;性能-产蛋多的鸡需要的营养也多;舍温—低温时耗料增加;羽毛条件-管理不善和营养不良导致羽毛不好会增加耗料;料的质地-过粗或过细都会降低采食量;能量水平—能量水平越高,饲料的采食量越低,反之亦然。
营养不平衡—鸡会用增加耗料来补偿不足的营养成份。
营养和蛋重
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用调整配给饲料的方法来使蛋重达到农场规定的要求,应当注意下列因素:
生长—开产体重大的鸡在整个产蛋期的产蛋重都较大;
配合料的成分-粗蛋白和氨基酸、亚油酸;
喂料条件-刺激增加采食量可增加蛋重,限制喂料量可限制蛋重。
采食量与下列条件有关:料的质上、喂料的时间、喂料的次数、料在食槽内的高度、喂量的控制。
推荐的商品蛋鸡各阶段的营养水平
a、生长期
建议在这一阶段时期使用3或4段饲料程序,这取决于光照程序。
生长期中的程序“A"(一般方案)是用光照程序“A”密闭舍的标准程序,按照这一程序,鸡在20周龄即可达到20%的产蛋率。
如果要求产蛋期更早些,要用饲料/光照程序“B”(早熟方案).在光照时间长和强度高的开放式鸡舍内,建议也使用这一程序。
在前3—4周内使用高营养的“幼雏"料可以获得较大的体重早熟的鸡群。
“开产前"料的使用时期不能太早,也不能太长.当小母鸡由于产蛋器官的发育造成体重的增速由缓趋升时,应及时使用“开产前"料.“开产前”料在不限制晚熟的鸡的生长发育需要的情况下,保证了早熟的鸡的营养需要,在达到4-5%的产蛋率时,改为“开产料",“开产料”是基础.
b、产蛋期
“开产"料是天然的配合的蛋鸡料,含丰富的营养和能量,钙的含量上限为3。
5%,这种饲料适用于产蛋率增加的时期,直到产蛋高峰(约在28周龄),这时所有的健康鸡都已经在产蛋,这时应改用产蛋“阶段饲料”.
“阶段1”号料能满足母鸡最大的产蛋率“平均日产蛋量达57.5克/HD”的营养需要,其营养除了含有更多的钙和能量以外,其它成份同“开产料”一样。
“阶段2"号料和“阶段3”号料的能量水平是满足母鸡在产蛋率下降,有机质营养需要减少而钙的需要增加。
各个“阶段”饲料号更换的具体时间应当根据产蛋量的情况而不能机械的根据周龄来决定!
各表中的能量水平是基于22℃和良好的羽毛条件下,每只鸡每天耗料110—115克.
阶段1(大约29至45周龄,约等于平均每只鸡日产蛋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