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11.4机械能及其转化》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4机械能及其转化》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早上好!我说课的内容是《11.4机械能及其转化》,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流程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机械能及其转化》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第四节的内容,是前面所学《动能和势能》的延伸,又为后面《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内容由“机械能及其转化”、“水能和风能的利用”两部分组成,后面的“科学世界”之“人造卫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科技发展,并认识到高科技成果中也包含着丰富的基础物理知识。
二、学情分析
通过近一年的物理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实验、观察、分析概括能力,他们对问题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学生刚学了动能和势能的基本概念,能确认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并了解了决定这些能量大小的因素,但是对某种能量的变化的理解不到位,对需要用多个知识分析的物理现象解释不清楚。
三、教学目标确定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能用实例说明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能解释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机械能守恒的含义。
3.了解水能和风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观察动能和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实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心机械能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有将机械能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重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难点:分析事例中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四、教学方法选择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在本节课中主要采用了讲授法、实验法、
讨论法、自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鉴于学生特点,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应用多媒体视频、现场实验等为学生创设情景、增强直观性和形象性,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形式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五、教学流程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6min):
根据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四题,预先准备好实验器材,为了使学生能更明确认识到这个现象的反常,我先用一个普通罐子从同一斜坡上滚下来的现象做铺垫,然后向学生展示这个“奇怪的罐子”。
通过前后两个现象的对比,吸引学生注意力,用看似违反常规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惊讶,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极大兴趣。
第二环节:探究新课释疑解惑
1、机械能(3min):因为课本中给出的机械能的概念比较模糊,而且课本中的第一句话就直接告知学生“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所以,我在讲机械能的概念时,采取了先复习动能和势能的相关知识后,直接讲授的方法,方便学生理解记忆。
2、机械能的相互转化(15min):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是本节的重点,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在此分了三步进行。
(1)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此过程先由悠悠球的上升,下降过程思考能量的转化情况,再引出滚摆,并在探究时引导学生观察滚摆高度和速度的变化,进而得出滚摆上升下降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2)由第一个环节引出思考,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吗?利用手里的皮筋和纸动手实验,回忆童年快乐的同时,引出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让学生体会到处处留心皆学问,感受科学的魅力。
(3)出示生活中包含动能、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的现象---单摆,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分析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这样,通过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三个环节,突破本节的重点,使学生对机械能的相互转化达到一定的理性认识。
在讨论单摆工作过程中的机械能转化,使知识得到巩固。
并从中引出本节的难点——机械能守恒。
3、机械能守恒(5min)
机械能守恒是本节的难点,由于学生此时还没有内能知识作基础,教学中只需学生知道“只有动能和势能发生转化时,机械能是守恒的”,至于不守恒时,机械能去哪里了,这里
不做过多解释。
为了突破难点,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我把中央2套的大型互动求证节目《是真的吗?》的模式搬到课堂,让学生亲身体验,求证悬挂的小球是否会打到自己的鼻子。
通过分析小球摆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引出问题,小球会一直这样摇摆吗?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和摩擦力的话,小球会怎么样?从而得出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突破难点。
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见证实验结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4、风能和水能的利用(4min)
本节对风能和水能的利用,主要体现在风力和水力发电上。
我用一个视频,让学生了解水能和风能,继而引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我国的三峡水电站;新疆达坂城的风力发电,以及我国古代祖先利用水流灌溉的事例,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5、科学世界——人造地球卫星(3min)
该板块的内容,我主要采取学生自主阅读,进行练习的模式进行。
并展关于我国航天方面的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环节:知识梳理课堂小结(2min)
通过填补板书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并揭秘“奇怪的罐子”的秘密,做到前后呼应。
第四环节:知识拓展布置作业(2min)
在此环节,除了书面的作业外,我引入上海"明珠线"某轻轨车站的设计方案,与站台连接的轨道有一个小的坡度,让学生课下从节能的角度,分析这种设计的优点,培养学生物理来自生活,走向社会的理念。
板书设计:
11.4 机械能及其转化
一、机械能及其转化
动能 2.相互转化:
1.机械能重力势能动能
势能弹性势能转化
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二、机械能守恒
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尽管动能和势能的大小会变化,但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或者说机械能守恒。
三、风能和水能的利用。